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东省政府(1912~1925)多方筹措化解财政困局

广东省政府(1912~1925)多方筹措化解财政困局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东都督府成立后,原由毛文明任度支使,但因库府空虚,各方军需粮饷急如星火,胡汉民改委李煜堂为财政司长,并由香港绅商29人组成筹饷局。广东省政府通过动员海外华侨捐款、借款、发行公债和纸币等办法,暂时度过了财政困难。

广东省政府(1912~1925)多方筹措化解财政困局

(三)多方筹措,解决财政困难。

广东都督府成立后,原由毛文明任度支使,但因库府空虚,各方军需粮饷急如星火,胡汉民改委李煜堂为财政司长,并由香港绅商29人组成筹饷局。由于清朝统治走向穷途末路,加之政局变幻,清政府官员留给广东军政府的是一个烂摊子,“时财政问题,颇形棘手,括全城仓库,仅得万元(查知由张鸣岐临去时发济军龙济光部军双饷,而与属吏席卷其余以且告人云:革命党即得广东,不能守三日也),而新军及旗营等部,立需饷二十余万”,都督胡汉民即请李煜堂与杨西岩、陈赓虞等商借港商款40万,许以3个月倍数偿还;一面将库存官钱银局纸币1,200万加盖军政府财政部印发行,使商会承认通用,“嗣后乃不虞困乏”。[110]1912年5月,军政府设立广东银行,又加印1,900万中华民国新纸币(正面印“中华民国粤省军政府通用银票”、背面印都督陈炯明像)流通。财政司长李煜堂到任后,略加改革,下设收入、度支两科,收入科由李自重负责,度支科由谭教五负责。[111]将前清清佃局改为清佃兼沙田总局,隶属财政司。1912年6月,廖仲恺继任财政司长,考选税务专员分赴各县掌管县财政,广东财政渐入正轨,并从清理各类税款和厘捐入手稳定财政,开源节流

广东省政府通过动员海外华侨捐款、借款、发行公债和纸币等办法,暂时度过了财政困难。[112]然则这些措施的见效必需是建立在政府的信用基础上,假如革命党人控制下的广东省政府统治稳固,政局平稳、社会安定、经济发展,那么建立在以地区性流通的纸币、政府公债为依托的财政收支体系是可以维持下来的,而在此中政府保持与商人、商会的互信关系尤为重要。但是纸币发行后,便出现了兑现的困难,以致出现商家拒用纸币和纸币跌价低折的恐慌。1912年4月上中旬,省议会讨论维持纸币案; 6月中旬,都督胡汉民发布维持纸币的通令,要求“一切出纳均须行用纸币”; 9月12日,省总商会出面维持纸币,订出规约10条,纸币价格回升至9成。12月下旬,由于香港发现日本人伪造的假广东纸币,市面上纸币暴跌。

1912年全省盐税关税烟酒、田赋、厘捐只收了2,000余万,而军费一项已支出1,900余万,加上内务、外交、财政、教育、司法、农商诸费1,200余万,不敷1,000余万。为应付支出,军政府一面向省港商民借入港币180余万,毫洋9万余元以支军债,借入港币6万余元、毫洋15万余元以支付北京公债;同时军政府又决定发行“广东省地方劝业有奖公债”1,000万元以弥补不足。[113](www.xing528.com)

广东省行政当局也在考虑增加税项。财政司提出划分中央和地方税收,以田赋、盐课、关税、常捐、统捐、矿税、契税、当税、牙税、烟酒税、茶税、鱼税、屠捐、杂税十四项为国家税,以田亩附加税、屠税、各行营业税、茶馆捐、店捐、商税、戏捐、车捐、土油粮米捐、酱捐、畜产捐、布丝捐12项为地方税。同时准备实施北京中央政府布置的“减政”政策,“裁兵减俸”。[114]

1913年7月,当陈炯明宣布广东独立讨伐袁世凯时,纸币由兑银8成左右跌至3成,在张我权取消广东独立时纸币又回升涨至6成。依靠纸币维持财政的省政府为维持纸币正常流通费尽心机,建立在政府信用基础上的纸币,时刻在考验着省政府,成为民初广东政局的寒暑表,也检测商民这—广州社会中坚力量对省政府人心的向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