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效财务管理的113种工具

高效财务管理的113种工具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财务管理目标观点现在比较流行的有股东权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财务主管人员必须使企业正常营业产生的资金和从外部获得的资金都能得到有效的利用。所以,通过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使企业获利,这是对财务管理的第三个要求。美国是以股东权益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的典型。③股东权益最大化这一目标对规范企业行为、统一员工认识缺乏应有的号召力。

高效财务管理的113种工具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是对企业资金运作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管理活动,其实质是以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综合性的管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其目标取决于企业的总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观点现在比较流行的有股东权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在我国,相对于前者来说,后者更具优点,因为企业不仅要有经济效益,更要有社会效益,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关键是要充分考虑相关者的利益,为薪、息、税按其重要性设立相应权数,并正确划分各方利益。

企业的生产经营处在一个特定的大环境的不同具体环境中,其财务管理目标会有很大差异,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及其所处的文化背景、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生产力水平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变动。

1.企业目标以及对财务管理的要求

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盈利。企业一旦成立,就会面临竞争,并始终处于生存和倒闭、发展和萎缩的矛盾之中。因此,只有不断地发展,才能求得生存;必须能够获利,才有生存的价值。

(1)生存。市场是企业生存的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以收抵支,另一个是到期偿债。相应地,企业生存的威胁也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长期亏损,另一个是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因此,力求保持以收抵支和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减少破产的风险,使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地生存下去,是对财务管理的第一个要求。

(2)发展。企业是在发展中求得生存的。企业的发展集中表现为扩大收入。而扩大收入的根本途径是提高产品的质量,扩大销售的数量,这就要求不断更新设备、技术和工艺,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也就是要投入更多、更好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并改进技术和管理。在市场经济中,各种资源的取得都需要付出相应的资金,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所以,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第二个要求。

(3)盈利。企业的目的是盈利。单纯从财务上来看,盈利就是使其资产获得超过其投资的回报。在市场经济中,没有免费使用的资金,资金的每项来源都有其成本。每项资产都是投资,都要从中获得回报。财务主管人员必须使企业正常营业产生的资金和从外部获得的资金都能得到有效的利用。所以,通过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使企业获利,这是对财务管理的第三个要求。

实现上述企业的三个目标——生存、发展和获利,要求财务管理完成筹措资金并有效使用资金的任务。

2.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两个层次

上述企业目标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应该统一起来加以表述,以便判断一项财务决策是否符合企业目标。所以,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在着眼于盈利能力的同时,也要着眼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分为两个层次:最高目标和基本目标。企业财务管理的最高目标应着眼于企业的获利能力,基本目标应着眼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现如今,中西方理财学界普遍把股东财富最大化归为企业的财富管理目标,这一目标考虑了企业每天必须面对的两个现实因素: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明确理财目标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视性,从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长远的角度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理财活动。但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反映的是企业获利能力的高低,并没有反映企业拥有的现实支付能力。

企业现实支付能力的强弱往往是通过现金流量的大小来反映的,而现金流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即使是资产总额非常庞大和利润额很高的企业,也可能会在短期内因为现金资产的拮据而发生支付困难或偿债困难。假如发生支付困难,即企业没有足够的货币从市场换取必要的资源,企业就会萎缩,直到无法维持最低的运营条件而终止。假如发生偿债困难,即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债务,即使企业有盈利,也有可能因为债务诉讼而破产。而一个亏损企业,只要能按时偿还到期债务,就可以继续生存下去,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力争扭亏为赢。所以,企业在实现其盈利目标的过程中,必须非常注意其现金流动信息,力争保持最佳现金流量,保证企业财务状况正常化,并以此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

3.各种财务管理目标的比较

目前,企业界普遍认为股东权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是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这些说法都有其科学的地方,只是所站的角度不同而已。

(1)股东权益最大化。美国是以股东权益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的典型。在美国,企业股东多以个人为主,这些个人股东不直接控制企业财权,只是通过股票的买卖来影响企业的财务决策;职业经理的报酬与股票价格直接挂钩。因此,股票市价就成了财务决策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而股东权益也是通过股票的市价得以充分体现,所以,股东权益的最大化理所当然成为他们的财务管理目标。

