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球化进程中法国民族精神教育研究

全球化进程中法国民族精神教育研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法国的这种政治文化传统,深刻地影响了法国学校的公民教育。由于法国历来注重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因此他们长大成人后始终惦记着祖国。[19]法国的民族精神教育基于两个直接的目的:弘扬传承法国文化,抵制美国文化。

全球化进程中法国民族精神教育研究

三、法国的民族精神教育

法国的民族精神教育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公民教育之中。在近代史上,法兰西民族素以“政治民族”著称。马克思曾说法国无产阶级是欧洲无产阶级的“政治家”。[17]人们也常说,两个法国人走到一起必谈政治。他们不是那种只关心生活中的非政治性事、对自己与国家政治过程的关系毫无意识的狭隘观念者,也不是那种消极被动地接受政府行动影响的顺从者,而是那种把国家政治事务看作与自身利益休戚相关的事情,并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去对其施加影响的参与者。法兰西民族正是具有这样一种高度政治自觉性和政治积极性的民族。法国的这种政治文化传统,深刻地影响了法国学校的公民教育。早在大革命时期,为了击退国内外封建势力的疯狂反扑,保卫革命果实,革命领导人就意识到在全体公民,首先是军人和学生中灌输共和主义精神的必要性。在向士兵宣传共和主义政治理想的同时,革命者在学校做了不少工作,积极地向青少年学生传授自由资本主义的政治道德观念,努力“培养他们进入资产阶级的行列”。[18]1793年,在制定法兰西共和国《公共教育法》时,就把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和宪法,列为中小学学生“绝对必需的基本知识内容”。1881年颁布的实施教育改革的《费里法案》,又在全国实行十年义务教育制,在公立学校里普遍废除了宗教课,代之以“共和国公民的伦理与道德”,开设公民教育课。这种“世俗化”的做法以后几经变动,最终成为法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一个传统。

在当今法国,青少年们对美国的民主、自由、米老鼠唐老鸭、牛仔服、可口可乐好莱坞电影、摇滚乐等美国文化的象征形式耳熟能详,趋之若鹜。面对这样的困境,法国各界对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的认识空前一致,认为学校在传播法国文化与恢复信心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应是培养公民道德的场所,培养共和思想和民族精神的中心。由于法国历来注重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因此他们长大成人后始终惦记着祖国。正如20世纪中期法国一位著名的记者所说:“我并不认为自己的祖国多么美好,尽管我对祖国的前景充满了希望。但是走出国门,我决不允许任何人辱骂我的祖国。”可见,法国人的民族精神是多么的强烈!

(一)法国民族精神教育的特点

1.凸显民族意识,弘扬法国文化

法国是一个中央集权体制的国家,这种体制对教育影响颇深。在法国的教育中民族和社会意志明显处于至高无上的位置。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在世界上都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这使得每一代法国人的内心之中都积淀着浓厚的法兰西民族自豪感。法国的民族精神教育就是要使这种自豪感代代相传,使学生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共和国的价值观”,使他们顺利地融人到建基于“启蒙运动精神和现代普遍价值基础之上的共同的民族文化当中”。[19]法国的民族精神教育基于两个直接的目的:弘扬传承法国文化,抵制美国文化。法国曾经是一个称雄欧洲、影响遍及世界的强国,难以割舍的大国意识使得法国社会总寄望青年重振当年雄风。初中阶段要求学生认识“作为法兰西共和国的基础”即“民主基础的社会准则”,了解法国宪法和政府机构的职责,掌握关于公用事业、世俗学校、国防和税收制度方面的知识,并能够对这些方面的“综合目的性进行思考”。另外,学生还要了解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学会对“舆论的形成和信息渠道进行思考”。高中阶段则重点强调历史的学习,它的课程计划覆盖从法国大革命到现今。通过学习了解共和国的艰辛历程、伟大的革命精神和绚丽多彩的法兰西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当然,法国也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面临着许多社会问题的冲击,这些因素造成法国的发展速度开始减慢。基于上述社会问题,法国的教育更加重视培养公民的民族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重视培养公民在集体生活中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行使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从而减少社会紧张与冲突,达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

