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1章树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微观与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微观经济学的追踪一、微观经济学的起源经济学无疑是当今的显学,甚至有“经济学帝国主义”的说法,意思是经济学研究涉足的范围超过了经济问题本身,而侵占了其他学科的领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只是研究对象有所分工,两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无根本分歧。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第1章 树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起源发展:微观经济学的追踪

一、微观经济学的起源

经济学无疑是当今的显学,甚至有“经济学帝国主义”的说法,意思是经济学研究涉足的范围超过了经济问题本身,而侵占了其他学科的领地。在大学里,经济类专业是最热门的,非高分者不能进。如果大学期间没有机会读经济学,研究生阶段再也不能错过,于是跨专业考经济学研究生成为大学的一道风景。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满眼尽是财经新闻、股票行情;经济学家们经常被邀为政府的座上宾,为国家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指点江山。那么,经济学到底是什么呢?

“经济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469—399年间的古希腊,希腊文为“oikonomia”,是“家计管理”的意思,后用英文翻译为“economics”,我国学者严复曾把它译为“生计学”,翻译成汉语“经济学”的第一人是日本学者神田孝平。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公认的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著作。而亚当·斯密本人也被认为开创了近代政治经济学,被誉为“经济学之父”。

亚当·斯密在经济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把政治经济学发展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提出了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原理;批判了重农主义和重商主义,重农主义认为农业是唯一创造财富的产业,重商主义则认为商业流通是财富的唯一源泉,亚当·斯密在理论上批判了它们的偏见,认为只要是包含人类劳动的产品都具有价值;提出了政府的职能,即建立国防、建立严正的司法机构、建立并维持必要的公共工程,这被后人称为小政府的标准;提出了赋税的四项原则,即公平、确定、便利、节省,直到今天这仍然是指导各国税收的基本原则。

亚当·斯密的最大贡献是他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学说。他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着一种和谐的自然秩序。亚当·斯密的哲学思想和经济学思想,影响了后来的李嘉图、马尔萨斯和凯恩斯等人。

自亚当·斯密之后,经济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历久不衰,甚至被称为所有社会科学的“皇后”。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其中《国富论》正式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地位。

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

二、微观经济学的内涵

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经济学原本没有微观和宏观之分,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盛行之后,这种着重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传统理论,就被称为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等经济行为。它研究的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的经济行为,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整体经济等宏观经济问题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两者互相补充,资源充分利用和资源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假如宏观经济学研究森林的特征,微观经济学则是考察构成森林的树木。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只是研究对象有所分工,两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无根本分歧。

三、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简单来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这个解释可能让部分人觉得抽象,难以理解。事实上,经济学并不复杂。斯蒂格利茨认为只要通过一辆汽车,就可以把经济学的所有内容解释清楚。他在其名著《经济学》中有一段精彩的表述:

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年轻人来说,汽车象征着地位、行动自由和对新奇事物的探索,对于一个机修工,汽车就像病人等待他治疗,对于因为堵车被困在路上的上班一族,汽车就像囚禁犯人的监狱,对于一个装配线上的工人,汽车可能只不过是被组合起来的一堆零件和一份工作,对于一个银行抢劫犯或者赛车手,汽车就是一匹现代化的机械马。在这些不同人的生活中——他们的例子不胜枚举——汽车这个金属、橡胶塑料的组合物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然,这种作用的性质可以有天壤之别:从修车弄得浑身油垢的极端现实,到月夜开敞篷车行驶于高速公路的浪漫经历。对于一名经济学家来说,一辆汽车就可以用来解释经济学的几乎全部内容。

通过这段经典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我们紧密相关,而且一点也不难懂。它涉及我们生活中的消费、工作、生产、分工、体验等诸多方面。经济学家把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归结为四个基本问题。

1.生产什么,产量有多大

在这个问题中,生产什么,产量有多大是由供求关系(看不见的手)决定的,取决于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当然政府(看得见的手)也起一定的作用。

每一天,我们身边都有层出不穷的新产品,以及各式各样的服务等,同时,每天也有产品退出市场,而且它们的供应量和价格也在不断地变化。

2.产品是怎样产生的

这个问题涉及生产方式、科学技术、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在大多数经济体系中,产品的生产方式由厂商来决定,同样也有政府的参与,比如一些管理条文、经营许可证的颁发等。

