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职场新建议:一百条实用指南

教师职场新建议:一百条实用指南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刚迈入教师职场的新教师,“自我”往往被此刻周围的人们和过去影像中的人们的言与行淹没。教师不认识或不理解教育之外的世界,导致教师索问自身角色变化的困难;加剧这一困难的是教育内部的变革,到今天也是“眼花缭乱”,令人“目不暇接”。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关键,看来并不在教师,也不在于外部世界变化的迅速。

教师职场新建议:一百条实用指南

第九十三条 在教师职场中索问一生

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教师,一开始不太知道如何当好一个老师,他们发现,大学里学到的那么多理论,在一个个鲜活而迥异的学生面前,顿时显得安然失色,理论居然如此苍白无力。于是,他们学习当老师主要不通过理性,而是通过模仿,模仿身边的那些成熟的富有经验的老师,再就是品名追忆过去求学生涯中出现过的自己的老师的那些模糊了的影子。刚迈入教师职场的新教师,“自我”往往被此刻周围的人们和过去影像中的人们的言与行淹没。因而,他们成长的过程本身就是“自我”浮上水面的过程,他们时时索问自己“我如何才能当好老师”,是十分自然的事。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教师职场中“搏杀”了十年、数十年的“老手”,也常常无奈地说,“今天,我不知怎么当老师了”,或者悲哀地说,“我不知怎么上课了”。

不过,当我听到老师们发出这样的感叹时,我有了一丝欣慰,因为,教师一切的——作为职业的或是专业的发展,无疑起于对自己的一种索问,索问至少表明,教师无奈中希冀改变的不是外部环境,而是自己。时时主动索问这个问题的老师有可能成为一名好老师,因为这个问题看似教师在索问自己、反思自己,而事实上在索问这个时代的特征,以及这个变化迅捷的时代中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对学校教育和教师角色不断地产生的新需求。现在看来,一名好老师就一定是对外部世界、时代脉搏保持敏感的人,只有与外部世界和时代脉搏主动保持着血肉联系的教师,才会与时俱进,终身发展,从而在教师“职场”上“保鲜”,并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教师时时索问自身是教师行业的无奈。这个世界变化太快,现代化、市场经济、WTO、互联网全球化、现代社会,也许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化”。成天忙着教书、管学生、批作业的教师,猛一抬头,发现这个世界简直都已经不认识了。有甚于此的是,总有些“预言家”,经常地将“可能的”未来当成是“必然的”未来告知已经“手足无措”的教师,无端地加剧了教师的焦虑和恐慌。理论上说,教育是培养未来人的事业,理论上说,教师就应该偶未来眼光并率先成为未来人,可事实上却根本做不到。一是因为谁能真正预测未来?有些预言家们的动机是值得怀疑的;二是因为当前的物质条件和制度安排,使教师连追赶时代步伐尚且困难,更遑论“代表未来”。

教师不认识或不理解教育之外的世界,导致教师索问自身角色变化的困难;加剧这一困难的是教育内部的变革,到今天也是“眼花缭乱”,令人“目不暇接”。却不说形形色色的五花八门的教学法和教学模式,也不说现代教学手段的开发和运用,单说一个二期课改,使那些一向积极应对变革的教师不得不在忙乱的听讲座、备新课之余,心生困惑,“今天我不知道如何做老师”;而那些一向缺乏反省能力的教师,或许照样怡然自得,以不变应万变,你搞你的改革,我抓我的升学,万变不离其宗,分数自然代表一切。

但毕竟,教师能主动索问自身角色的变迁,是教师行业的光荣。因为,教师行业和所有的受人尊敬的行业的一个共同点就在于,这些行业可以自省和自律,并且有能力自省和自律。不过,行业的自省和自律并不代表从事本行业工作的人都有意识自省和自律,都具备了自省和自律的能力。我们身边有许多教师,虽然他们是教师,或许一辈子在当教师,却因为他们无力或放弃自省自律而成为平庸的人,而失去成为优秀教师的可能。(www.xing528.com)

教师自觉地时时索问自己如何当老师,一方面是令人骄傲的职业能力,但另一方面却可能是教师焦虑症的表现,这种焦虑症影响了教师的生命质量,最终可能导致教师行业内的消极情绪,更可悲的是,可能是尚在时时自觉索问着的教师,放弃了努力。“万马齐喑究可哀”!

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关键,看来并不在教师,也不在于外部世界变化的迅速。而在于,我们的教育,其实并不是一个独立部门,教育听从并跟从于时代的脚步,这一角色规定了教育只能是“陈旧”和“落后”的代名词。也许会有那么一天,教育一方面与其他社会子系统保持者有机的联系,另一方面,在观念、技术、思维方式上承担起领导时代潮流的任务,是教育术语和话语成为其他行业话语的主干,而不是如今天这样,用政治的、经济的、产业的、商业的、工程的甚至军事的术语和话语来表达教育的独特规律。今天统治教育的不仅是我们这个国家在艰难的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主流话语”,可能更多的是来自于西方所谓“发达国家”的外来语,一大批从事教育“进口贸易”的“专家学者”缺乏原创性的术语,和他们对教育话语的垄断权,使中国的、民族的、民间的教育表达失去了自然生成的空间和时间。

身处其间的教师,其终身学习,将不会是一种主动地、创造性地、建构的、愉悦的学习,而是被动的、适应性的、非选择性的和痛苦的学习。而且,这种学习将注定不可能是建设性的,注定是学不胜学的。因此,教师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职业角色,必须作出理性的思考,也就是使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更富有职业特征。

老师们,当你已经发出了心底里最真实的第一声询问时,你是否做好了要一生不停的追问的准备?

“今天,我,如何当好老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