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财经新闻栏目影响力策略思考

电视财经新闻栏目影响力策略思考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升电视财经新闻栏目传播影响力策略思考——以央视财经频道《环球财经连线》栏目为例[1]○吴玉兰章一凡摘要《环球财经连线》是2009年8月24日改版推出的一档以国际化视野为特色的综合财经资讯节目,标志着该频道的国际化战略进一步提升,也对如何提升电视财经新闻栏目传播影响力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环球财经连线》善于用专题的形式报道新闻。《环球财经连线》节目一直密切关注欧洲各国经济动向,解读此次危机的进程及影响。

电视财经新闻栏目影响力策略思考

提升电视财经新闻栏目传播影响力策略思考——以央视财经频道《环球财经连线》栏目为例[1]

○吴玉兰 章一凡

摘 要 《环球财经连线》是2009年8月24日改版推出的一档以国际化视野为特色的综合财经资讯节目,标志着该频道的国际化战略进一步提升,也对如何提升电视财经新闻栏目传播影响力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本文主要分析了《环球财经连线》推出的背景,并通过2011年12月42期节目为统计样本,评述了该节目的特色,并运用传播影响力的相关理论,提出了提升电视财经新闻栏目的相关对策思考。

关键词 电视财经新闻栏目 环球财经连线 传播影响力 策略

《环球财经连线》是2009年8月24日改版推出的一档以国际化视野为特色的综合财经资讯节目,午间版的播出时间为每天11:50,晚间版的播出时间为周一到周五每天22:30,并且在周六和周日推出由芮成钢主持的特别策划节目——《领导者》。节目以北京为出发点,放眼全球,选取有国际影响的中国新闻和中国关注的国际新闻,给国内新闻一个国际视角,给国际新闻一个国内落点。全球市场、全球关注、全球资源、全球智慧,横穿十二时区,纵贯南北半球节目力求给观众带来环球财经旅行的全新感受。[2]《环球财经连线》节目的推出,标志着该频道的国际化战略进一步提升,也对如何提升电视财经新闻栏目传播影响力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环球财经连线》推出的背景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不仅给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也为媒体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给国内财经媒体的发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环球财经连线》应势而出。

(一)争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话语权

学者张国强、蔡立怀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运动,是一个过程,它是各国经济都在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世界经济趋向于某种程度的一体化,是各国经济贸易相互依存度大大提高的过程;是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的特征,民族性或地方性在减少的过程。它也是各国经济普遍推行贸易、投资自由化及经济不同程度自由化的一场运动。[3]电视媒体如何迎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成为每个电视媒体从业人员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媒体占有国际话语权成为各国软实力的重要象征之一,对国际话语权的争夺已逐渐成为媒体竞争的新内容。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作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主流财经媒体之一,是我国财经新闻发布的重要窗口,也是引领经济新闻舆论的重要阵地,《环球财经连线》节目邀请评论员、专家学者进行连线点评,在重大问题上发出中国声音,积极影响国际舆论,是央视财经频道提升国际影响力、争夺国际话语权的一次有益尝试。

(二)满足以受众为主的经济新闻传播新观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与完善,受众对财经媒体所提供的财经资讯显示出更强劲、更广泛的需求。他们不仅关心本国住房、医疗教育、分配等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也需要了解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的最新动态。同时随着理财与投资意识的觉醒,时刻关注和了解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希望从专业的财经媒体中获得对已有资讯的深入分析,解读经济政策的影响与发展,提供有效的资讯服务。电视财经节目是广大受众获取资讯的一个重要渠道,如何为投资者提供实用的财经信息和建议,满足受众的不同经济信息需求成为财经栏目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家企业的发展既离不开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更离不开世界经济的发展。作为中国经济崛起的中坚力量的企业家群体构成的受众,积极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政策走向、掌握国际最新财经信息,这需要有权威、专业的财经媒体从全球化的视野,为其提供财经资讯和深度的分析评论。

(三)应对日渐成熟的财经媒体间的激烈竞争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电视财经媒体已基本成熟,并各自以独特的策划形成独具特色的财经栏目品牌,展开激烈的竞争。从目前全国的财经频道的发展来看,央视财经频道面临的两个最强劲的对手,一个是来自上海的《第一财经》频道,一个是来自湖南的《财富中国》。虽然这两个频道均属于地方媒体,但是其发展势头不容小觑。[4]上海《第一财经》是跨媒体合作经营的代表,通过电视频道和广播频率概念,实现财经新闻领域重大探索;而《财富中国》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演播室,采集外埠财经信息,是典型的跨区域的制作经营。