3.产品为谁生产

产品生产出来,就面临了分配问题——为谁生产。在市场经济下,收入较高的人可以购买较多的产品和服务。而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拥有的储蓄、所持的观念、政府的税收和再分配计划等又决定了我们的消费水平

4.谁做出经济决策,依照什么程序做出决策

计划经济体制中,政府负责经济活动的一切决策。这个问题和上述三个问题都是由政府来给出答案。与计划经济相对应,另外一个是市场经济,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由谁来消费主要依赖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自由交换,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现在,大多数国家的经济都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兼有的混合经济。政府决策和私人决策混合在一起

微观经济学基础:假设和主体

一、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

微观经济学理论是以两个基本假设为前提的。

1.合乎理性的人

经济人”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朋友跑到经济学家那儿,神神秘秘地说:“我有一个消息要告诉你……”

“等一等,”经济学家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确定是真的吗?”

“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朋友老实回答。

经济学家接着说:“你要告诉我的消息就算不是真实的,也应该是善意的吧。”

朋友犹豫了一下才说:“不,刚好相反……”

经济学家又问:“那么我再问一句,这个让你如此激动的消息很重要吗?”

“并不怎么重要。”朋友不好意思地回答。

经济学家说:“既然你要告诉我的事,既不真实,也非善意,更不重要,那么就请你不要说了吧!因为这样的事情,只会浪费我们的精力。”

有一句歌词唱道“你可以说我冷漠,或是怪我刻薄……”,这或许是经济学家最贴切的写照。在经济学家的眼里,千差万别的活生生的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不懈地追求自身最大限度满足的理性的人。在经济学家的世界里,一切事情都遵循着“理性开道,利己先行”的经济学真理。

2.充分完全的信息

市场上的“经济人”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充分完全的信息。比如,对于消费者来说,充分完全的信息是指消费者了解欲购商品的价格、性能、使用后自己的满足程度,等等。

每到夏天,我们都喜欢买的一种水果就是西瓜了。我们总是去一个瓜摊,左挑右选地选一个。为了避免自己所挑瓜的质量不好,通常情况下摊主也会在称完西瓜的重量后,在瓜上切一个三角形的小口给我们看,但是一般只有在回家完全切开以后,才能清楚知道瓜皮里的果肉质量如何。有时候打开以后,西瓜是坏的,由于已经在买卖的现场进行过质量的确认,所以也不好再回去调换,只好自认倒霉。

然而有一次,小王遇到过一个与众不同的摊主,开始他并没有特意地去那个瓜摊买瓜,但是,这个瓜主总是主动地去帮小王挑一些好的瓜,并且他总是会对顾客说:“如果回去切开后不沙不甜,尽管拿回来换。”小王还真换过几次,摊主也总能认账,这样整整一个夏天,小王总是去他那儿买西瓜,小王吃到了好的西瓜,而摊主也并没有吃亏,摊主拥有了包括小王在内的一群忠实的顾客,他的生意也日渐红火。

人们常说“吃亏上当就一回”。这并不是说,这次买了坏西瓜,下次就一定能够买到好西瓜,而是人们总会记得,他们是从哪里、从谁那里买的伪劣产品,下次不会再到那里去买了。然而对于西瓜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商品来说,顾客很难辨别其的真假伪劣。卖西瓜的摊主一般都有丰富的选瓜经验,而一般消费者则是挑瓜的门外汉。这就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因此,人们对于这类商品可以通过对人(或企业)的品质来辨别商品的品质,来弥补商品本身带来的信息的不对称。曾经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欺骗顾客的,那么他所卖的商品的可信度就很低。而一直童叟无欺的人,顾客就相信从他那里买到的商品是货真价实的。

二、微观经济学的分析主体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

微观经济学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围包括消费者选择,厂商进行的供给和收入分配。

微观经济学主要理论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创新与发展:不断开拓创新的微观经济学

一、早期萌芽阶段(1662—1837)

早期萌芽阶段主要是经济学思想的起源。其标志人物分别是,魁奈、斯密和李嘉图。法国重农学派代表人物魁奈在1758年的《经济表》中,第一次分析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概括了重农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第一次完整地论述了政治经济学。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等经济理论。

随着资本主义向纵深发展,制造业日趋重要,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变得陈旧,他们的后继者——古典经济学派开始了经济学的又一轮革新。

二、产生阶段(1838—1947)

