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外职业体育组织产权制度研究-问题与意义

国外职业体育组织产权制度研究-问题与意义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本书的研究前提是经济效率优先。而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的许多矛盾也产生于此,特别是生产要素以及联赛、俱乐部的所有权、控制权的归属问题直接制约着中国体育运动职业化的进程。深层的原因在于目前中国职业体育组织产权安排的低效率。

国外职业体育组织产权制度研究-问题与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从而使进了职业体育的供给。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职业体育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职业体育的发展是伴随着竞技体育的商业化而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的基石是一个个作为球队或俱乐部的实体(或企业)以及管理、协调这些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单项职业体育联盟或单项运动协会等)。

职业体育运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而且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增长速度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经济效益。例如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MLBNFLNBANHL)经济概况见表11所示。

11 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经济概览(2007—2009年)

无论是联盟的年收入,还是球队的价值都达到了天文数值。表11中统计的每场观众人数,还只是现场观众的人数。如果这只是职业运动对经济的直接影响,那么通过职业联盟带动的其他产业的经济影响远不止于此。如果加上全世界通过电视、网络观看比赛的观众就更是无法统计了。

职业体育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它不仅仅是体育运动项目,更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现象,更直接地表现为一种经济现象。因此将职业体育运动纳入经济学范畴进行研究是顺理成章的。

中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导向是产业化,所谓的产业化即是企业化。既然是企业化,就必须追求经济效率,否则就不是企业化。因此本书的研究前提是经济效率优先。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运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的原理作为分析工具对职业体育组织进行分析。

20世纪80年代后期,产权理论的一个重要突破是Grossman的“不完全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产权的重要性来自合同的不完全性。因为人们不可能事先预料到未来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或者,即使预料到了,也不可能写出来;或者,即使写出来了,也由于法院无法证实和监督成本太高而无法执行。当合同中未预料到的事情出现时,谁说了算?这就是所谓的“剩余控制权”,或称所有权问题。由于控制权只能通过对物质资产的控制才能实现,因此物质资本的所有者拥有企业的控制权才是有效率的。而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的许多矛盾也产生于此,特别是生产要素以及联赛、俱乐部的所有权、控制权的归属问题直接制约着中国体育运动职业化的进程。

运用职业体育管理体制发展本国的高水平竞技体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和主流。100多年的职业体育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种模式的成功。中国的竞技体育职业化从20世纪90年代拉开帷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职业足球、职业篮球等项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浅层的问题是职业联赛水平不高,比赛不够精彩激烈。中层的问题是各个职业俱乐部经营状况不佳,缺乏自我造血能力,造成很多职业俱乐部难以为继,频频更换东家。单项运动协会与各职业俱乐部目标函数不尽一致,产生了许多矛盾,多次出现了俱乐部想自发组织职业联赛,欲脱离单项协会的控制等现象。深层的原因在于目前中国职业体育组织产权安排的低效率。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率的职业体育产权,是深化中国职业体育改革的根本出路。全面、深刻地了解国外职业体育组织产权制度,从而提供可能的借鉴,则成为现实之需。

二、研究意义(www.xing528.com)

(一)现实意义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我国体育运动的职业化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19926月,中国足协在北京西郊红山口召开工作会议。会议以改革为主题,决定把足球作为体育改革的突破口,确立了中国足球要走职业化道路的发展方向。19931014—19日,中国足协在大连棒槌岛举行工作会议,会议讨论、修改并原则通过了《中国足球十年发展规划草案》、《中国足球协会章程草案》和《足球俱乐部章程草案》等文件,决定把1994年甲级A组联赛作为联赛改革试点,把中国足球推向市场经济轨道,逐步与国际接轨,实行俱乐部、教练员和运动员注册制,实行球员流动,继续实行球员身体素质测试,实行俱乐部门票分成,促进球队向职业化过渡。以竞赛体制为先导的足球管理体制改革,打破了传统体制“大一统”的格局,从此拉开了中国体育职业化的序幕。

