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艺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艺术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是影响课程本身实效性和针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应该熟练掌握教学模式艺术。根据系统论的观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所揭示的是教学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和环境这四个参量的相互关系和运用状态。3.整体观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是教师准备的多种教学模式的组合,教学实效也是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效应。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艺术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艺术

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实现最优化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关系到教育对象的素质,因此,教学模式是当代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无论自觉与否,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是影响课程本身实效性和针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应该熟练掌握教学模式艺术。

一、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及基本要素

教学模式开始成为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课题,普遍认为是从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的研究开始的。1972年,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提出了教学模式的含义:“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长时间的学习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4]钟启泉教授将乔伊斯和韦尔的《教学模式》介绍到我国后,我国出现了教学模式研究的高潮,研究出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多达五六百种,其中较有影响的也有几十种。对教学模式定义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如密的观点,他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在丰富教学经验基础上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实验活动方式。[5]

教学模式与教学结构、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是明显不同的,具有其自身的结构内涵。教学模式的结构是由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有规律地组成的,一般而言包括如下要素:

1.指导思想

所谓指导思想是指建立该教学模式的思想认识、现实意义,主要是阐明建立该教学模式的现实性与必要性。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以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为指导的。例如“发现式”教学模式是以学习结构原理和学生是认知主体的思想为依据的;“活动式”教学模式就是主张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总之,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建立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建立教学模式才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2.功能目标

任何教学模式都指向和完成一定的功能目标,或者说教学模式是为了完成特定的功能目标而设计创立的。“功能目标是人们对教学活动能在学习者身上产生什么样和有多大的效用所作的预先估计。”[6]功能目标在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其他因素具有制约作用,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重要尺度。比如凯洛夫的传授式教学模式的功能目标就侧重于教学的教养功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技巧;德国的范例教学模式,其功能目标就在于使学生掌握从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中选择出来的示范性材料,能举一反三,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合作教学模式的功能目标则是使学生成为具有民主精神、独立人格和创造才能的人。功能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人们对教学目标认识的发展,往往又作为一种反馈信息,帮助人们调整或者重组结构程序,推动教学模式的完善。

3.实现条件

实现条件是指促使教学模式发挥作用,达到一定功能目标所需要的各种条件。任何教学模式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有效。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包括教师、学生、教材、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的时间空间组合等,比如布卢姆掌握学习模式就将认知前提行为、情感前提特性和教学质量作为模式实现的三大条件。布卢姆指出:“有利的学校条件能使大多数学生很好地进行学习,并从学习中获得满足。”[7]认真地研究并保障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可以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教学模式,成功实现预期目标。

4.活动程序

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套独特的活动程序,详细说明教学活动的逻辑步骤,以及各步骤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等。比如加涅的累积性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规定为:注意、选择性知觉、复演、语义性编码、检索、反映组织、反馈、执行控制八个步骤。一般说来,活动程序的实质在于处理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及其在时间顺序上的实施。比如程序教学模式就要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小步子,每一程序学习一小步教材,回答机器或者程序课本提出的问题,并及时强化,再进入下一程序学习。由于教学过程中,既有教材内容的展开顺序,又有教学方法交替运用的顺序,还有内在复杂的心理活动顺序,所以人们常常从不同侧面提出教学活动的基本阶段及其逻辑顺序。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选择观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选择正确的教学模式,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模式选择、构建观念,对于搞好教学工作、增强教学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系统观念

系统论是研究关于一切系统的模式、原理和规律的科学理论,系统无处不在,系统无处不有。大到天体宇宙系统,小到分子、原子、质子系统,都是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是一个存在众多序列的系统。根据系统论的观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所揭示的是教学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和环境这四个参量的相互关系和运用状态。系统的运行首先取决于系统的基本要素。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时首先应该考虑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和教材。比如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习惯、教学风格、知识准备、对新教材的熟悉程度、制作运用课件的能力;教材的深浅难易程度、理论风格、实践举证等都应该作为教师选择教学模式考虑的因素。比如针对大一、大二、大三学生的不同生理、心理、环境适应特征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如何区分处理等。

2.实效观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实现最优化,就必须首先实现教学模式的最优化。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教学模式的评价问题。在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中,涉及许多要素,对教学模式的优化都具有参考价值,但是,在众多的评价要素中,最根本、最直接的评价教学模式优劣的指标只能是教学实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众多的教学模式运行过程中,如果教师和学生付出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就是一种最优化的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形式、内容相互统一的充满实效性的教学模式。

