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成果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成果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搞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动下,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改革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对于天水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成果

第三章 搞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动下,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天水也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新型社会管理体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得到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步入快车道,基层社区建设有序推进,社会组织有所发展,社会安全体制建设得到加强,困难群体的社会权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社会结构深刻变迁,社会需求结构深刻变化,天水社会管理体制仍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大量存在甚至有增加的趋势,为构建跨越式科学发展新天水,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一、搞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四位一体”改革系统推进的迫切需要。当前,天水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比较完善推进的关键阶段,一方面随着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纵深发展,社会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另一方面随着价值取向多元化和社会问题复杂化程度的加剧,社会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加快创新完善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来统筹多元化的利益诉求,推动社会整合,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稳定,从而实现社会和谐。

天水市政府要加强社会管理和改善社会服务,就必须要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是围绕社会管理活动所建立的一系列制度、规范和措施,目的是为了处理社会事务,协调社会利益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满足公众正当的社会需求,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社会管理体制的内容极为丰富,就天水目前的现实情况而言,诸如社团管理体制、社区管理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社会治安体制、社会应急体制、社会服务体制、社会政策体制、利益协调体制、权益保护体系和社会工作体制都可列入其范围。改革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对于天水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一,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有利于促进天水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调节利益关系,解决利益冲突,维护社会生活中的公正原则。没有社会领域的公平正义,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公平正义就是不完善的。

第二,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有利于维护天水社会稳定。社会管理的直接目标,就是维护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没有正常的社会秩序,就没有社会稳定。

第三,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有利于天水社会和谐。没有健全的社会管理,就不能有效解决社会生活的利益矛盾和纠纷,人与人之间就不能和睦相处。没有和谐的家庭和社区生活,和谐社会就没有基础。

第四,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有利于提高执政能力。健全的社会管理是"小政府大社会"的前提,社会管理能力的强弱直接表征着天水政府执政能力的高低。第五,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有利于推动基层民主。社会自治是政治民主的重要内容,社区自治是基层民主的基础,因此,社会管理体制直接关系到基层民主的发展。

二、天水社会管理体制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天水社会管理体制工作的现状

1.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谐社会建设,全市各级部门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社会建设领域,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建设的局面已经扭转,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步伐加快、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日益繁荣、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救济和社会救灾工作成效显著。

2.积极引导各方参与,加强社会管理基础建设。近年来,天水市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在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更加均衡的公共服务产品,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全面推进公共财政改革,健全完善公共财政收入、支出、预算,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收付、政府收入管理等各项改革,切实加大对教育、科技、卫生、生态环境、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的财政保障力度;构建了政府社会保障职能与社会慈善救助职能相结合、职责明确、范围清晰、保障到位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促进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发展;进一步健全了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建立信访联动机制,从而积极调处人民内部矛盾

3.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探索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近年来,组织实施了党政机构改革和深化完善政府机构改革任务,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努力构筑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党政部门职能配置更加清晰,政府职能转变也变迈出了新的步伐,为探索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打好了基础。

(二)天水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

1.社会管理法规不健全。尽管我国社会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社会管理涉及的领域较多,任务繁重,对有关法律法规的需求迅速扩大,我国有关社会管理的法制建设还显得比较滞后,有些领域还存在着一些法律空白。在对社会组织的管理上,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法律。对于如何规范大量的信访行为,对于如何引导和利用社会舆论,对于如何引导和利用新兴媒体,对于如何有效管理城市,对于如何有效保障公民的社会保障权益,等等,都缺乏相应的位阶较高、法律效力较大的法律规定。

