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巴以冲突历史渊源及冲突中的五大焦点

巴以冲突历史渊源及冲突中的五大焦点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巴以争端有其历史渊源。由于英军无法控制巴勒斯坦局势,宣布从巴勒斯坦撤走,并将这一问题提交联合国。联合国多次通过决议宣布以色列兼并耶路撒冷及宣布其为首都无效,要求以色列从所占领土包括耶路撒冷撤走。

巴以冲突历史渊源及冲突中的五大焦点

一、巴以冲突

1.巴以冲突历史渊源

回眸巴以争端,已有百年历史。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巴以之间的一切恩怨、纷争乃至流血冲突,皆因争夺生存空间——土地而引起的。

巴以争端有其历史渊源。巴勒斯坦地区位于约旦河与地中海之间,在《圣经》中有“到处流着奶和蜜”的肥沃热土之称。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地,迦南人在这里繁衍生息,迄今大约有5 000年的历史。而犹太人原属生活阿拉伯半岛的闪族的一个部落,居住在今天的伊拉克巴士拉地区。公元前18世纪,他们在部族领袖亚伯拉罕的带领下,沿着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商路开始迁徙,辗转于叙利亚地区,最后扎根于当时已有较高文明水平的迦南地,同当地的土著人和睦相处。

经过几个世纪的休养生息,犹太人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并于公元前11世纪建立了以色列国。然而,到了公元前926年,统一的以色列国一分为二,北部的叫做以色列王国,南部的称做犹太王国。两个犹太人王国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公元前722年和586年,两个王国分别被亚述帝国和巴比伦帝国所灭。此后,巴勒斯坦地区又先后被波斯、希腊和罗马征服。直至公元135年,犹太人不甘奴隶处境,举行了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犹太人被迫背井离乡流散世界各地,留下来的人数大大减少,失去了在巴勒斯坦地区的优势。

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占领巴勒斯坦,当地居民大多皈依伊斯兰教,并与陆续迁入的阿拉伯人融合在一起,形成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即巴勒斯坦人。从此,他们世世代代居住了下来。

虽然流散他乡,但犹太人从来没有放弃重回故土的念头。他们一直认为,巴勒斯坦是他们的“根”,是祖先从“上帝”那里得到的“应许之地”。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大规模兴起,流落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踏上回归之路,返回巴勒斯坦地区定居。从此,阿犹两族便开始了长达百年的土地争夺大战。

英国殖民主义的分治政策,对巴以争端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巴以争端之初,摩擦仅仅围绕对土地的占有、草场的放牧、邻里间生活习俗的差异等小打小闹的非政治性问题,但是,自英国托管起,巴以两族的冲突就发展成了“谁是巴勒斯坦的主人”的矛盾。巴勒斯坦人是古迦南人的后裔,几千年来他们一直在此生息繁衍,自然是巴勒斯坦这块地区的主人;而犹太人则主张他们才是巴勒斯坦的真正主人,他们的祖先曾在这里生活了2000年,并建立过强盛的王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帝国为了自己的利益,首先于1915年在《麦克马洪书简》中许诺阿拉伯在大战结束后建立阿拉伯国。然而,它又于1917年11月发表了《贝尔福宣言》,明确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英国的两面派政策,大大激化了要保卫家园的巴勒斯坦人和要在巴勒斯坦复国的犹太人之间的矛盾。1947年4月,由于无力继续其统治,英国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在美、英、苏、法等国的操纵下,联合国大会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反对,作出了分治巴勒斯坦的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同时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并对领土作出了偏向犹太人的具体划分。根据决议,犹太人分得土地1.52万平方公里,阿拉伯人只得到1.115万平方公里,面积约176平方公里的耶路撒冷城由联合国管理。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而阿拉伯国则因当时的阿拉伯国家一致反对181号决议而未能成立。以色列国成立的第二天,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等阿拉伯5国发动了讨伐以色列的第一次中东战争。巴以争端从较小规模的争斗演变成了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之间的仇怨越结越深,巴以争端也成了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最为复杂的地区难题。

2.巴以冲突中的五大焦点

(1)耶路撒冷的最终地位问题

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中部,面积176平方公里,由东部旧城和西部新城组成。它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三教圣地。耶路撒冷在阿拉伯语和犹太语中,意思都为“和平之城”。

