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方法探索

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方法探索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中国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主要从4个途径得到评价:相关心理知识的知晓率是否得到提高;学习成绩是否得到提高;可观察到的行为问题是否减少;调查问卷或访谈中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主观感受变化。可以看出,在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通过设立不同主题的互动式团体讲座,对于快速干预学生的消极认知和态度,提高自我效能感,具有良好的效果。

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方法探索

当前,中国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主要从4个途径得到评价:相关心理知识的知晓率是否得到提高;学习成绩是否得到提高;可观察到的行为问题是否减少;调查问卷或访谈中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主观感受变化。

我们还可以采取抽样的方式,在某一个样本中开展某一种形式的心理活动,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前后测以及横向对比,观察其效果。如本次课题中,对北京顺义地区某中学抽取的样本人群,进行互动式团体讲座的心理活动,来探索其效果。互动式团体讲座共分四次进行,每次40 min,每周一次,主要选用合理情绪疗法作为指导思想,运用互动游戏、角色扮演、案例讨论、课堂练习等方式,促进中学生辨别生活、学习中常见的不合理信念,促使其认知、行为上的改变,从而减轻其焦虑、抑郁的情绪,增强自信。本系列互动式团体讲座从情绪调节、自我认识人际关系、挫折应对四个方面,逐步带领学生学会辨别不合理信念,学会使用合理情绪疗法,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活动前后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以及非理性信念量表(IBS)进行评测。在进行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干预前后差值比较(表16-1)中得出,应对方式积极维度和消极维度得分均升高,焦虑量表及各因子、抑郁量表得分均降低;对照组干预后社交恐怖因子、抑郁总分升高,其余各量表及其因子得分均降低。

表16-1 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值比较

*代表P<0.05;**代表P<0.01。

可以看出,在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通过设立不同主题的互动式团体讲座,对于快速干预学生的消极认知和态度,提高自我效能感,具有良好的效果。

此外,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宣传栏黑板报式的心理宣教,难度小、开展易、范围广,但收效慢且需要长期坚持;开课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性强、效率高、连续性好,但对讲课者的素质要求高,如果缺乏生动的形式和内容,则容易让学生失去耐心、心生疲倦;团体式的心理活动,学生参与感强、体会深、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心理问题,但对组织者的心理专业水平要求高,并且对场地设施有所要求,软件和硬件上都有一定难度;专门配备学校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服务,针对性强、专业程度高,理论上是最适合解决个体学生心理问题的方式,但开展的难度也是最大的,在人员的专业性、咨询场所的适宜性、时间安排、经费支持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每一种方法都能从不同角度产生不同程度的效果,当然,我们也在寻求更专业、更有效的心理工作方式的路途中不断努力、不断发展。没有某一种方法可以面面俱到,多种方法的科学整合显然才能达到最好效果。(www.xing528.com)

参考文献

[1]张世平.中国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数据和分析[M].中国妇女出版社,2006:154-156.

[2]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2):143-146.

[3]李晶.青少年心理保健指导[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3-6.

[4]司继伟.青少年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49-57.

[5]曾文星.青少年的心理与治疗[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1:38-41.

(张曼华,张巧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