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
企业家的命运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时代相联系的,只有顺应时代和潮流,甘愿站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吸取他人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企业家才能避免犯错,其个人能力和品质才有发挥的空间。
王石接近完美
由于他不当老板,结果他跟我们走的路子和遇到的问题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恐怕也是万科为什么能超级成功的秘密之一。
——摘自冯仑文章《王石接近完美》
自1993年冯仑结识王石以后,他们就成了好朋友。王石比冯仑大八岁,或许在冯仑看来,王石就是一个“老大哥”,是他的良师益友和学习榜样。的确如此,冯仑曾在多个场合表示,王石是个接近完美的人,他说的那句“学习万科好榜样”至今还被媒体广泛引用。而王石对冯仑这位“小兄弟”的评价也很高。在王石眼中,冯仑是中国地产界的“三剑客”之一,另外两位则是他自己和河南建业的老总胡葆森。通常来说,但凡是房地产行业内的重要聚会,王石和冯仑总是相伴出现的,而且两人还经常一道外出考察和参加活动。
王石是中国房地产界公认的领军人物,在行业内的名声和业绩都很好,曾经得到朱镕基同志的接见。王石的万科创办于1984年,前身是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创办四年之后,通过发行中国大陆第一份《招股通函》,王石募集到2800万元的资金,并以此为资本进军房地产领域。二十多年里,王石领导万科稳步发展,目前万科已经成为中国房地产业最大的住宅企业,被称为“中国房地产业的领跑者”。
冯仑堪称是王石的铁杆儿粉丝。冯仑认为,在王石的带领和影响下,万科很好地扮演了中国企业走专业化道路的典型角色,他对万科的最大贡献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带出优秀的经理人团队;二是创造了极好的企业制度文化;三是形成了一套专业的价值观。冯仑还是王石的最坚定拥护者。即使在王石处于危机之中,饱受质疑的时候,冯仑也毫不隐藏他的这种拥护,比如2008年王石在汶川地震中的“捐款事件”。
在冯仑眼里,王石俨然就像一个神一样,是最接近完美的人。为此,他曾写过一篇赞美王石的文章,题目就叫《王石接近完美》。在这篇文章中,冯仑总结说,王石非常勤奋。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王石固然是勤奋的,但冯仑所举的事例却令人愕然:因为他看到王石每天都更新博客,所以是勤奋的。其实,除了更新博客,王石应该是“勤奋在别处”的。在原文里,冯仑是这么说的:
我觉得王石非常勤奋,勤奋到什么地步?去看看他的博客就知道。每天不管多累,他都要上博客弄两句话贴上。有一次我们去滑雪,累得腰酸腿疼,摔得都没形了,倒下就睡着了,可他还在那儿上网(更新博客)。
其实,他的另一段话倒是能很好地证明王石的勤奋。这段话是谈王石勤奋写作的。据冯仑说,刚开始的时候,王石并不善于写作,但由于他的勤奋,坚持每天都写一点,结果到后来就很能写作了,“写作已经成了他的一个强项,他渐渐能写文章,现在写书也不在话下。”
在同一篇文章里,冯仑还总结说,王石是迎着风走在最前面的人,每天都在不停地追逐时代的脚步。他写道:
大家都认为他(王石)不做事,实际上我觉得他做的事情是最多的。一个董事长能够驾驭几百亿资产的企业,董事长一定要站在最前头,他只有看到非常大的广阔世界,才能把这个企业的方向找准,所以他是在前面迎风走路的,他要应对这个社会最复杂的课题,所以他每天都在追逐时代的脚步。
冯仑回忆了曾经与王石一起到美国硅谷考察、学习互联网的往事,借此说明王石决心学习、善于学习的一面。他说:
(从美国硅谷考察)回来之后,他(王石)发狠说弄不懂互联网就辞职,还让我找王功权来一起切磋。几年后,他果然把万科搬到了网上,他自己也成了超级网虫。……他看的书很多,走到哪儿都不停地阅读。他到北京,我们经常会找一些不同专业的人来聊天,用这种方法吸收大量的知识。
关于“冯仑视王石为神”的论断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就在《王石接近完美》一文里,冯仑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而且他还提到,人一旦伟大到没有缺点了,就会被“贴墙上”,王石就快到这种程度了。他先是说,作为一代成功企业家的王石,已经成功地完成了由创业者到经理人、由经理人到企业家、再由企业家到社会企业家的一个完整的转变,紧接着他又写道:
我跟他(王石)开玩笑说:“再往下发展,基本上只有一个前途,那就是贴墙上了。”所谓贴墙上,就是说成神了,没有缺点了。……人一伟大就贴墙上,基本上没有缺点了。所以王石是企业领袖中接近完美的一个典型。
那么,在冯仑看来,王石能不能更进一步,成为没有缺点的、能够被“贴墙上”的伟大的完美人物呢?当然有可能,因为冯仑认为王石的成功并没有到尽头,还有很多发展空间。因此,冯仑接着说:
他(王石)的企业会做成全球最大的住宅公司;其次,他一定会成为中国最有社会影响力的企业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虽然他在去年《中国企业家》“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袖”排行里面已经排到了第一,但是考虑到社会对他的期待以及他自己的经历,我想他应该付出更多,还能做得更好。