这一时期,在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影响下,西方经济学开始向微观和宏观两端发展。特别是以边际分析的价值论、市场(价格)论和分配论作为核心的微观经济理论,已经在这一时期奠定了基础,在系统化方面比宏观经济理论远远走前了一步。边际分析阶段形成和发展的理论主要有:企业理论、消费者理论、一般均衡、均衡的稳定性、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一般交易理论。

19世纪70年代,被称为“边际三杰”的英国杰文斯、法国瓦尔拉斯、奥地利门格尔几乎同时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歇尔综合了“边际三杰”的成果,提出了系统的微观经济理论,广泛流行于西方。运用数学方法,从供求角度分析市场价格,以解决资源配置、资源报酬等问题,主张市场自发调节。

马歇尔对微观经济学进行过多次补充。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的形成,使原来的以完全竞争市场类型为条件的微观理论受到挑战,于是在1933年,英国的罗宾逊、美国的张伯伦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理论。20世纪30年代以后希克斯、瓦尔拉斯、帕累托等提出一般均衡理论、序数效用论、福利经济学等理论。这之后关于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调节的研究可以说是对微观经济学的总结。博弈论以及与企业产权分析相联系的制度经济学是微观经济研究的最新发展。

边际分析阶段,取得的成就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形成和发展了一套完整的微观经济活动者行为理论;提出了一般经济均衡问题,建立了一般经济均衡的理论框架;创立了当今的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垄断竞争理论及一般经济均衡理论的数学基础。

三、形成和发展阶段(1948—196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社会面临着大战带来的经济萧条与危机,出现了许多为当时的经济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以往的边际分析法已不能适应新问题的需要,迫使经济学家不得不去开创新的经济分析法。这个时期内,高级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集中在一般经济均衡研究上,连冯·诺依曼这样的大数学家也投身进来为它砌上一块基石,研究成果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一般经济均衡的严格理论体系

沃尔德首次严格分析了一般经济均衡问题,而突破性的进展则是由阿罗和德布罗于1954年重建了瓦尔拉一般经济均衡理论。沃尔德、阿罗和德布罗建立了一般经济均衡的严格理论体系。

2.投入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在1948—1960年间得到了重大发展。多尔夫曼、萨缪尔森和索洛把线性规划、线性一般经济均衡理论和线性经济增长理论发展到了顶峰。与此同时,对策论研究也在前进。卢斯和雷法在纳什对于 n 人对策均衡的研究基础上发展了动态对策论。

四、最新发展阶段(1961年至今)

公理化经济学的出现,使得经济学家与数学家之间的对话变得更加频繁。经济学开始影响数学,其典型的例子就是角谷定理、集值映射的积分理论、近似不动点计算的算法以及方程组的近似解的算法。数学思想开始全面向经济学渗透,经济学也在不断地为自己铸造新的“武器”,各种经济分析方法汇集,出现了经济学发展史上的大会合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课题主要有:不确定性和信息、总需求函数、社会选择理论、不完全竞争理论、博弈论等。

1.不确定性和信息

戴蒙德和拉德纳提出用“主观概率”刻画事先无法充分估计概率的不确定性。主观概率使人们对经济学中的不确定性加深了认识,它与具体的人所掌握的信息多少及对事件的认识有关,各人有各人的判断,有人信息灵通,对事件发生的概率估计较准,有人信息闭塞,对事件发生的概率估计较差。

主观概率加深了人们对证券市场、保险市场、市场信息及搜集行为的认识,尤其是在经济系统中考虑了信息结构。

2.总需求函数

索恩塞也对此做了研究,指出总需求函数并不受个人需求函数那样的条件限制。此后在1974年,曼特尔与德布罗又作了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市场需求理论。

像消费者需求理论那样,市场需求理论研究市场需求函数所共有的性质。另外,市场需求是可观察的。观察市场需求如何受效用假设的制约,也是市场需求理论中的重要问题。

3.社会选择理论

社会选择问题是指如何通过个人选择来确定社会选择,或者说,如何通过个人的意愿来决定社会的意愿。阿罗在1951年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刻研究,证明了社会选择的不可能性定理。

自阿罗以后,出现了许多这方面的新成果,集中研究怎样给出社会选择原则,在什么条件下社会选择是可能的、又在什么条件下社会选择是不可能的。至今,社会选择问题仍是社会公众所关注的。

4.不完全竞争

竞争分为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三种。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是两种极端情形,实际中极为少见,仅仅是理论上的抽象,就如同“真空”一样。同消费者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是垄断竞争,微观经济学对此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5.博弈论

