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心理素质: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教育健康

教师心理素质: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教育健康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心理素质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教育机制赖以产生的基础,能帮助教师避免教育失误,减少挫折感的产生,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敏锐的感知能力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教师的人生观集中反映在教师对教学工作、同行及学生的态度和具体行为上,并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这必然会引起教师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保持愉快的精神状态,有益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素质: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教育健康

教师心理素质

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教育机制赖以产生的基础,能帮助教师避免教育失误,减少挫折感的产生,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下列心理品质:

一、敏锐的感知能力

感知能力就是调动各种器官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敏锐的感知能力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

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几十个学生,边讲、边写、边教,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注意到违反纪律的征兆,巧妙果断地处理各种偶发事件,排除各种干扰,维持课堂纪律。同时还要注意时间的进程,根据具体教学情境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语、举止和表情。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分配注意力、观察敏锐、判断准确、反应迅速。

二、坚韧的意志

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多变性,在教师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观和客观的困难很多,如果没有坚韧的意志品质,就不能够很好地完成教育任务。

一个教师必须能够坚定果断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能够约束自己的动作、言语、抑制无益的激情和冲动。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这个职业要求于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是要求自制。”如果教师这个职业没有沉着、自制和耐心,就不可能以宁静和善的态度处理问题,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

三、对学生无私的爱

热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这是教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与学生朝夕相处所形成的职业情感,是教师克吸重重困难作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强大的心理动力。

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表现在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智慧、才能和知识,用自己的心血培育学生成长。教师不需要向学生索取什么直接的报酬,唯有期望学生成才,把目睹学生成才作为人生最大的乐趣。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理智的爱。是爱而不纵,怨而不弃。是炽热的爱与原则的、公正的、合理的要求相结合。教师的爱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影响着学生智力、情感、个性的成长。爱学生应成为教师性格的组成部分。

四、创造性的思维

教育工作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工作之一,它不仅是科学的事业,而且是艺术的事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熟悉几十种专业的工作人员,但是没有——非对此深信不疑——比教师更富有求知精神,不满足现状,更充满创造思想的人。”

教师要把几千年来创造与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组成为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知识体系,还要运用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言语给学生讲解,要通过周密细致、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来发展学生的智力。可以说每上一堂课,就是一次创造性的劳动,一次艺术加工的过程。每一堂课上,教师都在运用着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五、为人师表的意识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各方面都应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一切人的表率。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育人,不仅用自己的学识育人,而且要用自己的品格教人,可以说没任何东西能够代替人格在教育中的作用。教师的职业是直接以自己的品格影响学生的品格,所以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言语习惯,生活方式和举止风度等方面“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能够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心理品质。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原则是什么

心理健康指的是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与绝大多数人没有显著差异的个体的状态。心理正常、行为正常通常被作为心理健康的同义语。

判断心理是否健康是健康心理学的一项重要课题,许多心理学家从多种不同行为表现的角度进行观察,提出了一些不同标准。我们认为,正常心理应具备以下八项标准:①智力水平处于正常值范围内,并能正确反映事物;②心理与行为特点与生理年龄基本相符;③情绪稳定,积极与环境相适应;④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⑤能适应社会,能协调好自己的人际关系;⑥行为反应适度,不过敏,不迟钝,与刺激情境相适应;⑦不背离社会行为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个人动机并使合理要求获得满足;⑧自我意识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差距不大。

确定心理是否健康的绝对标准十分困难。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判断心理是否健康一般可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①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原则。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无论形式或内容均应与客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保持一致,即同一性。人的心理行为若与外界失去同一性就难以为人理解。

②心理与行为的整体性原则。一个人的认知、体验、情感、意志行为在自身是一个完整和协调一致的统一体。这种整体性是确保个体具有良好社会功能和有效地进行活动的心理基础。例如,遇到一件令人庆幸的事,应有愉快的情绪体验及相应的表情,并以欢快的语调和行为来表达,如果一个人用低沉不快的语气叙述一件愉快的事件,或者对痛苦的事件作出欢快的反应,那就是不健康的异常状态。

③人格的稳定性原则。人格(个性)是个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形成之后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在一切生活中显示其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在没有重大变故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如果一个爽朗乐观、外向的人,突然变得沉闷、悲观、内向,说明他的心理行为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这就要考虑他是否出现异常。

正确的人生观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有何影响

人生观是个人对人生目的、意义及行为价值的总的观点。人生观属于思想意识范畴,并以观点、信念、理想、需要、动机、兴趣等具体形式表现于人的个性倾向之中。它不仅决定着人对事物的态度,而且调节着人的行为及其方式。

