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区域旅游市场研究:可持续发展理论

国际区域旅游市场研究:可持续发展理论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是为了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发展至今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的存在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直接动困。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虽然起源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但很快在许多国家引起重视。至此,可持续发展理论己基本形成。20世纪80年代开始,协调派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被普遍接受整个经济发展研究领域,并成为左右发展决策的强有力的理论体系。

国际区域旅游市场研究: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演递

20世纪70年代初,围绕着“增长极限论”而展开的大争论,导致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它要求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由资源源型经济过渡到技术型经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效益,积极控制人口增长。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应用高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至于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最终达到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

18世纪中叶,发源于英国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到19世纪40年代,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其工业化过程,它年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而且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急剧增加;②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干预自然、将自然资源变为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和手段日新月异;③在为满足经济增长而从生态环境中获取大量物质能量的同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剩余物也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成比例增加,这些剩余物绝大部分都没有进行回收再利用或者必要的处理,而是作为废弃物直接排入环境中并产生严重污染。过度的开发利用和大量废弃物污染,超出了生态环境自我调节机制所能承受的限度,严重损害了生态环境的结构和功能,从而使其生产力下降。

以上三方面的影响,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互为因果的两极:一方面,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负荷过重和遭到严重污染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粮食不足、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困境。这就是人类与环境矛盾发展到今天的集中表现。

面对严峻的现实,国际上许多科学家、企业家和政治活动家纷纷发表文章、著书立说,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论述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后果,寻求改善环境和发展经济的人类持续发展对策,并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派别。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历史的客观基础的。总的来说,理论的产生来源于实践的需要。先是有了需要研究的问题,才有可能产生研究这些问题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是为了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发展至今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的存在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直接动困。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虽然起源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但很快在许多国家引起重视。近20年来,理论研究非常活跃,涌现了一些影响较大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著作。这些著作观点各异,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观点,即“悲观派”、“乐观派”、“协调派”。

悲观派认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对立是绝对的,只有停止地球上人口和经济的发展,才能维护全球生态环境的平衡。这种观点要求人们不要干预生态环境,放弃科学技术,放弃发展生产力,放弃对大自然的改造。其代表作有:1972年罗马俱乐部公开发表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英国生态学家爱德华·哥尔德·史密斯(E.G.Smith)的《生存的蓝图》(1972年)。

乐观派认为:持续的经济增长是人类福利增长的先决条件。为了求得经济的增长,不必顾及生态环境的恶化,即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会使生态环境自然而然地达到平衡稳定。其代表作有:美国未来学家赫尔曼·卡恩(Herman Kahn)的《世界经济的发展——令人兴奋的1978-2000年》和《即将到来的繁荣》;朱利安·西蒙的(Julian L Simon)《没有极限的增长》(1981年);美国物理学家甘哈曼(Kanhn Herman)的《第四次浪潮》。

无论悲观派,还是乐观派,都看到了当代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但观点都具有片面性。悲观派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估计不足,只看到人类经济活动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一面,而看不到人在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可以成为改善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有利条件。乐观派则认为凭借技术进步和市场调节就能自然地解决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忽视了掌握和运用技术的人的作用,忽视了运用技术干预、影响生态环境的方式这一至关重要的因素。

经过长期的争论,以上两种观点开始趋于相互沟通和接近,又派生出上种比较现实的观点,即“协调派”。这种观点主张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追求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其代表作有:美国科学家布朗(L.R.Brwon)的《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罗马俱乐部总裁奥雷利奥·佩西(Aurolo Peccei)晚年所著的《未来的一百页》;1972年经济学家巴巴拉·沃德(Barbara Ward)和生物学家雷里·杜博斯(Rene Dubos)向联合国首届人类环境会议提交的一份对人类环境的最完整的报告《只有一个地球》和1982年为纪念“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巴巴拉·沃德所写的《立足于地球》。

至此,可持续发展理论己基本形成。20世纪80年代开始,协调派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被普遍接受整个经济发展研究领域,并成为左右发展决策的强有力的理论体系。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关环境保护的一系列国际协定的达成,更使各国看到了经济发展中全人类共同的根本利益。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充分协商,通过了指导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纲领性文件。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充分的理解和认可,从而使之成为全人类面向21世纪的共同选择。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定义,但其基本含义和核心思想是一致的,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它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必须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否则他们就无法生存;二是今天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1.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在具体内容方面,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这表明,可持续发展虽然缘起于环境保护问题,但作为一个指导人类走向21世纪的发展理论,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它将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一个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战略。具体地说:

(1)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发展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基础。但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体现。