2.政府管理理念和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相比,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天水城乡社会发展不平衡,政府职能转变还未到位,统包统揽和城乡二元结构管理体制没有完全打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未理顺,党政组织机构重叠和残缺现象并存,政事不分现象仍较普遍,分工合作、监督制衡、高效运作的机制还不健全。一些市县区领导干部仍然只是重视经济增长,招商引资、上大项目,单纯追求GDP增长,对于社会民生建设缺乏兴趣和热情,对于当地社会基础设施的基本情况了解甚少,对如何加强社会管理、解决社会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对于常规化和科学化的社会管理研究不多,没有树立新的社会治理观念,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与社会自治功能的理解还不够清晰,对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缺乏足够的认识。

3.惠及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对公共服务的要求来看,天水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充分满足城乡居民需求。社会保障网还没有完全覆盖全体城乡居民,尚有部分人员未能进入或完全进入社会保障网;社会保障水平仍然较低,公共服务以初级产品为主;城市与乡村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享有的公共服务离均等化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社会发展的公共投入在政府投入中的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就业、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严峻。

4.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的社会管理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创新。在天水地方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变动,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进行调整,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的社会管理工作机制面临许多新课题。一方面,在土地征用、城建拆迁、环境保护城市管理、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的局部地方、局部领域和少数部门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侵犯群众利益、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和现象;另一方面,将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工作中积累的工作经验,转化为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社会管理工作机制相对滞后。

5.利益表达和矛盾调处机制有缺陷。利益表达是矛盾调处的前提和保障,没有顺畅的利益表达机制,权益保障和矛盾调处就难以实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社会组织、信访部门都可以为民众反映诉求,表达利益;领导干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开门接访,上网听取网民意见,也是了解民意、反映民情的手段和形式;公共政策制定登报公示、网络征求意见,邀请市民和专家召开听证会和论证会,也是听取民意的手段和形式。但是,越级信访时常出现、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充分暴露出社会管理中利益表达和矛盾调处机制有缺陷,甚至是严重的缺陷,制度化的、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和矛盾调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一是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不对称,一些强势群体掌握着较强的话语权,影响公共决策和社会管理的公平正义性。二是一些领导干部不愿意深入实际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即使下到基层往往也是走马观花,难以真正了解和反映群众的呼声。

三、搞好天水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思路(www.xing528.com)

天水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内容具体而复杂,如果对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缺乏清晰和准确地把握,则会影响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和任务的实现。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其目的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社会建设规律的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从而更好地协调社会关系,保证社会公正,提供社会保障,完善公共服务。

(一)要健全社会规范体系

社会规范体系是通过制定法律和道德规范等确定共同行为准则来指导和约束人们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社会规范体系不健全,或不遵守共同行为准则,是产生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冲突、危害正常的社会生活的重要根源。要在各个领域加快建立和完善行为规范体系,通过自律、互律、他律,把人们的行为尽可能地纳入共同行为准则的轨道,形成既要维护社会公共权益、又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社会环境。要加快公民个人基本信息制度、个人信用管理制度等社会基础制度建设,对违反社会共同行为准则的,要有相应的惩戒制度。

(二)要完善政府决策机制

决策不当是引发一些社会问题的重要因素。政府科学决策是体现人民当家做主、增进公民政治参与、强化社会管理源头治理的重要环节。要不断完善重大事项调查研究和集体决策制度,重大政策专家咨询制度、公示制度、公开征求意见制度,进一步健全民主决策程序。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要建立社会风险评估机制。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审批、重大工程立项、重大举措出台前,都要采取公示、听证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社会风险、环境影响、矛盾纠纷及各类不稳定因素,对大多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的事项缓出台或不出台,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

(三)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公共服务不足,不仅有总量问题,也有结构失衡问题,其根源在于体制机制不健全。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完善公共服务政策,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要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按照公共财政的改革方向,切实保障教育、科技、社保、卫生、文化等应当由政府承担职责领域的财政投入,加强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按照公共资源配置应注重向农村、基层倾斜的要求,统筹公共服务的分配与布局,着力解决公共服务分配不公的问题,促进城乡、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大体均衡。要整合城乡社会公共服务资源,以服务群众为主题,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拓展社会服务领域,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形成社会服务网络化的新格局。二要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要深化社区服务内涵,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完善社区服务方式,健全社区服务队伍,发展社区服务事业。积极开展面向特殊性群体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保障服务,面向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三要增强社会组织服务社会功能。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的社会功能,在自己的活动领域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补充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上的不足。