教师的人生观集中反映在教师对教学工作、同行及学生的态度和具体行为上,并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教师把发展党的教育事业作为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神圣职责,积极向上,努力进取,那么,他对待教学工作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认真学习教育理论,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对待同行积极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对待学生,言传身教,严格管理,热情帮助,以学生的进步为荣。教师的辛勤工作不仅会取得丰硕的教学成果,而且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同行的尊敬,受到社会的赞许和支持。这必然会引起教师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保持愉快的精神状态,有益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如果教师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把从事教学工作看作一种谋生的职业,甚至当成“副业”,那么,他对待教学工作、学生和同行的态度和行为便迥然不同了。

对待教学工作敷衍了事,尽量推诿,能省则省,能拖则拖;对待奖金争多叫少;对待同行不是积极合作,而是争名争利;对待学生不是热情帮助而是漠然视之。消极应付的态度不仅导致教学成效的低劣,而且会使学生失去对教师的尊敬之情;与同行的关系也变得紧张;同时也会受到社会的指责。其结果,使教师本人失去良好的人际环境,引发消极的情感体验如焦虑、痛苦、県徨,最终必然危害其心理健康。

由此可见,正确的人生观不仅对党的教育事业有重要意义,而且是教师保持心理健康的首要条件。

教师怎样评估自己的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和康复力

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康复力对教师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它们是衡量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志之一。

意识水平是人调节意识活动的能力。评估意识水平的高低主要以人的注意力水平为衡量标志。注意力水平越高、意识水平越高,注意力水平与意识水平成正比。注意力不集中(如不能专注于某项工作、不能专注地思考问题、注意涣散、丢三落四等)往往是某些严重精神疾病的前兆。但注意的稳定性过强,如强迫观念的注意固定则属于心理障碍

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人类心理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有赖于社会交往的发展。个体的社会交往若被剥夺,就会出现心理障碍。正常人在社会交往中,择友而交,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能从品德、才学、思想等方面着眼。社会交往能力差的人表现为两种极端现象:一种现象是与亲友隔绝往来,对人冷漠无情。另一种现象是过分无选择地与人交往,并十分热情和兴奋。这两种现象的共同本质是对社会交往缺乏目的性,没有或缺乏社会交往的技能,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实质有错误认识。

康复力指人在蒙受精神打击和刺激后心理创伤的复原能力。生活中任何人都难免遭受打击或受到冤屈,造成心理创伤。遭受心理创伤以后,情绪波动、行为可能暂时偏离常规,或出现躯体或精神症状,严重的会轻生自杀。评价康复力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①康复的时间,有人在受到心理创伤以后,能很快恢复正常状态,而有人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②对造成伤害的精神刺激的敏感性,如对别人无意中谈到类似于对自己造成伤害的事,过于敏感,并引起恐惧、焦虑和情绪激动等心理反应。这种反应愈强烈,康复力越差。

恰当地评估自己的意识水平、社会交往力和康复力,对于教师正确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很有裨益。

教师怎样评估自己的适应能力、耐受力和控制力

适应力、耐受力和控制力是衡量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之一。

适应力是人对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认同力,这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人虽然可以在实践中能动地改造社会和自然以适应自己的需要,但毕竟无法按自己的意志左右自己的生存环境(含生活环境、工作性质、工作环境、人际环境、个体内环境等),因此,被动地适应和主动地适应环境,都是不可避免的。

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工作单位的改变、生活待遇的变化、物价的升降、居所的迁徙、家庭的变故都会对教师的心理产生影响。对于环境的变故能否很快适应是评估教师适应能力的主要标志。

如果对环境的变化很久无法适应,甚至焦虑不安,血压变化、心悸失眠等,则属于适应力弱的标志。同时,神经活动类型也是评估教师适应能力的一个标志。灵活型的人适应力强,而不灵活型的人适应力较弱。

耐受力是指人对精神刺激或压力的承受力或抵抗力。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压力或精神刺激,过度的竞争、亲人的亡故、个人躯体的病变都会对教师的心理产生压力。

评估教师的耐受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①对精神压力的反应强度,耐受力低的人反应强度大,如有人亲人亡故时悲痛欲绝、甚至立刻昏厥。相反耐受力高的人反应强度小,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②对长时间精神刺激的反应。有人在长时间的精神刺激下,出现心理异常,有人则能以克服这种精神刺激作为人生的动力,显然前者耐受力低,后者耐受力高。③神经活动类型也对评价教师的耐受力有一定作用,强型的人耐受力强,弱型的耐受力差。

