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用学翻译:会话含义理论研究成果

语用学翻译:会话含义理论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话人直接遵守或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会造成特定的隐含意义,达到一定的交际意图。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要求发话者不能说自己认为不真实的话及自己不能证实的话。

语用学翻译:会话含义理论研究成果

3.3 会话含义理论的翻译研究

语言学家格赖斯(1975)提出了著名的会话含义理论,认为言语交际双方在使用语言时要遵守合作原则的四准则: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联准则及方式准则。这个理论提出,言语交际双方都有相互合作、求得交际成功的愿望。为此,人们要遵守一些诸如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等原则和准则。说话人直接遵守或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会造成特定的隐含意义,达到一定的交际意图。以下是通过违反质的准则表达特殊含义的例子:

I think he was married and had a lioness at home.

这里的lioness是一个隐喻,这句话的意思显然不是指那人的家里真有一头母狮子,lioness在这里是指那人的妻子。违反量的准则就是言过其实。除了说谎之外,说话人常使用夸张、隐喻、反语等语用修饰手段。让听话人从中推导出话语中有超越字面意义的隐含意义。

莫姆克(Malmker2000)利用合作原则解释文学文本和翻译的现象。廖开洪(1999)运用“合作原则”解释口译,合作原则可以建立讲话人—译者—听者的合作关系,确保交际双方成功交际,同时合作原则的准则还可以作为口译质量的标尺。陈宏薇(1995)认为,格氏的合作原则可以以笔头交际,译者必须了解原语和译文之间的不同的语用原则,设法沟通双语的语用意义的差异,填补语用意义的空缺,使原文的合作原则与译文的合作原则一致,原文的语用意义与译文的语用意义达到契合。“会话含义”还可以解释小说对话中的语用学翻译(钟海英2003)、商标的翻译(龚从贵2002)、语用学翻译等效(朝明高2002),等等。

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要求说话者要使自己的话达到所要求的详尽程度,同时又不能过分。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同样需要遵循这条准则,但必须把原文中的信息完全地传递给译文读者,而不是根据译文读者的需要来表达,而且,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不得增加原文中没有的信息,也不得减少原文中本有的信息。例如唐朝诗人孟郊有诗《古离别》:

欲去牵郎衣,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You wish to go and yet your robe I hold,

Wher eare you going tellme dear today?

Your latere turning does not anger me

But that another steals your heart away. ( Trans. By Flecther)

许渊冲教授把它改译为:

I hold your robe lest you should go,

Where are going dear today?

Your late brings me less woe.

Than your heart being stolen away.

诗末句中的“临邛”用了司马相如卓文君的典故,表达了说话者女主人公希望丈夫离别后不要在外另觅新欢,弃家不归的愿望。Fletcher的译文却让人感觉好像已经有了第三者,很显然增加了原文中所传递的信息量。

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要求发话者不能说自己认为不真实的话及自己不能证实的话。在翻译过程中,要求译者要准确地传达原文中的信息。所谓准确的翻译,就是把原文变成译文之后,译文给读者的信息与原文给读者的信息一致。译者没有权利去改动原文中的任何内容,哪怕原文中出现了错误、含糊其辞、不通顺的地方,译者也应该原封不动地把此信息传达给译文读者。译文内容中的信息量要完全依赖于原文,原文明确到什么程度,译文也应明确到什么程度,原文含糊其辞的地方,译文也应该照样含糊其辞。按照合作原则,译语要体现与原语一样的量的信息,包括风格,不能随意增减。《红楼梦》里有这样一段话:

那柳湘莲原系世家子弟,素性爽侠,不拘细事,酷好耍枪舞剑,赌博吃酒,以致眠花卧柳,吹笛弹筝,所无不为。

Liu Xianglian was a young man of excellent family. He was of a dashing impulsive nature,impatient of niceties. His chief pleasures were exercising with spear of saber,drinking and gambling but he was not averse to gentler pastimes: he frequented the budding groves and could play on both the flute and zither.(www.xing528.com)

“眠花卧柳”是汉文化中狎妓的委婉说法,霍克斯把它翻译为“frequented the budding groves”,恐怕实在不能让译语读者体会其中的含义。在翻译中,译者没有遵循此“交际”中的质量准则。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首先要做到的是诚实,不说假话。当面临形式还是意义这进退两难的选择时,译者可以借助“合作原则”来检查自己,始终把意义放在首位。这样就可以减少很多的误译、错译。如:

But all things are possible; women are women,they swim in fidelity,from wave to wave. ( The Egoist by George Meredith)

有人把它译成:女人总是女人,她们朝三暮四、犹如鱼儿戏水一般。

“朝三暮四”是指反复无常,“鱼儿戏水”有悠然自得,欢快舒畅的意思。很明显两者相互矛盾,译文晦涩难懂。若改译成:女人毕竟是女人,朝三暮四,水性杨花。读者可能真正地体会原文的意思。所以,翻译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应该是不要让读者产生歧义,背弃或扭曲原作者的意图。