3.整体观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是教师准备的多种教学模式的组合,教学实效也是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效应。因此,各种类型的教学模式作为解决具体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工具,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最好地发挥其功能。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必须从整体出发来加以研究,如果离开了特定的条件和环境,是很难准确地评价其优劣的。作为最早提出教学模式理论的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特别指出: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是为适合所有的学习类型或者学习风格而设计的。学校和教师的任务是用基本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来装备自己,这些模式能完成不同的学习目标,能运用于和适应于不同的学习对象,能够被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课堂和各种有深度的学习中心。一旦教师掌握了运用基本教学模式的各种技能,那么他们就能够通过学习新的教学模式、改造基本模式、创造新模式来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些技能。所以教师具有基本的、整体的观念至关重要。

4.创新观念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教学模式理论到今天已经20多年。在20多年的研究中,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创新研究出五六百种教学模式,基本的、比较有影响的教学模式也有几十种。这些教学模式具有相对稳定性,是许多专家学者的经验浓缩和理论升华,是完全可以模仿、借鉴的。这些教学模式,对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可能都实用,我们只能学习、借鉴、掌握一些基本的教学模式,再根据教学模式优化的理论原理适度创新、改造,做到为我所用。在教学活动中,没有永远相同的学生、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师、没有完全相同的教材、没有完全相同的教学环境,因此,不可能选择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教是为了更好地不教,我们研究教学模式最终也是为了摆脱模式的羁绊。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学习、借鉴、选择教学模式时应该把握基本,随时创新,因课程不同、对象不同、环境不同、教材不同而有所不同,有所创造。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主要类型

长期以来,在我国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凯洛夫的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的五环节教学模式。在中国教育专家学者的研究中,也产生了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情景陶冶式教学模式、示范模仿式教学模式、参与活动式教学模式、寻思点拨式教学模式等有影响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对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很有借鉴意义。根据这些模式类型和模式理论,可以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概括为如下四种:

1.传递讲授式教学模式

传递讲授式教学模式是系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教学模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初等教育最广泛使用的教学模式,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广大教师喜闻乐见、广为人知、广为运用的最基本、最普通的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涉及需要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理论、原理等内容时,很多时候使用这种模式。运用这种模式应该把握四个环节:

一是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切入点是阐明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的方向和意义。一般方法是:复习旧课、提出问题、制造悬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阐明学习目的意义,直接讲授等。

二是讲授新课。讲授新课是以教师的系统讲授为主要方式,但是也可以适当穿插讨论、演示等方法。讲授新课是传递讲授式教学模式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师是实施这种模式的主体。在发挥教师讲授主体作用时,并不排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发挥。讲授新课切忌满堂灌,切忌“填鸭式”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三是巩固新课。在教师把比较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讲授后,面对这些系统、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一时难以适从,教师就要善于归纳、分析、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新课。

四是布置练习和思考题目,布置学生进一步巩固新课必须阅读的参考书目。教师系统讲授新课后,要进一步督促学生深入思考,因此,要通过布置练习和思考题,布置学生必须阅读参考书,以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注重这一点,上完课就走人,没有给大学生布置练习、思考题,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问题作比较全面、切合实际的思考,更缺乏用理论指导实际的能力。

传递讲授式教学模式的优点很多,比如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直接控制教学过程;可以在单位时间系统讲授新理论、新知识;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理论、知识、信息;可以加快教学进程;教师熟悉这种教学模式等。正是因为该模式有这些优点,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广大教师把它作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加以利用。但是,这种模式使学生客观上处于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状态,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因此,这种模式在广泛盛行的情况下长期以来备受指责。原因就在于把这种模式运用过程中的教师主体地位、学生学习主导作用、教师学生双向互动片面化了。事实上,传递讲授并非“填鸭式”“注入式”“机械灌输”,学生也并非全部被动接受,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如何进行传递讲授。胡兴松认为,讲授式的关键要做到“四精”。

一是内容要精。教师讲授的内容要精要。精讲并非数量上的少讲,而是质量上的精要。言之无物,空洞乏力,即使再精,也绝不是精讲;洋洋洒洒,讲授万言,能切中要领,也未必不是“精讲”。“精讲”应该在内容上多做文章,力求使教师的讲授做到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突破,教学疑点澄清,教学热点明晰。