控制力是指人对自己的心理活动或行为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人的情感的表达、情绪反应的强度、动机的趋向和取舍、思维的过程都可以受人的意识的控制。评估教师控制力的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思维是否流畅;情感表达是否恰当;举止是否得体;对待挫折和变故是否能理智地处理;动机是否恰当,需要是否现实。

恰当地评估自己的适应力、耐受力、控制力,对教师保持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人的心理,从其产生的过程来看,它是物质的生理过程的产物;而从其产生的根源来看,它又是现实事物的反映。因此,人类机体的结构和机能的特点,以及周围环境的特点,必然对人的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生理因素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社会因素则对心理的健康发展起主导作用。

在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生理因素中,以下三种最为重要:

1.先天素质。先天素质指一个人生来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体格、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特点,脑的结构和机能的特点等。在这些生理特点中以神经生理特点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强型的神经系统能承受繁重、长时间的工作负担;而弱型的神经系统在强烈、持久的刺激下,就可能发生崩溃;灵活型的神经系统,可以适应多变的环境,而不灵活型的神经系统则对变化过多的环境难以适应。

2.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是人体内分泌各种激素的细胞团,如脑下垂体、甲状腺、生殖腺等。这些对人的心理产生间接影响。如甲状腺亢进的人,除发生眼球凸出,心悸手颤等症状外,也会使患者出现神经过敏,情绪易激动等心理症状。而功能不足又会引起智力迟钝、记忆衰退、情绪淡薄。

3.生理病变。教师躯体的疾病或损伤也会造成心理活动的缺失或障碍。心脏病会引起精神活动的异常,如记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疲劳过度以及严重的营养不良会引起感觉迟钝、记忆力判断力降低、精神不振等。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家庭因素。生活的窘迫、子女就业的困难,夫妻关系的不和睦等都会直接危害教师的心理健康。

2.工作环境。这包括自然环境和学校的人际环境。上班乘车的拥挤、噪声的纷扰;过度的竞争,教学工作中的过失,与同行之间关系的紧张也会给教师产生巨大心理压力,导致教师心理的异常,如:过度焦虑、记忆力减退、心悸、精神萎靡。

总之,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了解这些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这样才能保持心理健康。

导致心理异常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噪声、污染、过度竞争等外部因素是导致心理异常的主要条件,但这些条件也要通过心理活动的内部矛盾发生作用。这些矛盾如得到顺利解决,人的心理就会健康发展。这些矛盾的激化则会引起心理的异常变化。导致心理异常的内部矛盾(内在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需要

需要是个体对内、外环境有所需求的主观状态,它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它以兴趣、爱好等具体形式表现于人的行为中。人的需要与社会所提供的条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如教师不仅有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也有对精神生活的需要,教师希望取得事业的成功和学生的爱戴。教师的这些需要能够通过自己努力工作而得以满足。因此,这些需要是合理的。但如果教师追求不切实际的名利地位,自己又不努力工作,这样教师的需要就会与社会现实产生巨大落差,产生矛盾。这样矛盾长期持续地发展便会导致心理异常。

二、心理冲突

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人提出一些新要求。如果人的认识、情感不能适应这些变化,就会产生心理冲突。一般情况下,心理冲突只会给他带来一些不愉快的感受,并不会引起心理的异常变化;但心理冲突长期得不到缓解,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严重的可能导致不同的心理疾病。

心理冲突可能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需要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合理的需要和愿望,但无满足需要和愿望的条件;另一种情况是需要和愿望不合理,违背多数人的意愿和利益。这两种情况下都会导致心理冲突。第二方面是需要与需要之间的矛盾。这有多种情况,如,两个目标都符合自己的愿望,然而事实上不可兼得,必须在其中选择一种,这叫趋一趋冲突;两个目标都不符合自己的愿望,然而由于环境所迫,又不得不选择其中一个目标,这叫避一避冲突;为了达到某一个极有意义的目标,必须付出巨大代价,而且成功和失败的机会各占一半,在进行选择时产生的心理冲突叫趋一避冲突。

心理冲突不一定都危害人的身心健康,但激烈而长久的心理冲突则应尽量避免。

三、恐惧

恐惧是在可怕的情景影响下产生的一种十分强烈的紧张情绪反应。恐惧产生时,常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血压升高、嘴唇颤抖、身冒冷汗、四肢无力。同时,恐惧也会使人的知觉、记忆和思维过程发生障碍,失去对当前情景分析判断的能力,并使行为失调。

