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流动妇女婚姻质量研究》资料来源与样本特征

《流动妇女婚姻质量研究》资料来源与样本特征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资料来源与样本特征一、资料来源研究的数据资料来源分为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两部分。一手资料流动妇女样本的年龄结构较轻,平均为30.4岁,64.9%集中于20—30岁之间,也说明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的主体已变为新生代农民工。一手实证资料的统计结果显示,当前流动女性的打工地区数与5年前的流动女性差异不

《流动妇女婚姻质量研究》资料来源与样本特征

第一节 资料来源与样本特征

一、资料来源

研究的数据资料来源分为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两部分。选用二手资料,一方面便于我们对随时间推移流动妇女婚姻质量状况的对比,另一方面弥补了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一手资料具有地域性的缺陷。

1.一手实证资料来源

一手实证资料来源于笔者在2010年4月至7月对厦门市300名流动妇女的入户问卷调查。厦门市区包括思明和湖里两个区,总人口151.08万人,其中流动人口70.89万人,包括来自附近的同安、漳州等地的流动人口,也包括来自人口输出大省的河南、四川等地的打工人口,属东南沿海流动人口较密集的城市之一。市区共辖15个街道,其中鼓浪屿街道为国家级旅游保护区,除户籍人口外多为旅游人口,对研究流动人口没有太大意义,因而我们首先在其余14个街道中随机抽取了中华街道、梧村街道和湖里街道三个街道,其次在三个街道流动(暂住)人口名单中各抽取100名已婚女性,对其进行入户问卷调查,最后收集有效问卷261份,有效回收率为87%,基本满足社会统计学的要求。

2.二手实证资料来源

二手实证资料来源于叶文振主持的中国教育部资助的课题“流动人口的婚姻家庭调查研究”所收集的调查数据,该调查于2005年采用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分为全国各地的打工人口和农村从未外出打工的人口两组,共获得外出打工者数据样本483个,其中已婚男性样本135个,已婚女性样本84个;农村从未外出打工的数据样本254个,其中已婚男性90个,已婚女性72个。本研究选取外出打工的84个已婚女性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将外出打工的135个已婚男性样本和农村从未外出打工的72个已婚女性样本作为参照对比样本。

二、样本特征

我们从个体特征、流动经历、婚育状况三个方面分已婚流动女性、已婚流动男性以及已婚农村未流动女性来描述数据资料样本的基本特征(见表4-1)。

本研究的一手资料调查于2010年进行,与二手资料的调查时间相隔5年。在这期间,流动人口的个体特征、资源背景、意识形态、动机目标等都发生了变化,很多学者认为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的

表4-1 实证资料样本特征(单位:%)

img5

(续表)

img6

主体从传统流动人口变为新生代流动人口。与传统流动人口相比,新生代流动人口无论是个人条件还是价值取向以及目标追求都有所不同,他们文化水平较高,取代传统农民工的家庭和经济取向,以发展和个人取向为主,他们乡土情结淡薄,对农业生产陌生,多以最终融入城市为追求的目标(曹锐,2010)。我们的调查没有特意限定为1978年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新生代流动人口,但据统计,调查数据显示了新生代流动人口的一些特征。

(一)个体特征

1.年龄特征

从表4-1可看出,二手资料已婚流动男性和已婚流动女性70%以上年龄都集中于20—40岁之间,一方面因为我们的分析对象为已婚人口,而20岁以下不达国家《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因而几乎没有分析对象,另一方面2005年的流动人口还属于第一代流动人口,即青壮年时期在外打工,年龄大了都选择“叶落归根”,返回农村。相比之下,女性流动人口较男性流动人口年龄更轻,近50%集中于20岁到3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5岁,低于流动男性的34. 7岁,男女流动人口之间的年龄差异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差异(流动男性平均年龄31.45岁,女性流动人口平均30.04岁[1])一致。农村未流动女性的年龄相对较高,平均为36岁,这也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不同性别与流动与否的年龄差异,一方面受男女不同的生命周期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因受传统社会性别意识影响,用人单位对男女不同的年龄标准要求有关。一手资料流动妇女样本的年龄结构较轻,平均为30.4岁,64.9%集中于20—30岁之间,也说明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的主体已变为新生代农民工。这个比例也与“在全国一亿之多的外出农民工中,35岁以下的占到总数的88%”(李强,2003)的说法相符合。