冯仑不仅在《王石接近完美》一文里赞美王石,而且在他出版的书里也屡屡提到和赞美王石。有人指出,在冯仑的《野蛮生长》一书里,不仅所有的正面典型里都要提到王石及其万科,甚至在几乎每个章节里都要肯定王石和万科。
此外,冯仑还认为王石是一个“公而顾私”的人,性格很真实,而且在对待金钱方面有过人的自律能力。按照传统的说法,所谓“公而顾私”,是指在“兼济天下”的同时,又能“独善其身”。在冯仑看来,王石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担负起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不忘记自己的个人利益。冯仑曾在《野蛮生长》一书里举了一些这样的例子。他说:
他(王石)很明确地说:我非常乐意承担社会责任,行善要尽早,但是我个人该要得要,如工资、奖金,正常该消费的就得消费。我记得有一次碰到一个记者,他问王石:你总是去爬山,为什么不把那些钱省下来办个希望小学?他说这就不对了,我有我的正常消费需要,做公益有做公益的需要,(此外)我还有很多需要,我的需要在我有能力时我都会去做,我不能说我的收入全部都只做这一件事情。所以他不避讳个人的需要。
2006年,王石的工资、奖金和股票期权收入共3000多万,这好像是私,但这只是小私,它的前提是大公。当年万科营业额200亿,利润超过20亿,市场七八百亿。公事办定了,该私的也得私,他性格很真实。但王石的很多钱财由秘书管理,公私分明,每年审计。不少人一当老板,公司里的账就不清不楚。王石参加户外登山活动,自己出钱,或寻求赞助。他把几乎所有拍广告挣的钱都捐了,在他捐第一笔摩托罗拉给的广告费时,他的年工资才30万。王石在金钱上的自律是超越常人的。
不过,在冯仑看来,王石似乎也并不是时时处处都正确的,因为冯仑认为王石“做得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就是不当老板”,其中暗含的语意,也许是说王石不适合当老板。不过,冯仑并不认为这是王石的缺点,相反,他说了,不当老板是王石做得最正确的一个决定,这个决定也是万科取得成功的一个秘密。冯仑对王石的这一段评论也出现在《王石接近完美》一文里。他写道:
我对照其他类似的企业家,发现王石身上有一些特别之处:第一是很多人不重视、或者没注意到的地方,那就是我最近跟王石说的:“你当时做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就是不当老板。”由于他不当老板,结果他跟我们走的路子和遇到的问题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恐怕也是万科为什么能超级成功的秘密之一。第二就是他本身一直在想,名和利只能得其一。在中国,得利很危险,若是不甘寂寞,那就得取名舍利。第三个差别,就叫做价值观不同。万科坚持阳光下的价值观,王石把它叫做“阳光下创造财富”。所以万科一直讲不行贿。王石的确不行贿,为什么?原因之一应该是他不是老板。
潘石屹是“万通系”的“小兄弟”
小潘,你有现在的成功,得感谢三个人。哪三个人?一个是邓小平,一个是我,一个是张欣(潘石屹的夫人)。
——冯仑对潘石屹说的话
冯仑所说的“小潘”就是如今在中国房地产界大名鼎鼎的潘石屹,SOHO中国的老板。冯仑之所以称潘石屹为“小潘”,是因为潘石屹是当年跟着冯仑一起创业,是开创万通的“万通六君子”之一,是根正苗红的“万通系小弟”。
潘石屹出生在甘肃天水的一个农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河北廊坊的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工作。在国家机关工作期间,潘石屹很受领导重视,但他本人对已有的生活并不满意,总想做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三年后,年仅24岁的潘石屹进入深圳和海南的房地产行业,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潘石屹闯出了一番成绩,也陆续认识了冯仑、易小迪等其他的“万通君子”,和他们共同创立了海南农业高技术投资联合开发总公司,这家公司是万通的前身。
1993年,潘石屹拿着海南万通的一笔不多的资金来到北京,创立了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此后,在邓智仁的帮助下,潘石屹在北京陆续开发出一系列房地产项目,其中包括万通新世纪广场、万通理想世界(即新城国际)和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大楼等。
如今,潘石屹已经是中国房地产界一位声名显赫的人物,先后被评为中国地产十大风云人物、中国最具影响力人士,多次担任博鳌亚洲论坛、世界经济论坛的主讲人等。SOHO中国有限公司自2007年10月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后表现抢眼,上市以来的第一次年报显示,营业额较前一年翻了三倍,纯利润上升477%。
现在的潘石屹堪称中国房地产业的“大鳄”,很多人都好奇他是如何由一个“生自穷山恶水的农家娃”转变成中国最知名的房地产商人的。这个过程相当艰难,岂能是几句话就说清楚的。但冯仑却认为,是三个人造就了潘石屹的成功。这三个人是邓小平、张欣和冯仑本人。那么,冯仑何以如此理解潘石屹,他们二人是什么关系呢?