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要求发话者说话要贴切,说话时要尽量避免使用晦涩、有歧义的词语,而且说话要简洁且有条理。这条准则在翻译中的运用就是指译文的表达要清晰、无误。翻译的过程虽然涉及了两种语言,但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交流只能局限于一种语言。这就要求译者翻译时要采用符合译语规律的语言,以便使译文能顺利地被读者看懂,顺利地接收译文的信息。译文内容要严谨、连贯。《红楼梦》出殡场面中王熙凤贾宝玉“别学他们猴在马上”,一个“猴”字活灵活现了凤姐那既泼辣又亲切的特殊风格。如果只简单译为“Don’t ride a horse like those men”译文就会丢失很多信息。杨宪益先生的译文为:Don’t copy those apes on horseback再如:

Each day the corpses were gathered by the dozen…

译文:每天有成十具尸首…

当表示“成多数……”时,可以用短语,如“成千成万”、“成百”,但像此句中的“成十”却极少见,也不太符合汉语的习惯。如果翻译成“成十来具”可能更好些。

在翻译交际中,虽然不同的文化有着它特有的民族特色的表达方式,相信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有不一样表达方式。此时,我们关注的不应是形式,重要的是关注表达其真实的内在涵义。如果把这句话She likes talk so much that she is nick-named“magpie”中的magpie按字面对应翻译成“喜鹊”就会产生交际上的障碍,怎么“喜鹊”和喜欢说话可以相提并论呢?其实中国人对“喜鹊”有不同的联想,有“欢快高兴”的意思。若是改译成“麻雀”的话,那种“唧唧喳喳,话说个不停”的样子就会跃然纸上。

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译者应遵守合作原则。根据格赖斯的观点,人们在互相交流信息时是互相合作的,交际者遵守合作原则,有助于达到最有效的信息交流。虽然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以口头会话交际为取向,但是其研究成果完全适用于书面语篇,因为翻译也是一种交际,是一种特殊的交际活动。翻译是某种社会语境下进行的交际过程。当原作者进行创作时,他是在与读者交流,而译者作为译文文本的生产者在生产文本时与原作者处于同一地位。从译者的角度看,译者在与原作者交际时,他要从作品的表现形式理解作者的交际意图。另一方是译文读者,此时译者是原作者的代言人,译文读者是听者,译者要把原作者的意图有效地传达给译文读者,使译文读者也理解原作者的交际意图,理解并接受译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只有遵守合作原则,才能同时与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成功地进行交际。译者遵守数量准则,就要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量进行翻译,不随意增减信息量;遵守质量准则,就必须忠实原文原义,不更改原文内容,不允许错译、乱译;关联准则要求译者既考虑原文上下文的关联,又要考虑译文与译文读者的关联;方式准则要求译文清楚简洁,避免晦涩拗口、含糊其辞或冗词赘句。如果译者违反了合作原则,那么,译者与原作者以及与译文读者的交际就不能认为是成功的。例如:

她随着人到北京来,因为总布胡同里一个西洋妇人要雇一个没混过事的乡下姑娘当阿妈,她便被荐去上工,主妇见她长得清秀,很喜爱她。乡下人不惯当差,又挨不得骂,上工不久,又不干了。(许地山:《春桃》)

She went with a group of people to Beijing and found a job as nurse-maid in a family of foreigners whose mistress was looking for an inexperienced country girl. Because she was clean and pretty,her mistress became very fond of her. But country people don’t make good servants; they can’t get used to being scolded. In less than two months,Chuntao quit. ( Translated by Sidney Shapiro)

用合作原则来分析,上述译文违背了两个准则:数量准则和质量准则,有碍于目的语读者与原作者的成功交际。此外,译者违反了质量准则,对质量准则的违反会降低译语读者与原文作者交际的真实性。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恰当忠实地再现原作内容,与原作者以及与译文读者成功交际,就必须遵守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但是,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交际者根据语境往往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某一准则,使话语产生隐含意义。在文学作品中,有时作者为了修辞的需要,常常有意违反某一准则,产生言外之意,以获得某种修辞效果。在文学作品中,会话含意具有显著的修辞价值和审美效果,因此在翻译中应尽量予以体现。由于会话含意对语言形式有极大的依赖性,这一体现在原则上要以形式对等为主。曾宪才(1993)也指出,译者碰到有会话含意的语句时,一般只译出其语义意义,其语用意义留给读者去推理、体会,译者无须代劳。如果不顾及原文语境,将语用意义也译出,反而会弄巧成拙。因此,翻译具有会话含意的语篇时,译者可根据原文,采取含意对含意的对应模式,即原文中违背合作原则的地方,译文也应违背合作原则,其含意让译文读者自己去体会、推导,以获得类似于原文读者的感受(陈淑萍2004)。例如:

呵呀,你们踏着人家的菜地哪,那是才撒下种的两个牵着带子在量的人,都穿着短装的,并没有理睬她,只是在菜地走上走下的。先生们,你们是有耳朵的哪!石青嫂子气得大叫起来,咋个这样不听招呼?你们那样踏了,还长得出来啥子!(艾芜:《石青嫂子》)

Don’t tread on the seeds I’ve just sown! But the men with the measuring lines went on tramping up and down,paying no attention to her at all. Are you deaf? She sang out furiously. Why don’t you do as you reasked? Do you think seeds will grow after you’ve trampled them like that?

由于含意对语言形式的依赖性,按照含意对含意的翻译策略,译者只需按原文形式对应翻译,而Areyoudeaf?虽几乎译出原文的语用含意,但显得太直白、刺耳,听起来凶巴巴的,不太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反而降低了原文的语用修辞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