19世纪初,犹太复国主义兴起,寄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涌向巴勒斯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托管地,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托管地的首府。由于英军无法控制巴勒斯坦局势,宣布从巴勒斯坦撤走,并将这一问题提交联合国。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大通过了有关巴勒斯坦分治的第181号决议,规定耶路撒冷市为国际城市,由联合国管辖,归属待定。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建立,从此中东战乱频繁。以色列先后与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国家发生过5次大规模的战争。1948年5月15日爆发的阿以战争中,以色列吞并了约旦河西岸和西耶路撒冷(即新城),东耶路撒冷(旧城)则由约旦占领。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对埃及、叙利亚、约旦进行闪电式袭击,占领了西奈半岛、加沙地带和戈兰高地,并从约旦手中夺走东耶路撒冷。1967年和1973年联合国安理会分别通过的242号和338号决议,要求以色列撤出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所占领土,但以色列置若罔闻。1980年,以色列议会通过法案,宣布整个耶路撒冷为其首都,企图单方面改变耶路撒冷的地位,此举遭到阿拉伯国家及国际社会的谴责。联合国多次通过决议宣布以色列兼并耶路撒冷及宣布其为首都无效,要求以色列从所占领土包括耶路撒冷撤走。1984年,伊斯兰会议耶路撒冷委员会特别会议决定5月18日为耶路撒冷日,以抗议以色列的占领。

长期以来,巴勒斯坦人民从未放弃建立独立国家的斗争。1988年11月,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宣布成立巴勒斯坦国,定都耶路撒冷,并得到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承认。

耶路撒冷问题是中东和平进程中最复杂和最敏感的问题之一。根据巴勒斯坦和以色列1993年在挪威首都奥斯陆达成的原则宣言,双方将在和谈的最后阶段,即1996年5月以后对耶路撒冷的地位问题举行谈判。在此之前,双方均不得采取改变人口结构等措施以改变圣城现状。然而以色列自1980年5月单方面宣布耶城为其永久首都以来,多次征用圣城土地,兴建犹太人定居点,企图通过征地计划在解决耶路撒冷问题之前造成耶路撒冷犹太化的既成事实。1995年4月28日,以色列政府决定征用53公顷巴勒斯坦人的土地,这是15年以来在耶路撒冷东区规模最大的征地活动。此举遭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

近年来,以色列领导人还多次宣称耶路撒冷作为其首都的地位不可改变。1995年1月30日,以色列外长佩雷斯称“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久的首都,以色列建国前从未有过一个巴勒斯坦国。”5月26日,在以色列进行大选期间,前总理佩雷斯在同竞选对手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进行电视辩论时重申,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统一的、唯一的和永久的首都”,1996年5月内塔尼亚胡上台执政后,更是提出了针对阿拉伯国家的“三不”政策,其中之一就是不与巴勒斯坦人就耶路撒冷的最终地位问题举行谈判,这一立场立即遭到阿拉伯国家的强烈谴责。针对以色列的强硬立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多次敦促内塔尼亚胡改变政策。1996年7月27日,阿拉法特在加沙举行的一次群众集会上重申了巴勒斯坦人对耶路撒冷拥有主权。

耶路撒冷的最终地位问题一直是影响阿以和平进程能否继续向前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它的最终解决还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

(2)加沙地带与犹太人定居点

加沙地带是位于地中海沿岸、巴勒斯坦西部的一个狭长地区,面积只有365平方公里。这里居住着120多万巴勒斯坦人和7 500多名以色列犹太人定居者。

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包括加沙地带在内的1.115万平方公里划归“阿拉伯国”。由于阿拉伯国家反对,“阿拉伯国”未能成立。

1948年5月以色列国宣布成立后,阿以爆发了一系列大规模战争。1967年6月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占领了包括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在内的大片阿拉伯土地。从此,加沙地带处于以色列的军事占领之下。

根据巴以双方1993年9月签署的允许巴在加沙和杰里科地区先行自治的《原则宣言》,199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接管加沙和杰里科。此后,根据巴以有关协议,加沙地带60%左右的土地实现完全自治。

1967年以后,以色列开始在被占领的阿拉伯土地上实施修建犹太人定居点政策。开始时,定居点集中修建在约旦河西岸。随着定居点的不断扩建,加沙地带成为以色列修建犹太人定居点的主要地区之一。