在冯仑和潘石屹功成名就之后,有人对他们一起创业时的关系做了这样的评价:在万通的创业过程中,冯仑和潘石屹的合作堪称天作之合,他们二人缺一不可。冯仑代表了中国传统政治经验和智慧的精粹,而在潘石屹身上则体现了商业文化的创造力、过人的精明和富有效率的执行能力。没有冯仑,潘石屹无法在创业初期获得在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必需的稀缺的政治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支持;没有潘石屹,冯仑无法在海南万通赚得第一桶金而后迅速把北京房地产市场“搅得”风生水起。
的确如此,冯仑和潘石屹不仅是事业上能紧密配合的合作伙伴,在日常生活中也像江湖兄弟一样,有苦同吃。在创立北京万通的头三年里,冯仑和潘石屹一起在北京保利大厦吃住,直到1995年彻底分家。
在谈到离开万通的原因时,潘石屹基本上是直言不讳,他说:“最后导致分手(即离开万通)的原因(也是我跟冯仑的最大分歧)是,是否收购武汉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我认为绝对不能收购,而冯仑非常喜欢搞金融。”
而冯仑在提到这些事情时,说的就很含蓄,他的意思是,为了取得更大的发展,两个兄弟只好选择两线作战。他说:
因为大家对下一步怎么走都没有底。他(潘石屹)执意要往东走,(认为那样)就可以活下来。我说往西走,可以突围。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好兵分两路。
这个“兵分两路”说得很好,体现出了“老大哥”与“小弟”之间的深厚感情。实情也是如此,当年“万通六君子”的兄弟之情还是很重的。
潘石屹离开万通后,随即与妻子张欣一起创立了北京红石实业有限公司。在此前后,冯仑与潘石屹见了一次面。根据冯仑的描述,在那次见面时,他对潘石屹说,为了体现他的正确性,要骂潘石屹三个月。这件事虽然不好听,但也无可厚非,因为潘石屹的离开的确给万通的运转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冯仑的原话是这样的:
我要骂你三个月,骂完之后就说你的好话。你是总经理,你走了,带上几个人走,我要是不骂你,我的正确性在哪儿?这里(万通)就没法管了。我继续管理万通总得有一个合法的正确依据吧?所以我要骂你三个月。
如果把冯仑宣称的“骂潘石屹三个月”理解为冯仑对潘石屹的报复那就错了。事实上,冯仑对于潘石屹离开万通以后的处境还是很关心的,而且是给予了很大的支持。首先,对于万通取得的成功,冯仑明确表示可以统统记到潘石屹的头上,这对于潘石屹 助的。其次,冯仑认为“万通是一个品牌,还值点钱”,因此允许潘石屹继续以“万通”的名义做生意。潘石屹有没有把万通的成绩记在自己头上不得而知,但他在当时谢绝了继续使用“万通”招牌的提议,因为他已经注册了“红石”。
也许潘石屹的“不领情”让冯仑多少有些恼火,因为这似乎说明潘石屹已经看淡了当年的兄弟情义。情况也许并不是这样,因为潘石屹的另一句话足以让冯仑感动。潘石屹说“不管怎么变,人家还把我算作万通系的人”。这就是说,潘石屹认为,他始终都受冯仑和万通的影响。
总的来说,冯仑对潘石屹是有感情的,潘石屹对冯仑也是有感情的。在提到冯仑时,潘石屹也承认,冯仑确实是他创业的“领路人”,教会了他很多东西。
牟其中具有“标本意义”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生意人。政治情结、江湖大哥、民间智慧、合理的商业想象力,以及我们有限的体制空间,塑造出了牟其中这样一个形象。牟其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作为中国最早的民营企业家,具有标本意义。
——摘自冯仑文章《牟其中》
牟其中是个独特的人,按照冯仑的话说,具有“标本意义”。他是中国最早的民营企业家,是一个在当时名扬中外的人,他创造出了许多“牟其中式神话”,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颇具传奇性。而冯仑,曾与这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牟其中是四川人,生于1940年。1980年1月,40岁的牟其中宣称“甘愿充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于是筹措资金300元,创立了中德商店。中德商店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私营股份制企业。几年之间,牟其中的生意规模扩大了无数倍,中德商店发展壮大为南德集团。2000年,因南德集团的信用卡诈骗案东窗事发,年过六旬的牟其中锒铛入狱。
牟其中之所以出名,并不仅仅因为他的“中国最早的民营企业家”的身份和创立中国第一家私营股份制企业的功劳,而是他创造的六个神话。