在国内外媒体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央视财经频道想要保持行业领先者的地位必须思考变革,《环球财经连线》的推出,通过与路透财经、CNBC的合作,实现与全球市场同步,与全球经济运行同步,可谓是实现跨国界传播的成功之举也是应对日渐成熟的财经媒体间竞争的明智之举。

二、《环球财经连线》栏目特征解读

《环球财经连线》栏目以环球资讯为主要播报内容,充分利用智库资源,采用连线等多种报道方式进行报道。其以环球视野关注全球经济事件,以中国的视角解读,不仅满足了国内对于电视财经新闻栏目市场的需要,还形成了风格鲜明的栏目特色。

(一)以环球资讯为主打,专题形式呈现

2009年8月央视财经频道改版后大力提高了国际财经新闻报道数量,弥补了国内财经节目对国际财经资讯报道不足的短板。

《环球财经连线》以国际资讯为主要报道内容,以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这五大洲的地域划分为框架,从亚洲出发,选取世界五大洲有分量、有意思的财经资讯,作为各大洲的财经头条。通过五大洲板块的轮换,凸显环球财经资讯的特色。根据笔者追踪的2011年12月42期节目统计,其国际财经新闻占70%以上。

《环球财经连线》善于用专题的形式报道新闻。2010年爆发的欧洲债务危机一直是央视财经频道关注的焦点事件。《环球财经连线》节目一直密切关注欧洲各国经济动向,解读此次危机的进程及影响。在2011年12月42期节目里有12期的小专题,是关于欧债危机系列的专题,见表1:

表1 欧债危机系列专题

img5

《环球财经连线》的这些专题将报道触角伸至欧洲本月最核心的要事—欧盟峰会。以峰会为切入点,通过对峰会前期、中期、后期的持续关注报道,将国内受众的视线拉至事件现场。连续性的专题报道保证了对事件的持续追踪与解读,扩大与挖掘了节目的广度与深度。

(二)采访形式多样,“连线”为其亮点

《环球财经连线》栏目的采访形式丰富,有电视连线、电话连线、嘉宾做客演播室、现场采访等多种采访形式,多方求证、聆听不同的声音,给受众最真实的新闻事件现场。通过2011年12月42期节目统计得到以下数据,见表2:

表2 节目报道形式统计表

img6

连线报道是指运用先进的视音频技术在不同地点,就同一个新闻事件或者新闻话题,展开叙述或者讨论。[5]连线虽不是全新的技术手段,但作为《环球财经连线》这档资讯栏目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在每天短短35分钟的节目中,其连线的密度之大,形式之多,涉及的嘉宾地域之广,都是其他节目无法比拟的“连线”不仅在节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功地塑造了栏目的品牌。

(三)以明星主持团队、智库资源做智力支持

《环球财经连线》作为一档立足于中国、放眼全球的电视财经新闻栏目,主持人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财经知识,还要有很高的外语水平,同时由于众多的连线,更要具有丰富的驾驭节目的能力。《环球财经连线》的主持人团队——芮成钢、秦方、谢颖颖、史小诺、章艳等,不仅符合阳光、新锐、国际化的主持人形象,而且他们还在节目中保持了自己个人的不同的主持风格,更好的发挥了驾驭节目全局的能力。

央视财经频道在改版前三个月,成立了一个新的职能科组——智库事务组,作为频道财经评论员具体的组织、联络、协调机构,负责节目生产智力支持系统的组建和维护。[6]据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介绍,目前,央视财经频道智库系统的专家总量已经超过1000名,其中,国内专家700多名,国际专家400多名。从2009年8月财经频道改版至2010年5月底,由智库系统邀约参与频道节目的国内外评论员和专家超过800人次。

智库的建立为频道提供了全方位的智力支持,前方优秀、靓丽的主持人与后方专业、睿智的财经评论员、专家学者组成了明星团队。每一次的连线既是明星团队的互动,也使节目的深度得到提高,更是《环球财经连线》栏目成功的强有力保障。

三、提升电视财经栏目传播影响力策略思考

2003年,刘建明在《当代新闻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传播力”的概念,他认为,传播力是媒介传播力的简称,指媒介的实力及其搜集信息、报道新闻、对社会产生影响的能力。[7]“传播力”的概念提出后,引起国内学者和媒体从业人员的广泛讨论与关注。复旦大学朱春阳教授认为,“传播力”是传媒实现社会价值共享的能力。而作为实现社会价值共享的能力,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某个社会事件或者广告宣传通过媒体的共享被更多人所知晓并接受的能力,我们将这种通过媒体传播而获得受众认知的能力定义为广义的传播力。[8]