四、自卑

自卑属于性格上的一个缺陷,表现为对个人的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在这种评价过程中,人常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验,如害羞、不安、内疚、胆怯、优伤、失望等。这种情绪会导致人在工作、生活、学习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畏首畏尾,同时会摧毁人的信心和意志,严重的自卑心理会引起行为失常和心理变态,如用恶作剧引起人的注意、吸毒、酗酒、犯罪、甚至轻生自杀。

教师应该注意防治哪些心理疾病

我国患有严重心理障碍的病人占全部人口的百分之一左右,轻度的心理障碍的病人则比较多见。心理疾病的种类很多,但教师易患的心理疾病有以下几种:

一、适应不良反应

适应不良由各种精神刺激所造成,持续时间较长,通常持续几个月。适应不良的人在情绪上表现为抑郁、悲痛、烦恼、焦虑、恐惧等,在行为上表现为攻击性或反社会行为。

二、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由于某些长期存在的内心冲突引起脑机能活动平衡失调而产生神经活动能力减弱所造成的。主要表现为易于兴奋和迅速疲劳且伴有各种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起病大多缓慢,起初程度较轻,病清反复波动,以后症状加重,并变得固定和持久。

主要症状是感觉过敏,畏光怕声,头胀、头昏;入睡困难,睡眠浅、多梦、易惊醒:注意力痪散,记忆减退,易疲劳;心悸、多汗、手脚发凉、食欲不振、腹胀、月经失调、尿频、早泄、阳痿等。

三、焦虑症

急性焦虑症起病突然,病人感到内心紧张、恐惧或难以忍受的不适感。感到灾难将至。慢性焦虑症发作持续较久,焦虑程度时有波动。终日紧张、心烦意乱,坐卧不安;对自己的健康忧虑重重,常感到胃肠不适,腹胀、尿急、头痛、腰酸及性功能障碍。

以上三种是极常见的轻度心理疾病,防治比较容易,但如果不及时诊治会导致更严重的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等。

什么是心理治疗它主要包括哪几种方法

心理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知识及方法来治疗病人的心理问题的活动。心理治疗是精神科医务工作者及精神卫生工作人员最重要的工具。它不仅可以在临床上使用,而且更可以广泛应用到日常生活的人际关系调节中,如对子女之教养、学生的督导、夫妻相处及一般的为人处事,可以说是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帮助别人”的一门学问。因此,教师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治疗方法的知识。心理治疗的方法很多,但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www.xing528.com)

一、催眠疗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分析病因并配合其他疗法的辅助疗法。病人在催眠状态下,可以根据治疗者的言语暗示,把清醒状态下难以启齿或不愿说出的经历说出来,并能回忆起已经遗忘了的事情,这对诊断病情,了解病人的起病原因非常重要。在催眠之前要测试被试者暗示性的高低,一般来说,暗示性低的人不宜用催眠疗法。在催眠时,让其凝视头部上方的光亮灯罩,并进行诱导性暗示,直至使患者进入催眠状态。这时可将事先拟好的问题用暗示的语言来询问被治疗者。问语只陈述一个事实,以便于理解,患者只需要用“是”或“否”来回答。患者将长期积压在心头并造成心理压力的经历说出以后,病情便减轻了。这种技术要求较高,适于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治疗专家使用。

二、暗示疗法

暗示是一种不加批判地接受意见、信念,从而改变自己的判断态度和行为的心理过程。人的暗示性有很大的个体差别人在不熟悉的领域易受暗示;文化程度低、生活经验不多的人易受暗示;人在疲劳、营养不良、某些药物作用和催眠状态下易受暗示;主试的权威性越大,被试受暗示的程度越大;儿童和妇女易受暗示。由于患者受暗示的影响,易于改变自己已有的观念和判断,这样可以消除不良心理压力对患者的影响,促进患者的恢复。暗示可以在催眠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正常状态下进行。直接暗示法是让患者静坐在舒服的椅子上,医生用均匀有力的语气给予事先编好的暗示性语句,与患者对话。间接暗示法是借助于电流刺激或仪器检查等相配合,或与轻微的触觉刺激结合作用,并用语言的强化进行暗示治疗。直接暗示法与间接暗示法常结合使用。

三、行为治疗法

行为治疗法又叫行为矫正疗法。它是根据条件反射形成和消退的原理,通过矫正人的行为来促使患者心理的康复的。行为疗法虽然种类繁多,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首先了解病因并确定病人的主要异常行为作为治疗目标;其次向患声说明行为治疗的目的、方法和意义,使病人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而主动配合治疗;第三采用专门治疗技术,如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涂、行为塑造法、自我调整法、自我训练法,同时配合药物或器械进行治疗;第四根据行为改变情况分别给予表扬强化刺激(如表扬、鼓励、物质奖励等),或给予“惩罚”(如批评、疼痛刺激或撤销奖励等)。第五,在收到一定疗效后,让患者自己掌握和使用治疗方法,从而把治疗环境中获得的效果巩固下来,并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生物反馈疗法

