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流动妇女婚姻质量研究:流动男性比较结果

流动妇女婚姻质量研究:流动男性比较结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互动机会相似,流动男性的实际亲密互动状况也较流动妇女差。可见在性生活中,男性依然有较大的权利,能获得较大的乐趣。流动男性和流动妇女各有10%左右的住房登记人为父母,多为父母为其留下或出资购买的财产。表5-15流动妇女与流动男性婚姻冲突频率比

流动妇女婚姻质量研究:流动男性比较结果

第三节 与流动男性婚姻质量的比较

在漫长的男权社会中,多数男性对婚姻具有主动权与决定权,妇女在婚姻中一直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而流动人口流入城市,受到城市先进性别文化的影响,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的传统性别意识也有所改变,在公共领域男女平等的现实逐步推进,在私人领域中,流动男性与流动妇女的婚姻生活是否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我们将依据FFMQS框架,比较流动男性与流动妇女的婚姻质量状况。

一、婚姻质量客观现状的比较

从婚姻生活的和谐状况、婚姻性别的平等与公正以及婚姻生活的矛盾与冲突三个方面对比流动妇女和流动男性婚姻质量的客观状况的异同。

(一)婚姻生活的和谐状况

1.夫妻互动

从调查数据来看,流动妇女较流动男性更多地与配偶在一起居住,较多的流动男性配偶在家乡,同在外打工但没居住在一起的流动男性多于流动妇女,可见,流动男性的配偶留守农村的比例依然较高,流动妇女较流动男性有更多的夫妻互动机会。

img40

图5-23 流动妇女与流动男性夫妻居住情况的比较

从实际亲密互动状况来看,流动男性夫妻除性生活外从来没有亲密互动的比例高于流动妇女,经常有亲密互动行为的流动男性比例也低于流动妇女。与互动机会相似,流动男性的实际亲密互动状况也较流动妇女差。这与男性特别是流入城市的流动男性多倾心于公共领域的“事业”,不注重夫妻感情的沟通与互动的传统意识有关。

img41

图5-24 流动妇女与流动男性夫妻亲密互动状况的比较

2.性生活质量

(1)性主动性与自主性。在中国长期的父权社会中,男性掌握着绝对的性权力。如今的调查数据也显示,流动男性主动表示性要求的频率远远高于流动妇女,特别是超过40%的流动男性经常向对方表示性要求,而流动妇女仅有6.4%,2.6%的流动男性从未向对方表示过性要求,流动妇女的比例却高达17.9%。对于拒绝对方性要求,流动男性的频率却低于流动妇女,这一方面与两性不同的身体生理有关,但更多的还是受传统文化对男性在性生活中阳刚、勇猛的性别定位的影响。

img42

图5-25 流动妇女与流动男性性生活主动性的比较

img43

图5-26 流动妇女与流动男性性生活自主性的比较

(2)性前嬉戏。据性学相关研究显示,由于两性不同的生理特征,性生活中女性较慢进入状态,较长的性前嬉戏有利于女性达到性高潮。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妇女的性前亲密时间长于流动男性,这一方面体现了流动妇女比流动男性对性前嬉戏有更大的期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流动妇女在现实中较流动男性对性前嬉戏有更多的重视。

img44

图5-27 流动妇女与流动男性性前嬉戏时间的比较

(3)性快感体验。性快感体验是性生活的结果,受性主动性、性前嬉戏等一系列性生活过程的影响。父权社会中,女性性权利的压迫与性话语的压抑,使其对性感受的体验更是不敢奢求。现代社会中,女性地位的提高,性观念与性思想的解放,妇女对性生活中的性感受也开始重视。但调查结果显示,流动男性的性快感体验频率高于流动妇女,流动妇女每次都能体验到性快感的比率为0,而流动男性却有3.5%。可见在性生活中,男性依然有较大的权利,能获得较大的乐趣。

