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联网连接与访问:全球普及速度加快,宽带接入成主要渠道

互联网连接与访问:全球普及速度加快,宽带接入成主要渠道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连接与访问互联网正在全世界加速普及,但其普及速度各不相同。大多数家庭都有连接网络OECD各国互联网的普及情况在过去20年当中取得了飞速发展。这种拨号连接方式在大多数OECD国家已基本消失,而被更为快速的宽带连接所取代,其速度是64 kbit/s电话线路的5到1.5万倍。互联网接入与使用情况统计不以通过计算机为唯一接入和使用手段。移动网络上的数据连接并不是一项新技术。无线宽带已经迅速成为OECD国家中最主要的宽带接入渠道。

互联网连接与访问:全球普及速度加快,宽带接入成主要渠道

连接与访问

互联网正在全世界加速普及,但其普及速度各不相同。全球家庭互联网接入比例超过了30%,但不同地区的差异明显。发达国家的普及率最高(超过70%),但在发展中国家依然很低,不过也在不断增加(20%左右)(IT U,2011a)。

大多数家庭都有连接网络

OECD各国互联网的普及情况在过去20年当中取得了飞速发展。1992年,仅有少数消费者通过拨号连接方式接入互联网。20年后,互联网在许多OECD国家几乎是无处不在,除了三个成员国外,互联网在所有其他国家的家庭普及率达到了50%以上(图3.1)。消费者的互联网连接方式最初是拨号连接,速度为9.6 kbit/s至64 kbit/s。这种拨号连接方式在大多数OECD国家已基本消失,而被更为快速的宽带连接所取代,其速度是64 kbit/s电话线路的5到1.5万倍。目前,OECD国家大部分互联网连接线路是宽带连接,提供的速度至少为256 kbit/s(图3.1)。

img63

图3.1 2011年或近年来OECD国家家庭的互联网接入与宽带连接

注:家庭的互联网接入可以通过任何设备(台式电脑、个人电脑、电视机、移动电话等)来实现,不过日本的情况例外,只计算了个人电脑这一唯一的接入方式。宽带连接包括DSL、固定有线(电缆、光纤、以太网等)、固定无线(卫星、公共Wi-Fi、WiMax)和移动连接(3G/UMTS等)。家庭是指至少有一名年龄为16~74周岁成员的居民住户。澳大利亚:只包括私人住户。在澳大利亚偏远地区和居住极为分散的家庭不包括在该项调查之内。加拿大:2001年的统计结果以及其后每隔一年的统计结果都包括了其领土内的所有地区。对于其他年度,其统计数据则只包括10个省份。以色列:家庭支出调查未区分带宽和其他带宽的互联网渠道。日本:通过移动电话、电视机和游戏控制台进行的互联网接入也包括在内。互联网宽带用户是通过FTTx、ADSL、电缆和固定无线宽带接入的。韩国:通过移动电话、电视机和游戏控制台进行的互联网接入也包括在内。墨西哥:互联网宽带用户是通过ADSL、电缆或固定无线宽带接入的。新西兰:家庭用户按地理分布进行了选择。民众通常是指年龄在15周岁以上的非机构人口。以色列的数据资料:http://dx.doi.org/10.1787/888932315602.1)2010;2)2009。

来源:OECD ICT数据库及2012年5月欧盟统计局对家庭及个人的ICT使用情况的调查。

统计链接:http://dx.doi.org/10.1787/888932693132

从整体上看,OECD国家在互联网的使用率方面基本上处于全球前列,其通报的平均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近67%。在五分之四的OECD国家中有60%的家庭用上了宽带(图3.1)。

OECD以外的某些经济体通报的普及率要高于OECD的平均值。例如,巴林、百慕大群岛、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及新加坡。2010年,这些国家或地区所通报的家庭互联网普及率高于OECD国家,达到近72%(图3.2)。

img64

图3.2 2010年使用互联网的非OECD家庭与个人

注:很多经济体的2010年数据都是国际电信联盟的估计值。互联网接入与使用情况统计不以通过计算机为唯一接入和使用手段。家庭至少拥有一名15周岁以下成员。个人用户年龄为15~74周岁,欧盟统计局国家(16~74岁)除外。数据一般是指最近12个月当中的互联网使用情况;欧盟国家的数据是指在最近三个月中互联网的情况。哥斯达黎加:其数据是指居民而非家庭。黎巴嫩:个人用户的年龄为25~69周岁。

来源:据2011年国际电信联盟的ICT指标数据库。

统计链接:http://dx.doi.org/10.1787/888932693151

由电信公司和国家监管机构每年两次采集的宽带用户总数可以作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数据的补充。由于这些数据来源不同、衡量标的不同,因此在对这些数据进行直接比较时应当谨慎。例如,用户数量可以较好地衡量一国物理线路,但却并不提供有关这些线路使用方式的信息。这些数据还综合了家庭线路与商用线路。

