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在教学创新上下功夫及方法介绍

如何在教学创新上下功夫及方法介绍

时间:2023-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如何在教学创新上下功夫在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这条战线上,我可以说是一个奋斗了30多年的老战士了。在这个问题上,我的体会是,必须弘扬敬业精神,既做经师、又做人师,加强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在教学创新上下功夫。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最基本的原则和方法。

如何在教学创新上下功夫及方法介绍

§3 如何在教学创新上下功夫

在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这条战线上,我可以说是一个奋斗了30多年的老战士了。如果从经验的角度看问题,应当说是轻车熟路了。随着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即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性格特点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出现了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我来说,如何搞好政治理论课教学,教书育人,释疑解惑,真正发挥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始终是一个新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的体会是,必须弘扬敬业精神,既做经师、又做人师,加强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在教学创新上下功夫。

一、在讲授理论方面进行创新

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需要靠“灌输”,这是正确的。通过理论“灌输”,使青年学生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抑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和影响。但是,必须看到,长期以来,我们在进行“灌输”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简单化的毛病,这就是把具有丰富内容和严谨逻辑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变成了孤立的几个条条,强加给学生,硬要学生接受。这样做,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适得其反,以致学生形成某种逆反心理。应当说这是政治理论课不受欢迎、效果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简单化的毛病,正是理论不彻底的表现。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我们的政治理论课只有准确、完整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理论才能有说服力,才能说服学生,收到好的效果。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课堂教学讲授理论方面,我都精心设计每一次讲课,力求创新。对马克思主义的每一个原理的讲授,都力求彻底,努力做到准确、完整。例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时,我首先讲清楚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其次讲清楚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作用下,人类社会在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之后,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是不可避免的。再次还要讲清楚马克思所阐明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之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基本思想。这就是说,把马克思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结合起来讲,就比较准确、完整的说清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类历史的大趋势的思想,说清楚了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问题上的每一个原理都是既坚持了历史唯物论,又坚持了历史的辩证法。从而给学生最关心的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及其历史命运问题,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思想武器。这种讲授方法,无疑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坚持了理论教育的彻底性,学生在思想上较易接受。

当然,要指出的是,强调理论讲授的透彻性并不是要求课堂讲授要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要求课堂讲授基本原理要准确、完整,与要求课堂讲授要突出重点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的体会是,也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这是我们搞好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基本的方法论原则。

二、在联系实际方面进行创新

这一点,对于前面的问题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最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在联系实际方面进行创新,就是要努力做到联系实际能够入理,就是说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把对日常的社会现象的朴素认识提高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形成一个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样做,也就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努力实践邓小平提出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指示精神,力求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所谓理论联系实际的固定模式,这就是:原理加例子。讲一个原理,举一个例子说明之。这样做,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为了通俗化,也未尝不可,也能够解决一些问题,收到一定的成效。但是,这并不能认为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方法。列宁曾经说过,辩证法不是实例的总和,而是认识的规律。列宁的这一思想,应当是我们如何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思想。按照列宁的这一思想,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这样做效果是好的。

例如,一讲到我国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腐败问题,同学们情绪都很激动,表现出对腐败的极大的愤怒和不平。同学们的这种反应是积极的,但是往往也伴之以一些片面性的认识,产生一些消极的思想。这样,作为政治课教师,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就事论事的水平上,不能只是出于义愤谴责这种社会现象。一定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去进行科学的分析。首先,既要讲清楚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又要讲清楚腐败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局部性;其次,既要讲清楚腐败发生根源的深刻性,又要讲清楚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制度的不完善性;再次,既要讲清楚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又要讲清楚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最后,既要讲清楚世界范围内反腐败斗争的普遍性,又要讲清楚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够做到真正、坚决、彻底地反腐败,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与腐败是不相容的。总之,要引导学生客观地、全面地、历史地认识腐败和反腐败的问题,要使学生在思想上真正相信共产党是有能力遏制和铲除腐败的,从而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应当说,这种对实际的分析方法,比那种简单举例的做法要深刻得多,学生是能够接受的,是欢迎的。

但是,在如何认识和对待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上,我们也常常可以听到一种说法,说是现在的问题不是理论脱离实际,而是实际脱离理论,因此政治课不好教,学生不爱听。这种说法猛一听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如果认真想一想,它又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这种说法无非是把“实际”等同于我们当前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阴暗面,无非是说理论是好的而现实是糟的,因而不好联系、无法联系。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事实上,我们的“实际”是多方面的。从性质上看,有负面的东西,也有正面的东西,而且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来说,更主要的是正面的东西。也就是说,成绩是主要的,主流是好的。这是客观的事实,是不容否定的。不坚持这一点,就只能对我们的事业和前途丧失信心。对于负面的东西,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真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实事求是地估计事物的现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能采取简单化的做法。我们联系实际,更主要的是要联系正面的东西,而不是要去猎奇,去迎合学生的某种心理。这就是说,我们的政治理论课要能够催人奋进,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三、在教学手段方面进行创新(www.xing528.com)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的现代化创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这个问题上,教师“祖祖辈辈”都是大黑板、白粉笔,老师讲、学生听。其主要原因,有传统观念的束缚,也有客观的物质条件的制约。武汉大学这些年来建设了一批多媒体教室,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如何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则要靠我们教师的努力。在这个方面,在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应当说我是较早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先进手段的。我的做法是:

第一,自己学习和动手制造教学课件,利用计算机上课。把全部教材都编写成教案,把全部教案都输进电脑,按照教学计划一步一步地将所要讲授的内容“投影”,从而甩掉用粉笔和黑板进行操作的小生产方式。

第二,充分利用VCR。根据每一次讲授的内容,选择所要播放的电视录像片。例如,在讲授“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时,我播放了《达尔文的进化观》、《当我们站起来之后》等片断,使同学们认识到人类的产生过程,不但是一个生物进化过程,而且是一个社会进化过程,人与动物在形成上的不同,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的形成过程服从于社会进化的规律,真正揭示出这一规律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这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所不能完成的任务,如此等。这样做,就使哲学所揭示的最抽象的原理具体化、形象化了,将长期使同学们感到枯燥的东西变得趣味化、生动化。这样做,自然也就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了教学效果。从而也在解决政治理论课难上、不受欢迎这一“老大难”的问题上,真正迈出了一步。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运用现代化手段,引入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和其它方面的知识,不是要把政治理论课变成一种知识课,变成一味的追求热闹效应,不是要淡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我们传授给学生一些科学知识和其它知识,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例如,在讲授“辩证的否定观”时,必须讲什么是肯定、什么是否定,这是整个哲学原理中两个最主要也是最抽象的概念,因而也是两个最难说清楚的概念。我在讲授时,没有采取从概念出发、先下定义的方式,而是先给学生放了一段彭丽媛演唱《我的祖国》中的“姑娘好像花一样”的片段。我紧接着同学们看后的兴奋心情,开始分析应当怎样从辩证法的角度理解这段歌词:“姑娘好像花一样”,赞美的是姑娘青春年华,“婀娜多姿”,讲的是姑娘很漂亮、很美丽,这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从辩证法的角度去看,那就很不够了。因为:花,有花开,就有花落,花开花落,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流逝,流水落花春去也。按照自然规律,姑娘最后一定会变成满脸皱纹的老太婆,到那时,风采也就没有了。讲到这里,同学们的注意力和兴奋心情达到高潮,于是我紧接着提示,这就是“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道理,肯定就是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就是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同学们豁然开朗。这样做,寓哲理情趣之中,深入浅出,没有把严肃的教学庸俗化,没有把政治课变成文化课。

四、在教学环节和内容方面进行创新

力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创新,严格说来,还只是教学环节的一个方面。要想真正提高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进一步努力,全面加强教学环节。在这个问题上,我也做了一些工作。

第一,实行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把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结合起来,激发同学们的参与意识。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分别单独使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的做法,都能收到一些效果,但是效果不明显。这是因为,简单的课堂提问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教师有突然袭击之嫌;单独的课堂讨论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历来效果不好,也浪费了大量成块的时间。于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把课堂提问逐步转化为课堂讨论的方式,在实践中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提问中讨论,在讨论中提问;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变被动为主动;变自发为自觉;自然也使个别上课“开小差”的学生的思想集中到了教学的内容中来了。这样做,不但不影响教学的进度,反而提高了效率,进一步克服了“满堂灌”,活跃了课堂气氛,较好地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边看录像和边思考、回答问题。使同学们做到在“看”中“想”,在“想”中“看”,进一步把“看”和“想”结合起来,避免单纯的欣赏、取乐的现象,也改变了那种使学生单纯地进行抽象或冥思苦想的做法。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到“认识和实践”这一内容时,我播放了《神舟5号升空——我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的录像片断。同时也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说明我国航天事业这一伟大的历史实践?这一做法的实践证明,同学们通过对我国航天事业的伟大实践的分析,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较好地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的观点、关于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的观点、关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等。同时也使同学们认识到,伟大的中华民族有能力、有信心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而也向学生进行了实际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收到了多重效果。这样做,既教了书,也育了人;既做了“经师”,更重要的是做了“人师”。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辅导,把学习教材与学习原著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也培养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问题上,更主要的是突出了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教学基本要求,大学生应当学习和掌握的基本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原理,二是大纲中规定的经典著作的少量有关篇目。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必须认真教好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基本原理外,还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教师必须作一些辅导,把提倡学生自学和教师辅导结合起来。正是基于这样的要求和考虑,我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辅导和组织学生学习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及毛泽东、邓小平的有关著作。为了使这一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还以此为题布置了作业,要求学生写出3千字的心得体会的小论文,并计入平时成绩。这样做,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进一步抓住了根本。

(石云霞,《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