“传播影响力”就是传播内容达到后的效果及其释放能力所产生的最终结果,是接收者完成接受行为后,传播内容对个人和社会实际生成的影响力度。[9]在一个开放的传播环境中,传播力决定影响力,也就是说,谁的传播能力强大传播手段先进,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传播,谁就能发挥更大的影响力。[10](www.xing528.com)

在如今信息爆炸、媒体竞争激烈的时代,一档好的电视财经新闻栏目想脱颖而出,提升其传播影响力,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全球视野关注,中国立场解读,提升栏目国际传播力

2009年,中央出台了《2009—2020年我国重点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打造国际一流媒体是中国媒体今后发展的方向。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设计中国如何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国际传媒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抢占话语权,扩大影响力,增强软实力;事关中国的国际形象,也直接关系到中国在一些重大国际政治、经济问题上的核心利益。[11]

《环球时报》编委王文认为,在信息全球化与国际权力格局变迁的今天,中国媒体拥有与世界传媒巨头竞争的“天时、地利和人和”。关键在于,中国媒体首先要建立自信。[12]中国媒体在国内重大突发事件以及纯国际新闻报道上,应越来越多的展现出国际一流的实力基础。《环球财经连线》作为国内播报国际财经新闻的领头栏目,在密切关注、播报国际最新财经资讯的同时,应将中国经济发展放在世界经济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和研究,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首先,《环球财经连线》栏目要了解国际传播的规律。舆论的形成有其规律性,国际舆论的形成同样如此。这个规律就是利益——国家利益、大的利益集团的利益,它决定着国际关系的状态,也决定着国际舆论的走向。[13]全球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德班会议博弈等事件需要所有国家的商榷、博弈、携手,国家利益是永恒的争夺焦点,《环球财经连线》栏目在报道此类国际新闻时,应更多的将眼光投向发展中国家,突破以发达国家为报道主题而表达西方发达国家诉求的现状,用更为成熟、理性的话语表达观点与立场,平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交流,表达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其次,电视财经新闻栏目在报道内容和视野上实现全球化的同时,要紧密围绕国际经济形势发展趋势,以中国角度出发探析每次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让各国之间的较量不断升级,在这场较量中,不论在舆论话语权或是经济利益发展权的争夺战中,谁占有主动权,谁就赢得了舆论制高点和自己国家利益。在这场争夺战中,新闻现场是各国媒体的必争之地。“重大经济事件在现场”是央视财经频道的一个报道标准。《环球财经连线》在《直击欧债危机》、《博弈德班》等重大经济事件的报道中,都能达到现场,从现场发出自己的声音,与国际舆论互动。这种“以我为主”的议程设置,发出中国声音,表达中国视角,从而影响国际舆论。

(二)借助新媒体技术,打造栏目社会影响力

学者熊澄宇等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的媒体技术和媒介形式不断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传媒改革的步伐。总体而言,新媒体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生产力,还是一种文化生产力,正是由于这种技术与文化的双重属性,使其在发展过程中与生产关系不断出现适应—不适应—再适应的交替,而在一个层面推动了国家的技术、文化、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前进;传媒改革的实质便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14]在全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介以它自身无可比拟的优势迅速占领了很多市场。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应与新媒体相互整合,电视栏目与新媒介的互融,也是新旧媒介寻求共同发展的必经之路。

首先,要借助技术平台,实现与受众的互动。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在互动中电视栏目是核心,也是互动拓展的策动力;网站与网络视频技术是基础,也是互动实施的前提与保障。不论电视栏目形式可以有多开放,其与受众的互动只能是表层的,真正的互动体现在大众对热点问题的讨论、关注与争论,从而反馈到今后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去。[15]

网络电视是电视栏目和网络最直接的整合方式,网络电视并不是简单的指在网络上看电视,而在于能够通过上网参与节目,“互动”、“体验”和“参与”才是当今网络电视的核心竞争力。《环球财经连线》官方网址为http://cctv.cntv.cn/lm/huanqiucaijinglianxian/index.shtml,受众可以链接到栏目的视频集,弥补了受众由于时间问题和其他限制未能及时观看电视栏目。但是据笔者查阅发现,目前《环球财经连线》官网可以查询到的节目内容并不全面,并且尚未设置“互动专区”。

