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统一中国的帝王-秦始皇:颠覆世界的百年人物!

统一中国的帝王-秦始皇:颠覆世界的百年人物!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统一中国的帝王——秦始皇秦始皇是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至此,秦灭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首先,秦始皇改变了历来的帝王称号。秦始皇对中央政治体制进行了改革。秦始皇由于实行严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满,纷纷指责秦始皇。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意见,下令全国进行焚书,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清洗,和法律一样是秦朝暴政的集中体现。

统一中国的帝王-秦始皇:颠覆世界的百年人物!

统一中国的帝王——秦始皇

秦始皇是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13岁继王位。嬴政继位后,在他的身边有了两个对他政权构成威胁的人,一个是吕不韦,一个就是禣,在秦王八年(即公元前239年),秦始皇满21岁,依照秦国的旧制,第二年要举行加冠礼,然后就可以亲政了。而吕不韦和禣却在此时向他示威,秦始皇在挑衅面前不动声色,用计除掉了禣,并逼吕不韦服毒自尽。

对自己政权的威胁都清除了,秦始皇便开始对东方的六国采取军事行动。他继承了祖辈的基业,而且发扬光大,在秦始皇手下,有一批很有才干的文臣武将,文臣如谋士李斯和尉缭,善于间谍活动的姚贾和顿弱。武将则有蒙恬、蒙武、王翦和王贲。秦始皇继续用“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前后用了十年的时间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国。

最先灭掉的是韩国,秦王十四年(即公元前233年),韩国割地称臣,也没能挽救败亡的命运。3年后,秦国俘虏了韩王,灭掉了韩国。

然后秦国攻打赵国,俘虏了赵王,公子嘉逃到了代郡(今河北蔚县),称代王。到秦王二十五年,代王也被俘,赵最后灭亡。

秦王二十年,王翦领兵攻燕。在易水西面秦兵打败了燕、代联军。攻占了燕国都城蓟城(今北京)。燕王向辽东方向出逃。后来,燕王只得杀死了曾经派荆轲刺杀秦王的太子丹,把他的头献给秦军求和。到秦王二十五年,燕国最后的一个王——喜被俘获,燕国也被灭了。同时,魏国也被秦军灭掉。

秦王二十三年,攻打楚国的秦军因为兵力太少,被楚军打败。秦王又派老将王翦出征,并听从他的建议,给了60万重兵,结果,王翦用了3年时间,终于拿下了楚国。

最后灭掉的是齐国。在秦国先后对其他五国用兵时,齐国不但袖手旁观,而且和秦国结盟,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前途和其他五国一样。因此,齐国没有做任何战争准备。等到秦王二十六年,五国都被灭掉后,齐国这才派兵准备抵御秦国,并和秦国断交,但为时已晚。秦国大将王贲在最终灭掉燕国后,领兵大举南下,一战俘获了齐王。至此,秦灭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秦始皇用武力平定天下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秦始皇改变了历来的帝王称号。他让大臣们讨论他的称号,有的主张用“帝”,有的主张用“皇”,这主要来自远古的传说三皇和五帝。结果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高过了三皇和五帝,最后将皇和帝并称为“皇帝”。由皇帝来掌握全国的政权,不再像西周那样分封诸侯,各管一地,致使最后诸侯各自独立,中央无法控制,导致天下大乱。

秦始皇对中央政治体制进行了改革。皇帝之下是三公九卿,三公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管理;太尉则是最高的军政长官,负责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中;御史大夫是负责监察百官的,也是副丞相,皇帝的诏令一般由御史大夫转交给丞相去执行。

在地方,加强君主集权的重要措施是实行了郡县制。这是地方政治体制的历史性变化,代替了原来的分封制。在讨论时,李斯反对分封制,周朝因为分封制,将子弟封到各地为王,几代之后,关系就疏远了,不可能像原来那样团结,致使周朝分崩离析,天子无法控制,徒有其名。应该设置郡县,由皇帝亲自任命官吏进行治理,罢免权也操纵在皇帝手里。这样就能使天下长期稳定,政权永远掌握在中央皇帝的手里。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设立了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有两个名称,一是县令(万户以上),一是县长(万户以下)。县以下依次是乡、亭、里、什、伍,是一种准军事化的管理体制,基层百姓五家为一个单位,由伍长负责;什则由十家组成,由什长负责。(www.xing528.com)

秦朝对于官吏的管理是很严格的,制定了很多处罚官吏的法令。官吏犯法,不是像西周那样享有特权,即“刑不上大夫”,而是加重处罚。这使得秦朝的吏治非常清明,政府的办事效率极高。对于官吏要求很严,必须通晓法律,但也给了很高的地位,不但是政治地位,法律的学习也向官吏请教,即“以吏为师”。

