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节奏艺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节奏艺术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臻于完善,必须把握教学节奏的艺术。一堂课的时间一般约为40~45分钟,教室的空间一般为70~90平方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班课教室一般为150~200平方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节奏艺术

第四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节奏艺术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具有一定的存在形式,都按照一定节奏变化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样具有自身变化发展的节奏。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臻于完善,必须把握教学节奏的艺术。

一、教学节奏内涵的界定及其功用

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有节奏的。我国古代《乐记》上说:“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这同英语中“rhythm”(意译为“律动”“节奏”)的概念是一致的。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节奏就是事物发展的“一定的速度和拍节中,实际时值(动作、声音等)与单位时值之间量的关系”。[4]美国的理查德·波列斯拉夫斯基指出:“节奏是一件艺术品所包含的各种不同要素的有秩序、有拍节的变化。”[5]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宇宙间的事物没有一样是没有节奏的。朱光潜先生甚至认为“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6]美国学者苏珊·朗格认为,节奏性与有机统一性、运动性和生长性一起构成了生命形式的全部基本特性。这些都从不同方面指出了节奏的一定内涵特征。但究竟节奏是什么呢?节奏就是客观事物(包括人的生命、自然界和社会生活)运动的重要属性,是一种符合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式,是物质运动的必然反映。一切都在节奏中发生、运动和发展,一切发生、运动和发展也都在节奏中得以实现。节奏是世界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法则。

课堂教学是一种运动,它必须有节奏;课堂教学是一种在特定时空中的运动,它也必须有节奏。课堂教学必须要有鲜明的阶段性、层次性、过渡性和变化性。概要地说,课堂教学节奏是课堂教学过程在一定时空中具有一定规律性和重复性的教学变化形式,它是教节奏与学节奏有机整合而成的一种组织形式,是二者高度统一中呈现的一种和谐美、曲折美。一般来说,教学节奏有很多具体的表现形式:诸如,知识与能力、主导与主体、重点与一般、教材与讲授、教与答、讲与练、详与略、博与专、多与少、快与慢、取与舍、虚与实、收与放、隐与显、起与伏、顺与逆、接与断、升与降、张与弛、动与静、言与行、轻与重、缓与急、强与弱、冷与热、长与短、宽与严等等。构成这些节奏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时间因素,二是力的因素。从时间来看,节奏是在教学运动过程中一定单位的量,以等距离的时空重复出现,体现其规律性和周期性;从力的因素来说,指节奏的强弱变化。把教学活动中这种具有强弱变化的教学行为,有规律性地组织起来加以反复,以便形成教学节奏。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节奏是课堂教学有鲜活生命力、创造力的表征,是课堂教学艺术的精魂,是教师赖以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没有节奏的教学只能是一潭死水,平淡无奇,无波无澜,缺乏生命力和创造性,当然也不能表现出荡人魂魄、动人心弦的教学风景,更难以有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不同的教学节奏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适宜的节奏有积极促进教学的作用;而不当的节奏,则对教学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设计教学节奏的科学依据

1.适合于客体节奏的需要

这里所说的客体节奏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1)课堂教学是在特定的时空中进行的。一堂课的时间一般约为40~45分钟,教室的空间一般为70~90平方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班课教室一般为150~200平方米。教师的教学活动只能在这个特定的时空中开始、推进、发展、结束,而不能超越;教学节奏也只能依据这个空间特点来设计。

(2)特定的教学内容、题材、课题类型也影响并制约着课堂教学节奏。不同特质的课程内容,因其风格、题材、情感基调等的不同,决定着教学节奏或欢快活泼,或舒徐流畅,或激昂奔放,或紧张热烈。另外,不同的课型也影响着课堂教学节奏的走向。

