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思想探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思想探源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是和谐社会的学说予以高度的评价,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局限性和理论缺陷。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思想探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思想探源

徐守仁(1) 张娜(2) 韩 冽(3)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005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这是我们党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贡献,它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又一次理论飞跃。正如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科学设想。这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来之义

人类历史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冲突渐开、矛盾渐剧的历史,也是人类追求和谐社会理想的历史。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始终在不断追求美好、和谐的理想社会,中外历史上从柏拉图孔子无数圣贤身体力行,积极探索。早在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仅提出了系统的和谐思想,而且还提出了和谐的社会制度,有的还进行了尝试性的实验。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以“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共产主义试验,把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新村,命名为“新和谐”。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社会,并且指出新社会的和谐不是“个人和谐”而是“全体和谐”。马克思对这本书予以高度评价称之为工人阶级史无前例的光辉灿烂的处女作。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是和谐社会的学说予以高度的评价,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局限性和理论缺陷。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理论贡献在于把未来的理想社会建立在科学基础上,他们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此基础上又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出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社会运动,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在《 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就把共产主义社会定义为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消除了阶级、城乡和脑力之间的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在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献中科学地描述了未来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关于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胡锦涛同志在党中央《决定》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是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了思想文化资源并进行了创新。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背景。追求和崇尚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易经》中高度赞美并大力提倡和谐思想,提出了“保合太和”观念。西周末年,周幽王的太史伯阳父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著名论断,认为和谐是宇宙和万物生存的基础和发展规律。孔子的学生有子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认为真正的和谐必须有严格的原则规范,并提出了“中庸”观,主张“和”与“中”。中国哲学从远古宋明理学,讲阴阳之道,讲天人之道都贯穿着一种中正、均衡、和谐、和合精神。周敦颐说:“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朱憙说:“但能致中和于一身,则天下虽乱,而吾身之天地万物不害为安泰。而不能者,天下虽致治,而吾身之天地万物不害为乖错。其间一家一国,莫不然。”1913年,康有为达尔文进化论学说和空想社会主义影响,结合中国历史上孔子提出的“大同——小康”的思想发表《大同书》,描述他所理解的社会蓝图。康有为的理想社会有三个发展阶段:据乱——升平——太平。最后的大同世界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国家、没有民族、没有私产、没有家庭、没有夫妇、没有宗亲、“泛爱众生”的“极乐世界”。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和自然合一,社会等级有序的非冲突和对抗的和谐文化。

三、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探索形成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如何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新社会,在理论和实践上一直在不断努力探索。在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后,1956年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我们党宣布,我们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基本矛盾已经不再是阶级对抗,大多数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两篇文章中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创立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他要求全党要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具体来说,就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法,解决科学文化领域的矛盾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法,解决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矛盾;以“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法,解决全国城乡各阶层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毛泽东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中指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就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的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虽然这些宝贵思想,后来受到了“左”的错误干扰,没有很好地得到实施,但对我们今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实践基础上,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命题,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次科学地提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贡献。如: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主的转变;纠正了过去“左”的错误路线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强调了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4)论述了安定团结的重要性,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可能搞社会主义建设,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创立了爱国统一战线理论,主张“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特别重视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建设的同步性;制定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对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地吸取了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以及外国其他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我们党在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的实现,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样的党”的重大话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基础上,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成果。明确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5)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这个小康社会将是“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6)提出了发展要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国家战略。

在“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强调了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指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

四、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渊源,但是要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我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处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压力下,长期处在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现实环境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道远。我们更需要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远大目标才能实现。(www.xing528.com)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

[2]胡锦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3]张巨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初探.云南日报,2004-12-20

[4]冷溶.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日报,2006-10-30

[5]余培源.论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10)

【注释】

(1)徐守仁,男,电子科技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中心副主任。

(2)张娜,女,电子科技大学校报编辑部主任。

(3)韩冽,女,电子科技大学电视台工作,硕士研究生

(4)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68

(5)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61

(6)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