截至2004年2月,该地区共有17个犹太人定居点,其中南部的古什·卡提夫定居点是最大的定居点。据统计,这些全部处于以色列军队直接保卫下的定居点占据着加沙地带35%的土地。定居点的犹太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巴以2000年9月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以来,加沙地带犹太人定居点成为巴激进组织袭击的目标,为了保护定居点犹太人的安全,以军经常以打击“恐怖主义”为由,多次进攻加沙地带,打击或搜捕巴武装人员。

2002年3月以军发动“防卫墙军事行动”后,曾一度全面封锁加沙地带,控制所有交通要道,并以“暴力问题严重”为由迟迟不肯从加沙地带撤军。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2003年4月问世后,以军才从加沙地带北部全部撤出。

2004年2月4日,以色列总理沙龙表示,他支持就拆除加沙地带犹太人定居点问题举行全民公投。沙龙2日曾宣布,他将下令拆除在加沙地带的全部犹太人定居点。沙龙称,“制定这项计划的出发点是,未来的加沙地带将没有一个犹太人居住。”

(3)巴勒斯坦难民返乡问题

1948年,犹太复国运动领袖班古里昂在台拉维夫的一处小聚会所中,秘密宣布以色列建国。犹太人两千年流浪历史里所受到的歧视、屈辱,以及二次世界大战时遭遇的屠杀迫害,仿佛在这一刻全都获得了平反。不过,正当犹太人扬眉吐气,感念正义得到伸张之时,另一个原本在巴勒斯坦这片土地上生存了数百年之久的阿拉伯民族却陷入了以色列复国所带来的浩劫之中。

巴勒斯坦难民是全世界最大的难民族群,分散在叙利亚、黎巴嫩、约旦、西岸、加沙地带与约旦河西岸的简陋难民营之中。他们的人数,接受联合国援助且登记有案的是358万人(1998年),他们有些已成为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公民。若包括其他流亡海外其他国家的巴勒斯坦人,则有多达490万人。这些人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起,便陆续从有家有业的主人,沦为寄人篱下的难民。

以色列建国,造成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被迫离开家园,数十年一直居住在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以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等邻国境内的难民营。

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特别是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数百万巴勒斯坦人离乡背井,沦为难民。联合国现已确认,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全球有350万巴勒斯坦难民有权要求以色列对他们在中东战争中损失的财产和生意作出赔偿,并允许他们回国。目前,部分巴勒斯坦难民已加入当地国籍或移居欧美。另有约110万难民仍居住在约旦、黎巴嫩、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等地的难民营中。此外,还有约250万巴勒斯坦人也被确认为具有难民身份。以色列方面认为,所谓的巴勒斯坦难民,是指那些在1967年战争中逃离约旦河西岸和迦萨走廊的人。

根据联合国统计,当时大约有80万左右,居住在现在属于以色列国土上的巴勒斯坦人受到中东战争所累。其中有十万人自愿留下来,成为以色列的顺民;另外的70万人则选择了离开。有些人到叙利亚和黎巴嫩,有些人只到得了约旦河西岸,大部分的人向南逃到了沿海的加沙地带,还有许多人向西逃到了约旦。

(4)以色列推动“单边行动计划”的实施

“单边行动计划”由沙龙总理于2003年底提出。根据该计划,以色列将于2005年底从加沙全部21个犹太定居点和约旦河西岸北部的4个小型定居点撤出。2005年1月初,沙龙成功邀请支持单边行动计划的工党和犹太圣经联盟重新组阁,从而为执行该计划扫清了障碍。当初,沙龙对阿拉法特不屑一顾,认定巴方没有谈判对象,所以把这个计划叫做“单边行动计划”。阿拉法特的逝世,使巴以之间固有的关系架构顷刻间发生坍塌。以前,以色列总理沙龙视阿拉法特为仇敌,称他是“恐怖之王”,认为巴勒斯坦没有谈判对手,遂彻底关闭了与巴方和谈的大门,弄出一个自导自演性质的“单边行动计划”来。而事实上,没有巴方的配合,以军要顺利、毫无伤亡地撤出巴勒斯坦加沙地区的犹太定居点,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阿拉法特逝世和巴新政府上台,无异于抽掉了沙龙单边行动计划赖以继续存在的支柱。2005年2月8日,沙姆沙伊赫峰会宣布停火后,沙龙将“单边行动计划”改称“与巴方协调撤出计划”。

