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深度报道特点大揭秘

电视深度报道特点大揭秘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电视深度报道的特点我们在本章第一节论述了深度报道的特点,也在第二节论述了电视的传播特点,那么是不是将它们各自的特点简单相加就成了电视深度报道的特点呢?

电视深度报道特点大揭秘

二、电视深度报道的特点

我们在本章第一节论述了深度报道的特点,也在第二节论述了电视的传播特点,那么是不是将它们各自的特点简单相加就成了电视深度报道的特点呢?实际上并不那么简单。

1.选题以焦点、热点、难点为取向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选题标准正如它的名称一样,其内容以焦点问题为呈现主旨。所谓焦点,是指那些一定时期内被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或事件。按其编导庄永志的说法,焦点就是社会问题,是当下的或隐或显危害着大多数人利益和权利的问题。热点问题主要是指一个时期社会问题或现象占据社会舆论的中心,需要媒体加以解释的问题。难点问题,则是指那些因各种利益纠葛错综复杂而又长期不能得到解决的问题和事件。比如央视《焦点访谈·追踪矿难瞒报真相》,此前有多起矿难发生并经过大面积报道,但这次报道特殊之处在于相关安全监察部门居然涉案其中,连国家安监局长李毅中开始都不相信。此后又有多起此类矿难,情况甚至更加严重。又如《焦点访谈·粮食“满仓”的真相》中,所谓“村骗乡,乡骗县,最后骗到国务院”的虚报、瞒报问题等,许多地方官员与各种势力相勾结,连国家总理派人化装调查都无法查出的问题,最后还是通过深度报道的揭露才真相大白,得到解决(41)。这些事件或问题的性质本身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能够成为深度报道的事件并不拘泥于正面与负面,只要通过报道能够对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进步有所助益,都可以进入选题范围。

2.团队组合,协同运作

电视深度报道由于其采制工具的复杂性,使其在采访与制作方面要比报刊和广播媒体复杂和艰难,其中许多调查性报道必须依靠多人协作才能完成。比如《新闻调查》每一个采访组配备五人:其中记者一人、摄像两人、编导一人、录音一人。曾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编导的张磊回忆他的工作时写道:“拍摄前有两个重要工作。一个是前前期,也就是在节目开拍之前由策划以及编导到新闻事件的发生地亲自做调查,与当事人面对面地交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事件发生的幕后故事,同时寻找合适的采访对象。第二是在获得第一手资料后,策划或编导把现场收集到的资料在内部会议上汇报,通过制片人、策划、外请专家的选题评议后才能正式开拍。”(42)正式开拍时又会遇到其他媒体不易遇到的麻烦,其他媒体可以是一个记者单打独斗,行动相对隐秘,而电视媒体要团体式采访,甚至需要互相掩护。

3.直观再现,背景开掘

直观再现是电视媒体的主要特点和根本优势,是记者以受众的身份,代替受众进入事件或采访现场,用摄像镜头和录音设备代替受众的耳目进行采访,然后将画面和声音直接传播给屏幕前的观众。其真实性在观众看来就是“真实”的。其真实到可以成为司法的“呈堂证供”。2000年3月,《中国青年报》“冰点”版刊登了记者蔡平的深度报道《世纪末的弥天大谎》,揭露湖北省一位“村霸”却被树为省级先进典型的故事。报道刊出后,湖北省有关部门派人带着他们的调查及要求《中国青年报》道歉的报告上北京活动,后来又由丹江口市派出四名律师代表那个“典型”的家属到北京起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正是凭借《新闻调查》记者现场拍摄的镜头才得以胜诉(43)。“冰点”主编李大同后来说,电视的好处是,你无法否认,一切都在你面前,是“原装”的,电视的证据要比文字记者的笔记更有说服力。