(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是经济的调节器,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天水市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有力地维护了全市的社会政治稳定。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加快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十二五"期间,应当紧紧围绕着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个任务,抓住重点、加强整合、提高水平,使绝大多数基层群众能够更好地享受到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当前,要着力解决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与衔接,特别是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方面积极在促进发展的同时,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要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更加注重公平,进一步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积极探索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拓宽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渠道,大力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要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继续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城乡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救助能力。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在农村低保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五保户"供养水平,提高老年人、残疾人和孤残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福利服务和保障水平。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建立慈善募捐的长效机制

(五)要建立健全虚拟社会综合管理机制

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日益直接、重大,加强虚拟社会管理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要把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按照"积极引导、依法管理、整体管控、确保安全"的原则,健全网络管理法律法规,建立网上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对网络的实时动态管控,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促进建立网络媒体自律公约,推动网站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要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特别是要切实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督,组织技术力量对网络舆情进行跟踪和提炼,及时归纳,提出应对措施,并根据网络舆情,有针对性地组织新闻发布活动,积极主动地引导网上舆论。

(六)要建立和完善社会矛盾调解和权益保障机制

社会矛盾调解是当前有序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方式。要构建和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调解工作机制。目前,特别要着力解决好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环境保护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坚决纠正企业改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以及教育乱收费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等,尽快完善和建立征占土地的补偿机制、利益受侵害的赔偿机制、社会医疗和养老的保障机制、失业人员的培训再就业机制、分配收入的调节机制等,积极预防和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必须积极应对、妥善处理好社会矛盾。一是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要坚持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正确处理好社会矛盾打牢物质基础。要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坚持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部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使各项决策符合客观实际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注重维护群众权益。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三是注重做好群众工作。要高度重视群众工作,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落实好群众工作的各项制度,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特别是坚持好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及时了解群众心声和实际需求,热情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四是积极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社会力量调解相互衔接的工作模式,形成"大调解"格局。在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时,必须正确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胸怀全局,通盘考虑,慎重决策。既要谋求群众利益,又要着眼长远,还要兼顾全面。

夯实人民调解基础,建立健全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与楼门院(小组)四级纵向调解网络。建立健全由各级政府负总责、政府法制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调解工作新机制,认真办理行政复议、行政调解案件。完善司法调解格局,把调解优先的原则贯穿到执法办案工作中去。充分挖掘民间资源,充分利用乡规民约,充分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化解调处矛盾纠纷。通过调解,形成社会管理合力,及时有效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要善于运用教育、对话、协商、谈判等方式解决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

(七)要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健康运行的重要支撑。要继续深入实施社会治安防控"五大工程",加强社会面管控,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打击"黄赌毒"等专项斗争,加强互联网等信息网络的建设管理,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深入开展重点地区综合治理,以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为重点,消除治安隐患。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健全完善长效机制,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要进一步修订完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考核考评办法,将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纳入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考核体系,加大分值权重。注重考核成果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实绩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抽查、督查、暗访等制度,推动工作落实。各职能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抓好三项重点工作具体项目和措施的组织实施与统筹推动,把目标和要求落实到最基层单位,真正见实效。

(八)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要认真贯彻落实六中全会关于"切实加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一要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教育培训,依托高校教育资源,采取定单式办学的方式,开展学历教育;利用党校、电大等教育资源,积极开展非学历在职培训,提高他们的政策业务能力。二要积极探索开展社会工作人才职称评聘工作,完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考核管理办法。三要研究改善社会工作人才待遇,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从事社会管理工作,造就一支能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实施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