通过电话线的DSL接入仍然是OECD国家最普遍的有线连接方式,占有线连接的56%(图3.3)。电缆网络占有线宽带接入的30%,且大多数国家电缆网络的覆盖率不如DSL。最后,基于光纤或LAN技术的高速连接占14%左右。

img65

图3.3 2011年12月按技术分类的OECD国家有线宽带接入

来源:2012年7月OECD宽带数据。

统计链接:http://dx.doi.org/10.1787/888932693170

移动网络正在蓬勃发展并成为重要的接入方式

有线宽带连接依然是高速数据通信的基石,但移动宽带的发展促进了在大量移动设备上采用新一代连接方式。从2005年起,全世界移动电话用户数量(语音和/或数据)已经翻倍,尤其是在非OECD国家发展迅速,其数字甚至增至三倍。

移动网络上的数据连接并不是一项新技术。的确,1997年WAP(无线通信协议)与2000年GPRS(整合封包无线电服务技术)的商业引进为移动用户提供了专门设计的WEB网页(在WAP情形下)或普通互联网(在GPRS情形下),但其价格却让人难以承受。在最近两年,高速移动数据网络和颇具吸引力的数据方案的推出,促成了OECD国家移动宽带的广泛普及。

许多移动数据接入目前都可以达到OECD移动宽带定义的要求。1其普及率已经取得了飞速发展,其中韩国以每百户居民无线宽带101份的接入量居OECD各国之首,其次为瑞典(98份)、芬兰(88份)和日本(82份)(图3.4)。

大多数无线宽带接入是通过具有数据部件的独立移动接入设备来实现的。需用户支付数据费用的专用数据接入设备占无线宽带接入量的近39%。卫星及地面固定连接线路仅占所有无线宽带连接的很小一部分(图3.5)。

无线宽带已经迅速成为OECD国家中最主要的宽带接入渠道。2011年12月,整个OECD共有3.15亿有线用户和6.67亿无线用户。2011年12月,OECD国家带有无线宽带接入功能的标准移动接入设备超过了DSL接入量的一倍以上。(www.xing528.com)

img66

图3.4 2011年12月OECD每百户居民无线宽带用户数

注:因未加以区分,标准移动宽带用户数可能包括有专用移动数据用户数。以色列的数据资料:http://dx.doi.org/10.1787/888932315602.

来源:2012年7月OECD宽带数据。

统计链接:http://dx.doi.org/10.1787/888932693189

img67

图3.5 2011年12月按技术分类的OECD国家无线宽带接入

来源:2012年7月OECD宽带数据。

统计链接:http://dx.doi.org/10.1787/888932693208

关于个人用户是否使用移动电话(或智能手机)通过宽带连接访问互联网的调查数据可以用来作为无线宽带接入信息的补充。图3.6中显示了使用便携式设备(尤其是宣称使用移动电话)来访问互联网的用户数量。2010年,冰岛、卢森堡、挪威、西班牙和瑞典超过五分之一的互联网用户使用了带有网络连接功能的移动电话,而在韩国则为三分之一。

2010年以来,通过移动设备上网成为一大主要趋势,而智能手机的发展也改变了个人用户的上网习惯。检验这种转变的其中一个方法是看访问网站的设备类型。在一项互联网流量的分析(根据2011年8月所选择的十个全球性市场中基于浏览器的网页浏览量来判断)中,新加坡使用非计算机渠道(如连接设备和移动电话)的访问量所占份额最高,为7.2%(comScore,2011)。英国和美国紧随其后,其移动设备与连接设备的互联网访问量各占6.8%(图3.7)。随着智能手机代替老式移动电话以及移动数据的日益普及,这一趋势预计会继续下去。

img68

图3.6 2010年使用便携式设备访问互联网的个人用户

注:便携式设备在这里是指移动电话或智能手机、手持电脑、个人电脑或任何其他用来访问互联网的移动设备。欧盟社会调查所提供的数据覆盖了欧盟各国外加冰岛、挪威和土耳其。互联网用户是欧盟统计局所涵盖的国家在最近三个月当中以及其他OECD国家在最近12个月当中使用互联网的16~74周岁的个人。芬兰:只有2009年的移动电话使用量数据。韩国只通报了移动电话使用量的数据。

来源:OECD ICT数据库及2012年5月欧盟统计局对家庭及个人的ICT使用情况的调查。

统计链接:http://dx.doi.org/10.1787/888932693227

img69

图3.7 部分国家非计算机设备的访问流量

注:互联网访问流量是基于浏览器的网页浏览量来判定的。

来源:基于2011年8月comScore《设备要旨》。

统计链接:http://dx.doi.org/10.1787/888932693246

互联网接入主要发生在家里

智能手机使移动宽带使用量剧增,但互联网接入仍然主要发生在家里。来自欧洲的数据显示,自2005年到2011年间,在家中访问互联网的个人占比大幅增加,从将近40%上升到了66%以上。在同一时期内,在工作场所的占比数据也大大增加,而在学校则保持稳定(图3.8左)。据报道,2011年,将近90%的年轻人在家中访问互联网,而有45%左右则在教育机构访问互联网(图3.8右)。在其他非欧洲OECD国家,在家中访问互联网的数量高于欧盟成员国。例如,调查数据显示,加拿大和瑞士有五分之四的个人用户在家中使用互联网。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数字则超过了70%。同样,韩国报告,有80%的互联网用户在家中使用互联网。

img70

图3.8 欧盟27国按地点划分的互联网访问量

来源:基于2012年5月欧盟统计局对家庭及个人的ICT使用情况的调查。

统计链接:http://dx.doi.org/10.1787/88893269326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