(3)教学节奏要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和教学改革的需要。

2.适合于主体节奏的需要

这里所说的主体节奏也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1)教节奏要适应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尽管课堂教学关联着教与学两个方面,但其落脚点是在教的节奏上。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所说的教学节奏其实主要指教节奏。然而,学节奏是教节奏的基础,前者决定后者。教节奏要适应学节奏,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学节奏来确立和调适自己的教节奏。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综合体,既有认知心理系统——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智力和能力等,又有情意系统——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而且,现代教育心理理论表明,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时期,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不同,上述因素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质,其学习心理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而且是在不停地变化着。因此,教节奏要适应学的心理特征。这就要教师必须从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入手,了解其兴趣、情趣、意趣、志趣和乐趣,然后设计科学的教学节奏,正确开展高效的教学活动。瑞士的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经过毕生的教育研究和实践,精辟地指出:“教育要心理学化。”人的学习活动有两大心理因素参与:一是智力因素,是关于认识过程自身所要求的,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等,都是认识过程中所必需的心理因素;二是非智力因素,是关于学习情感方面的,如,注意、情感、情绪与意志等,这些都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因素。教师只有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制定适应学的心理特征的教学节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通过节奏的变换与调整,对学生施加深刻有力的影响,使之聚精会神地投入学习中,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功能。

(2)学生的学习规律是我们设计教学节奏的主要依据之一。教的节奏必须依据学的特点和规律。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并据此开展教学,要顺着人的成长发育过程的特点和规律而因人设计节奏,才能教有成效。教的节奏一定要遵循学的规律。《学记》提出的“预”“时”“序”“孙”等学习规律,《中庸》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习过程阶段论,都说明教的节奏必须遵循学的规律。一切脱离学的规律的教学都注定要失败的。因此教学节奏要适应学的规律。现代学习理论所提出的三阶段六环节:感知阶段(启动兴趣、定向训练)—— 理解阶段(设场讨论、总结储存)——运用阶段(联系回授、外向创造),就很好地体现出符合客体学习规律的教学节奏。

(3)教学节奏要体现出教师的艺术个性。艺术个性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思想和艺术风格,这种特色是教师在他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中的综合反映。教师的教学风格,或洗练深沉,或冷峻幽默,或简洁明快,或委婉含蓄,或清新俊逸,或粗犷刚劲,或纤微抒情,或绮丽典雅,或自然质朴等等。不同的教学风格,也影响并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节奏和总体的教学设计。换言之,不同教学艺术个性的教师,往往选择他们最适合的教学节奏和教学总体设计。例如在教材的处理、教学手段的运用、手势眼神的运用、组织学生学习讨论、课堂的推进和衔接过渡、教学时间的控制、情绪氛围的设计、教学高潮的突起、教学语言的运用、轻重缓急的把握、师生的互动、讲与练的安排等方面,都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情感、气质、教学经验、审美理想等的支配下,精心设计并努力去实践的。那种一反自己的教学风格,刻意去追求某种教学节奏和教学目的的做法,是很难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的。

三、教学节奏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划分,可以将教学节奏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按照表现形态来划分,可以分为外在节奏和内蕴节奏

外在节奏,是指教学节奏的外在表现形态,主要是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语言节奏。教学语言节奏又可以分为有声语言节奏和无声语言节奏。有声语言节奏主要指口头语言节奏,无声语言节奏主要指书面语言节奏、体态语言节奏和时空语言节奏。内蕴节奏,是指教学节奏的内部表现形态,主要有内容节奏、思维节奏和情感节奏。

2.按照教学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教节奏和学节奏

教学节奏就是教节奏和学节奏有机整合而成的一种组织型节奏。在这两种节奏中,教节奏是主要方面,是落脚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节奏主要是教节奏。至于学节奏,它是学生因其生理、心理特征而形成的一种个体型节奏,它包含两个主要的变量因子,即生理因子和心理因子,又称为生理节奏和心理节奏。生理因子在量度、强度、速度等方面制约学节奏,心理因子在结构、内容、策略等方面制约学节奏。