其次,在如今“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微博、播客受到全世界的追捧,它们颠覆了传统的新闻机制,以往被动的受众变身为主动的新闻制造者。如今有很多电视栏目将博客、播客等搬上荧幕,不仅提高了网民对微博、播客的积极性,也使得电视栏目有更多的内容和话题,更加清楚受众的需要。通过央视财经频道主页链接到《环球财经连线》的微博,截止到2012年4月6日为止,其微博http://t.cntv.cn/index.php?m=ta&id=14282980的关注为0,粉丝有502个,共发送微博71条。说明栏目虽已开始关注新媒体的融合,如何成功营销官方微博,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栏目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最后,现代手机技术不断发展,一部手机堪比一台电脑,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收看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或者参与互动。手机电视业务与传统电视业务相比,最大优势在于移动性和互动性,而给大众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可以在随身携带的手机上观看电视栏目。手机电视已经强势地进入人们生活之中,《环球财经连线》栏目可以充分利用手机媒体的优势,融合新元素、加入新环节。让观众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电话等参与到栏目的实时讨论,不仅增加了电视栏目和受众的互动性,也提高了受众的参与性。

(三)优化配置“智库”资源,提升栏目品牌影响力

一个媒体的地位和影响取决于品牌频道,品牌频道则需要品牌栏目做支撑和保障。栏目品牌是指栏目名称、栏目标识、栏目风格和特色,栏目主持人、观众认同等的总和。栏目品牌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不仅要用收视率标准来评定,还需用可信度、满意度、广告环境、服务质量等非量化指标,它是长时间在观众心目中形成的一个全方位概念。[16]

核心资源是栏目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品牌栏目一定要占据自己的核心资源。《环球财经连线》的核心资源在于对国际新闻的独特视角关注与解读,而这些观点的背后正是央视财经频道的智库资源。在“以全球视野观照全球市场,以全球智慧整合全球资源”和“借船出海,影响主流”等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全新理念指导下,央视财经频道建立起能连接全球的智库通路:如与路透社、CNBC等国际权威财经媒体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其遍布全球的财经评论员都可为我所用;智库事务组与包括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渣打银行等在内的超过30家的国际著名金融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还与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国内外50余家顶尖研究机构、协会组织建立了密切的“节目共同体”,从选题策划、文本撰写到节目播出、反馈,都可以全程获得嘉宾或者机构的智力支持。可以说,“智库”资源在《直击欧债危机》、《博弈德班》、《明治奶粉核污染》等相关报道中发挥重要作用。欧盟峰会召开、德班会议举行、日本方面发现明治奶粉遭遇核污染等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环球财经连线》利用“智库”资源,通过连线、采访等方式带给受众一手信息。随着事件不断演变和跟进,主持人与财经评论员、专家等联动扩展了报道视角。对“智库”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拓展了栏目的专业角度,提升栏目传播影响力。

电视栏目品牌的打造可以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提升品牌形象力。同为央视财经频道的品牌栏目《经济半小时》每年都会举办《3·15晚会》,这种将传播行为视觉化、公众化,正是强化品牌认知效果的有力举措。《环球财经连线》栏目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推出符合自身定位的大型活动来强化观众对栏目的认同与信任。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财经新闻栏目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形态,这种改变不仅是时代竞争的需要,也是栏目自身生存的需要。《环球财经连线》是其所代表的央视财经频道在报道理念和实践上的突破,不仅在抢占世界舆论话语权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同时也扩大了央视财经频道的传播影响力。

吴玉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

章一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1]本文为吴玉兰主持的国家社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提升我国财经媒体传播影响力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2]中央财经频道《环球财经连线》官网http://cctv.cntv.cn/lm/huanqiucaijinglianxian/index.shtml

[3]张国强、蔡立怀:《经济全球化认识中需要澄清的几个疑难问题》,《社会科学论坛》1995年第5期。

[4]黄哲颖:《全球化背景下央视财经媒体改版的中国视角分析》,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年。

[5]邱扬清:《电视连线——对“两会”报道的新尝试》,《山东视听》2005年第5期。

[6]郭振玺:《创新机制整合智库——从财经评论员队伍建设看央视财经频道专业化、国际化打造》,《电视研究》2010年第10期。

[7]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8]孟国凤、乌桂生:《论地方广播媒体传播力的实现与拓展》,《中国广播》2009年第7期。

[9]俞虹:《分众时代电视社会影响力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1期。

[10]金彪:《新闻立台格局下的传播能力建设》,《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年第8期。

[11]童兵:《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2011)》,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9页。

[12]王文:《自信:当前国际传播力建设的关键》,《中国记者》2011年6期。

[13]程曼丽:《如何提高我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亦此亦彼辩证眼光的培养》,《新闻与写作》2010年第5期。

[14]熊澄宇、吕宇翔、张铮:《中国新媒体与传媒改革:1978—2008》,《清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15]殷俊:《电视栏目学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2页。

[16]殷俊:《电视栏目学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4—24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