2.受教育程度

从选取的二手样本资料来看,流动男性和流动妇女的受教育程度70%以上都为初中及以下,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口寥寥无几。流动男性、流动妇女、农村未流动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众数都为初中,但流动男性的受教育程度高于流动妇女,前两者又都高于农村未流动女性。流动妇女的文盲、半文盲率为7.1%,高于流动男性的5.2%,两者又都低于农村未流动女性的16.9%。流动男性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64年,也高于流动妇女的8.42年和农村未流动女性的5.84年,这都是由于传统的“重男轻女、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造成的普遍的女性主观受教育意识与客观的受教育机会均低于男性所致。但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高于农村未流动人口,又从侧面说明了教育程度对女性主观的发展愿望与客观的就业机会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一手数据样本的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二手资料样本,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89年,文盲半文盲率仅为2.1%,拥有高中(中专)和大专文化程度的样本数都超过20%,另外,有18.6%的被调查者具有大学学历。再一次证明,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高于传统的流动人口,同时也说明新生代流动女性主动参加成人高考,注重接受成人教育等社会再教育的机会,努力提高自身的学历水平。这是社会普遍推行男女平等、无性别差异的九年义务教育的结果,也是女性对自身公平权利争取的结果。(www.xing528.com)

(二)流动经历

1.打工地区数

从表 4-1中可以看出,二手资料样本流动男性平均打工地区数为3.27个,流动妇女平均打工地区数为1.95个。男性和女性流动人口的打工地区数均集中于2—3个,但相比之下,超过90%的女性流动人口打工地区数在3个以下,而超过30%的男性流动人口打工地区数超过3个,说明女性较男性更容易专一于一个城市的打工工作。一方面是由于受到传统社会提倡的“专一、稳定、踏实”的女性气质与美德的影响,女性流动者愿意选择在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单位长期工作。另一方面也与男女流动人口不同的就业职业有关,流动男性多从事于建筑业流动性较大的工作,而流动妇女则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工厂、服务业等相对固定的职业。一手实证资料的统计结果显示,当前流动女性的打工地区数与5年前的流动女性差异不大,平均流动地区数都在2个左右,过半的被调查流动女性打工地区数集中于2—3个。

2.打工时长

从所得样本来看,流动男性和流动女性在外流动时间都较长,均有 35%的人口流动经历都集中于 5—10年,男性流动人口平均打工年限为7.2年,流动女性平均打工年限为5.6年,同时还有24.8%的流动男性和15.2%的流动女性在外流动超过10年,正所谓“流动人口长期在外流动,已经成为不流动的流动人口”(段成荣等,2009)。一手实证资料流动女性样本的在外流动时间长于二手实证资料中的流动女性样本,平均流动时间为7.25年,同时在外流动一年以下的仅为3.7%,而超过60%的被调查流动女性流动时间在5年以上。尽管当前流动女性的年龄比传统流动女性轻,但流动时间却较后者长,这与新生代农民工从学校毕业即流向城市,年龄结构较轻、流动时间较长的现实特点相吻合。

3.工作收入

从样本资料来看,2005年90%左右流动男性和流动女性的月均收入都在2000元内,其中,半数多的流动男性月均收入集中在1000—2000元,而超过一半的流动妇女月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流动男性和流动妇女平均月收入分别为1460.2元和1315.6元,均高于2004年全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收入844.1元和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336.6元[2]。流动男性工作收入略高于流动妇女收入,一方面因为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部分参加高风险、高体力的流动男性理应获得较高收入,另一方面也说明在长期的双重性别定轨下,用人单位依然存在隐性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双重薪酬标准。一手资料样本流动妇女的月均收入为2111元,高于二手资料样本的流动妇女,其中有近60%的流动妇女月收入在1000—2000元之间,而5年前流动妇女的50.6%的月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这一方面是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男女同工同酬在社会中有了一定改善。但流动妇女的月均收入依然低于2009年厦门城镇在岗职工人均月工资3038元[3],说明流动人口的工资待遇与城市常住人口仍有一定差距。

(三)婚育状况

1.初婚年龄

由于流动人口人户分离的特殊情况,结婚领证必须到一方户口所在地办理,因而部分流动人口存在婚礼与领证不同步的情况,但对于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的农村社会,多承认举办婚礼才算结婚。因而我们所调查的初婚,指的是事实婚姻,初婚年龄也就是传统的婚礼举办的时间,而不是法律承认的结婚,即结婚登记的年龄。所得二手资料样本中流动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4.2岁,流动妇女平均初婚年龄为22.6岁,农村未流动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1.7岁。男性平均初婚年龄高于女性,与《婚姻法》规定的男性结婚年龄为22岁,女性为20岁有关。但同时,还有0.8%的流动男性、4.8%的流动妇女以及9.7%的农村未流动女性初婚年龄在20岁以下,违反了婚姻法的规定,甚至调查中还有一些农村女孩不到18岁就结婚生子,到20岁才补办结婚证,对女性来说,提前进入婚育不但对身体和心理不利,而且其合法权益也得不到法律的保障。与二手资料相比,一手资料所选样本的初婚年龄有所提高,当前流动妇女平均初婚年龄为23.9岁,同时20岁以下以及30岁以上的初婚率也都较5年前有所增加,说明当前流动妇女的初婚年龄从中间向两级扩展,女性在特定年龄必须嫁出去的传统性别刻板印象在慢慢减弱,女性主宰自己命运的愿望也在逐步实现。