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借助电子仪器,让人们能够了解自己身体内部正在发生的变化,从而学会控制内脏的技术的医疗技术。主要用于调节和控制患者的心率、血压、胃肠蠕动、肌肉紧张程度、脑电波,从而改善患者机体内各种器官的机能状态,矫正对应激的不适宜反应,而有利于身心健康。具体做法是用专门的电子设备探查人的生理功能,并通过记录和显示系统,让患者知道它们的变化;然后,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机制,连续对生理功能的正确反应进行强化,从而使患者学会控制自己的生理功能。

什么是挫折心理教师应怎样调整自己的挫折心理

人的行为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并以追求满足某种需要为目的。但事物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的需要往往难以满足。心理学上把这种受动机支配的行为遭受阻碍时发生的心理变化叫做挫折心理。

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遭到挫折是难免的,因此教师必须学会在受到挫折时,调节好自己的心理。调节挫折心理的方法有很多,主要的措施如下:

1.重新评价自己的动机和需要。教师应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受挫折的原因,对挫折作出正确归因,确定自己的动机和需要是否合理。如果是动机或需要过高,应该对其进行调整如降低要求、分步完成、放弃要求等。这是保持心理平衡的关键。

2.端正对挫折的态度。任何挫折都有两面性,一方面挫折可能给人心理上以伤害,另一方面,从挫折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因此,教师应善于总结教训,从失败中汲取前进的动力。

3.调节自己的情绪。有几种可用的方法,如:活动转移法,通过其他活动使自己忙碌起来,时间一长痛苦便慢慢消退了,这时再理智地分析失败的原因、调整目标、交往调适,通过与亲友的人际沟通,达到交流感情、减轻烦恼困扰的目的;适当发泄,与领导、亲人将自己的痛苦说出来,取得亲友和领导的同情,这样可以减轻自己的痛苦;榜样认同,通过阅读和自己有类似经历的人物的传记,了解榜样是怎样对待自己的挫折的,这样可以坚定自己的信念,提高调节情绪的能力。不管用什么方法来调节情绪,教师都不能对挫折抱回避的态度,如果一味回避挫折带来的痛苦,便会使人产生自卑、畏缩的情绪体验,最终损害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怎样消除过度焦虑

焦虑是当一个人意识到完美的状况正处在危险或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反应。这里所说的完美的状态包括很多方面,就个体本身而言,包括:自己生理上的健康、生命安全、心理的宁静、事业的成败、自尊的维护等;就周围环境而言则包括为他人的安危而担心、对他人的事业而担心,如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考不上大学或找不到工作等。紧张是程度较轻的焦虑,人们往往可以从情境中意识到;而过度焦虑则是程度较重的焦虑,它是对特定危险刺激作出的强烈情绪反应,如恐惧。过度焦虑会摧毁人的防御机制,使人丧失斗志。长期的过度焦虑必然会导致心理活动的异常。因此,教师应学会避免和消除过度焦虑。

过度焦虑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因此,要消除过度焦虑,必须针对各种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种产生焦虑的原因是在认识上夸大了当前情况对自己或亲人的危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很快从紧张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事后再理智地分析,便会消除焦虑。因为事后的情形表明,当时的情境并没有造成什么危害。过度的焦虑便会自然消除。在遇到危险情境或遭遇挫折时,教师应竭力使自己保持冷静,修正自己的判断,减弱危险刺激的影响程度。

第二种过度焦虑是由于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被破坏了,一个平常的刺激便会引起自己的强烈反应,如常从梦中惊醒、被一般的声音吓一跳,常常有大难临头的感觉。这种过度焦虑必须通过较长期的心理治疗才能消除。比较常用的方法是系统脱敏法,它的治疗程序是将事先准备好的卡片拿给患者看,每张卡片上都记录着一个使人产生焦虑的情境,要求患者按顺序分出产生焦虑程度的等级,焦虑最强的卡片放在最下面、焦虑最轻的放在最上面;让患者放松全身各部分的肌肉;拿出第一张卡片,让患者详细看完以后,闭上眼睛,描绘或假想卡片上发生的情景。这样进行下去,直到你感到焦虑为止;然后停下来,进行肌肉放松练习。待完全放松以后,过几秒钟再从头看卡片,闭眼假想……如此重复,直到最后一张卡片看完后,在假想时不产生焦虑为止。如果幸运,你可能很快完成上述程序,如果你在半小时内未能完成,则需要到第二天再进行治疗了。这种治疗结束以后,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焦虑时,你可以用上述方法使自己放松下来。