1989年,在深入研究了中、美、俄这三个经济大国的“大三角”关系后,通过运作,牟其中完成了一个大手笔:用中国八百多火车皮的日用品、机械设备和轻工业产品,换回了俄罗斯四架图—154M民航客机和等同于一架飞机价值的航空器材。这是中俄民间贸易史上最大的一笔单项易货贸易,也是第一个“牟式神话”。一夜之间,牟其中成为中国闻名遐迩的大人物。
随后,南德集团与俄罗斯合作开发“航向号”电视直播系列卫星,以开展对西方国家的航天通讯业务。1997年9月,牟其中声称“南德集团已在俄罗斯发射了两颗卫星”,但集团内部小报后来刊发说明称,“为偿还无锡公司的股权,南德集团将已经出租的总租金收入为4440万美元的卫星股权,以1450万美元的价格变现出让”。也就是说,牟其中的这个“神话”导致南德集团亏损了大约2.5亿人民币。
1993年,南德集团开始规划、投资、建设满洲里。牟其中声称,要“独家开发满洲里”,投资100个亿,把满洲里建设成“北方的香港”。他说,南德集团在满洲里有15平方千米的土地,其中10平方千米位于中国境内,其余部分在俄罗斯境内。但实际调查显示,南德集团在满洲里的实际投资甚至连一个亿都不到。
1993年6月,牟其中在重庆宣布,南德集团将联手重庆大学对“重庆山城火锅”进行一系列的改进,之后将创立“麻辣烫火锅快餐公司”。牟其中声称,这家火锅公司在五年内要达到年营业额100亿以上。结果,由于缺乏资金,牟其中的这个“神话”后来不了了之了。
1994年,牟其中在陕北表示他愿意为建设陕北出力,并承诺投资50个亿。结果,没过几天,牟其中回应当地政府说,他暂时没有那么多钱,希望陕北可以把国家下拨的扶贫贷款借给南德集团,由南德集团支配这笔钱,以便赚取建设陕北的资金。
1997年9月,牟其中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他宣布:“我可以负责地告诉大家,我们南德集团正在做一个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项目。我们计划在未来六到八个月内,生产出运算速度在10亿至100亿次的芯片。”牟其中的这个牛吹得太大了,当时就有参与“银河”大型计算机研究工作的工程师表示,还没有听说哪个国家能达到这个水平。
就在牟其中的南德集团发展得如日中天的1989年,冯仑却处在“待业”之中。后来,在熟人的介绍下,冯仑见到了牟其中,并开始了在南德集团工作的经历。冯仑和牟其中,两人就这样产生了交集。
多年以后,冯仑回忆起当年之所以到牟其中手下工作的原因时说,在他和牟其中见面时,他发现牟其中经历丰富,而且很能聊天,对他产生了兴趣,于是才决定到南德集团看看。后来,冯仑在著作《野蛮生长》中回忆说:
(在南德集团工作的)那些年,我的法定工资不到一百块钱,加上奖金也就一百二十块钱,当时全为理想,我也觉得是在实现理想,只是没有积攒下什么钱。那时候,不像现在有很多企业和机会可以选择,那时候没有什么企业。
尽管听上去冯仑对在南德集团工作的这段经历并不满意,但这并不代表冯仑在南德集团没有取得成绩。事实上,在进入南德集团之后不到两年,才能超群的冯仑就成了牟其中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是牟其中重用的第一号人物。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牟其中就对冯仑的“功高盖主”表示担忧,因为当时南德集团的中层管理人才中,十有六七人是通过冯仑的关系招来的,他们构成了冯仑势力的基础。为了制约和防范冯仑,牟其中从自己的家乡招来了一些与他有亲属关系的人,并相继委以重任。显然,在这样的家族式企业里,才能再大的人也无法取得成功,冯仑也是如此。
这时候的冯仑已经清醒地知道,他在南德集团的所有工作和努力都不能算是他自己的事业,他只是给别人打工的,离开了老板的支持,他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不是。更为重要的是,冯仑发现,牟其中这个老板并不值得他追随一生,因为他已经看到了牟其中思维的时代性和局限性,他的很多想法和作风不仅是不合时宜的,甚至是反潮流的,他身上没有一个企业家应该有的气质,有的只是“一个无产者的匪气”。(www.xing528.com)
离开牟其中的冯仑后来是这样评价牟其中的不合时宜和反潮流的:
牟其中是典型的创业者,但不是成功的商人。商人必须与时俱进,老牟(牟其中)不与时俱进。他利用各种体制之间的空隙,做成了飞机的买卖,这是那种生意的极致。买完飞机之后,中国的社会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从1993年开始,国家在经济领域治理整顿,宏观调控,此时,企业家应该把精力从外部投机转到内部管理,应该从原来整天想着搞定哪种关系,转为整天想品牌营销的事情,但老牟不做这样的调整,而是加大了投机力度。此时,外部垄断资源的获取机会越来越少,老牟和这个社会的反差也越来越大。大家都在将企业往实处做,唯独他越做越虚,最后将企业办成了学校,越到后来越不像一家公司了。