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共著的划时代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将两人博弈推广到 n 人博弈结构,并将博弈论系统地应用于经济领域,从而奠定了这一学科的基础和理论体系。

约翰·福布斯·纳什先后发表了《n人博弈中的均衡点》和《非合作博弈》。在上述论文中,纳什介绍了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的区别。他对非合作博弈的最重要贡献是阐明了包含任意人数局中人和任意偏好的一种通用解概念,也就是不限于两人的零和博弈。

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大趋势的学问

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最早把经济学分为微观与宏观两部分的是凯恩斯。他把关于资源配置的理论称为微观经济学,而把产出与就业决定的资源利用理论称为宏观经济学。现代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后迅速发展起来。美国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继承了这种提法,在1948年出版的《经济学》一书中把经济学分为微观与宏观两部分。自此以后,这种分法被经济学家普遍接受,一直延续到现在。

二、宏观经济学的地位

宏观经济通常是指一国的国民经济。宏观经济学是以一国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作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并不能完全分开,“宏观”就是在“微观”的基本思维基础上发展的。但“宏观”又区别于“微观”。“微观”研究的是某个组织、部门或个人在经济社会中怎样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会对经济社会有什么影响。而“宏观”则是研究整个经济社会如何运作,并找出办法,让经济社会运行得更加稳定、发展得更快。

三、宏观经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

(1)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学问,它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它是用总量分析研究一个国家的资源充分利用的问题。

(2)宏观经济学是从整体上考察一国经济总体运行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最终是为了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这四大目标。

(3)宏观经济学是从战略上考察一国的经济运行态势和经济安全,最终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避免大起大落,避免经济过热或者过冷,实现经济的良性运行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学习宏观经济学的作用

(1)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学习宏观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作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作为一个普通人,你必然会关心能否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收入有多少,物价变动对自己的财产和收入有什么影响。

(2)对于企业家和投资者来说,学习宏观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作为企业家和投资者,你只有了解宏观经济的现状与未来,了解政策的影响与趋势,才能作出正确的经营与投资决策。

(3)对于政府官员来说,学习宏观经济学能够帮助你科学地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为什么产出和就业会不断地下降,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减少失业,怎样才能控制通货膨胀,学习宏观经济学,会为你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我们不可能都成为专家,但了解一点宏观经济学还是十分必要的。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整个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和国民收入变动理论,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或就业理论。

一、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的核心就是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就是紧紧围绕着GDP来分析的。国民收入核算主要包括GDP的核算方法(即支出法和收入法)、国民收入的恒等式(即储蓄-投资)、名义GDP和实际GDP这四个方面。(www.xing528.com)

二、国民收入决定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整个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它主要包括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以及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这三个方面是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

三、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包括需求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国际经济政策。最主要的是需求管理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重点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以及两个政策的配合使用。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主要是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收入政策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四、国民收入变动

国民收入变动是国民收入变动的因素,包括通胀与失业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

通胀与失业是宏观经济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在通胀方面,主要有三种情况: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根据奥肯定律,只有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才能有效解决失业问题。关于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可以用菲利普斯曲线说明。经济增长理论中最著名的是新古典增长模型。而经济周期主要包括繁荣、危机、萧条、复苏四个阶段。

我们会经常遇见这样一些问题:诸如中国的总产出水平和就业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是什么引起世界经济的波动,是什么导致了失业,全球为什么会产生通货膨胀;全球经济体系对一国国民经济的运行有何影响;进出口贸易增长和下滑的问题;国际收入差额等问题;中国制定什么样的宏观经济政策才能改善经济运行状况等。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和分析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学关键词:总需求、就业、货币

需求、就业、货币,这几个关键词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囊括,如物价水平实际包含了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了解这几个关键词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宏观经济学。

一、总供给和总需求

1.总供给

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对基本概念。总供给是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总产出),它描述了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一般而言,总供给主要是由生产性投入(最重要的是劳动与资本)的数量和这些投入组合的效率(即社会的技术)所决定的。

总供给函数是指总供给(或总产出)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表示均衡国民收入与一般价格水平呈正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就是总供给曲线。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最初都会随着价格总水平提高而平缓上升,当价格总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总供给曲线在潜在产出水平附近接近于一条垂直的直线。

2.总需求

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其中国外需求由国际经济环境决定,而政府需求主要是一个政策变量,因此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是决定总需求量的基本因素。