电视深度报道的重要特点除了直观再现之外,还重在对新闻事件背景的开掘上,即所有事件的发生一定有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深度报道诉求目的不是“是什么”,而是“为什么”和“怎么样”。“是什么”仅仅起到“告知”作用,而“为什么”则旨在满足观众的“欲知”愿望。“为什么”必须能够成为支撑“是什么”的事实和理论论据,即背景。现任凤凰卫视中文台执行台长的刘春曾任《新闻调查》的编导和策划,他认为,调查不是报道,不是单纯反映,不是对于现成结论的注释与演绎。GDP增长8%实现了,“它太了不起了”,这是传统宣传的语法。“8%据说实现了,它真的实现了?它怎么实现的?不实现又会怎样?”这就像调查了。

4.后发的深度,反思的结果

电视深度报道很多是在许多媒体进行大批量“是什么”的报道后,重新进行二次选题,然后展开采访报道。这在西方电视机构里也是如此。正是因为后发,报道必须有超出常规报道的地方,对于电视媒体来说,这种超出常规的报道又必须是双重的质疑与反思。前述《新闻调查》未能播出的《典型也可以造假》就是双重质疑与反思的结果。人们如今无法看到这期未播带的原貌,但可以从《中国青年报》“冰点”版主编的记载里窥见其中部分内容。报道的背景是:1999年4月16日凌晨,湖北省十堰市辖属的丹江口市发生了一件“大事”,该市均县镇闵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闵德伟因患食道癌去世。4月17日,丹江口市市委书记闻讯,“连夜冒雨”率三位常委前往吊唁。随着报道的升级,闵德伟成为湖北省委树立的先进典型人物。但来自闵德伟家乡的村民的告状信却飞到中央级媒体那里。当时新华社的记者发现这个典型有假,并写出他们的调查报道,但未能发表。2000年初,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得到线索后即派王志等前去调查,在这里与《中国青年报》记者不期而遇。

王志的调查从村民开始。

王 志:村里建新房的人多不多?

村 民:97%没有建新房。

王 志:为什么不愿意建呢?

村 民:没有钱。一年收入还不到几百元。

王志来到这个村二组组长的家里采访。

王 志:你家的房子是什么时候建的?

组 长:老辈子人建的房子(组长家人均收入也只有600元)。

王志采访镇党委副书记李乾华。

王 志:闵德伟上任以后,发展了多少亩橘园?

李乾华:有800多亩。

王 志:能产120万斤橘子吗?

李乾华:能。

王志又采访村干部。

王 志:闵德伟上任以后,发展了多少亩橘园?

村支书:有个百十亩吧。

王 志:能产120万斤橘子吗?

会计:最多时候有二三十万斤吧。

在闵德伟的先进事迹宣传材料上,1998年这个村产鱼66万斤。王志就此进行采访。

王 志:有没有66万斤?

村支书:没有。

王 志(转过脸):这个村养没养过鱼?

村 民:不知道谁养过,没见过。

王 志:难道你们不吃鱼吗?

村 民:老百姓吃啥鱼!

典型材料中出现过“被闵德伟帮助致富的养鱼专业户”周有春。周有春讲述他是如何在镇干部导演下作假的。王志就去采访镇党委副书记李乾华。

李乾华:帮助村民养鱼致富的事儿是有,但是当时把人搞错了。那个人叫周有根。

王 志:那么这是不是弄虚作假呢?

李乾华:只要有这个事实,不管是谁都可以。

王志再去找周有根,村民说周有根搬出村子已经有二三十年了,那时闵德伟还穿开裆裤呢。

典型材料说闵德伟带领全村进入小康。但《新闻调查》的镜头里村落却破败不堪,只有闵德伟家盖起了一栋白色小楼。

王 志(问李乾华):村里有多少人能够盖得起这样的小楼?

李乾华:盖得起的很多。

王 志(问一户正在盖土坯房的村民):为什么不盖砖房、楼房?

村 民:干部盖得起,村民没有一个能盖得起。

王 志:为什么干部盖得起?

村 民:当三年干部,就能盖楼房。社员十年都盖不起。

王志还采访了丹江口市委副书记董永祥。董为树闵德伟这个典型曾三次去过闵家沟村。

王 志:在典型宣传的过程中,有没有夸大的地方?