教节奏主要包括时间节奏、语言节奏、教态节奏、视听节奏、关系节奏、进度节奏、氛围节奏等。时间节奏即时间长短的合理交错,亦即教学时间的合理分割。语言节奏即是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的抑扬顿挫变化和表现力变化。语音语调语速变化是教学中引起学生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无变化的语言则是导致学生疲乏、精力不集中的重要原因。恰到好处的语音语调语速变化就恰似一首和谐的旋律,令学生处于兴奋状态,久听而不厌,经久而不疲。教态节奏包括教师在教学中的举止和表情两个方面。举止的节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动静搭配。表情的节奏,是教师面部表情的适宜变换。视听节奏即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是多种图像和多种声音交替显现。关系节奏主要指教师对学生的宽严要求的把握和处置,当宽则宽,当严则严。何时宽何时严,则需视事情的性质和当事人的情绪状态予以机智处置。进度节奏指教学过程张弛快慢有度。氛围节奏即课堂教学中的冷与热的交替。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节奏艺术的创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节奏范畴一般有言行、动静、张弛、轻重、缓急、强弱、冷热、长短、宽严等,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施以前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课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应该把握如下五个方面的节奏艺术:

1.展与收

展要展得开,收要收得拢。教师进入课堂力求开头精妙,新颖活泼。或设疑布阵,或引经据典,或播报热点,或开宗名义,引领学生,进入情景。分析教材,要条分缕析,眉目清楚;阐述事理,要细致入微,情理兼备;讲解事例,要血肉俱全,形象生动。若如此,会使学生如游览名山大川般领略到千种风光,万般景致,感悟“家事、国事、天下事,尽在三尺讲台之中”。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魅力四射,美感顿生。(www.xing528.com)

例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次矛盾时,教师单刀直入,播放其精心剪辑的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后,环环设问,层层展开辽沈战役中存在的诸多矛盾:进攻与防守的矛盾,敌我力量对比的矛盾,正确战略思想与错误战略思想的矛盾,部队行军打仗与后勤粮食、弹药供给的矛盾,打长春与打锦州谁作首攻点的矛盾,集中优势兵力与“两个拳头打人”的矛盾,连续作战与休整调养的矛盾,我军与锦州之敌的矛盾,我军与长春之敌的矛盾,我军与沈阳之敌的矛盾。师生面对军事地图,圈圈点点,再紧扣各方兵力部署、作战思想,配合画面,指点江山。同学们沉浸在这些纷繁复杂的矛盾中。在铺开摊子的同时,教师又徐徐引领收归主题,形成收尾。摆明各种利害,阐明各种趋势。使大家拨开重重迷雾,寻找主要矛盾,统筹次要矛盾,恍悟办事情要抓住重点的方法论,展成“风头”,收成“豹尾”,使课堂充实有力。

展而不收,如同走马观花,到此一游,只见千沟万壑而不知山之脉络、路之途径,致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故事化、事例化;只收不展,如同和尚念经,枯燥乏味,将丰富生动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观点、规律僵死化、教条化。

2.动与静

课堂上教师热情洋溢、抑扬顿挫的讲述,伴随着和谐优美的手势和活泼灵动的眼神,此为动;学生聚精会神地聆听,发人深省地深思,此为静。学生踊跃发言,气氛激烈,此又为动;教师默默地听之、记之,满含期望,此又为静。时而师生双边活动踊跃,对答热烈,情绪高涨;时而课堂平静凝重,师生一起细细地思索品味,此为动静结合。如此这般,尽现思维碰撞的火花,彰显熠熠生辉的真理。