在明白了这些以后,冯仑就联合了几位同在南德集团工作的朋友,做起了离开南德集团的准备。当时,他们都缺乏单干的经验和实力,于是,他们在为南德集团工作的同时,自己私下也做一些属于自己的“私活”,借以摸索和总结经验。当时的冯仑和同时代下海创业的同道中人一样,并没有过多地考虑自己究竟应该做什么,也没想过这个问题。为了尽早挖到第一桶金,他们是什么赚钱做什么,什么来钱快做什么。就这样,1991年时,冯仑终于离开了南德集团,离开了牟其中。
后来的事实证明,冯仑当时对南德集团和牟其中的分析判断是正确的,而他自己离开南德集团的选择也是正确的。在牟其中被判入狱以后,冯仑并没有就此忘记牟其中、忘记自己在南德集团的经历,他把牟其中视为一个活生生的标本,不断地思考和解读牟其中,以便为自己提供教训和参考。冯仑认为,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社会环境,因此,企业家要根据社会环境长远地看待问题,要不断调整和改造自己,以便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人。毫无疑问,这是冯仑从牟其中身上得到的最有价值的教训。
冯仑曾经在多个场合将牟其中与“老大哥”王石相提并论,并称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人就是牟其中和王石。在一次访谈节目中,冯仑将牟其中和王石做了对比,他说:
(王石和牟其中)他们一个是我努力的方向,一个是引以为戒的案例。牟其中以前是我的老板,我的书(指《野蛮生长》)中写到他完全不是因为他个人,而是因为他和王石同样属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典型代表,但是这两人的状态、命运、共识是完全不同的。
他(指牟其中)有65岁了。作为65岁以上的人,在讲到一件是非(问题)的时候,基本上是毛泽东时代的思维,先假想有阶级斗争,然后自己怎么样悲情。这样的思维方式让我想到一首歌,叫《一生爱错放你的手》。这首歌有两种解释,一种叫“一生爱,错放你的手”,就是后悔,失去了机会;还有一个解释叫“一生爱错,放你的手”,就是不要你了。牟其中一生的经历,他的商业和企业体制,以及时代的变迁发生的关系就是“一生爱错放你的手”,两种解释都可以。但是对他来说是“一生爱,错放你的手”。但是社会对他来说是“一生爱错,放你的手”,让你到别的地方去。
冯仑认为,要理解牟其中和他的经历,首先,要认识到企业家的命运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时代相联系的,只有顺应时代和潮流,甘愿站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企业家才能取得成功。其次,还要认识到企业家所做的事业与社会政治制度也是相联系的,只有与社会政治制度相融合,企业家的个人能力和品质才有发挥的空间。
基于这样的认识,即使在牟其中入狱的情况下,冯仑也没有对昔日的老板落井下石。事实上,冯仑对牟其中的评价一直都是客观而中肯的,因为他把牟其中放在时代的大背景和社会制度环境的大背景下分析和看待。他认为,不论牟其中曾经多么富有,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但他只是一个“社会底层的角色”,骂他是“骗子”或者“坏人”都显得太过肤浅。他在《野蛮生长》一书里就是这么说的:
牟其中是一个被长期压在社会底层的角色。他是第一代贸易类民营企业(家)中做得最成功的人,倒飞机是改革开放初期体制下私人资本创造的最了不起的商业奇迹。至于他的商业伦理、公司内部组织,都和他的出身、经历以及社会制度的变革有关。这样说比较公允,不能笼统地说他是江湖骗子或者坏人。
冯仑是一个很重视感情的人,这一点不仅表现在对“万通六君子”等好朋友身上,也表现在对昔日的老板牟其中身上。尽管当年牟其中对冯仑有过猜忌和不信任,但冯仑并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对牟其中依然很讲感情。这主要表现在牟其中接受法院审判期间,冯仑要为牟其中养老送终的表态上。冯仑表示:
在二审判决之前不会介入,也不便给予任何资金上的支持,因为会形成和政府的直接对抗。如果二审判决完了,服刑的话我们会去看望。牟其中劳改出来了,生活上所有的事归我冯仑管,我负责养老送终。对我个人来说,无非多了一个爹,原则上我爹多少他多少。(这么做)对朋友也是个安慰。
马云:新商业文明的新敬畏
目前我比较钦佩或者欣赏的应该是马云。我最近从马云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看到了一个有全球观的、一个完全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这一点是我很欣赏的。
——摘自2009年11月17日冯仑个人电子杂志《风马牛》
在目前人们熟知的王石、冯仑、柳传志、潘石屹、马云等成功人士中,马云是其中创业最晚的一位。尽管他于1992年创立过一家翻译公司,但使他获得真正意义上成功的是阿里巴巴网站。阿里巴巴创立于1999年,距今也只刚刚十几个年头。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就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绩,马云不仅让普通人感到惊讶,也让冯仑等同样知名的企业家感到“敬畏”。
