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巴西:国际旅游市场研究及地理特点

巴西:国际旅游市场研究及地理特点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高原有北部边境的圭亚那高原和南部的巴西高原。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豆、烟草和砂糖的出口国,大豆出口居世界第二位;巴西还是世界第三大肉类生产国和第七大出口国。巴西人民对内追求独立和团结,对外奉行独立自主、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政策。

巴西:国际旅游市场研究及地理特点

第二节 巴 西

巴西,全称巴西联邦共和国。位于南美洲大陆东部,东濒大西洋。面积854.74万平方公里,为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也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的世界第五大国。人口1.82亿(2004),54%为白种人,40%为为黑白混血人种,余为黑种人黄种人印第安人。居民中约71%信奉天主教,官方语言葡萄牙语。首都巴西利亚。

一、旅游业和旅游市场发展的地理环境背景

1.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

巴西全境由高原和平原构成。主要高原有北部边境的圭亚那高原和南部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仅南部位于巴西境内,地势高峻陡峭,位于巴西和委内瑞拉之间的内不利纳峰3014米,为全国最高峰;巴西高原,面积500多万平方公里,为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地势波状起伏而低矮,平均海拔600-900米。在两高原之间为辽阔的亚马逊平原,由亚马逊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地势低平,大部分海拔150米以下。巴西拥有亚马逊河、圣弗朗西斯河和巴拉那河三大水系。其中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流程最长、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全境大部分属热带草原热带雨林气候,南端为亚热带森林气候。亚马逊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可达2000-3000毫米;巴西高原大部分属热带草原气候,有干湿季之分;东南沿海地带受大西洋南部吹来的湿润空气的影响,温和湿润,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巴西自然资源丰富,矿藏主要有铁、锰、金、钍、铂、铌、铀、石油等,其中铁矿储量居世界第二位;森林、水利资源居世界前列。

2.新兴的工农业大国

巴西在历史上以“单一经济”闻名于世,故有“咖啡王国”、“天然橡胶故乡”等称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巴西的经济发展迅速,且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一个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农业国变成一个新兴的工农业大国,并且由一个发展中国家变成了拥有许多发达国家所具有的特征而被称为“巴西经济奇迹”。首先,巴西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产值居拉美之首。而且钢铁、汽车造船、石油、化工、电力、制鞋等工业在世界享有声誉;核电、通讯、电子飞机制造、信息、军工领域的技术水平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目前,巴西已是世界著名的钢铁生产和出口大国、汽车生产和出口大国、军需工业生产和出口大国,并拥有世界仅次于中国长江三峡水电站之后居世界第二位的伊普泰水电站。其次,巴西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大国,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咖啡、甘蔗柑橘产量长期居世界第一位;大豆香蕉、可可的产量和牛的饲养头数居世界第二位;玉米烟草、菠萝产量和猪、马、家禽饲养头数居世界第三位;棕榈油、棉花水稻产量也居世界前列。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豆、烟草和砂糖的出口国,大豆出口居世界第二位;巴西还是世界第三大肉类生产国和第七大出口国。

3.独特的发展历史和开明外交政策

古代巴西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500年1月葡萄牙航海家抵达巴西,16世纪沦为葡萄牙殖民地,1807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王室逃到巴西,其时的巴西实际上成了葡帝国中心。1821年葡王室迁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留巴西任摄政王。1822年9月7日获得独立,建立巴西帝国;1889年成立联邦共和国;1891年制定宪法,建立巴西合众国;1969年10月30日改名为巴西联邦共和国。由此,不难解释至今巴西是以葡萄牙后裔为主的白人社会,并保留有很多葡国风度和遗留下殖民地时期众多城镇的原因。巴西人民对内追求独立和团结,对外奉行独立自主、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政策。提出外交政策的重点是为经济服务,甚至在国旗国徽的设计上都表达了这种意愿。

巴西的国旗呈长方形,旗底为绿色,中间是一个黄色棱形,其四个顶点与旗边的距离均相等,棱形中间是一个蓝色的天球仪,其上有条拱形白带。绿、黄是巴西的国色;天球仪上的拱形白带将球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半部象征南半球星空,其上大小不同的五角星代表巴西的26个州和一个联邦区,白带上用葡萄牙文写着“秩序与进步”。巴西的国徽图案之间突出一棵大五角星,象征国家的独立和团结。由此,巴西人民为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国内安全、团结、和平的环境氛围。