什么是竞争,教师在竞争中怎样调节自己的心理

竞争是在完成相同任务的个体或团体间力争超越对方,达到最好成绩的活动。竞争在工作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掘人的潜力。但在竞争中,如果不注意调节自己的心理,竞争会给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焦虑的情绪反应,同时会诱发妒嫉、怨恨、自卑的情绪,导致对竞争对手的敌对行为。这不仅会使工作蒙受损失,而且会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导致心理疾病。因此,教师在竞争中应注意调节自己的心理。

首先,教师应对竞争目的、意义有正确认识。竞争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手段,竞争不是目的。在公平的竞争中,竞争中的胜负取决于本人的基本素质和努力程度。但如果对竞争有错误认识,把竞争当成争名夺利,那么,在竞争中教师就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

其次,教师在竞争中,应正确对待竞争的胜负。取得较好成绩不仅是自己的努力的结果,也浸透了许多同行的心血,不能把成绩看作自己追求名利的敲门砖,更不能因此自满骄傲,这样不仅会导致自己工作的退步,也会引起人际关系的紧张,给自己造成不良的心理负担。竞争失败者更应该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改进自己的工作,不能妒嫉、诋毁对手。这样会对自己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坏影响,导致人格障碍。

第三,竞争中应克服自满、自卑、妒忌的情感反应。这几种反应都是没有超脱竞争情境,从人生各个方面来认识竞争在个人生活中的地位。每一教师都有其优点和缺点,谁都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超过别人,同事之间主要的关系是合作而不是竞争。因此在竞争中,具有自满情绪的人,应多注意自己的不足之处,认识竞争对手的优点,这样有助于克服自满情绪。具有自卑、妒嫉的教师往往没有很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因此,这类教师应调整自己的认识角度,努力发现自己的优点,这样便不会把竞争看成是对自己的伤害,从而消除自卑、妒嫉的情绪反应。

教师怎样保持良好的心境

凡属于使人振奋快乐、朝气蓬勃的心境,称为积极心境。而垂头丧气、颓废悲观的心境为消极心境。消极心境长期持久地延续会导致躯体机能减弱,并对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

心境是在外部环境与个体内部矛盾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并发展的,外部环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境,主要靠对自己的心理进行有效调节。

1.认识分析,分析导致不良心境的原因。我们知道,情绪的产生不是完全自发的,是通过主体对环境的主观评价以后才产生的,要保持良好心境则必须澄清认识,端正人生态度,这样才能消除不良心境产生的土壤。

2.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将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有条不紊地安排好,按计划行事,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习惯。有规律的生活有助于生理功能的协调,同时对保持良好心境很有益处。但生活计划的安排应有一定的弹性、否则意外的事件便会打破自己的安排,导致心理的紧张或焦虑,破坏自己的心境。

3.运动。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会使人的躯体得到锻炼,加速对体内有害物质的排出有利身材健康。同时,运动可以使人精力充沛。这对人的心境有良好影响,消除了因身体状态的不佳导致心境不好的因素。

4.放松。在紧张的工作、学习活动后,应注意放松训练,紧张的工作、学习不仅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和脑力,而且代谢的废物便在身体内增多。所以应适当地进行放松训练,如躺在很柔软的长椅上,放松自头顶至四肢的每一块肌肉,调匀呼吸。这样工作、学习后的紧张感会慢漫地消除了,交替进行体力和脑力劳动也会有放松的效果。

5.音乐。好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多听情调高雅、积极向上的音乐,对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持良好心境很有好处。但心境不好时切不可听让人颓废的音乐,这些音乐会使不好的心境更加严重。

6.回忆愉快经历。在心境不好时,也可以尽力回忆一些愉快的经历,如一则小笑话,看一帧愉快旅游的留影。儿时淘气的情景等等,这样优郁的心境便慢慢地消除了。

情绪对身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主观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好恶倾向。情绪伴随着人的各种活动,是对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因素。