以色列议会2月16日晚以59票赞成、40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单边行动计划的撤离赔偿法案,从而为该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证。根据该法案,以色列政府将为从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撤出的犹太定居者以及企业主提供总额约为10亿美元的赔偿金,主要作为对定居者迁出后安置新家、寻找新的工作岗位以及安排子女上学等的补偿。该计划将从今年7月份开始实施。2月20日,以色列内阁通过了“单边行动计划”和“隔离墙”走向修改方案。以内阁成员在对沙龙“单边行动计划”的表决中,17人赞成、5人反对,反对者包括前总理、现财政部长内塔尼亚胡。沙龙和国防部长莫法兹已正式签署命令,撤出加沙地带21个和约旦河西岸4个犹太人定居点,大约9 000名犹太定居者从7月20日开始撤离。撤离时间约为7~8周,分4个阶段完成,撤出过程中,以国防军和警察将组成三道防线,确保犹太定居者全部撤出,并防止巴激进分子趁机滋事,发动袭击。以色列官方称,这一计划的通过有着“历史性的意义”,当地舆论也认为,这标志着沙龙在单边行动计划上跨越了最后一个关口,获得了启动这一计划的“绿灯”。隔离墙修改计划以20票赞成,1票反对,1票弃权获得通过。隔离墙计划自出台以来,国际社会就舆论大哗,阿拉伯国家更是强烈反对,指责它严重侵害了巴勒斯坦人的利益,推行民族歧视,并人为地制造巴以最终边界等。根据刚刚通过的新路线,隔离墙的走向将朝“绿线”回缩。“绿线”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在1967年6月第三次中东战争前的实际停火线。即使这样,隔离墙仍将约旦河西岸约7%的土地和1万巴勒斯坦人口圈进了以色列一侧。对此,巴勒斯坦反应强烈。以通过隔离墙修改计划不久,巴领导层开会讨论此事,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总理库赖、立法委员会主席法图等均参加,会后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内阁为继续修建隔离墙开方便之门。声明说,继续修建隔离墙的决定违背了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和有关国际法准则,反映出以色列政府政策的本质,即它在试图用撤离加沙来掩盖其在约旦河西岸通过修建隔离墙来推行的扩张计划。对于以色列内阁通过了“单边行动计划”,巴方基本持欢迎态度,阿巴斯说,当以色列人撤出定居点时,“巴勒斯坦人会向他们投以鲜花,而不是投掷石块或开枪”,但巴方希望撤离仅是联袂推进“路线图”计划的一部分。

6月21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沙龙在沙龙位于耶路撒冷西城的办公室举行会晤。会谈中,巴以双方领导人具体讨论了即将启动的单边行动计划问题,就落实以色列从加沙全部21个犹太定居点和约旦河西岸4个犹太定居点撤离的细节交换了意见。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沙龙在会谈中要求阿巴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约束巴方武装人员的“挑衅行为”,保持局势的绝对平静;阿巴斯则呼吁沙龙在释放被押巴勒斯坦人、开放加沙机场、港口以及连接加沙与约旦河西岸的安全口岸等方面做出让步。两人立场分歧很大。另外,以方还将在未来两周内向巴方移交伯利恒和盖勒吉利耶两座城市的民事控制权。不过,这些成果并未让巴方感到满意。参加会谈的巴自治政府总理库赖透露,巴以领导人之间的会谈进行得“很困难”,以方的回应“大大少于巴方的期待”。

8月15日,以色列开始实施撤离加沙的单边撤离计划。9月11日,以色列内阁以全票的结果同意结束对加沙地带长达38年的占领,为完成以色列从加沙地带的撤军、向巴勒斯坦移交这一地区扫清了障碍。9月12日,以色列通往加沙地带的大门当地时间12日清晨7时正式关闭,标志着以军完成了从加沙地带的撤离,以色列对加沙地带38年的占领就此结束。但是双方在加沙边境检查站、港口和机场控制权问题上依然存在分歧。以色列出于安全考虑,撤离完成后仍将控制加沙地带的对外通道,而巴方则担心加沙将就此变成一座大监狱。

(5)中东路线图计划

2003年4月30日,美国公布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决心分三个阶段实现2005年巴勒斯坦建国。