例如,教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序言时,采用了“动静结合,分总探讨”的教法,一路走来,热闹有趣,效果不凡。上课伊始,他抛出了物理学巨匠牛顿的早期辉煌与晚年的“无用功”的故事,让同学们在安静聆听之后,七嘴八舌话牛顿,而后猛醒唯心与唯物两种截然不同世界观的重要性;继而过渡到哲学学习的重要性,顺势设问:你知道哲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说?短暂的寂静后,教师先给出一系列说法:古希腊人说,哲学是爱智慧。中国古人讲,哲学是“玄学”“形而上学”。康德认为,哲学在于指教人真善美。黑格尔说,哲学是“庙里的神”。马克思说,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华。有人又说,哲学就是把世界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你说呢?激情瞬时被点燃,学生们的思维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舞”动起来。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知识背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也不乏偏激观点,课堂沸腾起来。火候一到,教师适时打住,随即投影归纳,两种截然相左的观点跃然银幕之上。学生此时又安静下来,仔细思索,慢慢反刍。在面红耳赤的争论中,在五彩斑斓的对答中,在动静结合的讨论中,在静静的品味中,师生共同总结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是对整个世界的最高抽象,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接下来老师侃侃道来,如何学习哲学,水到渠成。学生此时静静聆听:把牛肉放在一个坛子里,时间长了只会变成牛肉干,坛子的品质不会改变,坛子不具有把食物转化为可吸收营养的消化机制和消化功能。学习哲学不是简单地把相关知识放入我们的大脑里,而是要充分利用自己大脑特有的“消化机制和消化功能”,把知识转化为可以被大脑吸收的“营养”,来增强我们的智慧。如此动静相兼,张弛有度,始终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动静相宜中清理思维过程,了解基本理论,体验哲学思维,领悟哲学思想,打开学习哲学的大门。由此,事半功倍,效果不凡。长时间地动而不静,张而不弛,使学生刺激过度,弦绷得过紧,久之必断。反之,长时间地静而不动,弛而不张,一直拖沓,则会使学生精神不振,注意力分散。而动、静、张、弛,恰当处理,便构成课堂和谐优美的乐章

3.断与续

断与续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知识点的连接导引,对教学环节的衔接过渡。在处理断与续的关系上,要做到断续结合,断之为续,续之为断。巧妙的断,往往含蓄自然,激发兴趣,诱发思考,激起学生“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强烈求知欲。同时,适当的停顿又给学生品味真理的机会,从而为以后的继续打下基础。常见有的教师讲起课来灌输填鸭到底,不给学生体味思索的机会,使之生厌,这叫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例如,在讲授按客观规律办事时,教师给同学们讲述了老猎手用火灭火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南美洲的一个大草原上。一天,一群游客在大草原上追逐嬉戏,忽然,他们身后窜出一团大火,火借风势,直向游客们扑来。危险时刻,一位老猎人出现在游客的面前:“各位,别跑了,大家还是听我的话,动手除掉这一片干草,清出一块地面来。”游客们见是一位老猎手,就马上按照他的吩咐,七手八脚地猛干起来,很快清出了一大块地面。火是从北面烧过来的,老猎人让大家站在空地的南端,自己跑到空地的北端,并把草堆搬到北边去。游客中有人恐慌地问:“老猎人,火再烧过来怎么办?”“别急,我自有办法。”一会儿,大火快烧近时,老猎人才拿了一束很干的草点燃,堆在游客北面的草立刻熊熊地烧着了,竟然逆着风迎着大火方向烧去,这两股火立刻打起架来,火势居然慢慢小了,而留给游客的空间越来越大。两股大火斗了一阵子,终于“精疲力竭”,慢慢地熄灭了下来。

在同学们目瞪口呆之时,教师戛然而止,发问这是为什么?同学们立马开动脑筋,探究奥秘。一阵好奇和疑问之后,老师续上答案:当获救的游客向老猎人讨教“用火灭火”的奥秘时,老猎人深深地吁出一口气,说:“在烈火上面的空气受热后会变轻而上升,各方面的冷空气就会去补充,这样,在火的边界附近,一定会有迎着火焰流去的气流。等到我们北面的大火接近我们的草堆时,我们把草堆点燃后,那么,我们这边的火就会朝着风的相反方面蔓延开去,两股火后面的草都没有了,就会渐渐熄灭。当然,火不能点燃得太早,也不能太迟。”游客恍然大悟。