董永祥:应该讲是接近实际。

王 志:为什么所有的老百姓都没有建房,只有闵德伟一个人建起了楼房。你觉得闵家沟村有多少人多少户能够盖上闵德伟(家)这样的小楼?

董永祥:我没有调查。

王 志:你觉得闵德伟上任后,到底带领群众开辟了多少橘园呢?

董永祥:没掌握这个具体数字。

王 志:那66万斤鱼呢?

董永祥:年报我没有具体核查。

王 志:你去过村里三次,材料上说户均养猪是12.6头,你看见过几户有12.6头猪呢?

董永祥(半晌):这个数据没有具体调查。

王 志:那你们都调查什么了?

董永祥:要宣传他肯定要有宣传事迹、工作业绩。

王 志:他的业绩靠什么来体现呢?就这些数字?

董永祥(迟疑):不应该都是数字吧。(www.xing528.com)

王 志:数字与精神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董永祥:这是一个文字上的表达方式

王 志:如果没有这些数字,你认为这个典型还能不能成立呢?

董永祥(沉默良久):……应该是成立的(44)

从这期未播带中可以看出,王志的采访由多重质疑构成:既对先前湖北媒体的典型报道提出质疑,又通过现场调查对采访对象(主要是镇党委副书记李乾华和市委副书记董永祥)提出质疑,还对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提出质疑,诸如干部腐败、弄虚作假等为什么长期得不到根治的质疑。

5.记者出镜,声画同期

电视作为视听传播的工具是向人们传达感性材料的窗口,而感性材料应该是具体的、形象的、生动而具有丰富信息的,理性认识应该留给观众,即使需要引导,也应该以感性材料为基本和基础。不同的媒体使用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媒体运用着不同的传播方式,它们运用不同的手段,殊途同归地深入人心。平面媒体在理性深刻方面有天然的优势,电视媒体天生的优势则在于首先为观众提供感性的材料,观众可以通过这些材料得到愉悦或感受悲伤,也可以通过这些材料实现认识的飞跃。所以我们不能用平面媒体的标准要求电视,电视也不要舍近求远地去盲目追求原属于平面媒体的那种理性深刻,这种追求往往以电视丧失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而告终(45)

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孙玉胜是《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这两个深度报道栏目的主要策划者和管理者。他在谈到电视新闻的真实性问题时写道:在“真实”方面,电视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如果不是现场同期声录音,没有现场谈话,电视的真实性就大打折扣。电视不是不需要理性思考,但感性的认知是前提。因此,电视创作者的责任不仅仅在于要以职业道德确保内容的真实,而更重要的是要让观众感到真实的存在,这就是“真实感”(46)。“二战”期间,德国轰炸伦敦,美国CBS记者爱德华·默罗站在伦敦某幢楼房的屋顶,向国内听众广播:“你好,这里是伦敦”,然后在重磅炸弹的爆炸声中开始他的现场播音。电视出现了,默罗又在《现在请看》栏目中担任出镜记者到现场采访新闻事件及其当事人或旁观者、见证人。当记者进入事件发生的现场,他已经是在代替观众用眼睛和耳朵开始进行“证实”或者“证伪”。如前面王志在《典型也能造假》中的采访就是如此。

俄罗斯M1电视台以裸体主持人赢得了收视率,该台的老板回应社会争议时说:“如果我们关掉画面,只剩下声音,那么跟美国、英国和俄罗斯的其他新闻节目有什么两样?如果关掉声音,只留下画面,那么又跟黄色电视剧有什么差别呢?!”(47)虽是强词夺理,但他对于电视新闻报道的特点的理解却是准确的。

思考与练习

1.电视的传播特点对深度报道的影响如何?