早在两千年以前,祖国医学就把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看成致病的重要原因,认为这七情的过度变化,会引起内脏功能的失调,气机紊乱。《黄帝内经》称: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如果情绪变化特别强烈,就会明显损害人的内脏,即所谓喜伤心,忧伤肺、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某些消极情感如悲、惊、恐等,会使人的胃肠功能失调,出现四肢无力、盗汗、遗精、消化不良、记忆力降低、判断力下降,机体的防御功能减弱,从而易患其他疾病。过度的情绪反应如狂喜、狂怒、忧伤悲切、恐惧、过度焦虑,会使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神思不清、食欲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消化不良、心跳加速、血压升高。严重的会诱发癫狂症、高血压、脑溢血等症,对身体健康产生极坏影响。

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有快有慢。强烈的情绪反应会导致已患疾病病情加重,或诱发更严重的症状。消极的情绪反应对健康也会产生轻缓慢的影响。它往往会破坏人对疾病的抵抗力,从而诱发其他疾病。这种危害往往被人忽视。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良好情绪,这对保持身体健康很有裨益。

培养自己的良好的情绪应注意以下几点:

1.做情绪的主人。现代科学告诉我们,理智的力量完全可以控制情绪的波动。这是因为情绪固然是由客观刺激所引起的,但它又是一种主观体验,因而受意识支配。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同时要锻炼意志。意志越坚决,自制力越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情绪的主人。

2.保持豁达的胸怀。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不追求不能实现的目标,这样使自己的主观世界更接近客观现实,减少了客观刺激对自己的危害。

3.从劳动和学习中发现人生的乐趣。劳动和学习不仅可以增长见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产生充实感,而且会排遣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情绪的平衡。

4.多参加有益的体育运动。体育运动不仅可以舒筋活络,促进新陈代谢,而且可以使人从中获得生活的乐趣。教师是脑力劳动者,整天与书本、学生打交道,参加适度的体育活动,可以使大脑得到休息、消除疲劳、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人精力充沛。这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使教师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另外,旅游访友、绘画作诗等也对教师培养良好的情绪很有好处。

青年教师应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青年教师朝气蓬勃,主动积极、勇于创新,对未来充满憧憬。但由于社会阅历不足,对自己及社会的认识不够深刻,往往会陷入诸多心理矛盾之中。青年教师的情绪调节机制正处于成形阶段,表现为,情绪的体验与反应强烈、情绪稳定性差,对情绪控制力不足。由于这些情绪特征,青年教师在心理矛盾中,比较容易受到伤害,产生异常的心理反应。因此,青年教师应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

首先,青年教师应了解自己性格上的弱点,有意识地加以改进,提高自己对情绪的控制力。如有的青年教师易怒,这不仅会伤害别人,而且造成人事关系的紧张,并给自己带来心理健康的危害。因此、青年教师应正确对待自己这一缺点,在每次发怒之前便提醒自己加以克制,或通过转移注意、推迟发作(如通过数)等方法来加以调节,这样便慢慢学会调节情绪的技能。

其次,要妥善地消除烦恼。青年教师的烦恼纵然千差万别但总离不开“成家、立业”两大人生主题。

在成家问题上,每个青年男教师都希望有一个美丽、聪明贤慧的妻子,而女青年教师则希望有一位英俊、潇洒、有能力丈夫。一般来说,如果恋爱顺利,这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工作生活都十分有利。如果恋爱失败甚至屡遭挫折,则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伤害。因此,青年教师在选择未来的人生伴侣时应掌握以下原则:

(1)不要将伴侣的标准太理想化,以致超越了现实。

(2)应适当考虑双方的物质、文化基础条件,但这不能作为绝对条件。

(3)情感专一,切戒心猿意马,脚踩两只船。

(4)正确对待老人们的意见,但要认真分析,不可全听全信。

(5)失恋不失志,勇敢地生活,坚信:好男儿何患无妻,好女子何愁嫁夫!当然,失恋以后要认真总结教训。

在立业问题上,虽然教师已有比较保险的工作,不必担心失业的危险,但往往有一些青年教师不满自己低微的薪水,想改行跳槽。也确有一些教师找到了更喜欢的工作。但并非每一个跳槽的教师都会成功,关键要看他的能力才干、机会、人事关系。因此,教师在选择跳槽的举措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有些教师虽没有改行的想法,但仍有屈才的感觉,这就需要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调节了,事实上,在每一种职业上,都可以作出杰出的贡献,只要努力工作,必然会赢得同行的赞誉、学生的尊敬、社会的肯定。因此,我们认为,青年教师应立足本职工作、辛勤耕耘,必然会有丰硕的成果。这不仅对党的教育事业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克服県徨、忧郁、自卑的心理,保持心理健康。

中年教师应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

中年人的心理已发展成熟,能独立进行观察和思维,组织安排自己的生活,智力处于最佳状态。情绪趋于稳定,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但由于中年人多是工作中的骨干,在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因此社会负担最重,心理压力最大。如不注意调节自己的心理,身心健康就会受到损害。