“路线图”计划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公布之日至5月),巴以双方实现停火;巴方将打击恐怖活动,进行全面的政治改革,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并在安全问题上与以合作;以方则应撤离2000年9月28日以后占领的巴方领土,冻结定居点的建设,拆除2001年3月以后建立的定居点,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巴勒斯坦人的生活恢复正常。第二阶段(2003年6月至12月)为过渡期,重点是在2003年底,建立一个有临时边界和主权象征的巴勒斯坦国。此后的两年为第三阶段,即在2005年完成巴以最终地位谈判并达成协议,建立巴勒斯坦国。

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由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有关中东问题四方提出,其核心目标是建立与以色列和平共处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路线图”计划不仅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也被巴以双方所接受。对陷入僵局近3年的中东和平进程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路线图”计划第一阶段的实施是其成败的关键。根据计划,以色列需要拆除2001年3月以后在约旦河西岸建立的60多个小型定居点,大约有6万名犹太定居者将被迁回以色列境内。沙龙提出的涉及7 000多名犹太定居者的加沙撤离计划,已遭到定居者和以国内极右翼势力的强烈反对。“路线图”计划第一阶段还要求巴方进行政治改革,打击恐怖活动、解散激进武装组织。在落实“路线图”方面,巴以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www.xing528.com)

为落实“路线图”计划,巴以首脑曾多次举行会晤,巴激进组织也一度宣布停火。由于以色列坚持其强硬政策,导致巴激进派别中止停火,巴以冲突再起,和平努力再次受挫。2003年9月巴以和谈中断,“路线图”计划搁浅。

3.后沙龙时代

(1)“单边”旗帜的传承

一场悬念不大的以色列大选3月29日凌晨有了结果:根据对99.7%投票站投票结果的统计,以色列代总理奥尔默特领导的前进党已获得下届议会120个席位中的28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前进党将驰骋以色列政坛几十年的工党和利库德集团远远甩在后面,赢得组阁权。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大选结果意味着,接过“沙龙路线”旗帜的奥尔默特将进一步推进单边行动,这将可能成为以下届政府政策的重要特征。

(2)“沙龙路线”的延展

前进党胜出表明,在其创始人沙龙病倒后,奥尔默特已成功地举起了沙龙的旗帜,获得了继承“沙龙路线”和实现其本人提出的行动纲领的政治舞台。

奥尔默特在获胜后表示,未来前进党的首要任务是“逐步实现竞选时向选民作出的承诺”。这些承诺包括:在2010年前实现从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90%的土地撤离、单方面划定与巴勒斯坦的边界、实现与巴勒斯坦的单方面脱离。大选前他明确宣布,此次大选是对他提出的这一计划的一次全民公决。

以色列媒体将此次前进党获胜比喻成以政坛的一次“大地震”。先后执政25年的议会前第一大党利库德集团只获得了11席,降到第五的位置。曾经在议会中拥有15个席位的革新党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在这次“大地震”中,过去10年仿佛处于“沉睡状态”的工党,在政治新手佩雷茨的领导下“苏醒”了过来,获得了20个席位。

这次“大地震”引发了以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以色列政坛曾经为工党和利库德集团两分天下,沙龙成立前进党后呈现出三足鼎立的态势。前进党此次以较大优势获胜,标志着中间势力异军突起局面的形成。

(3)推进单边行动的动因

以色列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举行大选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过去的10年中就举行了5次大选。每次大选,政治家们都会作出各种承诺。然而,对许多以色列前总理来说,他们执政期间采取的重大行动大都是在违背自己的政治纲领和承诺的情况下进行的。如贝京同意从埃及的西奈半岛撤军、拉宾与巴方签署奥斯陆协议、内塔尼亚胡签订怀伊协议、沙龙实施加沙撤离计划等等。

以政治学家在解释这一现象时说,以色列政治家大都是“模糊艺术家”,他们信奉的是“政治是可能的艺术”。因此,奥尔默特如此开诚布公地表明自己的政治意图,在以政坛上实属罕见。此间分析人士对此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奥尔默特作为新一代政治家改变了老一代的行事原则,再加上他对实现这一计划充满了自信;另一种解释是他政治上似乎“还不够成熟”,犯了以色列“政坛之忌”。