二、区域旅游资源的特点

1.独具魅力的城市景观

(1)巴西利亚 巴西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200万,坐落于巴西高原中部草原上,在全国位置适中,气候凉爽,四季如春。1960年由里约热内卢迁都于此,是巴西国土开发由沿海向内陆推进的象征,它以独特建筑风格闻名于世。当时的巴西总统提出要把首都建设成一百年不落后的国家政治、文化中心和旅游城市。他们根据著名城市规划师科斯塔·卢里奥的建议和设计,把巴西利亚建设成一个从空中鸟瞰为具有民族特色飞机造型的城市。整个城市按照横竖两轴铺开:南北延伸的公路轴和东西延伸的纪念碑轴。两轴交点处是一个大广场,国家机关都设在这里。参政两院设在轴线两侧各为28层,中间有人行道相通,大楼一侧各有一碗状的建筑。众议院碗口向上,意思是广泛收集国民的意见;参议院碗口向下,意思是集中民意。广场左边为总统府,右边为联邦法院。在飞机造型布局上,总统府建在飞机驾驶舱的位置上,头等舱是国会、议会,腹中舱是政府各部门,尾舱是商贸区,两翼是住宅区。两翼靠近中央地带是宾馆,围绕中心城区建设10个卫星城市,从根本上解决了交通拥挤问题。城里所有建筑的地面首层架空,这种独具匠心的构建使整个城市空气流畅,并拥有大面积的公共活动场所,人均绿地超过100平方米。这种规划设计起点高、民族文化和幽雅环境相得益彰,构成了美妙的人文景观,被联合国授予“全球最佳人居环境”和“人类共同文化财富”的称号。

(2)圣保罗 圣保罗州首府,市区面积1624平方公里,居民约1000万,与四周各具特色的卫星城组成大圣保罗市,面积达7597平方公里,人口约2000万,为巴西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三大城市。圣保罗位于巴西高原东南边缘的大西洋岸,海拔731米,虽位于南回归线附近,但气候仍然温和湿润、四季常青,自然风光优美。圣保罗1554年建镇,1711年设市,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在咖啡繁荣时期,曾是全国最大的咖啡集散地,并由此有了第一条铁路,还扩建了亚多斯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工业基础上,战后又集中发展了钢铁、机械、电子、石油、化工、纺织等工业,从单纯的商业性城市发展成为了巴西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被称为南美洲的“芝加哥”。它还是全国教育、科研、文娱中心。市内高楼林立,商业繁华。由于它拥有来自欧亚各国的大量移民,使其多元文化特色鲜明,到处都可见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市民。圣保罗大学是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其所属的布丁塔研究所以研究蛇类和生产抗毒素而闻名。

(3)里约热内卢 1500年1月,葡萄牙航海家卡布拉尔抵达瓜纳巴拉湾,当时误被认为是一条大河的河口,按照葡萄牙语的意思,“里约热内卢”即为“一月的河”。该城建于1565年,1834-1960年为巴西首都,现为全国最大的商业、文化、金融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和第二大工业中心。市区人口800万,加上郊区人口便达1200万,是仅次于圣保罗市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城区濒巴纳巴拉湾,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使其发展成为了巴西最大的风景旅游城市。全市有海滩200公里,其中90公里为优良的天然港场;冬季(7月)平均气温20度,夏季(2月)平均气温26度,城市依山临海,城区错落分布于山海之间。驼峰山上高30米、重1145吨、历时10年工程的基督石雕像,是其城市的主要标志,其气派令人叹为观止;坐落于大学城岛上的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是世界著名大学之一。城区内还有瓜纳巴拉宫、科帕卡巴纳堡、国际历史博物馆、科斯塔·席尔瓦总统桥等风景名胜。