2.以某一电视深度报道栏目为例,谈谈电视深度报道与报刊深度报道的区别。

3.试从电视观众的特点,分析电视深度报道应如何顺应受众的需求。

【注释】

(1)转引自欧阳明:《深度报道写作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2)〔美〕沃尔特·李普曼、詹姆斯·赖斯顿等:《新闻与正义Ⅰ》,展江编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导言第24页。

(3)张家恕:《颠覆与构建——新闻写作原理探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4页。

(4)甘惜分:《新闻学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4页。

(5)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词典》,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第238页。

(6)杜骏飞、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7)同上书,第4页。

(8)见张家恕:《颠覆与构建——新闻写作原理探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4页。

(9)刘海贵:《当代新闻采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0页。

(10)参见周胜林、尹德刚、梅懿:《当代新闻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11)同上书,第324页。

(12)参见张欣、王凤:《新新闻主义——另一种“真实”》,《青年记者》2007年第7期。

(13)戴煌:《直面人生——戴煌新闻采访实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78—313页。

(14)如欧阳明在《深度报道写作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把典型性报道、精确性报道列入深度报道之列,却把预测性报道归入解释性报道;杜骏飞在《深度报道原理》中则把深度报道分为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实录性报道和传记性报道五种;郭远发在《新闻周刊的理论与实践》(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中撰文认为,深度报道包括了解释性新闻、事件性通讯、新闻分析、新闻综述、新闻故事、特稿等六种。关于深度报道的分类方法很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传播介质不同,报道类型有所差异,但基本的类型仍然是三类。

(15)梅尔文·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展江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83页。

(16)同上书,第292页。

(17)吴惠连:《美国新闻业纵论》,“学说连线”,http://www.xslx.com,2002年11月3日。

(18)参见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4页。

(19)徐国源:《论深度报道的结构模式》,《采编生活》2003年第4期。

(20)关于新闻价值,中西方学者的定义繁多,这里综合了标准与效果二说。可参阅杨保军:《新闻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Hart,A.,Understannding the Media,Routlege,1911,p.5.

(22)参见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4页。

(23)同上书,第21—24页。

(24)http://www.sarft.gov.cn。

(25)廖翊:《中国电视观众已达12.05亿》,新华网2007年12月19日。

(26)〔美〕丹尼尔·贝尔:《工业化后社会的来临》,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57页。

(27)凤凰卫视资讯台:《想入非非》,2007年10月4日播出。

(28)参见赵淑萍、王银桩:《美国电视纵横——美国电视全方位透析》,华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90、94页。

(29)http://www.sarft.gov.cn。

(30)梁长荣:《大众传媒在中部贫困地区的现状》,《新闻记者》2007年第8期,第66页。

(31)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35页。

(32)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44—345页。

(33)《“赤裸的真实”:莫斯科新闻主持人脱衣》,《南方日报》2000年7月1日。

(34)王黑特:《电视文化雅俗的历史反视》,《现代传播》2001年第4期。

(35)朱景和:《纪录片创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36)中国应用电视学编辑委员会、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学术委员会编:《中国应用电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6页。

(37)朱景和:《纪录片创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38)同上书,第9页。

(39)阎云飞:《试映场打动记者 纪录片〈南京〉7月7日公映》,http://yule.sohu.com/20070621/n250694306.shtml。

(40)彭朝丞:《系列报道应有科学规范》,载《中国新闻奖作品选(1996年·第七届)》,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407—408页。

(41)梁建增、关海鹰主编:《见证〈焦点访谈〉》,文津出版社2004年版,可参见新浪读书频道,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1087981255_jiaodianfangtan/30.shtml。

(42)张磊:《〈新闻调查〉回忆》,见《新闻调查》栏目组编著:《“调查”十年——一个电视栏目的生存记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27—130页。

(43)报道原文见2000年3月22日《中国青年报》“冰点”版。对于后来湖北官方上京活动及派律师起诉《中国青年报》的故事,可见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境开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12页。此事亦可见李大同:《冰点故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9—372页。

(44)参见李大同:《冰点故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9—370页。本书略有增改。

(45)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境开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14页。

(46)同上书,第213页。

(47)《俄罗斯M1电视台裸体新闻节目引发广泛争议》,《北京青年报》2000年10月1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