如果奥尔默特能实现他的承诺,那将对巴以乃至整个中东局势产生很大影响。奥尔默特推动实现承诺的背后是有原因的。

首先,他的这一行动纲领充分体现了前进党作为中间党的性质,拆除西岸大部分小型定居点符合工党所主张的“土地换和平”原则;而从单边行动的角度看,以色列在划定边界时将只顾及自己的利益,不会考虑巴勒斯坦方面的要求,这一点又符合了利库德集团的要求。在沙龙完成加沙撤离计划后,以民众体会到了撤离给以色列带来的好处,民意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势力在不断壮大。

其次,哈马斯在巴勒斯坦成为执政党,这给以色列拒绝与巴勒斯坦谈判提供了借口。虽然奥尔默特获胜后呼吁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恢复谈判,但又为恢复与巴方和谈设置了一系列前提条件。虽然哈马斯上台后其强硬立场可能会发生某些转变,但可以预计在近期内它难以满足以色列提出的所有条件。

(4)实现承诺并非易事

奥尔默特承诺2010年完成撤离,一个最大的前提条件是奥尔默特和他领导的前进党必须要能干满4年任期。而在以色列,过去30年中只有两位总理干满了4年。奥尔默特驾驶的前进党列车能否在以色列崎岖的政治轨道上行驶到预定任期的终点,将是对他执政能力和运气的重大考验。

根据奥尔默特计划,在未来4年中以色列将从西岸地区撤离并重新安置7~8万犹太人定居者。沙龙的加沙撤离计划只撤离7 000多人就花掉了近百亿美元,同时用去了沙龙两年多时间。为应对右翼和极右翼势力的强大抗议浪潮,沙龙几乎耗尽了个人所有的政治资本。虽然今天奥尔默特已正式确立了沙龙接班人的地位,但他短时间内难以赢得沙龙的政治影响力和号召力。

另一方面,根据以色列单方面的意愿确定未来巴以间的边界,显然是不会被巴方和阿拉伯国家所接受的。阿巴斯曾明确表示,以色列单方面行动将不可能给以色列带来真正的和平,以单方面确定边界更是不能接受的。

《耶路撒冷邮报》评论员格里克指出,如果以巴双方脱离接触,都采取单方面行动,那么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就会成为同一轨道上对面行驶的列车,后果可想而知。

4.哈马斯时代

2005年3月29日,由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组建的巴勒斯坦新政府在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主持下宣誓就职。由于以色列的封锁,就职仪式分别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两地举行。巴新政府总理伊斯梅尔·哈尼亚、外交部长马哈茂德·扎哈尔、内政部长赛义德·赛亚姆等10名成员在加沙宣誓就职,而财政部长奥马尔·阿卜杜勒·拉齐克等14名成员在拉姆安拉宣誓就职。巴勒斯坦正式进入哈马斯时代。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成立于1987年12月,其创始人是谢赫·艾哈迈德·亚辛。哈马斯是由“伊斯兰”、“抵抗”、“运动”3个阿拉伯语词头字母拼写而成。1988年1月,“哈马斯”一词开始正式出现在该组织的各种公告中。虽然哈马斯成立时间不长,比实力强大、历史悠久的巴解主流派别法塔赫晚了22年,但发展很快,目前已经超过“人阵”、“民阵”等,成为巴政治舞台上影响力和规模仅次于法塔赫的第二大政治力量。

“哈马斯”是一个宗教、政治合二为一的组织。从宗教上看,哈马斯崇尚伊斯兰传统思想,信仰伊斯兰教义和法则,主张扶助穷人,并且兴办慈善事业。在政治上,它主张暴力斗争,以武力彻底解放从约旦河西岸到地中海的“全巴勒斯坦”土地,实现建立一个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的目标,拒绝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利。哈马斯的领导机构是由七人委员会组成,哈马斯人员的构成分“公开”、“秘密”和“军事”三部分。哈马斯的终极目标就是“消灭以色列”。

英国媒体4月9日披露,哈马斯将停止使用“人弹”对付以色列。据英国《观察家报》报道,哈马斯的活动家告诉该报,在将来与以色列发生冲突时,哈马斯将不再使用自杀式袭击者。但领导着巴勒斯坦政府的哈马斯同时表示,如果巴勒斯坦建国没有取得进展的话,它可能诉诸其他形式的暴力行动。政府发言人加齐·哈马德表示,未来的任何军事行动将限定在被以色列占领的巴勒斯坦土地上。