img45

图5-28 流动妇女与流动男性快感体验的比较

(4)性感受交流。在男性具有绝对性权利的传统社会中,妇女对性感受的表达往往被贴上淫荡的坏女人的标签,因而即便是对自己的丈夫,女性对性的感受也不敢启齿。调查数据显示,对于性感受的交流,流动男性的频次略高于流动妇女,这是受城市先进性别文化的影响,流动妇女性观念逐步开放,但依然受传统性别意识影响的体现。

img46

图5-29 流动妇女与流动男性性感受交流的比较

总之,相较于流动男性而言,流动妇女夫妻尽管有较多的客观互动机会,主观的互动与沟通频率也较高,但性生活质量依然低于流动男性,这是长期的父权社会中对女性性话语的压抑以及传统文化宣扬的“禁欲”、“少欲”的女性气质与美德的结果。

(二)婚姻性别的平等与公正

1.家务分工

同作为流动人口,都受到城市的先进性别文化的影响,但流动男性自身参与家务劳动的比例却低于流动妇女的丈夫,夫妻共同做家务的比例也低于流动妇女家庭。这多少与流动男性较多妻子留守农村、夫妻不在一起居住有关。但也说明,先进性别文化对女性的影响大于男性,男性自身也不愿去主动接受先进的性别平等文化。

表5-11 流动妇女与流动男性家务分工状况的比较

img47

2.经济地位

传统社会中,一度只有男性从事公共领域的劳动,得到相应的物质报酬,因而在家庭中具有绝对的经济地位。但现代社会中,流动男性与流动妇女多数都有自己的工作与收入。调查数据也显示,流动男性与流动妇女家庭中住房、存款等财产的登记状况相似,都以丈夫为主,仅流动妇女为存款登记人的比例较高,为30.8%。流动男性和流动妇女各有10%左右的住房登记人为父母,多为父母为其留下或出资购买的财产。

表5-12 流动妇女与流动男性家庭经济地位的比较

img48(www.xing528.com)

3.家庭事务决定权

与家务分工状况类似,流动男性家庭中丈夫决定家庭事务的比例大于流动妇女家庭,夫妻共同决定的比例略小于流动妇女家庭,再一次证明流动男性性别平等意识的习得与转变慢于流动妇女。

表5-13 流动妇女与流动男性家庭事务决定权情况的比较

img49

4.个人事务决定权

从调查数据来看,流动男性的个人事务决定权高于流动妇女,但超过60%的流动妇女对其个人事务都能基本做主,完全不能做主的比例几乎为零。可见,流动妇女个人事务决定权总体状况尽管不如流动男性,但其情况还是比较可观。

表5-14 流动妇女与流动男性个人事务决定权情况的比较

img50

总之,在婚姻性别的平等与公正方面,流动妇女本身的权力与地位低于流动男性,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流动妇女的家庭却好于流动男性家庭。这与流动男性较多妻子留守农村的客观现实有关,但也反映了流动男性自身主动接受先进性别平等文化的意愿低于流动妇女的事实。

(三)婚姻生活的矛盾与冲突

1.显性冲突

显性冲突的第一个指标是遭对方指责,包括地位不平等的责骂或地位平等的唠叨,调查显示流动男性遭对方指责的频率高于流动妇女,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多数妇女爱唠叨的集体性格所致。而流动妇女家庭发生争吵的频率也高于流动男性家庭,这说明流动妇女家庭的和谐程度确实不如流动男性家庭。

表5-15 流动妇女与流动男性婚姻冲突频率比较

img51

2.隐性冲突

对于婚姻的稳定性来说,隐性冲突的破坏力往往大于显性冲突,可以说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必将导致婚姻的失败。流动妇女对婚姻失望的感觉以及出现分手念头的频率大于流动男性。这一方面与妇女在婚姻生活中依然被压抑,有什么不满不容易发泄的婚姻传统有关,但更多地说明了流动妇女对婚姻期望较高以及家庭矛盾与冲突大于流动男性家庭的事实。

