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处州古道:地方文献展示

处州古道:地方文献展示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处州境内的干路主要有栝苍古道、苍岭古道、浙闽古道和永嘉官路等。据传,栝苍古道筑于唐末宋初,当时的左迁处州司马、大书法家李邕提议于此地兴建道路,商人冯大杲具体实施建造计划。从处州龙泉西南辟逾柘岭而进入福建。府、县学是古代处州的官办教育机构,各县县学起步不一,发展各异。

处州古道:地方文献展示

三、处州古道

处州古代境内道路分干路、支路、小路。干路即驿道,亦称官马大道、通京大道;支路即民间步行道;小路即山野间的羊肠小道。处州境内的干路主要有栝苍古道、苍岭古道、浙闽古道和永嘉官路等。

1.栝苍古道

缙云东渡镇樊庄开始,一直到莲都区岩泉村为止,绵延横亘50华里,是古时处州十县及温州府所辖地域向外联络的必经之路,也是瓯江流域通往京城的要道。据传,栝苍古道筑于唐末宋初,当时的左迁处州司马、大书法家李邕提议于此地兴建道路,商人冯大杲具体实施建造计划。清嘉庆年间(1796—1820),浙江巡抚阮元,在丽水县银场岩壁题有“栝苍古道”四字,篆体、红色。

◎栝苍古道(1)

◎阮元题字

2.苍岭古道

苍岭古道,是南宋时从台州临海通往金华、衢州、处州的交通要道,史称“婺栝孔道”。南起仙居县横溪镇苍岭坑村,北到缙云南田村,全长5公里余,两侧大山夹峙,山势险峻。

◎栝苍古道(2)

3.浙闽古道

是东汉时浙、闽两地官、商的主要通道。从处州龙泉西南辟逾柘岭而进入福建。据《福建省志》、福建浦城旧志记载:“仙霞未开之前,浙江入闽大路,皆自处州龙泉逾柘岭达登俊里、官田里以达浦城。”

4.永嘉官路

自龙游越侵云岭经遂昌、松阳、丽水至永嘉的驿道。

5.稽勾古道

栝苍古道形成之前处州人通往武义、金华直至进京的必经之地,从宣平(今属武义)柳城到处州的驿道。

◎栝苍古道(3)·桃花

四、古代教育

处州地处浙江西南边陲山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教育的起步晚于浙江其他地区。府、县学是古代处州的官办教育机构,各县县学起步不一,发展各异。(www.xing528.com)

1.官学

唐元和十三年(818),刺史李繁在府治西南一里处建孔庙,置讲堂,创立州学。宋康定初(1040),知州孙沔将州学迁至府治南贵恕铺(即今丽水中学处)。宣和三年(1121)州学毁于战乱,五年(1123),知州黄葆光重建。南宋咸淳七年(1271),知州李雷奋重建讲堂。

县学最早兴起于松阳县,松阳、缙云两地县学创建于唐朝;遂昌、龙泉、丽水、青田庆元等地县学兴建于宋朝

在元代的学校教育中,官学是主要的形式,分为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地方官学体系比较严格,以儒学为其主体。元初,处州路有7县,处州路建有处州儒学,丽水、龙泉、松阳、遂昌、青田、缙云和庆元县都建有县儒学。景宁与云和两地县学则到明朝时才建成。

府、县学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一种贵族教育,因而其规模不大,生员数量不多。以明清时期为例,处州府、县儒学学额为:处州府25人,丽水县25人,青田县16人,缙云县20人,松阳县16人,遂昌县12人,龙泉县16人,庆元县12人,云和县12人,景宁县12人。府、县学在管理上均奉行朝廷颁行的学规,异常苛严。明太祖曾颁禁例八条于全国学校,府、县学均刻勒卧碑,置于明伦堂,并令师生遵行。府、县学的经费主要来自学田地租,有的由政府拨款支付。

2.书院

书院名称起用于唐代,原为藏书和修书之地,唐末五代之后,才成为讲学之所,是我国古代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它能弥补官学之不足,并具有自己的特色,即把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有的还出版书籍

书院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听讲和教师指导相结合。书院的讲学在内容上不只是传授儒家的知识,还重视讲明义理,更注重把所讲明的义理,在身心修养上躬行实践。教者与学者之间重视学术上的讲辩讨论。书院有时还邀请学有成就的大学者到书院共同论辩或讲解自己的学术主张。书院学生学习的目的,一种是为了参加科举,另一种是纯粹为了治家。管理上,书院主持人称院长、山长或馆师,既负责书院的管理又担负书院的主要教学工作。到了元代,书院逐渐官学化,书院的教授、学正等的任命、提升都得由政府批准,因此书院的主持人,大部分由当地学官充当。书院的经费来源也主要是政府的拨款,学田的田租以及绅商捐献等。