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中的哈马斯成员叶海亚·穆萨说,哈马斯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新时代”已经不再需要自杀式袭击。“自杀式爆炸是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发生的,现在它们已经停止了。它们走到了尽头是因为(哈马斯)信念的改变。”

穆萨表示,哈马斯是为了回应以色列的极端挑衅行动——例如1993年在希伯伦打死29名巴勒斯坦人——才开始发动自杀式袭击的,它是一种“绝望政策”。

《观察家报》介绍说,哈马斯是第一个使用“人弹”的巴勒斯坦组织。这种自杀式袭击战术后来被伊拉克、阿富汗、美国和欧洲等地的伊斯兰叛乱分子或恐怖分子所效仿。

根据以色列军方统计,自2000年10月以来,哈马斯实施了51起自杀式袭击,打死272名以色列人。巴勒斯坦另外两个著名组织杰哈德与阿克萨烈士旅各制造了34起,分别造成98名和80名以色列人死亡。同期大约共有5 000人在巴以冲突中丧生,其中大多数是巴勒斯坦人。

哈马斯通过对以色列发动自杀式袭击积累了不少政治资本,但同时也面临着同样多的舆论压力。许多巴勒斯坦人认为,自杀式爆炸有损巴勒斯坦人的形象,同时给以色列进行报复提供了口实,因而不利于巴勒斯坦建国事业。

真正促使哈马斯领导人修正其对以策略的,是该组织在今年的巴勒斯坦选举中取得的胜利——击败法塔赫成为执政党。以前,哈马斯几乎可以无所顾忌地以任意方式袭击以色列,如今变成掌权者后游戏规则已经改写;哈马斯转而希望其他武装组织如杰哈德、阿克萨烈士旅等停止袭击以色列目标,给新政府稳定巴勒斯坦局势、渡过当前外交和财政危机创造一个较宽松的环境。但至于哈马斯未来对以政策的走向是进行重大改革还是只进行战术性微调,恐怕连哈马斯内部都没有统一的意见,外界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就在哈马斯有意降低姿态的同时,以色列军方近来却大打出手,频繁对加沙发动袭击。4月7日晚间,以色列对加沙城附近发动空袭,打死2名武装人员、其他5名男子以及1名5岁的男孩。此外,以色列几乎每天都要向加沙北部发射数百发炮弹。据以色列《国土报》报道,8日凌晨,以色列国防军炮击加沙北部,打死1名巴勒斯坦出租车司机,打伤7人(其中两人重伤)。

5.我国对巴以问题的看法和主张

2004年12月29日,国务委员唐家璇在结束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访问之前表示,中方对中东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点:

第一,建立互信,恢复和谈。在当前形势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应停止暴力冲突,特别是针对平民的军事行动;确保巴大选自由、顺利进行,尊重巴民选政府的地位和作用,改善巴勒斯坦人道主义状况;采取措施,建立互信,重启和谈。

第二,重启“路线图”计划,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是当前解决中东问题现实可行的方案。应以联合国有关决议和“土地换和平”原则为基础,同步履行“路线图”中规定的义务。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民族权利,尽早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同时充分保障以色列的安全。

第三,积极谋求实现中东全面持久的和平。叙以、黎以谈判是中东和平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尽早恢复。同时应随着中东和平进程的发展,加强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推动经济繁荣,促进本地区和平与稳定,最终实现阿拉伯民族与犹太民族的和睦相处。

第四,国际社会应加大促和力度。国际社会在发出强有力的和平呼声的同时,应在保障巴选举、支持巴经济重建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为恢复和谈创造条件。中国支持联合国尤其是联合国安理会发挥更大作用,包括主持召开中东问题国际会议,形成国际社会对中东和平进程更广泛的支持。中国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促和努力,发挥建设性作用。

2005年3月1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应英国政府邀请出席“支持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伦敦会议”并发表讲话,欢迎最近巴以双方为制止暴力、恢复和谈所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步骤,表示中国将继续为实现中东和平发挥建设性作用。

2005年9月14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在加沙会见到访的中国中东问题特使王世杰,双方就当前巴以局势、推动和平进程和巴中关系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王世杰表示,以色列拆除加沙全部和约旦河西岸部分犹太人定居点是中东和平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希望巴以双方以此为契机,恢复和谈,在“土地换和平”原则基础上尽快实现和解,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他重申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