3.冲突的解决

从总体来看,多数流动男性和流动妇女解决婚姻冲突也都采取了积极主动的解决方式,选择回避冷战的流动男性较多,而选择过激行为的流动妇女较多。同时,在主动解决的方式中,流动男性较多选择互相妥协,而流动妇女较多选择一方主动认错。可以说,同作为流动人口,在处理矛盾与冲突的时候,流动男性选择的方式较流动妇女更为理性,流动男性的婚姻稳定性更高。

综上所述,流动男性家庭的稳定与和谐程度高于流动妇女,体现了在城市先进性别文化的影响下,流动妇女更强烈地期待地位提升的愿望,对婚姻的期待值变高,忍耐度则有所降低,这一方面是社会进步,性别平等推进的反映,但也是过渡与转型期存在的问题。

img52

图5-30 流动妇女与流动男性冲突解决方式的比较

二、与流动男性婚姻质量主观评价的比较

(一)婚姻关系满意度的比较

婚姻经济学派认为,婚姻关系是情爱、性爱、经济、社会和安全等的性别不平等的交换,男人之所以对“围城”依依不舍,是因为不平等的婚姻交换对他们有利可图(叶文振,2007)。从调查数据来看,流动男性对婚姻关系各方面的满意度的评价都高于流动妇女,如对婚姻关系幸福的评价,流动男性的评分均值为5.57分,流动妇女的评分均值为5.13分,对婚姻关系平等的评价,流动男性的评分均值为5.51分,流动妇女的评分均值为5.36分。可以看出同作为流动人口,男性比女性对婚姻的幸福感强,再一次证明了婚姻的不平等交换。但在对独立的评分中,流动男性的均值为5.0分,流动妇女为5.04分,这其中不光说明的是婚姻中自由与自主的现实,更多证明了男性对性爱、对经济等自由的过分期望。

img53

图5-31 流动妇女与流动男性婚姻关系满意度评价的比较(单位:%)

(二)婚姻生活满意度的比较

尽管众所周知,在婚姻中多数男性都能有利可图,但是其对婚姻生活满意度的评分流动男性并没有明显高出流动妇女。特别是对感情生活的满意度,流动妇女的评分平均值为5.23分,而流动男性的平均得分为5.25分,仅多出0.02分,说明尽管多数女性自结婚后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在丈夫身上,但流动男性受复杂的城市环境的影响,对婚姻的感情生活并不十分满足。但对于性生活,流动男性的平均评分值为4.90分,高出流动妇女的4.75分,再一次证明了在性生活中男女两性的不平等交换。物质生活的满意度,流动男性略高于流动妇女,这是现实社会与工作中机会、报酬等性别不平等的体现。最后,流动男性与流动妇女的余暇生活满意度水平都较低,平均得分都为4.29分,反映了流动人口工作时间较长、工作压力较大、物质收入较低的现实。

img54

图5-32 流动妇女与流动男性婚姻生活满意度评价的比较(单位:%)

(三)对配偶满意度的比较

从对配偶满意度各方面的评价来看,流动男性对配偶能力、收入的评价低于流动妇女,其余均高于流动妇女。流动男性对配偶能力、收入的评价较低,是因为在择偶过程中,一般都遵循梯度择偶模式,即丈夫的能力、收入、背景、学历等自身条件都高于妻子,加之在社会与工作中,妇女遭受不公平的机会与待遇,就算有能力,也很少有机会施展,同工也不能同酬。而流动男性在配偶信任自己、尊重自己、体贴自己以及对配偶总的满意度评价较高,是因为男高女低的家庭地位依然普遍存在,女性对丈夫的信任、尊重以及体贴是传统文化对妻子的刻板定位与要求,而男性包括流动妇女的配偶在婚姻生活中没有注重对配偶的尊重与关心,因而流动妇女对其满意度较低。

img55

图5-33 流动妇女与流动男性对配偶满意度评价的比较(单位:%)

总的来看,在婚姻满意度的主观评价中,流动男性好于流动妇女,这再一次证明受流动后参照群体先进性别文化的影响,流动妇女对婚姻关系、婚姻生活以及配偶的期望值较高,但也不能否认女性较男性在婚姻家庭中付出较多而获得回报较少的客观事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