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法指导艺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法指导艺术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教会学生学习,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是现代教学论中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进行学习指导,必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的自主精神相结合,并作为首要一环抓紧抓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法指导艺术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法指导艺术

大学生学会学习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促进大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教学方法指导艺术,还应该掌握让大学生更好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法指导艺术。只有做到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产生最佳的教学效益。

一、教会大学生学习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指导思想

传统教学注重现成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往往只强调教师“抓纲务本”,把书教好,把课上好。因此,教师的教研活动,一般也只研究教师如何教,而很少研究学生如何学。而多年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要真正搞好教学,不仅重视研究教法,也要重视研究学法,而且要把教法立足于学法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学法,也绝不只是让学生学懂、学会了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教学实效,达到叶圣陶所说“教是为了不教”的境地。所以教会学生学习,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是现代教学论中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什么是“教会学生学习”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义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系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似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3]陶行知先生的这段话,把教会学生学习的含义讲得十分清楚。首先是要教师会教。既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如何掌握知识的本领。常言说:“名师出高徒”。“名师”之所以为“名师”,就在于他善于指点他的学生学习,而不在于教给他们多少现成的知识。其次,学习的效果终究应由学生负主要责任,学生的学习才是内因,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代替学生学习。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能否获得学习的成果,取决于学生的主观状态,关键是学生自己去学,而且要会学。

教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不仅是个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教学的指导思想问题。这个问题的指出,有其深刻的思想渊源,古今中外不少著名教育家都严肃提出过。我国古代就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名言。19世纪德国一位卓越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深刻地指出:“不好的教师是转述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可见,重新强调这个问题尤为重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不是要教会大学生背诵多少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原理、观点、词句,不在于掌握多少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关键在于要让大学生通过理论的学习,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增强用理论指导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最终要信服理论的作用、价值,自觉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因此,激发大学生如何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善于学习、自己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比教师自己掌握一套得心应手的教学方法更加有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把教会大学生学生作为自己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法指导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要以激发大学生自主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宗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法指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这些知识的方法,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自觉地运用这种方法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提升觉悟。为此,必须使大学生树立学习中的主体意识,认识到自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一方面,是学习的主人,进而发扬主人翁精神,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明确学习目标,自我激发求知欲望,自我保持学习兴趣,自我反馈调节学习行为与策略,一句话,要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上的自主精神。没有这一点,就谈不上对学习方法的主动把握与自觉运用,也谈不上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进行学习指导,必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的自主精神相结合,并作为首要一环抓紧抓好。

学法指导还必须着眼于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所谓学习能力,是指大学生顺利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所必备的心理特征和本领,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而学法指导只有重视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法指导卓有成效,才能使大学生学会自学的本领,把大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的人。

2.要吃透大学生的学情

学法指导问题,不只是一个方法问题。学生采取这样那样的学习方法,都与他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意志以及个性特征密切相关。有的学生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他会主动去探求学法;有的学生学习马马虎虎,得过且过,你教给他学法他也不会主动接受。这里牵涉到一个学情问题。如果在进行学法指导时,只注意学习方法,不注意研究学情,就可能舍本求末,事倍功半。很多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对于一些后进学生,教师对他们的学法指导做得不少,但收效甚微,原因是他们并不是欠缺学习方法,根本的问题是缺乏正确的态度与动力。因此,进行学法指导,首先要研究学情,把指导学法与研究学情结合起来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当然,大学生的学情问题是复杂的,它与大学生的理想、志愿、性格特点、校容班风,乃至社会、家庭、自然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把学生的学情研究好,研究透,吃透学情,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学法指导;否则,即使指导了,也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3.要与大学生的认识规律相一致

大学生年龄一般都在18~22周岁之间,生理、心理都基本成熟,已经具有认识客观事物、客观规律的基本能力。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进行学法指导时要讲究规律,一般的说,学生的认识规律是:从直接感知→表象→概念→判断→推理→归纳→综合等。学生的思维,也都是从具体向抽象逐步过渡。因此,在进行学法指导时,也就注意让大学生从丰富的感性材料出发,通过感性到理性的教学,进一步认识思想政治理论原理、规律、立场、观点、方法等。当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逻辑性、思辨性、抽象性都比较强,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不一定必须从感性到理性,也可以从理性到理性,也可以从理性到感性再到理性。

4.要从多理论角度探讨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作为一门艺术,一门理论,它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其他有关理论分不开的。比如学习迁移理论,这是一条古老的心理学定律,它指的是一种知识、技能学习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积极的,则为正迁移(或迁移);如果这种影响是消极的,则为负迁移(或干扰);如无影响,则为零迁移。我们如果运用这种迁移理论进行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自觉地进行迁移性学习,就会形成一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模式,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必定大有好处。比如,一位教师在实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学时,首先要学生掌握“第一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始终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三个层次的问题,这一代表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代表?怎么样代表?待大学生把握了这三个层次的问题后,教师即运用迁移规律,指导大学生顺利地自学“第二个代表”“第三个代表”的相关内容。再比如布卢姆的“掌握学生”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等,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学法指导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和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注意博采众家之长,吸收各种理论的精华,从多理论角度来探讨学法指导艺术。