目前,全国有100多个职业体育俱乐部,已具备了大力发展职业体育的基本条件。但是这些俱乐部的形式不一,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体育俱乐部,只能称为俱乐部的一种初级形式。以篮球为例,1998年的全国篮球工作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篮球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篮球管理中心)主任信兰成先生在总结这几年篮球工作后,指出由专业队向俱乐部制过渡的情况下,职业篮球俱乐部产权不清晰、责权不明确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企业与地方体育局联办的合作方式面临着日益突出的产权矛盾。虽然俱乐部在组建初期都有相应的权责协议,但比较模糊,在履行协议和运作过程中,双方都希望拥有更多的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和收益权,时常会因为所有权不明确而引发权责矛盾,使俱乐部的发展不稳定,双方的利益都难以从法律上得到保障,也很难做到把篮球俱乐部作为一项固定的产业来经营。足球也有类似的情况。因此,在2005年的全国篮球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中国篮协领导下各俱乐部参与民主决策的“新型管理模式”,并出台了《CBA准入标准》,对中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产权制度、俱乐部的治理结构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俱乐部与单项运动协会之间的产权矛盾也从来没有间断过,甚至激化到裂变的边缘。20041017日,由大连实德俱乐部董事长徐明牵头制定、催生的“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联盟公司”的方案正式出炉,由几家中超俱乐部联合起来,正式向中国足协提出索要联赛的产权、管理权、监督权和经营权,并提出成立“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联盟公司”的方案。这个事件不是偶然事件。各个职业俱乐部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几乎所有的俱乐部都是在亏本经营。俱乐部自然会将责任归咎于职业足球产权安排的不公平。中国职业体育现在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单项运动协会与各职业体育俱乐部之间的矛盾之所以会激化,其根本原因是产权问题,其焦点是各职业体育俱乐部都希望获得职业联赛更多的经营权、决策权和收益权。而单项运动协会也不愿意轻易放弃已经获得的对联赛的实际控制权和所有权。

在学术界,加强职业俱乐部规范化建设,以及理顺单项运动协会与职业联赛的产权关系,理顺单项运动协会与职业俱乐部之间的关系是中国职业体育组织制度建设的工作重点。其主要任务是加速俱乐部产权改造,逐步理顺各方面的关系,明晰俱乐部的产权,合理划分责权,使俱乐部真正具有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和自主履行职权,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明确中国单项运动协会在中国职业体育发展中应该起到的作用,联赛职业管理以及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性质、决策权、所有权、控制权、经营权的归属。

无论是理论界还是职业体育的从业人员都对这个问题达成了共识:中国职业体育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深化改革,即必须建立或者借鉴现代企业制度,而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和关键是产权制度。了解中国职业体育产权制度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深化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的重要和核心组成部分。因此,深入了解世界各国职业体育组织产权制度的历史和现状,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对中国职业体育产权制度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术价值

从新古典主义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职业体育组织是随着市场经济及体育运动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精细产生和发展的,为了满足公众对参与和欣赏高水平运动技艺的需求,以供给高水平运动技艺为核心产品,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经济组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该经济组织由多支球队(或俱乐部)组建的职业体育联盟(或职业体育联赛管理部门)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构成。从产权经济学和契约理论的角度来讲,职业体育组织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受潜在利益的驱使,不同要素的所有者——拥有高水平运动技艺的所有者(球员)、财务资本所有者(球队老板)、拥有经营才能的所有者及其他劳动力的所有者通过市场交易,相互让渡部分产权而形成的一项长期合约。它的本质是一种产权组织,且职业体育组织相对于生产其他产品的经济组织,还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职业体育核心产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与合作并存。在传统的商业领域,企业的成功依赖于击败甚至消灭竞争对手。而在职业体育组织内部,所有俱乐部或球队的老板都不希望其他俱乐部发展得不好。试想只有一个球队怎么去比赛?一个联盟的球队太少了也不行,甚至球队之间的差距太大也不好。因为差距过大的球队之间比赛的结果缺乏不确定性,而在相同前提下,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与观众的上座率成正比。此外,目前国内外的职业体育的管理组织都带有垄断性质,在一个国家生产职业体育产品的组织通常只有一个。因此,以这样一个特殊的经济组织为研究对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产权理论的丰富。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英国的诺斯教授认为:一个有效率的组织是一个经济组织发展的关键,因为有效率的产权制度是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基础,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安排能激励所有从业人员,有助于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使资源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能达到最优配置。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认为:产权制度是内生的,制度变迁是一个自发的演化过程,而不是一个理性设计的人为制造的过程。对于职业体育这样一个经济组织,有很多理论问题有待于解决,国外职业体育先进国家的球队或者俱乐部的产权现状如何?各球队或俱乐部与联盟的产权关系怎样?这些国家的职业运动能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职业体育的各个层次的组织中都是老板(财务资本的所有者)来雇佣球员(人力资本的所有者),而不是球员来雇佣老板呢?NBA联盟总裁大卫斯特恩不拥有NBA一分钱的股票,却拥有巨大的权力。换一句话说,他拥有支配别人巨额资产的权利,什么样的产权安排能使他尽心尽职地为NBA工作,怎么防止他及其他高层管理者偷懒和寻租等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欧洲、美国、日本等地区和国家的职业体育组织产权制度存在什么共同之处,各有什么特点?现实的产权制度是如何演变而来的?等等。到目前为止,从产权方面对职业体育组织进行的系统研究的成果并不多,特别是对欧洲、日本的研究更少。因此,本研究将对体育领域、特别是职业体育组织管理的理论建设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