的确如此,冯仑就是用“敬畏”这个词形容马云的。在冯仑看来,马云是“未来新商业文明中的新敬畏”、“一个有全球观的完全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冯仑在他的个人电子杂志《风马牛》上的一篇文章就表达了他的上述观点。他说:
(在未来)社会里,新商业文明的制定者是未来之王,马云很有希望成为这样的人。在未来新的商业文明中新的应该被敬畏的人是马云,我对新商业文明是很敬畏的。我觉得目前能够改变中国乃至全球商业规则、颠覆商业规则、创造新商业文明的人物名单中,马云是重要的候选人之一。
最近这几年,冯仑与马云走得很近,他们不仅私交不错,也共同参加了很多活动,比方一起去不丹旅游,一起去台湾考察等。此外,马云的直率与坦诚也深得冯仑喜欢,因为马云有时候说话要比冯仑或年纪更大的企业家坦诚。
马云是浙江杭州人,生于1964年。24岁从杭州师范大学毕业后,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任教。1995年,马云奉命到美国出差,因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因特网。当时,中国的网络才刚刚零星起步,各方面都很不成熟,但眼光独到的马云认为,创办网站将是一个很不错的商机。回国以后,马云立即着手创办网站。不久,网站“中国黄页”就上线了。这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
马云的“网络才能”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1997年,马云进入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工作,职责是负责开发外经贸部的官方网站,同时负责中国产品的网上交易业务。
两年之后,马云离开外经贸部,正式下海经商。马云下海经商以后,还是干起了自己熟悉的老本行——办网站。不久之后,马云就创办了阿里巴巴,主要进行电子商务,尤其是B2B业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壮大,现在的阿里巴巴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B2B电子商务平台,也成为了亚洲最大的个人拍卖网站。而早在2005年,在兼并了当时全球最大门户网站——雅虎在华的所有资产以后,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也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在与马云的交往中,冯仑体会到,学习马云,就是学习在新商业文明的规则下如何生存和发展。所有的企业都要适应马云创造的商业文明,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商业世界里占据主动,赢得先机。
王永庆:机遇造就的“经营之神”
人的一生总有一次成功的机会,这个机会不是由你自己创造的,而是你生活的时代赋予你的,但这个机会只有一次。
——摘自冯仑《万通·生活家》悦读俱乐部“哲学与生活”活动讲话稿
冯仑在一次台湾之行中,在台塑集团的会议室见到了王永庆这位伟大的前辈。当时,王永庆一见到冯仑等人,就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个人的成功与时代之间的关系,这一番谈话给冯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冯仑看来,王永庆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就是因为抓住了时代给予的机遇。
被誉为“台湾经营之神”的王永庆生于1917年,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小学毕业后,王永庆就到了父亲王长庚的茶园当杂工,后来又到嘉义县的一家米店做学徒。一年之后,年仅17岁的王永庆做出了自己开米店做生意的重大决定。这是王永庆一生中第一个重要决定,也是他第一次创业。他父亲很支持他,替他借来本钱,王永庆的米店就这样开起来了。凭借超强的营销能力,王永庆的生意越做越好,后来又筹办了一家碾米厂。
1954年,王永庆瞅准时机,与赵廷箴合作筹集资金50万美元,创办了台湾第一家塑胶公司,第二年又独自投资成立了塑胶产品加工厂。这样一来,王永庆的企业初步实现了简单的“一条龙”生产。在王永庆“坚持两权分离”的管理下,台塑集团的生产规模从创立之初的年产1200吨,发展到现在的年产100万吨。
王永庆不仅是台湾首富,也是《福布斯》全球顶级富豪榜上的常客,更是台塑集团的幕后舵手和精神领袖。在全球化工领域,王永庆被人们尊为“经营之神”,人们极力推崇他的经营之道,很多企业家甚至将王永庆的管理经验当作最为实用的教科书。
