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春平《上海是个滩》研究专题

李春平《上海是个滩》研究专题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花艳申城根在秦——访长篇小说《上海是个滩》作者李春平[4]李建宁近日的上海文学界爆出一条新闻:一位到沪生活不到一年的陕西青年,居然用不到4个月的时间,写出了一部名为《上海是个滩》的长篇小说。这部长篇小说的作者就是今年35岁的李春平。今年初夏时,这部近20万字的小说《上海是个滩》全部完成。

李春平《上海是个滩》研究专题

花艳申城根在秦——访长篇小说上海是个滩》作者李春平[4]

李建宁

近日的上海文学界爆出一条新闻:一位到沪生活不到一年的陕西青年,居然用不到4个月的时间,写出了一部名为《上海是个滩》的长篇小说。更叫人惊奇的是这部近20万字的小说,很快被列入上海市作协今年的“文化精品工程”《大上海小说丛书》中,并和其他作家的四部长篇小说一起,眼下正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向读者隆重推出。

这部长篇小说的作者就是今年35岁的李春平。几天前,趁他从沪返回西安之机,我在南郊一间民房里采访了他。生长于陕南山区紫阳县的李春平,给人的感觉是几分质朴中又藏着几分灵气。他原是紫阳县一个山区文化站的干部。早在1984年他就分别在《丑小鸭》、《百花园》等杂志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这年夏天,23岁的他怀揣着省作协一位老师的信,借调到省城西安,在《延河》杂志社做了一名“看小说”的编辑。一年后,李春平被县上催回,从此他在县政府整整做了10年文字秘书[5]。这些年中,他也忙里偷闲创作出版了一部短篇小说集,也担任过10多部电视专题片的撰稿。

去年10月,李春平以紫阳县驻沪办干部的身份,第一次踏上了大都市上海。“这次我原准备到上海做点生意,赚点钱的。”然而,他的这个初衷很快被他自己所改变。那是在今年春节时,独自来到上海雄伟的南浦大桥上,眺望周围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大建筑物,以及那建筑物下川流不息的车流、人潮和繁华街市的他,深深被这个现代化的商业城市氛围所感染。于是,李春平决定放弃经商的念头,重拾笔来记载下耳闻目睹的一切。(www.xing528.com)

他打算写一部外地人在上海创业的故事。当时,尽管他已经在上海住了几个月,干的又是同行行色色的建筑承包商、建材经营者、民工等人打交道的工作,对这里的风俗人情、市政建设、商业文化、基层商贸内幕以及陕西、四川等诸多外地打工者的生活景况有相当了解;但真正写作,他深感这些生活素材还远远不够。他在县驻沪办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下,怀揣一个作协会员证和从上海市作协开的介绍信,来到一个个干得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搜集素材。他和那些业务上有联系的或没联系的各类打工者很快“混”得“烂熟”,有时干脆就吃住在民工的工棚里。在这个生活层面中,他了解了许许多多既感人肺腑又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的人物,有的在上海这个“滩”上奋斗发展,做成了一番事业,而有的却在这里沉沦堕落。李春平说,仅陕西这几年就有10多万人在上海做建筑工等,有人就在这里沉沦了。“当然这不是小说表现的主题”。

在对上海做了较详尽的了解后,他开始在拥挤的集体宿舍中起笔创作。今年初夏时,这部近20万字的小说《上海是个滩》全部完成。它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多姿的生活场景,生动展示了李昂、小宋、陈雪梅等诸多外地人在沪生存现状,对这个人们知之不多的社会层面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同时亦充满了作者对上海这个大都市特殊而复杂的情感,强烈突出了“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上海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支持”这个主题。

当时李春平从报上得知,上海市有关部门正动员组织文学家编辑出版“反映上海改革开放宏伟业绩”的小说丛书,他壮着胆子给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大上海小说丛书》编委会主任徐俊西写了一封信,很快得到回音并让他把稿子送去。他把那用参差不齐稿纸写成的书稿装进一个旧马夹袋,送给上海的文学批评家毛时安审阅。不到20天时间,他便接到上海市作协的正式通知,这部书初审终审顺利通过,决定列入今年计划的五部长篇之一,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李春平说:更令他兴奋的是,他的书稿居然不需要再退回修改。“当然,通过此事我对上海人有了更新的认识。以前总觉得他们对人比较冷漠,尤其对外地人似乎不屑一顾。现在看,这是彼此不了解的缘故。你要是做出了令人信服的事情,他们会以极大的热情关注你的。”

现在他的《上海是个滩》已经出版,首印15000册在沪上销售势头不错,目前上海市作协正组织力量,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将由上海市组织拍摄。谈到今后的创作,李春平说,他计划完成“海上三部曲”,目前第二部20万字的《半个上海人》也已经脱稿,第三部正在构思之中。李春平目前的生活比较清苦,租住在一间又冷又小的民房里,除了写作桌子就是一张木床。对此他说:“清苦可砺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