2.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多奇

巴西有7400多公里的海岸线,有世界上最大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区,也有规模巨大的热带稀树草原区——巴西高原,蕴藏着极为丰富而奇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如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区,保存着占世界60%的热带树木面积,有“世界绿肺”之称。这里保留有100多万种植物动物,其中高大乔木4000多种,共生共栖的动物上万种,鱼类3000多种,约900种为巴西特有种,尤其是巴西红木、亚马逊河中的大鳄鱼和长有10个气囊能呼吸到水中和空气中氧气的“神秘鱼”、雨林中会唱出旋律美妙歌曲的长尾鸟和世界上最小之鸟——蜂鸟,以及树獭等,还有热带稀树草原中树径达9.5米的纺锤树、会结出猴子喜食的面包式果实的猴面包树(波巴布树),以及食蚁兽、大兀鹰、美洲豹等飞禽走兽,无不以奇特而著名。又如巴西各大水系的中上游地区,切穿山地、高原、形成水量丰富、落差很大、气势壮观的众多急流和瀑布。其中最具盛名的是南美最大、世界最宽的伊瓜苏瀑布,它位于巴西与阿根廷交界处,由巴拉那河支流伊瓜苏河切穿维多利亚山地,以雷霆万倾之势朝着平原流去。这是一组由275股瀑布组成的瀑布群,其中最大的一道叫联合瀑布,落差85米,宽达4000米,最大流量可达5.8万秒立方,其宽度和流量分别是北美大瀑布尼亚加拉瀑布的4倍和2倍。浩荡的水墙跌入深谷之中,溅起水珠高达150多米,轰鸣水声更可传达25公里之外,蔚为壮观。巴西和阿根廷分别在其南北建立起了国家公园,飞鸟、果子狸等小动物不时与游人为伍,平增不少乐趣。巴西的“3S”旅游资源也很丰富,圣保罗、里约热内卢、萨尔瓦多等都市都是著名的滨海休闲度假中心。

3.文化旅游资源底蕴深厚

巴西是一个移民国家,种族、民族成分极为复杂,印第安人是其土著居民,白人都是欧洲的移民后裔。初以葡萄牙人为多,19世纪以来意大利移民激增,其次还有西班牙人、德意志人、俄罗斯人、荷兰人、捷克人、乌克兰人和波兰人等国移民。这里黑人的祖先是在16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被葡、荷等欧洲殖民者贩运到巴西的黑人奴隶,还有从亚洲移民来的日本人中国人、印度人等。这些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移民后裔至今还保留有一些其祖先的文化习俗,但长期的民族融合中也形成了巴西所共有的地域文化。其中最具世界的影响的一是桑巴舞,二是巴西足球。(www.xing528.com)

巴西桑巴舞的来源据说是巴西黑人从非洲贩运至美洲,船航行在大西洋上要走40-50天。船快到巴西时葡萄牙船主为了让黑奴们显得精神些,便驱赶他们上甲板,跳一种叫“森巴”的肚皮舞。100多年后,这种狂放不羁的舞便成了巴西最完美的一景。其最大特点一是狂热怪异,每当狂欢节达到极点。男演员披着非洲酋长一样的刺绣马甲或长袍,女演员戴着王冠或非常夸张的羽毛帽子,艳丽的衣裤上珠佩叮当,每当舞曲响起,成千上万的巴西人在几公里长的“桑巴大道”上飞快地摆动腰臂,头上和肩上的彩色翎毛被抖得窸窣作响,大鼓、铜鼓、手鼓节奏震撼人心,无数旌旗簇拥下,桑巴皇后和桑巴公主们乘彩车缓缓出场,此时,更是一片欢跃。二是无时无刻无地。巴西人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能跳桑巴:足球场上每进一个球,球员便在绿茵场上跳,观众在看台上跳,甚至清洁工在一年一度的里约热内卢狂欢节的“桑巴大道”上能边挥扫帚边跳桑巴舞,一时成为全世界电视节目的热点新闻。巴西桑巴舞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巴西也是世界著名的足球大国。足球不仅是巴西民众的共同爱好,也是整个民族的骄傲。巴西职业足球队居世界之冠,正式登记注册的足球俱乐部便有两万个以上,从事足球运动人数超过百万。除球王贝利外,巴西还拥有济科、苏格拉底、卡雷卡、罗纳尔多、里瓦尔多、罗马里奥等一大批世界级的足球巨星。据说巴西美食太多,尤其是巴西烤肉难消化,因此,跳桑巴舞和踢足球成为巴西人消化美食和保持健美身材的秘诀。