教师乘机阐明:老猎手以火灭火首先说明,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在这次草原大火中,老猎手充分地尊重了火的规律,把握了火的特点,并果断地提出了以火灭火的方案,最终利用两火“相斗”成功地扑灭了大火。因此,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改造客观对象,就必须从对象本身的实际出发,从对象自身的规律出发。可见,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离开客观规律去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一事无成,甚至会起破坏作用。

所以,在处理断与续的关系节奏上,续要自然精炼,创设情景,不断沟通新旧知识,使之理论化、系统化;断要干脆利落,起承转合,不露痕迹,自然而不生硬。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有“五里一站,十里一驿”的“断”,又要有长流水、不断线的“续”,从而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的自然流畅。

4.浓与淡

浓与淡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情感的浓烈与平缓、强烈与平淡,也指教学气氛的紧张与舒缓。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变说教为情教,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情随境迁,情以文异,情因人发,才能不断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枯燥性,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

例如,教师在讲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时,列举了“口号百年回顾”。回眸事件,用历史的眼光、饱含感情的口吻、嬉笑怒骂的谈吐,情景交融,以事明理,浓妆淡抹,讲解社会意识与价值观,“话”来别具一格。

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①新民为今日第一要务。②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20世纪30年代至1949年:①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②打土豪,分田地。③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0世纪50年代前、中期:①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④大鸣大放。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20世纪60年代前期:①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②超英赶美,只争朝夕。③以粮为纲,两个先行。④人民公社是桥梁,共产主义是天堂。⑤备战、备荒,为人民。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① 以阶级斗争为纲。②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③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①抓纲治国。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世纪90年代至今:①发展才是硬道理。②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⑤“三个代表”,与时俱进,和谐社会,科学发展。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同学们在浩瀚的史料中,正确认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老师时有气吞山河之概,时有满面含春之容,时有大江东去之壮,时有悲怆愤慨之气,凸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浓与淡的完美统一。

5.雅与俗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时要善于做到授课的高雅性。独具匠心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态势,借助道具的无声语言等等,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沐浴在美的感受之中。同时力求讲得轻快明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力争理论联系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典型事例,以例喻情,以事导理,使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自然感悟深刻的道理,让其知,令其信,动其情。如此,俗中见雅。

例如,在讲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时,笔者列举了“东坡乱改菊花诗”及“侍女对对联”两个小故事。夹杂诗词,配以对联,绘声绘色,描述出来,雅俗共赏,回味无穷,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使学生在欣赏、品味中把握哲理。

这节课笔者在引入课题后讲道:王安石写过一句咏菊花的诗:“西风昨晚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这句诗被苏东坡看到了,认为不妥:菊花有傲霜之骨,怎么花瓣会四处飘落呢?于是在这句诗后面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借以讽刺王安石“江郎才尽”。王安石看到苏东坡续的诗后,建议皇上将苏东坡调到湖北芡州当官。那里菊花大盛,苏东坡在几天大风之后,看到满园十几株菊花花瓣全都被风刮落了,才知自己犯了一个主观武断的大错误,不胜惭愧。这事例恰如其分地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另一个故事说的是:清代康熙年间,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有一次微服私访到乡间,跟一位正在稻田里用稻草捆秧的农民对上了对联。这个农民出了一个上联“稻草捆秧父抱子”,请张英对下联。对这样一个来自生活中的绝对,张英在田头苦思冥想了好久仍无法对出,只好尴尬地走了。回家后张英和夫人谈及此事,正好被他的一个侍女听见了。侍女笑着说:“这有什么难的,下联是‘竹篮装笋母怀儿’。”张英一听连声叫妙,称她为才女。为什么学富五车的大学士苦思不得其解的难题,被一个侍女轻松对出来?原因在于侍女对生活实践的认识比大学士要深刻一些。这也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理论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