实际上,股东权益最大化也有其不足之处:(www.xing528.com)

①股东权益最大化需要通过股票市价的最大化来实现,而实际上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不仅是企业的经营业绩,还包括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及经济政策、政治形势等理财环境,因此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容易使股东权益最大化失去公正的标准和统一衡量的客观尺度。

②经理阶层和股东之间往往在财务目标上存在不同的意见。

③股东权益最大化这一目标对规范企业行为、统一员工认识缺乏应有的号召力。而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收益的分配,不仅实现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同时也实现了企业财富分配原则从货币拥有者向财富创造者的转化,这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2)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只是强调了股东的利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企业只有通过为利益相关者服务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从而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这一目标考虑了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注重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样充分考虑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并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而且它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①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关心职工利益,培养职工的认同感。

②营造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协调关系,努力培养安定性股东。

③加强与债权人之间的联系,重大财务决策邀债权人参与,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

④关注政府政策的变化并严格执行,努力争取参与政府制订政策的有关活动。

除此之外,企业还重视客户利益,以提高市场占有率,讲求信誉,维护企业形象等。显然,以上利益相关者都有可能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影响:股东大会董事会通过表决做出企业重大财务决策,董事会直接任免企业经理甚至财务经理;债权人要求企业保持良好的资金结构和适应偿债能力,以及按合约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员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提供人力资本必然要求合理报酬;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公共服务,也要通过税收分享收益。正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构成了企业的利益均衡机制,假如你试图通过损害一方利益而使另一方获利,结果就会导致矛盾冲突,出现股东抛售股票、债权人拒绝贷款、员工怠工、政府罚款等诸多不利的现象,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损害企业的价值。

4.如何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1)对相关者利益的初步思考。从广义上来说,企业的相关利益者包括存在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但是,在确认财务管理目标为“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时,这样说无异于推卸责任,是将这个目标放到一个只能在理论上讨论,而在现实中无法运用的状况下。所以在这里,我们只将“相关者”局限于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员工(包括经理人员)和政府。至于与企业有密切联系的供应商和企业客户(消费者),在假定他们是理性的人的前提下,其利益由本身的选择和与某个企业交易得到保证。

那该怎样来计算相关者的利益呢?在这里,我们利用“薪息税前盈余”的概念,它包括薪、息、税(所得税)和薪息税后盈余(即财务会计中通常所说的净利)。薪即员工工资,代表了员工利益;息即利息,代表债权人的利益;税在这里特指所得税,代表国家利益;企业的净利代表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很显然,这个概念充分体现了上面所述狭义的“相关者利益”,在理论上便于理解,在实际中有确定的数字,也具有可操作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单纯的“薪息税前盈余”不过是薪、息、税和净利的简单相加。这个指标有其缺陷,例如它不考虑各种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相关程度的差异和各对象所冒风险的大小。而实际上,谁与企业关系越密切,为企业提供关键的资源,谁对企业的影响力就越大;谁为企业的经营所冒风险最大,其要求就应该更大程度地被满足。所以,有必要对这个指标做些调整,一种可行的做法是为薪、息、税各按其重要性设定一个权数,并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客观环境进行调整。

(2)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目前,我国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国有企业作为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一部分,其目标是使全社会的财富得到增长。企业不仅要有经济利益,而且要有社会效益,在发展企业本身的同时,还要考虑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影响,有时为了国家利益需要牺牲部分企业利益。并且,我国证券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标准来确定股东权益。因此,把股东权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既不合理,也缺乏现实可能性,相比之下,把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则显得更科学。

但是,用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如何计量便成了问题。为此,现在通行的说法有若干,其中以“未来企业价值报酬贴现值”和“资产评估值”最具代表性。这两种说法都有其科学性,但其概念都是基于对企业价值的一种较为狭隘的理解。企业是社会的,社会是由各个不同的人构成的,企业的价值不仅表现在企业本身增值上,而且表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上,表现在对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贡献上。所以,企业财务目标的制订既要符合企业财务活动的客观规律,又要充分考虑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使之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那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衡量指标就应该以相关者的利益为出发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