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小说技巧:探索小说语言创造

现代小说技巧:探索小说语言创造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小说语言创造的可能性小说语言创造的可能性,实际要回答您承认的前题。假定你认为语言是独立的审美对象,它也是一个自足的生成系统,那它就有其创造的可能性,而且是无限的可能性。那么我们的小说语言创造便要想办法打破块面感,使汉语的流动感加强,也可以极态化地强化块面,突出视觉效果。

现代小说技巧:探索小说语言创造

六、小说语言创造的可能性

小说语言创造的可能性,实际要回答您承认的前题。你以为小说语言是一种工具,那么这个表达工具,只是一个中介,你的目的在于表达对象。工具在你使用过便完了。这就不需要它是否具有创造性,只要能作为服务工具就行了。假定你认为语言是独立的审美对象,它也是一个自足的生成系统,那它就有其创造的可能性,而且是无限的可能性。这样小说语言就作为一种主体现象呈现在我们面前。

在这世界范围内不存在哪种语言更优秀,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小说语言,只能是各有其特点。一种语言是一个民族思维的反应,这个语言有这个优势,那个语言有那个优势,一种语言的缺陷正好是那个民族思维的缺陷。因此我们在语言创造时要充分明确,来纠正我们思维上的缺陷。法语准确,德语逻辑,某种语言的优势又带来了它另一方面的缺陷。汉语的形象感强,它没有表音文字的曲折变化,没有那种节奏声音上的行云流水。但汉语的块面形象,独立形象强,一字一词能形成画面,因此汉语是一种视觉艺术,而西方语是一种听觉艺术。那么我们的小说语言创造便要想办法打破块面感,使汉语的流动感加强,也可以极态化地强化块面,突出视觉效果。汉语显示的意义是从组合中来,因此互补、对称是我们思维中深根蒂固的理念。因此我们极为看重的是为一个词语找一个好邻居。由此我猜想西方文字的碎片化实际是潜意识中有打破他们语言自身的连绵感使语言加强停顿、独立、间距,这样反而比连绵不绝的节奏感要强。如果汉语要加强曲折、绵延、流动感便要在虚词上下大功夫了。可见不同的语言有自己不同的创造重心和突破方向,这或许要从比较语言学中才能看得更清晰。

象征,隐喻,意象的言语在汉语的理解与应用具有极大的优势,象形文字自古以来提供了这种优势,因而我们的古典语言是天生有这些东西,只是到了近代的白话文以后,一是意识形态化;二是大量没道理的简化;三是急功近利的日常语汇;四是大量挪用外国语汇,使汉语自身的这种象征、隐喻、意象功能削弱。当今泛滥的平面写作,使那些稀松平庸、没有质感的语言成为潮流,汉语的形象功能岌岌可危,汉语本身的简化也是功利的,为了实用,而不为审美。人们索性在近五十年来,便将语言大大的急功近利地使用,因此人们很难去细心注意语言中形象的艺术了。于是创造更美好的汉语形象几乎就成了我们小说写作的一个语言上的任务。

汉语使用颇风行,那么多人遍及全世界,是一种高频文字。但实际上汉语是在萎缩,为什么这么说呢?日常使用汉字才多少,常用字有三千个左右,严重的公文主义,一种很小的生活空间,在大学生以下的人群里一辈子够用了。我们的高层,或渐渐会出现的中产阶级,他们并不产生语言。一个民族若到了连做学问的人在内都用不到一万字,古文字就是死文字,不是文字应该死,而是我们的汉语在慢慢地死去。更有甚者是翻译词汇激剧增加,说白了那是一种皮钦语,它不能达及汉语本原的艺术状态。这是从使用意义上说的汉语的耗损,另外从创造角度上,我们语言的贷偿能力弱化,创造性的区域没有扩大,一个人文科学领域里的创新,能产生一大批新的语言。例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给西方一下增加了多少语汇?再如结构主义,它几乎是新词、新概念堆起来的,又增加多少语汇、我们是泱泱大国,竟没有在几个领域中,我说的是人文科学领域中的世界领先项目。如何来扩大词汇量,如何来使句子的表意复杂化。一种语言的复杂化,一要发明新学科;二是哲学上要有长足的进步;三是要深入到精神领域里去,要产生杰出庞大的小说,从这点来说,《尤利西斯》便是对西方语言的伟大贡献。托多罗夫在研究弗洛伊德的修辞学时指出弗氏用语的手段:风趣、凝聚、复因决定,影射、间接表象、统一、移置、谐音游戏、多用、双关、节省、无意义、象征、隐喻、曲解等几十种语言创制方式。事实也证明,弗洛伊德上一个世纪给人们带来无数词汇,在丰富发展语言上他的贡献是世界性的,即使纳博科夫说他是一个骗子这又有什么关系。(www.xing528.com)