总需求函数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一般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表示均衡国民收入与一般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就是总需求曲线。

二、就业与失业

劳动力是就业者与失业者的总和。就业人数是指能全日工作的成年人的数量。不过各个国家对成年人的规定不尽一致,如美国规定年龄16岁以上的人为成年人。失业人数是指没有工作但却在积极寻找工作的成年人的数量。

为什么经济不能为全部劳动力提供足够的工作机会,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即使在经济繁荣时期,也会存在失业现象。因此,如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是每一个国家的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都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三、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是指一国经济中各种商品价格的平均数,它通常用具有重要影响的某些大类商品价格的指数来衡量。用来衡量价格水平的价格指数通常有: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并不关心价格水平本身,他们关心的是价格水平的变动。因为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是价格水平,而是在价格水平变动时发生的经济调整。也就是说,对人们产生影响的是价格水平变动的过程,即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过程。

四、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是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不成比例的变化。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扩大、税收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扩张效应;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削减、税收增加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收缩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紧缩效应。

在凯恩斯之前,就有人提出过乘数原理的思想和概念。但是凯恩斯进一步完善了这个理论。所以乘数效应也叫凯恩斯乘数。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帮助西方国家从大萧条中走出来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凯恩斯主义

一、萨伊定律

萨伊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定律产生于19世纪初法国拿破仑战争时期。当时物价急剧上升,货币贬值,公众不愿意保留货币,一有钱就赶快购买商品。

萨伊定律的内容是供给创造需求。一种产品的生产给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不论产量如何增加,产品都不会过剩,至多只是暂时的积压,市场上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一定是相等的,不会存在生产过剩性经济危机。这就是著名的萨伊定律。

萨伊不否认个别商品可能出现供不应求或生产过剩。但供不应求将导致商品价格上升,生产过剩就导致商品价格下跌,而商品价格的变化又会影响到供给和需求,从而在新的价格水平上达到均衡。

二、凯恩斯革命

18世纪初,一个名叫孟迪维尔的英国医生写了一首题为《蜜蜂的寓言》的讽喻诗。这首诗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敌手打败而逃散。

这首诗所宣扬的“浪费有功”在当时受到指责。英国中塞克斯郡大陪审团委员们就曾宣判它为“有碍公众视听的败类作品”。但在200多年之后,这部当时声名狼藉的作品却启发凯恩斯发动了一场经济学上的“凯恩斯革命”,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和总需求决定理论。

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停滞和30年代全世界普遍的生产过剩与严重失业打破了萨伊定律的神话。凯恩斯展开了对萨伊定律的批判,建立了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的中心第一次由资源配置转向资源利用,由个体转向整体。这是经济学理论的一次革命。

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凯恩斯的理论得到后人的进一步拓展,随之不断完善和系统化,从而构成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完整体系。这些拓展主要体现在希克斯和汉森同时创建的“IS-LM模型”、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弗里德曼提出的“永久收入说”、托宾对投资理论的发展、索罗等人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以及克莱因等人对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发展。

三、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或凯恩斯主义是在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提取出的经济理论。

凯恩斯认为,在短期中决定经济状况的是总需求而不是总供给,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总需求决定了短期内国民收入的水平。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引起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正是总需求不足,或者用凯恩斯的话来说是有效需求不足。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周期都是由总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当总需求不足时就出现失业与衰退。当总需求过大时就出现通货膨胀与扩张。

当总需求不足时,凯恩斯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各种支出和减税)与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来刺激总需求。当总需求过大时,凯恩斯主张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各种支出和增税)与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来抑制总需求。这样就可以实现既无通货膨胀又无失业的经济稳定。

凯恩斯重视消费的增加。1933年当英国经济处于萧条时,凯恩斯曾在英国BBC电台号召家庭主妇多购物,称她们此举是在“拯救英国”。他甚至还开玩笑地建议,如果实在没有支出的方法,可以把钱埋入废弃的矿井中,然后让人去挖出来。已故的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陈岱孙曾说过,凯恩斯只是用幽默的方式鼓励人们多消费,并非真的让你这样做。但增加需求支出以刺激经济则是凯恩斯本人和凯恩斯主义者的一贯思想。

凯恩斯主义肯定了政府干预在稳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战后”各国政府在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中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总体上还是起到了稳定经济的作用。“战后”经济周期性波动程度比“战前”小,而且没有出现20世纪30年代那样的大萧条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衡量一国的经济发展指标:GDP和GNP

