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批评学生的六项原则的分析介绍

批评学生的六项原则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如果能对学生做出恰如其分的批评,学生仍有可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等结束批评,这样,只能给学生留下一个可憎的印象。

批评学生的六项原则的分析介绍

1.批评学生的六项原则

一、适度原则

适度,即防止与学生“顶牛”。

案例:某校正在期中考试,一名学生作弊,监考教师疾言厉色强令其停止答卷,并动手夺学生手中的钢笔,学生被激怒了,顺势将钢笔扔向教师,教师洁白的衬衣沾上了浓黑的墨水

img42

启示:教师如果对学生的批评次数过多,时间过长,语言偏激,超过了学生的心理承受限度,学生就会和教师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从而出现“顶牛”现象。“顶牛”现象的后果十分严重的,它不但降低了教育效果,而且降低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因此,教师要尽量避免发生“顶牛”现象。其一,教师要保持豁达的胸怀,不要因为学生的一点小错误而大发雷霆,大动肝火,即使对个别犯了严重错误的学生也要注意批评的分寸,不要讲过头话,避免激化矛盾。其二,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因此,批评学生时不能用侮辱性的语言,更不能用谩骂式的语言。其三,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教师要忌讳用揭学生短处的方法批评学生。其四,如果师生之间已经发生了“顶牛”现象,教师要理智地对待学生,千万不能对学生全盘否定,避免“顶牛”现象的升级。此时,如果能对学生做出恰如其分的批评,学生仍有可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就会减弱“顶牛”现象带给教师自身的负面影响。

二、自问原则

自问,即“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案例:星期一是学校卫生检查的公布日,某班的大名又上了卫生较差的名单。班主任李老师看到那刺眼的“较差”二字,悄悄地溜出了人群。为尽快改变班级卫生差的现状,李老师召开了“如何搞好我班卫生”的主题班会,同学们七嘴八舌提出了班级卫生差的原因和搞好卫生的方法。最后,李老师恳切地说:“班级卫生没搞好和我有关,我上课时,将用剩的粉笔头顺手扔到了地上,这个不好的习惯影响了班级的卫生,今后,我要坚决改掉这个缺点。”李老师的话赢得了一阵掌声。此后,这个班级的卫生面貌发生了很大改观。

启示: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如果自己也能做到,被要求者就会以积极的态度,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努力去做。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包含的道理。教师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是最直观、最具有教育作用的模范。但教师并非圣贤,难免有过。当教师出现了“过”,是采取文过饰非的态度,还是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的错误,以求得学生的理解呢?事实证明,采取后一种态度,非但不会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相反,学生对教师会心悦诚服,他们会向教师学习,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李老师没有因为班级的卫生差而一味责怪学生,而是反躬自问,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要求学生做到的,他首先做到。这比费尽脑汁去批评学生更具有说服力。

三、平等原则

平等,即“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

案例:“丁零……”,一阵清脆的上课铃声后,刘老师开始上课了。忽然,一声“报告”打断了他的讲课声,原来是一名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迟到了。刘老师看见他,气就不打一处来,忍不住地训斥道:“你这样的学习态度能将学习搞好吗?……”这时,又一声报告传进了教室,这是一名颇受刘老师器重的尖子生迟到了,刘老师立即停止了训斥,让两名学生回到了座位。

img43

启示:“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的现象在学校中屡见不鲜。刘老师对成绩好的学生迟到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而对成绩差的学生迟到不问青红皂白严加指责。这样做将造成以下不良影响:第一,降低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甚至可能导致师生对立。第二,不利于成绩好的学生健康成长。成绩好的学生本来就有一种优越感,如果教师对他们的错误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会误导学生,使学生认为只要成绩好,其他都无所谓。显然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很不利。第三,不利于成绩差的学生进步。学习差的学生本来就有自卑感,如果教师对他们的一点错误揪住不放,他们就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上进心。(www.xing528.com)

因此,在批评学生过程中要尽力避免“马太效应”,要“一碗水端平”。

四、信任原则

信任,即信任是批评的前提。

案例:课代表将前天的数学作业本放在了王老师的办公桌上。王老师问:“交齐了吗?”“李勇又没交”,课代表回答。课后,王老师将李勇叫到了办公室,直截了当地问:“李勇,昨天作业没交……”连问几声,李勇才小声说道:“我家昨晚没电。”李勇又连声说:“真的!”王老师听到这里,温和地说:“你先去上自习吧。”然后,王老师给李勇的爸爸打了电话,得知李勇说的是真的。王老师又找了李勇,对他没交作业的错误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批评。此后,李勇交作业的情况大有改观。

img44

启示:王老师对屡次不交作业的李勇并没有采取不信任的态度,对他不交作业的理由也没有轻易否定,在证明李勇所说的是真实的基础上,对他进行了恰当的批评,满足了他得到老师信任的需要。对此,李勇是心服口服,故而较快地改正了错误。所以,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要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解释,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学生的理由都是寻找借口,只有在充分辨别真伪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合乎实际的批评,这种批评才有效果。那种一吐为快、无的放矢的批评要不得。

五、近因原则

近因,即严厉批评后莫忘安慰。

案例:期中考试时,某班的一名学生作弊,班主任张老师对这名学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最后,张老师温和地说:“也许,我的话重了点,但愿你能理解我的一片苦心,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能改正错误。”这名学生信服地点了点头。

启示:有时,学生的行为严重地违犯了校纪,确实使教师非常生气,大发其火。但这种情绪化的处理方式,却不能达到批评所应有的效果,往往是言者历历,听着藐藐。根据“近因效应”,在严厉批评学生后,如能用比较妥帖的话结束批评,使整个批评融入一种浓浓的教师爱护学生的情感,尽管学生受了严厉的批评,但从老师的结束语中,感觉老师为他好,这对学生改正错误、避免师生间形成僵局都是很重要的。张老师应用了近因效应的理论,因而,批评的效果是明显的。批评学生后,不能用“如果再犯,定不轻饶!”“听不听由你,到时新账老账一起算!”等结束批评,这样,只能给学生留下一个可憎的印象。无论学生犯什么错误,教师都应该头脑冷静,在批评结束时,给学生一个善意的结尾。

六、对比原则

对比,不能仅点到为止,还需大发雷霆。

案例:上晚自习的铃声已经响过好一会儿了,某班学生王明还未到。班主任于老师非常着急,他问了几个和王明要好的同学,终于知道,王明玩电子游戏机去了。平常很少对学生发火的于老师,将慌慌张张跑进教室的王明叫到办公室,他一改过去对学生的批评只是点到为止的习惯,这一次的批评犹如火山爆发,持续了近一个小时,直到王明诚恳地承认错误。自此以后,学生玩电子游戏机的现象大大减少。

启示:如果经常严厉批评学生的教师,偶尔讲出几句柔和体贴的话,那么,这几句话就会令学生终身难忘。相反,向来和蔼可亲的教师,突然大发雷霆,也会令学生难忘。这就是批评中的对比效应。因此,教师在批评学生过程中,也要讲对比效应。对犯了小错的学生,不能经常大发雷霆,应该点到为止,让学生自己反思错误。这样,当学生犯了严重的错误,教师进行严厉的批评时,才能起到批评所应有的作用。于老师正是应用了批评中的对比效应才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了沉迷于游戏机的危害,并以实际行动改正了错误。在批评学生时,应该根据错误的性质,采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语句,这才能发挥批评的最大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