5.要通过多种途径指导学法

虽然学法指导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大学生掌握学法,但指导大学生学法的途径,则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中教师自己安排一定的、少量的学法指导课,也可以在教学进程中随时渗透学法指导;既可以由教师讲解学法,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总结;既可以在第一课堂讲解学法,也可以借助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开设专门的专题讲座进行学法指导;既可以采用榜样示范、专题探讨、主题演讲、写心得体会等方式方法开展学法指导,也可以成立专门的学生社团推进学法指导工作。

6.要把学法指导渗透于课堂教学相关环节之中

课堂教学,既是知识传授的主要环节,也是学法指导的主要途径。实践表明,要真正实现学法指导的经常化、具体化,以期获得切实的效果,主要的途径在于把学法指导有机地渗透于课堂教学的相关环节之中。一是备课备学情、明学法,即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做好渗透学法指导的准备。二是要树立“以学定教”的思想,安排课堂教学时,要勇于改革传统的以“教”为核心的课堂结构,设计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结构,形成“教”与“学”的同步推进。三是课堂上要实现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结合,选择教法要有利于指导学法。(www.xing528.com)

7.要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自悟学法

学法指导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法、掌握学法,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在人们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教师,除了有目的、有系统地指点学法外,还要注意帮助学生在总结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自悟学法,并鼓励他们多在实践中自我探索,自悟学法。另外,鉴于学生的智力水平有一定差别,在学法指导时,要像知识传授那样,注意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情特点,不同的智力水平及学习心态,在指导群体的同时,多进行个别指导,使学生力所能及地多掌握一些学习方法。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法指导的基本类型

学法指导是依据新兴的学习科学,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为使大学生爱学、会学、学好这门课程而进行的指导,其基本类型可归纳为以下七种:

1.专题式指导法

专题式指导法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计划中自己安排一定的、少量的学法专题课,可以开设在课程开始前,也可以在课程内容进行到一部分后,也可以在整个课程学习结束后结合复习指导一并进行。比如在“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进行专题指导。由于“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的课时很少,这种专题指导可以是一节课,也可以更少,但教师要结合这门课程和学生实际,进行学法指导,指明这门课程要大学生多关心时势,多收集国内外的新闻资料,多留心党和国家在这一段时间的大政方针政策,使大学生明确学习方向、重点、自学的内容,这样可以有效指导大学生的学习。也可以在这门课程的理论内容讲完,即将开展形势与政策的热点教学之前再进行专题学法指导。教师也还可以在第二课堂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法指导专题讲座进行学法指导。

2.内化式指导法

这里的内化式指导法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把有效的学习活动转化为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好的学习方法的发现与积累,好的学习方法也只有形成了习惯,才易于自觉运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使用内化式学法时,要了解大学生可以内化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学习的常见习惯,如听课记笔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另一种是选择运用具体方法的习惯。

3.领悟式指导法

所谓领悟式指导法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提示、启导下,让大学生自悟学法。此种指导法的关键在于,教师要能启发、引导大学生按教学思路去领悟、发现新的学法,特别是通过顿悟,给大学生点燃思维、灵感的火花,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去发现学法、总结学法。比如在进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时,在三者的形成背景、条件、理论特点、主要内容、时代意义等方面就可以叫学生拉通自学,然后教师提示、启导学生去比较分析三者的异同,让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法、归纳法学习掌握好这些内容。

4.迁移式指导法

所谓迁移指导,就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举一”,培养学生“反三”的能力。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师“举一”要选准,选的“一”要有代表性、典型性,并且要与学生要反的“三”有相通性,否则就收不到迁移指导的理想效果,影响学生使用科学方法的积极性和效果。有经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讲授类似的章节内容,讲授类似的重点、难点、疑点、热点问题时往往采用这种方法。

5.渗透式指导法

所谓渗透式指导法,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进展随时进行学法指导的方法。这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学法指导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对一些最基本的学习规律、学习方法见缝插针,随时渗透,可使学生在自觉的学习活动中随时掌握学法,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一般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备课要备学法,开讲要导悟学法,讲课要点拔学法、启发学法,总结课要总结学法、串联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渗透学法,重点又是课堂教学中的随时渗透学法。

6.点拨式指导法

所谓点拨式指导,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为前提,在教学中抓住契机,用画龙点睛、留有余味的方法点拨学生学习。运用这种方式的关键是设计、选择点拨点,点在学法指导的重点处、难点处、关键处。另外还要选择点拨的最佳时机,点在新旧知识衔接时,点在学生思想迷惘时,点在学习重要原理、立场、观点、方法时。比如在学习“邓小平理论的主题”这个重要问题时,学生面对学术界对邓小平理论主题的几种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一心一意搞建设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新道路主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容易产生思想认识上的迷惘,教师就应该及时点拨学法,要求学生把第一种正确的、有代表性的、普遍认同的主题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背景、发展主线、思想精髓、核心内容结合起来学习,从这些内容的学习中去发现这种主题的正确性,这样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7.交流式指导法

所谓交流式指导法,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或通过学生第二课堂,组织开展学法交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选择这种方式进行学法指导要特别注意掌握时机,要选在学生对已经学习的内容有了比较好的掌握,初步具有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心得体会,接下来马上要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的时段进行交流,这样可以承上启下,进一步总结前面的学法,为后面的学习内容作好学法准备,保证学法交流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