冯仑曾经说过,人一生总有一次成功的机会,这个机会不是你自己创造的,而是你生活的时代赋予你的,但这个机会只有一次。这一番话应该是在与王永庆见面时,对王永庆讲的道理的深刻感悟。当时,王永庆向冯仑等人回忆了他“抓住时代给予的机遇”的故事。
王永庆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台湾的经济百废待兴,对商人们都是一个很大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就是时代给予的,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他赶上了,于是他抓住了这个机会,创办了台塑集团,最终成功了。当时,大部分人都认为,当时的台湾一片废墟,满目狼藉,简直是悲惨到了极点,根本没有市场可言。由此可见,对于不同的人,在同样的时代,想法和看法是不同的。通过王永庆的故事,冯仑不仅认识到了机遇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看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的重要性。
李嘉诚的“自我”又“无我”
李嘉诚先生不一样,他在建立自我的同时,又在追求无我,这是(他的)一种生活态度。
——摘自冯仑《万通·生活家》悦读俱乐部“哲学与生活”活动讲话稿
李嘉诚是众所周知的“华人首富”。2006年的时候,冯仑等一批内地的知名企业家在香港拜访了李嘉诚。虽然那次会面只有短短的一顿饭的时间,但李嘉诚给冯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最令冯仑记忆深刻的,是李嘉诚讲的“建立自我,追求无我”的道理。后来,冯仑在一些场合又提起了当时的情景:
李嘉诚说没有打算讲,那要讲什么呢?他说讲八个字,告诉我们人生经验,这八个字就是“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我们请李先生解释,李先生说人一生的奋斗都是由小人物开始,你要从小人物里挣扎出来变成一个大人物,就要建立自我,俯视你、平视你、仰视你,胡雪岩说一个人自己不站起来不舒服,站起来别人不舒服,你建立自我的过程当中,相当多的人不舒服,你自我足够强大,你会压制别人的自我。
李嘉诚讲的最高境界是追求无我,你在建立自我的同时,不要让别人的自我被压制,而让你的存在并不使别人感到不舒服,因为你感觉自己渺小、感觉自己没面子。这就是追求无我,把你融化在一个大家平常的一个状态,让大家感觉到你的存在。有很多事情是后来的理解和解释,总体就是这个例子。
对于冯仑和所有的企业家而言,李嘉诚“建立自我,追求无我”的道理可以让他们变得强大起来,因为建立自我和坚持自我是事业成功、人生成功的必然条件,一旦取得了成功,就要转而追求一种“无我”的境界。只有这样虚实结合,才能让别人乐于接受和认可你的成功。也许冯仑正是明白了这个道理,才有上述的感言。
其实,真正把生意做得不错、有点成就的人,都善于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表现得很谦虚,这在中国文化里叫给别人面子,就是尊敬别人。用李嘉诚先生的话说就是“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冯仑在自己的书中这样说道:
一个成功的人对生活的态度非常重要。比如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人,做一些事情偶有所得,有点成功,他的自我就会让别人不舒服,他的存在让你感到压力,他的行为让你感到自卑,他的言论让你感到渺小,他的财富让你感到恶心,最后他的自我使别人无处藏身。李先生不一样,他要追求无我,建立自我的同时又要追求无我的看法等。这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对人生,对周围世界怎么相处的态度。
在现在的商业社会,摆出恃才(财、权)傲物姿态的,结局往往不太好,市场不理你,老板不用你,有权的要打你,一有机会,所有的报复都来了,墙倒众人推的恶果是自己造成的。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了。还有的地产界也有些元老级的人物,能力是很优秀,但狂的不行,虽然没干什么坏事,没牢狱之灾,却失去了施展平台,最后逐渐“销声匿迹”了。(摘自冯仑《野蛮生长》)
柳传志最善于拐“大弯”
柳传志抓住了近二十年体制转轨的每一个时机,他火候把握得特别好。在产权、体制等问题上他比较有耐心,到最后,分红权、认股权、股权全都有了,这就是他今天经常讲的“拐大弯”。
——摘自《知识经济》杂志专访冯仑文章
在中国乃至亚洲的商业界和企业家中,联想的柳传志是一位名声显赫的大人物,曾经获得过“中国改革风云人物”、“亚洲最佳商业人士”、“亚洲之星”和“全球25位最有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之一”等诸多称号。