(2)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因此,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发展是有限制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发展的持续。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样强调环境保护,但不同于以往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对立的做法,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人类发展的源头、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3)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是环境保护得以实现的机制和目标。可持续发展指出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可以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也各不相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这就是说,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下一世纪人类应该共同追求的是以人为本位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作为一个具有强大综合性和交叉性的研究领域,可持续发展涉及众多的学科,可以有不同重点的展开。例如,生态学家着重从自然方面把握可持续发展,理解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学家着重从经济方面把握可持续发展,理解可持续发展是在保持自然资源质量和其持久供应能力的前提下,使经济增长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社会学家从社会角度把握可持续发展,理解可持续发展是在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科技工作者则更多地从技术角度把握可持续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理解为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绿色工艺或技术系统。(www.xing528.com)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不但要求体现在以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为主的环境生活领域,更要求体现到作为发展源头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遵从一些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Fairness)。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应该追求两方面的公平: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平等。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当今世界的现实是一部分人富足,而占世界1/5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占全球人口26%的发达国家耗用了占全球80%的能源、钢铁和纸张等。这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优先的问题来考虑。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平等。要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

(2)持续性原则(Sustainability)。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思想是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这意味着,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公平,还要顾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离开了资源和环境,就无从谈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可持续发展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发展必须有一定的限制因素。人类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应充分顾及资源的临界性,应以不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自然系统为前提。换句话说,人类需要根据持续性原则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而不是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发展一旦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本身也就衰退了。

(3)共同性原则(Common)。鉴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唯一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应该共同遵从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就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认识到我们的家园——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从根本上说,贯彻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每个人都能真诚地按“共同性原则”办事,那么人类内部及人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互惠共生的关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

如果说,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内容的协调发展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体系,那么,管理、法制、科技、教育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就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支撑体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保证,即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通过技术的、观念的、体制的因素表现出来的能力。具体地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包括决策、管理、法制、政策、科技、教育、人力资源、公众参与等内容。

(1)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一个非常有效的管理体系。历史与现实表明,环境与发展不协调的许多问题是由于决策与管理的不当造成的。因此,提高决策与管理能力就构成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决策人员与管理人员,综合运用规划、法制、行政、经济等手段,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结构,形成综合决策与协调管理的机制。

(2)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立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化、法制化的途径,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立法的实施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付诸实现的重要保障。因此,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法制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使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得到控制,保障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科技系统。科学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之一。没有较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不能实现。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有效地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与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加深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扩大自然资源的可供给范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提供保护生态环境和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

(4)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有高度的知识水平,明白人的活动对自然和社会的长远影响与后果,要求人们有高度的道德水平,认识自己对子孙后代的崇高责任,自觉地为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而牺牲一些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这就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中大力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精神的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应该不仅使人们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知识,也使人们具备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水平。这种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这种主要形式,也包括广泛的潜移默化的社会教育

(5)可持续发展的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因此也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主要方面。这是因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行动,必须依靠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最大限度的认同、支持和参与。公众、团体与组织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将决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进程。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参与应该是全面的。公众和社会团体不但要参与有关环境与发展的决策,特别是那些可能影响到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决策,而且更需要参与对决策执行过程的监督。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国际区域旅游市场研究中的应用

可持续发展既是一个国际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方针,又是衡量旅游协调发展的一个尺度。影响国际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旅游资源、社会经济、环境质量与容量、科技基础等方面。其中核心是旅游资源规模与品位、社会经济综合管理实力及生态环境质量。如果一个地域能否保持可持续旅游发展,关键在于资源、环境、经济所构成的保障力、承载力、支持力。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国际区域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方面,旅游资源是一个区域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基础。它对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有多大保障力,关键决定于它的规模、质量和开发方式。必须改革掠夺式的开发模式,调整旅游经济增长和影响环境的投入的使用量增长的对比关系,形成一种旅游资源结构的生态现代化开发模式,以保持旅游地的强持续性发展。

2.社会经济支持力方面,社会经济因素是一个复杂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系统,它包括一系列潜在支持力,如科学技术的支持力等。这些支持力的合力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该地区旅游持续发展潜力的衡量尺度。

3.旅游环境承载力方面,旅游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效应主要决定于环境的潜在承载力,包括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旅游者心理环境承载力等,既要满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注意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4.全球区域协调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对国际区域旅游市场的开发来说,不仅要注意单个旅游目的地区域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还要在全球的环境条件下注意区域协调的可持续,否则,单个旅游目的地区域的旅游发展也是难以持久的。在这方面主要是寻求切实可行的全球旅游发展的协调途径,如全球旅游管理、法制、教育、技术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的体系的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