在中国因为实用主义盛行,而审美理想降低,每每对于有文字追求的文学艺术家采取轻视态度,简单地批判为“文字游戏”,繁文缛节,损害了语言的纯洁性。什么叫语言的纯洁性,难道仅使用三个字就是纯洁了。一种语言的壮大正在于它有容乃大,大度能容,有极为丰富的语汇,有极为复杂的语言表达。语言的游戏性功劳很大,中国如汉赋,西方如西蒙、索莱尔斯,他们的文字游戏是激活了许多人们通常情况下少用乃至不用的语言,一种语言只有在经常使用中才不会僵化或者死亡。而那种永远重复的意识形态的语言又绝不可能创造新的语象。

最近我在读唐以后的文言小说和宋元活本、拟话本,特别注意他们的用语。就连很差的拟话本中也会跟你透露很好的语言信息,语言记载了许多风俗民情的东西。很多华丽浮艳的传奇,文采极美,你深入进去会发现古人的装饰风格远比今天复杂多了。仅就衣服装饰而言,有关古代语言种类的就比今天多,这个多是称谓上的多,今天裙子一个词便结束了一类语言表达,而古人就头上的变化都会有几十个词。你说是今天的裙子多还是古人的发型多,肯定是今天的裙子多,但今天的裙子词汇少得只有概念,而古人的发型头发上用的饰物词恐怕有好几十个。这还是仅就词汇形象说,表意的复杂在中国长久以来是一个缺陷,从外部说,传统文学留下的产业似乎要多一些,但精神的细微表达就没有了,因而我们无法找到古人细微的精神世界。同样的问题,我们今天人口不知翻出了多少倍,应该说精神世界无比宽广和无比细微,但我们今天却无法去洞察这些精细而变化的精神世界。假定有一个由几个人组成一个团体,称名当代精神心理实验小说,甚至不惜去录音访问一些今天城市病患者,不是一般过程地去访录,而是创造性地,不惜用耶鲁学派词语考古的方法,去写精神幽微的变化。那坏了,一准会被视为几个精神病人。而对于他们的心理精细勾微会说,这老套了。还写这么冗长的心理报告。我断言他也进入不了出版物。在中国新品种开拓和发展几乎无法以几个人的力量去完成,那么,我们如何去壮大发展汉语言呢?

所以我只能说,做个人应尽的事。我提出几点小说语言创造的意见。1.发挥汉语象形文字的优势,在象征、隐喻、意象、讽喻上大下功夫。注重在一些小领域里创造新语象。2.古汉语极为丰富,我们要去救活一部分语象,特别是基本意义上的。学学古人的文字游戏,融入今天社会内容。3.注重吸取西方语言上的一些精神词汇,尽量以汉语的物质词代西方的物质词,找到一些新的使汉语流动感增强的方法。4.语言有大小两个维度,在宏大上我们只能创新学科。作为个人在小的上面下功夫,在语言上用微观物理学方法,记录当下一些不被人注意的生活细部,重点放在精神领域里的开掘。细微、反差、异化、矛盾、曲折、重叠、呓语、反语、曲解,一切精神领域里的变化,例如我们能做好一个正统的革命者的精神分析,一个暴发者的精神分析,那也是很有功劳的。要切实找到无意识深部的东西,也许我们在精神流动的表达实验中,我们更会找到汉语象滞重、方块、稳定的破解方法,一下子使汉语有了流动感了。5.我们创造的是现代汉语,因此今天的现代又是百年以后的古代,我们语象要有前瞻性,要融合今天的多种人文学科,但这融合是手段,例如科学的、生物学的、哲学的、音乐绘画的,各种学科可能为语言所用的,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创造出新的汉语言语学。索绪尔从语言学产生了符号学与结构主义,那为什么我们不能通过许多学科的研究而发现一条汉语发展壮大之路。乔姆斯基或许给我们提出了一点启示,但永远不够,现象学也是一个办法,但都不太切合汉语实际,大概还需要一个发明家,从别的学科启动汉语言语学。6.在世界语言与中国古代语言史上我们做一个大规模的发掘整理,找到汉语激活的一些新的机能、规律、方法。这种可能是存在的,唐宋以前都使用文言,突然到了明代大量兴起了白话,这样的白话杂有少量文言。但明代白话仍然是很审美的,不像今天的白话那么苍白。谁能找到一个新汉语的转机,谁就是未来历史上的伟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