拐大弯,是典型的柳氏思维。自从创立联想以来,柳传志引导联想安然拐过三个“大弯”:首先是分拆交班,其次是走向海外,再就是产权改造。业界据此评论:“单凭这三件大事,柳传志在中国商界的领袖地位已无人能及、无人可撼。”
柳传志是江苏镇江人,1967年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柳传志先后在国防科工委和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84 年,他联合其他十位科研人员,以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提供的20万元资金开始创业,组建了联想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在全球有一定影响力的集实业和投资为一体的国际化公司。
二十多年来,柳传志领导联想控股有限公司不断探索和创新高科技的产业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化之路。这一切努力终于使联想控股有限公司的技术实力一直保持在同行的前列。在柳传志的领导下,联想集团立足中国,高举计算机产业的自主创新大旗,带动了大批民族IT企业。2004年,联想集团并购了IBM在全球的个人电脑业务,成为全球第四大个人电脑厂商,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企业的能力。在企业管理方面,柳传志提出以“管理三要素”为核心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这对联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王永庆是抓住了时代赋予的机遇,那么,在冯仑看来,柳传志则是抓住了体制转轨带来的机遇。冯仑认为,柳传志把握国家体制转轨的火候非常好,这就是柳传志成功的最主要的“秘诀”。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看中目标拐大弯”是柳传志的经营管理理念中最出名的一条表述。在他拐过的所有大弯里,弯度最大、次数最多、历史最长的一个弯,就是产权改造。
冯仑把“拐大弯”视为柳传志成功的“秘诀”不无道理,这反映了冯仑对“拐大弯”理念的欣赏。
柳传志自己也说,“变”是联想永远不变的主题。“经营时必须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我们的企业大多缺乏这样的意识,而是碰巧做好一个产品就高枕无忧,做坏了就惊慌失措。”所以,企业的经营要因时而变、因地而变,抓住机遇拐“大弯”,才能与时俱进,适应市场和政策的需要。
【延伸阅读】
中国有句老话说,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做人应该这样,做企业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永远要记得站在巨人肩上才能看得更远。
当杰克·韦尔奇成为通用电气公司的CEO后,他改变了美国企业。在人们通常将竞争对手视为直接威胁的时代,韦尔奇带来了合作精神,他把它叫做“整合性多元化(Integrated diversity)”。
作为企业,不管什么样的企业,总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看看人家是怎样做的,有什么长处,用人家的长处针对性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完善自我,加快前进步伐,相信这是只赚不赔的好事。
日本东京有一家糕点店的老板,发现自己店里的生意比另外一家糕点店的生意要差一些,然后,他对店里方方面面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后,仍找不出毛病,苦思冥想寻不出对策。于是,这位老板决定到人家的店里看看,到底差在哪儿。经过几次实地观察,这位老板发现,那家店里的电话订购业务很多,进而他又发现人家的电话号码非常有特点,十分好记,看一两遍就能记住,许多人想吃糕点时很容易记起店里的号码,自然就会打电话订购。看到这一切,这位老板马上行动,花钱把自己店里的号码改成简单易记的2000,并做广告进行宣传,很快店里的电话预订业务就火了起来,经营也上了新台阶。
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企业稍有疏忽、放松,就可能落伍,甚至可能招致灭顶之灾。这就要求企业时时刻刻保持警觉,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和学习意识。如果一个企业总是自我欣赏,总觉得自己不错,看不到其他企业的长处,那它无疑是自己放弃了寻求发展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