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点改写与写作角度-中国小说史论

重点改写与写作角度-中国小说史论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三条线索聚拢起来,就构成我们现在改写这本书的骨干。篇幅缩简,则它所能容纳的意义必相对减少,所以在人物刻画上,我们不可能像原书那样周到圆满,只能把改写的重心放在叙述故事和悟空八戒两人的性格对比上。

重点改写与写作角度-中国小说史论

四、我们改写的重点与写作的角度

我们深知:改写一本杰出的小说,其意义不一定能够重现,但它的风味却多半能予以保留。所以我们在写作时大抵以下列几项线索为原则,重新组合贯串它。

西游记》全书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①孙悟空的来历。②取经的因缘唐三藏的身世。③灾难的磨炼。其中唐僧的身世,原书花费了许多篇幅来容纳正史和民间传说中有关玄奘的材料,与全书其他部分并没有太多关联,我们尽量省去。所以现在所写的只是花果山那只美猴王如何出世以及他如何随唐僧西行,获得真经正果的故事。

取经的历程,向来号称八十一难,其实是从唐僧降生人间开始算起的。有时同一件事却分成好几难,例如流沙河收伏沙僧,就分成两难;火焰山借扇收妖,也分成三难;因此我们在处理时以事件为主,不以难的数目为依据。在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三条明显的线索来:①悟空具有无限神通,而被压在五行山下,遇到唐僧,第一次解脱;戴上紧箍儿,受克头痛,直到成佛去箍,是第二次解脱。这两次解脱,成为贯串全书的主线。②观音菩萨东寻取经人,并替三藏找来悟空、八戒、沙僧和龙马,是绾合全书的重要人物,所以悟空遇到不可解决的问题时,观音便要出场,有些妖怪甚至还是观音派下来造难的。③妖魔群中,主要以两条线索为主:一是牛魔王、罗剎女、如意真仙、红孩儿等家族亲戚关系;一是与太上老君有关的人物,如金角、银角、独角兕大王等。这三条线索聚拢起来,就构成我们现在改写这本书的骨干。

由于《西游记》原书多达七八十万字,所以它的情节也必须浓缩调整一番,才能重新搭在我们这个骨架上。这些调整包括删节和剪裁两部分。

所谓删节,是把书里一些处理手法重复或类似的部分删去或归并。例如已有了流沙河,则黑水河与通天河就可省略;已有了车迟国,则乌鸡国、朱紫国也都略去;另外,黄眉大王可以装入的宝贝金铙和白布搭包儿,与金角、银角的葫芦净瓶、狮驼洞的阴阳二气瓶、镇元大仙的袖里乾坤相似;黄风怪的狂风和芭蕉扇的风、红孩儿的火雷同等等,一律删去,所以凡是写在本书里,都是些最具代表性的。

所谓剪裁,有两种目的,一是为了使情节发展尽量紧凑而节奏明快,必须把某些主叙述之外的枝叶删去;与全书整体架构有关的诗词联语,也因结构改变,失去了作用,一律省略;诗词中有些描写风景、衣着的文字,改写时也不保留。第二、为了使事件本身较具完整性,并容纳原书中精彩的片断,势必拆散原书结构,重新组合。例如写金角、银角时,把黄风岭猪八戒的嘴脸常吓坏乡人一段插入;又把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猪八戒义激猴王等情节融入红孩儿那一部分;碧波潭与祭赛国金光寺一段虽然省略,却把碧波潭九头虫和朱紫国金毛犼脖子下的三个金铃子写进比丘国中。

经过这样改动后,全书的脉络和情节,虽与原书相去不远,篇幅却大大缩减。篇幅缩简,则它所能容纳的意义必相对减少,所以在人物刻画上,我们不可能像原书那样周到圆满,只能把改写的重心放在叙述故事和悟空八戒两人的性格对比上。

孙悟空和猪八戒,是种永恒的对比,一个聪明伶俐,一个粗夯好吃,偏偏怯懦妄信的唐僧又偏爱八戒(象征人性总是欲望胜于理智)。所以从头至尾,悟空和八戒两人总是不断地在斗嘴、捉弄、冲突或共同合作,他们的情感非常奇特,形象则非常鲜明。悟空的神通和幽默,使得这个尖嘴猴腮的精灵,成为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卡通英雄。八戒的馋懒与好色,也能带来读者的欢笑及同情,任何读《西游记》的人,都会喜欢他们。在改写时,我们尽量保留它在这一方面的情趣,直接刻画出两人的性格,并间接反衬出唐僧与沙僧的性格。

另外有几项有关细节的处理:

1.难字难词难句改成容易懂的词汇:(www.xing528.com)

例如“素袋”改成“嗉袋儿”、“妳牙”改成“乳牙”、“磁器”改成“瓷器”、“金击子”改成“金凿子”、“啄木虫”改成“啄木鸟”,“隔板猜枚”改成“隔板猜物”、“云梯显圣”改成“云梯坐禅”、“羊风儿”改成“羊癫风”、“馕糠的夯货”改成“吃糠的呆货”等等。

2.人称改为现代用法,以活泼运用为原则:

例如把“你”分出你、您、妳,“他”分出他、她。猢孙、泼猴、猴王、大圣、行者、弼马温都是悟空的称谓,书中配合原书的趣味,穿插使用。

3.原文有些传神的文字或专门用语,无法替换,均予保留:

例如弼马温(天庭的马官)、蟭蟟虫儿(一种小飞虫)、唱个大喏(抱拳问好之意)、呆子(悟空对八戒的昵称)、啯啅啯啅地吃(吞咽食物的状声词)、孤拐面(悟空脸部的造型)、兜率天宫(太上老君的住处)等等。

4.对话部分,因篇幅关系,以一个场景为一段落。

5.因结构变更,回目和内容也重新设计了;所以,本书并不是一本翻译。

改写的重点和取舍的角度,大致如此。在实际进行时,我们曾经参考了坊间许多改写的版本,发现大部分改写本都限于篇幅,只能交代故事大纲,原书韵味尽失。因此我们在写作前,先集体商讨章节取舍,希望能在有限的篇幅中尽量表达出原书的风味。也许我们还不能达成预期的目标,但我们愿朝这个方向来努力。

写作期间,黄庆萱先生提供了许多指导,他的细心和负责,才能使这册书如期完成。另外,图片部分则应感谢陈文华及郑明娳先生的协助。总之,这是一次集体合作的尝试,并希望能借此引发读者的兴趣,早日进入原书奇幻的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