中年教师要保持心理健康,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量力而行。有些教师为了很快提高教学成效,不怕劳累、废寝忘食,具有拼搏精神,但缺乏营养和适当休整,结果使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因此,中年教师应对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有正确的估计,从长计议。

2.修身养性。人到了中年,应该有更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品德有助于保持心理平衡。中年教师还应该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在遇到焦虑、抑郁的情境时,应寻找解脱途径,尽量避免激烈的情绪反应。

3.丰富业余生活。许多中年教师因为工作繁忙,家务繁重,许多业余活动都不再参加了。其实丰富的业余生活可以消除疲劳。但业余生活应有节制,切勿长时间地从事一种活动,这会增加自己的疲劳。

4.学会放松技巧。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紧张情绪。在处理了一件棘手的事情以后,应及时地进行放松,不让紧张情绪影响自己的休息和睡眠。中年教师可以学习太极拳、气功、或肌肉放松训练中的一种。如应用得当,可以非常有效地消除紧张情绪,保护身心健康。

处于更年期的教师应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

更年期是中年走向老年的过渡时期,一般在50岁左右。更年期的教师的心理特点是:感觉过敏或迟钝、易怒、忧郁、猜疑心重,常出现健忘症,工作能力降低。如果不注意调节自己的心理则会出现更年期综合症。

使更年期平稳地过渡到老年,调节好自己的心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事先要做好迎接更年期的精神准备,应该认识到“人无不老”。了解更年期心理和心理的变化规律,从而避免因轻视、疏忽、或妄加猜测导致的焦虑不安,同时,有意识地适应更年期的各种症状,努力提高自我控制力。

2.正确对待症状,有病早治,适当地调理。人到了更年期,不论有无症状出现,都应该主动地到医院检查,发现疾病应及时治疗。如系更年期的一般反应,则不必介意,保持镇静、避免盲目疑虑和不必要的惊慌。

3.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常,饮食有节,适当地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以及放松训练,消除紧张情绪。

4.以静制躁:更年期的教师易发怒、焦虑和猜疑,因此,更应该注意有意识地延续情绪的产生,削弱不良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危害。

5.多到老朋友那里谈心,一方面可以学习克服情绪波动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交谈,获得理解、同情和关怀,使心理得到平衡。

老年教师的心理有哪些特点,应如何调节

人进入老年时期,生理机能开始衰退,疾病增加。在心理上,脑细胞的减少带来了脑功能减弱,感觉分析器、运动分析器灵敏度下降。认识能力降低、记忆力越来越差、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安定。

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退休、疾病、丧偶等因素的影响,使老年产生被遗弃感,感到孤独,对人对事往往很固执。这种心理状态的继续发展会损害老人的心理健康。因此,老年人应注意调节好自己的心理。

1.注重防病,处病不惊。老年教师对待自己的疾病往往有两种错误态度,一种是不服老,意识不到自己年龄已经大了,还和年轻时一样生活,不注意自己的身体,不重视防病治病;另一种是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比较敏感,常疑心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对自己的健康过于担忧。对此,应有正确态度。如果有了疾病,不要紧张、恐惧、胡思乱想,要镇静地面对现实积极治疗。

2.乐天知命。知命就是了解客观事物的规律,乐天即乐观地对待事物的发展。新陈代谢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普遍法则,生老病死是一条自然规律。因而,不必为身体变化而伤心。

3.性格开朗、情绪乐观。研究表明,长寿者的共同特点是:“不畏惧死亡和疾病,而有乐观的情绪。”因而,要设法避免发怒和狂喜,遇到难事,不要急躁;遇到悲事,不过于伤心;遇到喜事,不过于高兴。使自己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情绪中生活和工作。

4.生命不息,活动不止。适量的家务活动,使自己的生活充实,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使自己感到对社会仍然有用;经常参加文娱活动,可以陶冶情操;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防止疾病,延缓衰老。通过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心理健康。

5.互敬互爱、家庭和睦。家庭是老年教师的主要活动场所,它与老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老年教师要注意培养互敬互爱、家庭和睦的气氛。首先,要正确解决不同辈人之间认识上的差距,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其次,妥善处理家庭琐事造成的矛盾,心胸豁达,宽宏大度,忍让为先,互相体谅,不为家务琐事增添烦恼。这对老年教师的心理会产生良好影响。

总之,老年教师如果能做要到经常活动,认真处理老年期的一些问题,性格开朗,情绪乐观,家庭生活和谐,他们一定会健康长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