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国内生产总值)和GNP(国民生产总值)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但GDP和GNP有着不同的内涵。

一、含义区别

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部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领土范围内,包括本国居民、外国居民在内的常住单位在报告期内所产和提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在1年中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一个国家常住机构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这个国家的常住机构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机构单位。同时,国外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机构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概念,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二、统计的区别

GDP是指在本国领土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以领土为统计标准。换言之,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属于本国还是外国,只要是在本国领土上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记入国内生产总值。

GNP是本国常住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换言之,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记入国民生产总值。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领土的本国公民、暂住外国的本国公民和常年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

举个例子来说,中国境内的可口可乐工厂的收入,并不包括在我们的GNP之中,而是属于美国的;而青岛海尔在国外开厂的收入则可以算在我们的GNP中。与GNP不同的是,GDP只计算在中国境内产生的产值,它包括中国境内可口可乐工厂的收入,但不包括青岛海尔在国外开厂的收入。

因此,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是:

国民生产总值 = 国内生产总值 + 暂住国外的本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创造的价值 - 暂住本国的外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创造的价值

我们把暂住国外的本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创造的价值减去暂住本国的外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创造的价值的差额称为国外净要素收入,于是有:

国民生产总值 = 国内生产总值 + 国外净要素收入

当国外净要素收入为正值时,国民生产总值就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反之,当国外净要素收入为负值时,国民生产总值就小于国内生产总值。

GDP失灵:无效的GDP与消失的GDP

GDP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指标,还有无效的GDP和消失的GDP,我们计算国内生产总值还应建立有效GDP和累计GDP的概念。

一、无效的GDP

有这么一则令人捧腹的经典故事:

有两个非常聪明的青年经济学家,他们经常为一些高深的经济学理论争辩不休。

一天,两人饭后去散步,为了某个数学模型的证明又争了起来,正在难分高下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的草地上有一堆狗屎。甲就对乙说,如果你能把它吃下去,我愿意出5 000万元。5 000万元的诱惑可真不小,吃还是不吃呢?乙掏出纸笔,进行了精确的数学计算,很快得出了经济学上的最优解:吃!于是甲损失了5 000万元,当然,乙的这顿加餐吃得也并不轻松。

两个人继续散步,突然又发现一堆狗屎,这时候乙开始剧烈地反胃,而甲也有点心疼刚才花掉的5 000万元了。于是乙说,你把它吃下去,我也给你5 000万元。于是,不同的计算方法,相同的计算结果:吃!甲心满意足地收回了5 000万元,而乙似乎也找到了一点心理平衡。可突然,天才们同时号啕大哭:闹了半天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却白白地吃了两堆狗屎!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只好去请教他们的导师,一位著名的经济学泰斗。听了两位高徒的故事,没想到泰斗也号啕大哭起来。好不容易等情绪稳定了一点,只见泰斗颤巍巍地举起一根手指头,无比激动地说:“1个亿啊!1个亿啊!我亲爱的同学,我代表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你们仅仅吃了两堆狗屎,就为国家的GDP贡献了1个亿的产值!”

两个人吃狗屎虽然创造了1个亿的GDP,但国民财富并没有增加,这就是无效的GDP。

二、消失的GDP

某地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大量房屋被冲毁,大片庄稼被淹没,老百姓痛心疾首。次年,他们又大举债务搞灾后重建,建筑运输等行业一片繁荣,这一年的GDP是往年的1.2倍,但老百姓反倒感觉自己的生活质量比原来差了一大截。原因很简单,洪水把多年来的劳动成果毁于一旦,而劳动成果就是往年GDP的累积,这些GDP因为洪水瞬间消失。

三、有效积累GDP

如果一边是GDP的增加,一边是GDP的消失;或者是GDP在不断地增加,但增加的却是一些无效的GDP,那么再高的GDP发展速度也并不能证明社会的财富在增加、经济在发展。只有积累下来并为人们所需要的有效GDP才是人类真正的财富。

所以我们对GDP的认识有待提高和完善。如果启用了GDP有效累积这个概念,我们对一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财富拥有程度就能够作出更加准确的判断,一地GDP的总有效累积数值越大,表明这个地方越富有;当年的GDP有效累积越多,说明当年此地的经济发展速度越快。