2.结婚年数

婚姻同生命一样,具有自己的周期,所得二手资料样本中,流动男性和流动妇女的结婚年数都集中于20年之内,农村未流动女性的结婚年数则在30年内各阶段均匀分布,这与我们前面分析的流动人口的年龄多为青壮年有关,多集中于40岁以下,而农村未流动女性结婚10年之内的相对较少,也说明一部分青年人口外出打工的现实,因而从结婚年数来看,我们的样本符合现实,对婚姻质量的研究具有代表意义。一手实证资料的流动妇女样本的结婚年数较短,平均结婚年数为6.4年,其中超过50%的调查样本的结婚年数在5年以内,这与当前流动人口整体年龄偏轻有关,与现实情况基本吻合。

3.初育年龄

初育年龄和初婚年龄一样,对婚姻质量的研究有一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初育年龄与初婚年龄成正比,但也有一些先生育再结婚或婚后推迟生育的情况。从表 4-1可看出,2005年流动男性和流动妇女20岁以下初育的比例均高于初婚比例,正说明了很多农村女性先生育后结婚的事实。从所得样本情况来看,流动妇女的平均初育年龄24.2岁高于流动男性配偶的23.9岁和农村未流动女性的23.1岁,可见流动对女性的婚育均有一定影响。一手实证资料显示,当前流动妇女的初育年龄与5年前的调查样本相比有所推后,平均初育年龄为24.8岁,初育年龄在20—25岁和25—30岁之间几乎各占到一半左右,可见,当前流动妇女由于流入城市较早,接触城市现代文化较多,更加注重生育的计划性,主动推后了生育时间,响应国家的晚育、优育政策。

4.现有孩子数

婚姻与生育在传统社会是不可分离的,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生育孩子数量都要求控制在1—2个,从二手资料样本数据来看,近90%的流动男性和流动妇女的孩子数量都达到国家要求的2个之内,80%多的农村未流动女性的生育孩子数量也在2个之内。但也有11.8%的流动男性、11.5%的流动妇女以及18.8%的农村未流动妇女的生育孩子数量在3个或以上,这也符合一些人不遵守国家政策的规定超生的现实,但三类样本生育孩子数量的平均数都控制在2个以内。从一手资料统计数据可看出,当前流动妇女的生育孩子数量明显降低,平均生育1.2个孩子,75.6%的流动妇女都只生育了一个孩子,这一方面与当前流动妇女的年龄结构较轻,结婚年数较短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计划生育的国策逐步得到有效实施,流动人口的“偷生率”大大下降。

综上所述,本研究二手实证资料样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流动人口的年龄特征符合全国抽样调查概况,多为青壮年人口;(2)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多数为初中及以下,同时流动男性的受教育程度高于流动妇女,前两者又都高于农村未流动女性;(3)流动人口的打工地区数均集中于2—3个,但相比之下,流动女性较男性更容易专一于一个城市的打工工作;(4)流动男性和流动女性在外流动时间都较长,均有35%左右的人口流动经历都集中于5—10年;(5)流动男性工作收入略高于流动女性收入,但都高于2004年全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6)男性初婚年龄略高于女性,有0.8%的流动男性、4.8%的流动女性以及9.7%的农村未流动女性初婚年龄在20岁以下,符合农村早婚现实;(7)流动男性和流动女性的结婚年数都集中于20年之内,农村未流动女性的结婚年数则在30年内各阶段均匀分布;(8)流动女性的平均初育年龄高于流动男性配偶和农村未流动女性;(9)近90%的流动男性和流动女性以及80%多的农村未流动女性的生育孩子数量都在2个以内,符合国家实施计划生育后的现实状况。

一手实证资料的样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流动女性样本的年龄结构较轻,多为新生代流动人口;(2)样本的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二手资料样本,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89年;(3)样本的打工地区数与5年前的流动女性差异不大,平均流动地区数都在2个左右;(4)样本的在外流动时间长于二手实证资料中的流动女性样本,平均流动时间为7.25年;(5)一手资料样本流动女性的月均收入高于二手资料样本的流动女性,但与常住人口仍有一定差距;(6)样本的初婚年龄较二手实证资料样本有所提高,平均初婚年龄为23.9岁;(7)一手实证资料的流动妇女样本的结婚年数较短,平均结婚年数为6.4年;(8)当前流动妇女的初育年龄与5年前的调查样本相比有所推后,平均初育年龄为24.8岁;(9)一手实证资料流动妇女的生育孩子数量明显降低,平均生育1.2个孩子。

总之,我们所得数据资料状况符合流动人口的现实,二手资料与一手资料的不同也说明了流动人口随社会发展的变化特点,因而我们的样本数据对流动人口具有代表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