明初书院曾一度衰落,其主要原因是明朝政府重视官学,提倡科举,书院也就可有可无了。一般士子也因官学待遇优厚,科举前程荣耀,不再热心于书院。经一百多年,一些理学家深感科举的腐朽,教育空疏,为救治时弊,以多立书院传扬理学,书院因而又兴盛起来。清朝初期几十年间,对于书院采取抑制政策。直至雍正十一年(1733)后,各地书院又相继建立。但此时的书院,实际上已成为官学的一种形式。因此,清代书院多为官立,书院与科举考试联系亦更加密切。

处州兴办书院始于宋代。北宋时,缙云人胡份,晚年辞官归里,隐居上宕,设馆讲学,馆名“尚友堂万松书舍”。南宋淳熙九年(1182),朱熹到缙云、青田、松阳等地讲学,对处州境内书院的发展起了十分积极的影响。期间,缙云的独峰、美化书院,松阳的明善书院,龙泉的桂山、笏洲、仙岩书院,青田的介石书院、遂昌的西庵书院等陆续兴建。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处州知府高超建紫阳书院于府治南城隍庙旧址。万历二十二年(1594),知府任可容建圭山书院于府治东南之圭山,院址在府城文昌阁。受此影响,处州各地书院不断兴建,较著名的书院有:青田县的鹤山、心极、混元(文明)等书院,讲授王阳明学说;缙云县的五云与“铁城”书院;遂昌县的双溪、凤池、练溪、相圃(汤显祖建成与命名)、鞍山、兑谷等书院;龙泉县的仁山、聚英书院;庆元县的松源书院;景宁县的贯道、豸山、明德、鹤溪和崇正等书院。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处州知府刘廷玑在府治圭山文昌阁东首建立南明书院。乾隆十七年(1752),知府赋琏利用南明书院旧址改建成莲城书院,连同原圭山书院也改为莲城书院,光绪年间,莲城书院还办得十分兴旺。

清初处州各县除继续经办前朝遗留的书院外,还创办了一些新书院,如青田的正谊、鹏岭书院,缙云县的金莲书院、仙都书斋,松阳县的紫阳、昌山书院,遂昌县的文阁、奕山、养正书院,龙泉县的留槎、金鳌书院,庆元县的日涉、对峰书院,景宁县的博爱、指南书院。

3.学塾

学塾,包括社学、义学、蒙馆等,是古代对学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各类学校。学塾的教学方式,由于教材各异,程度参差,采用个别教授。基于从事学塾教学者人数众多,再由于学塾办学不拘条件,教学制度比较灵活,因此,学塾之设,在数量上大大超过官办的府、县学。学塾的经费,有的来自宗祠、寺庙捐田捐资,有的来自官绅义捐乐助,有的来自民众自己集资。据处州各县教育志记载,在元、明、清时期共设置过学塾八十余所,其中以青田、龙泉两县最多。

社学是元、明、清三代诏令在乡村设立的学校。明代浙江初等教育的主要任务虽多由民间私学承担,但朝廷出于在乡村地区推广社会教化的目的,从建国之初就曾下令在地方上兴办社学,试图建立起一套官办的初等教育体制。社学作为一种有官府兴办的地方初等学校,是从元代继承下来的。社学经费,有官府拨补的,也有民间筹集的,因校而异。据明嘉靖《浙江通志·建置志》记载,处州府所属各县有社学27所:其中丽水县3所,均在府城;青田县1所;松阳县1所;庆元县5所,4所在县城,1所在九都;宣平县1所;景宇县9所,其中4所在县城,5所在乡村;遂昌县2所,均在县城;龙泉县5所。

义学,又称义塾,由官僚士伸富商或宗族出资兴建,用祠堂庙宇做校舍,廷清教师教授地方清寒子弟。义塾的校舍,因宗族的经济实力或捐资人所出资金多少,而有规律大小之别,新旧简陋之异。自唐宋以来,浙江民间兴办义学的风气比较兴盛。经济落后的处州府,在明代时所属各县的著名义塾有:处州府和丽水县各一所;青田县有湖山义塾;遂昌县有盘溪义塾、项氏义塾;龙泉县有龙渊义塾(元末章溢创建,宋濂曾为之撰记,一时闻名遐迩)、吴氏家孰、郑氏义塾和翁氏义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