名义GNP和实际GNP:钱不一定值钱

一、名义GNP和实际GNP

不同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既可能是由于商品和劳务的实物数量的区别引起,也可能是由于价格水平的变化导致。

为了能够对不同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进行有效的比较,我们选择某一年的价格水平作为标准,各年的国民生产总值都按照这一价格水平来计算。这个特定的年份就是所谓的基年,这一年的价格水平就是所谓的不变价格。

用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叫做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用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叫做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中,各个国家一般每过几年就会重新确定一个基年。如图所示,当我们把2000年作为基年时,该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就会相等。假定价格水平一直处于上升过程,那么,在2000年以前,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就会小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年以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就会大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二、名义GNP和实际GNP反映了什么

某一年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和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差别反映的是这一年的价格水平与基年的价格水平的差异程度。因此,可以根据某一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来计算价格指数,即国民生产总值隐含折算数。

国民生产总值隐含折算数=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国民生产总值×100%

国民生产总值隐含折算数可以用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用国民生产总值隐含折算数计算通货膨胀率的方法是:

从上面可以看出,名义GNP和实际GNP可以计算出某一年的通货膨胀率。

GDP和社会福利:GDP增加,福利不一定提高

一、GDP仅仅是一个数字指标

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和企业都要根据社会整体经济状况作出自己的决策,政府要根据宏观经济状况作出自己的决策。这就需要一个具体的指标来反映整体经济运行状况。而且,这种指标必须具体、准确,让人一看就懂。于是经济学家建立了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创造了GDP这个指标。

自从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库兹理茨建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以来,GDP这个指标一直在使用和改进中。应该说,GDP是能基本反映一国整体经济运行状况与历史趋势。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人能提出广为公众接受的另一种指标体系来替代GDP,也没有一个国家不使用GDP这个指标,或者打算放弃GDP统计的计划。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或者从世界各国来看,GDP增长与人民福利的增长基本都是同方向变动。

二、GDP并不是衡量福利的完美指标

GDP表示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这代表一国的经济实力和财富,是人民福利增加的基础。没有GDP的增长,绝不可能有福利增加。追求GDP是各国政府的共同目标,这是没有错的,但GDP并不是衡量一国经济和人民福利的完美指标。

1.GDP的统计并不是准确的,有重复或遗漏

由于GDP是计算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不进入市场交易的物品与劳务就无法计算进去。法制越不完善,市场化程度越低,GDP计算中遗漏的就越多。据经济学家估计,就全世界而言,这一部分占GDP的2%~7%左右。

2.GDP没有反映出为增加GDP而付出的环境代价

例如,在GDP增长的同时环境恶化了,自然生态破坏严重,资源枯竭。这种代价无法计算入GDP中,但对人民福利有负面影响。基于这个原因,经济学家区分了反映生产水平的GDP和反映人民福利的净经济福利指数。

3.GDP是一个总量指数,没有反映出人均收入状况

在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随着GDP增长会出现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象。这时,GDP增加反而会引起人民福利的下降。GDP也罢,人均GDP也好,都无法反映收入分配状况,从而出现“富裕中的贫困”这种不正常现象。

由于这些原因,我们不能把GDP作为衡量一国经济状况的唯一标准。在衡量经济与福利状况时还要考虑物价指数、失业率、贸易总量、人均收入、环境污染指数、基金系数等指标。同时,由于各国市场化程度不同,汇率不同,也很难仅仅用GDP来比较各国的经济与福利水平。

三、要纠正唯GDP论

我国GDP的增长率相当高,但由于底子薄、人口多,GDP总量和人均GDP都还不高。保持较高的GDP增长率,仍然是重要的。

GDP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DP却是万万不能的。近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而不考虑环境的代价。我们要纠正的是唯GDP论。这就是说,我们在追求GDP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并逐步缩小收入分化差距,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许多经济学家认识到GDP这个指标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在全力地完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和GDP指标。半个世纪前,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就提出了净经济福利这个指标,但至今仍没有一套可以操作的计算方法,未被各国和联合国统计当局采用。至于绿色GDP与净经济福利指标也没有根本差别。在没有更好的、可替代GDP的指标出现之前,我们还不得不用GDP,无论你爱GDP也好,恨GDP也罢,使用GDP都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

基于以上原因,在把GDP指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全面尺度时,必须予以正确理解、看待和使用。特别是对于各级政府来说,不能把GDP增长速度作为衡量经济运行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应坚持速度与结构、质量、数量相统一,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把质量放在提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不要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