三、现代旅游业和旅游市场的发展

1.政府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广袤的土地、迷人的海岸、神奇的亚马逊的热带雨林,名闻全球的狂欢庆典、千奇百怪的民俗、融合八方特色的美味佳肴、独特的文化神韵,为巴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巴西政府为发展其区域旅游资源优势,决定把旅游业作为国家发展经济的基本举措。其主要措施一是大力开发旅游产品。早在1995年,巴西政府便在具有发展旅游潜力的地区实施了市级旅游计划,目的是帮助各地政府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和政治条件,有组织有计划地发展旅游业。巴西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在该计划实施的几年中,其投资80亿美元用于新建机场、公路和市政卫生项目,修复文物古迹以及改善发展旅游基础设施。早在1998年初,巴西企业家便在里约热内卢投资3亿美元兴建了一座迪斯尼乐园,又投资50亿美元兴建旅游饭店和游乐场所,并引进外资投资饭店建设。目前巴西已拥有旅馆5254家,并开发了阳光海岸旅游、会议和商务旅游等旅游项目产品。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萨尔瓦多、巴西利亚、马脑斯及伊瓜苏瀑布和伊泰普水电站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二是大力开拓旅游市场。为扩大巴西国际客源市场,早在1999年巴西旅游局便在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地区举办了16次有关巴西旅游的专题讨论会,巴西政府不惜血本在美国《时代周刊》买断16页版面,用来宣传巴西旅游业;巴西政府还通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和英国首都伦敦的机构大力宣传号召人们到“无与伦比的巴西里约热内卢”一游。2000年3月,巴西驻英大使馆专门开设了旅游办事处,以方便英国人和其他欧洲人到巴西旅游。巴西政府还准许挂外国旗的游船沿巴西海岸航行和靠港,以支持海上巡游的发展,促进国际旅游。

2.生态旅游和会展旅游地位突出

巴西政府为合理开发和保护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巴西政府早在1995年便推出了全国生态旅游计划和发展生态旅游的计划,并作为其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为此,巴西政府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在全国建立了包括亚马逊在内的18个生态旅游区,并成立了国家技术委员会,以监管生态旅游计划的实施,并严格要求凡进入景区的人都得接受生态和环境保护教育。规定游客进入景区一定要填申请表,承诺不惊扰景区的一草一木,每个景点还严格控制游人人数;景区内只准建与周围风景和谐的低矮家庭旅馆,不造酒店大厦,任何地方不得有排放弗里昂的冰箱和空调,限制游人入住天数等。首都巴西利亚,亚马逊州首府马脑斯和伊瓜苏大瀑布都是巴西重要生态旅游中心。随着生态旅游的深入人心,使得其成为当代巴西旅游业中发展最快的项目。目前,全国已有250家专门组织生态旅游的旅行社,创造了3万个直接就业机会,每年吸引1500万游客。会议展览业因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而被誉为“现代城市的面仓”、“城市名片”或“城市经济的助推器”,并与旅游经济、房地产经济同被誉为21世纪的“三大无烟产业”,作为新兴工农业经济大国的巴西将其作为具有战略意义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乃至成为位居拉美首位、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会议会展旅游大国。目前与巴西会展有关的机构主要有“巴西会展行业协会(ABEOC)”和巴西会议观光局。据统计,整个拉美的会展经济总量约为20亿美元。其中巴西居第一位,每年办展约500个,办会约60个,经济收入约8亿美元。而其中里约热内卢和萨尔瓦多的会展业最为发达。目前,会议会展旅游目前已成为巴西重点发展的产业。

3.国际入境旅游和国际出境旅游均有待发展

巴西无论国土面积、人口规模、旅游资源赋存,还是综合国力,在世界上都可称大国。但在国际入境旅游规模和创汇水平、国际出境旅游规模和国际旅游发展水平上都与大国地位不相称,在美洲地区各旅游大国中不仅大大落后于美国和加拿大,而且也落后于墨西哥和阿根廷,如表8-2-1和表8-2-2。

尽管近几年来巴西的国际旅游业已有所发展,而且巴西政府计划外国游客从目前的每年300-400万要增加到2007年的900万,但总体仍较落后。其主要问题一是旅游投入不足,旅游开发力度不大;二是距主要国际客源市场相对较为偏远,加上国际旅游市场开拓力度不足;三是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阴影尚未消除,据报道曾经计划赴巴黎花掉2000美金的巴西旅游者如今选择国内最好酒店进行消费;同时,巴西国际入境旅游市场以阿根廷等邻近市场为主,由于持续低迷的阿根廷经济导致近50万计划赴巴西旅游的阿根廷人放弃了出国打算。一切都有待于今后继续开拓进取。

表8-2-1 美洲地区主要旅游国家国际旅游人数一览表(万人次)

img39

(续 表)

img40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表8-2-2 美洲地区主要旅游国家旅游收入和支出一览表(亿美元)

img41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