2.多种途径综合施教

宏观上来看,法国的公民教育实际上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是通过“学校(课内、课外)——社会”这样一个立体式的网络来完成的。课内的教学使学生可以获得关于公民教育的基础知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则是学生可以亲身感受的实践体验,社会教育机构以及网络公民教育的介入使得公民教育更加切合实践、更加富有活力。公民教育的宗旨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因此它就不应该仅囿于学校的范围之内,它需要整个社会来共同承担这个重任,同时公民教育依托于社会也是当今教育社会化的表现之一。从微观上来看,学校内的公民教育将公民教育的很多细节渗透于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教师的职责就是使学生们知晓人的权利与责任。也就是说,每位教师的教学,都要以本学科知识为基础,建立起与公民教育的有机联系,使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去了解作为一个公民的职责与权利。教师应通过各个学科中的隐性课程达到综合培养公民素养的目的。

3.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公民教育课是一门内容涉及范围较广的课程,这就使得教师很难把握教学效果,而且很容易使公民教育课成为枯燥的政治说教课,因此公民教育必须与实践紧密联系。在法国的公民教育课上,教师通常是通过分析学生们身边发生的事情来启发学生,让他们积极思考社会赋予每个人的权利与责任,思考在集体中如何与他人交往等现实的问题。另外,各种课外活动更是学生实践的良好机会。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既可以学习到各种日常生活常识,又可以深刻体会到自己将来在社会中所拥有的权利与职责。

4.充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www.xing528.com)

法国的民族精神教育侧重对历史文化的珍惜和爱护,又突出地体现在名目繁多的博物馆教育中。世界名城巴黎就素有“世界艺术博物馆之都”的美誉,罗浮宫博物馆、罗丹博物馆、奥赛博物馆、毕加索博物馆、雨果博物馆等均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圣殿。在法国,即使是偏僻的小市镇,也都有自己的博物馆。凡有成就的文学家、艺术家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除在战乱中遭毁坏的以外,一般都被完好地保存下来,建成名人博物馆或故宫,有的还成立了名人研究者协会和基金会。除了博物馆之外,各种各样的纪念馆和纪念碑也为数不少。法国政府明文规定,凡国立博物馆都必须对老年人和中小学生实行半价,罗浮宫博物馆在星期天则一律免费对外开放。从1984年起,法国政府还把每年9月份最后一个周末定为全国“文化历史遗产日”。在这个周末,全国的博物馆以及总统府爱丽舍宫和总理府马提翁宫、国民议会波旁宫和其他政府部门的古建筑全部对外开放,供人参观。让后人接受历史文化教育、传统民族精神,加强热爱祖国的教育。

5.强调历史教育

法国的公民教育课重点强调历史的学习,它的课程计划覆盖从法国大革命到现代的历史。通过学习了解共和国的艰辛历程、伟大的革命精神和绚丽多彩的法兰西文化,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恢复法国人的信心和希望”(法国总统希拉克语)。

(二)法国民族精神教育的启示

1.完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协同的法律基础

法国在1989年《教育指导法案》中就成立“教育高级委员会”,统一领导协调青少年的公民教育工作。我国教育界历来就强调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但对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协同方面的地位、作用以及实施程度、方法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尚待完善,应当而且有必要借鉴法国有关公民教育管理体制中社会参与的法律规定和精神。

2.对德育内容及其课程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充实

法国德育内容的改革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方面。我国学校德育由于偏重于以某一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忽视了道德品质的系统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年龄特点、个性特质、教育层次等因素的考虑不周,导致德育效果不大理想。法国学校公民教育课强调对各学科的渗透,不断更新公民教育内容。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就曾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小学的历史教育,增加这门课程的教学时数,强调通过历史课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品德教育。这无疑为我国德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

3.注重青少年品德能力的开发和培养

注重学生的独立精神和自我学习能力,把德育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法国在这一方面有着成功的经验。从简单灌输转变为灌输与道德判断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并重,把道德教育的实施和能力养成结合起来,是时代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