除了政治体制改革外,秦始皇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集权统治。第一,修造长城。秦始皇下令将原来六国的首都和各自修造的长城拆毁,然后统一修造抵御北面匈奴的长城。秦的长城西起陇西临洮(现在的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现在大同江一带),东西长达万里。第二,没收天下的兵器,然后熔化铸成十二个巨大的铜人,每个有12万公斤,防止天下人作乱。第三,修建官道(即弛道)。以咸阳为中心,共修成三条,一条向北通到了内蒙古,叫做直道;一条通向东面的河北和山东,直到海边;一条向南,通两湖和江苏。弛道宽达五十步,两旁每三丈远就种一棵青松树。弛道的建立,大大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政令的及时传达。第四,为了根绝先前六国后裔的反叛行动,秦始皇将后裔贵族们连同富豪一块迁到了咸阳,这样便于监视,同时也繁荣了都城的经济。同时,秦始皇还改革并统一了原来混乱的度量衡货币,文字也得到了统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

秦朝的疆域异常辽阔,北到长城和阴山,南到南越,即现在的岭南地区,秦还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进行管理。疆域的西界是陇西,东则延伸到了辽东。

秦始皇由于实行严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满,纷纷指责秦始皇。已经升任丞相的李斯主张严厉镇压这些胆大妄为的士人,他给秦始皇写了一封奏疏,要求进行焚书。即除了《秦记》之外的所有史书一律烧毁,全国百姓和士人私自收藏的经书和诸子百家的典籍,也全部由官府统一烧毁。敢再违抗命令,议论政事的人一律处死。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意见,下令全国进行焚书,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清洗,和法律一样是秦朝暴政的集中体现。

只烧掉书籍并不能堵住士人的口,反而激起更大的反抗,百姓和士人对秦始皇的暴政怨愤异常,对他不利的言论遍布天下。这使秦始皇勃然大怒,派出御史到全国各地追查,最后抓到460多人,秦始皇下令一块押到骊山的山谷中,全部坑杀,也就是活埋。因为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儒生,所以被后人称为“坑儒”。“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无法抹去的一大污点,极大地抵消了他统一全国的历史功绩。

不仅是焚书坑儒,秦始皇的暴政还体现在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导致民怨沸腾。秦始皇很喜欢六国华丽的宫殿,所以,每当灭掉一个国家,他都要让人将宫殿的图画下来,然后在咸阳照样仿造。单单咸阳的周围就建有宫殿270多座,行宫在关外有400多座,关内300多座。在这些宫殿中,最大最有名的还是阿房宫。因为在秦末已经被项羽烧毁,所以其规模究竟有多大,现在无法估计,但根据历史记载,光阿房宫的前殿的东西就宽达500步,大约相当于700米;南北有50丈,相当于115米。殿的门用磁石砌成,主要是用来防止人带兵器行刺。在殿门前排列着12个铜人,即用没收民间兵器熔铸而成的12个铜人。

当秦始皇死在出巡的路上时,阿房宫还没有建成,这个巨大的工程,每年都要调用民工70万人,另一个宏大的工程是修建秦始皇自己的骊山墓,每年也用工70多万人,加上其他的用工,如修建长城,修弛道,常年的兵役征发,致使秦朝每年服役的人达300万之多,男子征发不足使用时,有时还要征发女子。

苛捐杂税,加上严酷的法律,使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由于原来的秦国变法,被东面其他国家称为“虎狼之国”,现在统一后,暴政使秦朝真成了“虎狼之国”。人民动不动就触犯了法律,处罚也相当严厉,特别是当时的野蛮的肉刑制度,常将犯人的脚砍断,造成大量的残废人。原来百姓渴望统一,结束无休止的战争,是想从此过上安宁的日子,现在秦朝的暴政让他们失望至极,秦朝的民心丧失是它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秦始皇做了皇帝之后,虽然希望皇位能万世万代地传下去,但他自己还是想长生不老,于是就千方百计地寻求仙丹妙药,因此,在统一全国之后,秦始皇经常出巡,这样也能向天下人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然而没有想到,他的性命就丢在了为了求仙丹的出巡路上。

在统一的第二年,秦始皇曾经出巡过北面,当时主要是为了抵御匈奴,鼓舞士气。他全国性的出巡一共有四次,公元前120年(即秦始皇三十一年),秦始皇开始了他的死亡之巡。他率领大队人马,从都城咸阳出发,直奔南方的云梦(现在的洪湖洞庭湖地区),并到九嶷山祭祀了祖先舜,接着,乘船东进,在丹阳(现在安徽当涂)上岸,到了钱塘(现在浙江杭州),又向西渡江登会稽山,祭祀了治水的大禹,然后刻石于会稽山。下山后,从吴中(现在江苏吴县)北上,继续他的求仙之旅。为了能见到神仙,秦始皇一直是沿着海边北上,但总是一无所获,最后,失望的秦始皇只得往回返,没想到在平原津(现在山东平原县)就一病不起。

随行的赵高、李斯和胡亥等人知道秦始皇时日不多,但因为秦始皇忌讳说“死”字,所以没有人敢向他问身后的国事如何安排。随着病情越来越重,秦始皇也意识到生命到了极限,便留下了遗诏,要长子扶苏奔赴咸阳主办丧礼,并继承皇位。诏书放在任中车府令的赵高那里,还没有等诏书送出,秦始皇便在公元前210年的7月暑热季节,在沙丘平台(现在河北广宗境内)病死了。秦始皇死时仅50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