二是分析要精。教师的分析要精辟。《文心雕龙·论说》曰:“论如析薪,贵能破理。”其意为:论述问题有如辟柴,可贵的是能够辟在纹理上。只有视理而析,才能势如破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精讲分析也应该理出一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做到分析精辟,就要注意坚持运用系统分析、阶级分析、辩证分析、比较分析。

三是语言要精。教师讲授的语言要精练。课堂教学时间都是有计划、有准备的,时间的有限性和教学内容的广泛、丰富性要求教师的讲授语言要恰如其分、精练准确。课堂上过多的口水话、重复话、语病话都要影响讲授的实际效果。讲授要语言精练,教师应该做到文约而事丰,辞切而意明,言简而情真。(www.xing528.com)

四是节奏要精。教师讲授的节奏要精美。“精讲”要讲求教师教学语言的节奏,语速过快过慢,节奏过急过缓,都要影响教师讲授的效果。节奏精美就是要求教师做到教学语调抑扬顿挫,教学语句疏密有致,教学语速快慢适中。

2.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

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是对传递讲授式模式的一种改造,主要把由原来的教师系统讲授的部分改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教材。这种模式由于充分发挥视角分析器的作用又比较重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因此,它比单一依靠“讲—听”单通道输出信息的效果要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选择这种模式时应该把握好如下程序:

一是自学。这是运用该模式最核心的部分。它的目的是在学生独立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其自学能力。在这个程序中,教师要向学生阐明自学的目的、目标、意义和要求,引导学生编拟自学提纲,根据学生自学能力等个体差异进行重点或者分类指导,合理安排课堂自学时间,掌握好课堂教学的进度。

二是讨论交流。旨在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相互探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能力和培养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三是启发指导。教师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对其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热点进行启发、解惑、指迷,引导学生自己作出结论。

四是归纳总结。通过完成作业、思考题、复习、小结、评价等方式和活动,使学生将所学内容纳入已有知识体系中去。

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的主要优点和功能在于:

一是在于激发、促进、锻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是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大学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创造、持续发展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创造、持续发展能力方面负有重要责任。而学生自学能力是加速创造性思维发展、提高学习主动性和主体意识的必要条件。

三是有利于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对学生自学时的个别辅导,加深对各个学生的基础水平、理解能力、性格特征等方面的理解。

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模式,既注重学生的自学,又注重教师的辅导,在学生自学和教师辅导的相互关系中,对教师的主导、辅导、点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主导、辅导、点拨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越俎代庖,而是归纳总结、分析概括、画龙点睛、提纲挈领,是有效掌控教学过程,积极监督自学效果。因此,这种模式不是放松了对教师的教学要求,相反,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在主导、辅导、点拨之时更应该抓住学生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热点,有的放矢,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3.情景陶冶式教学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景陶冶式教学模式主要根据大学生的思想觉悟认识是有意识心理活动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统一,是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统一的观念,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使大学生在思维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经常使用的模式。这种模式包括四个程序:

一是创设情景。根据教学目标,教师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或者音乐渲染等手段,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场景,以激发学生的有效情绪。

二是参与活动。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游戏、讲故事、唱歌、听音乐、表演、谈话等教学活动,在特定的气氛、情景中积极主动从事各项学习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学习,接受教育。

三是讨论明理。学生在参与活动,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后,教师及时组织大学生展开讨论,进一步明晰情景教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原理、立场、观点和思想教育意义。

四是总结转化。通过活动和讨论以后,教师及时启发总结,使大学生进一步领悟所学内容的情感基调,做到情理统一,进而将认识、情感转化为指导自己思想行为的准则和指南。

情景陶冶教学模式的主要作用在于对大学生进行个性陶冶和人格培养,使其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对待自己、他人,正确对待竞争,对待合作,培养自主、团队和协作精神。它的主要特点和难点就在于创设合理的情景。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教师创设情景主要考虑如下类型和方式:即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问题为线索的问题情景;以实物为线索的实体情景;以想象、思辨、推理、语言运用为线索的虚拟情景等。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的进一步现代化,教师可以借助更加有效的技术、手段创设更加有效的教学情景,推动情景陶冶教学模式的日臻完善。

4.寻思点拨式教学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寻思点拨式教学模式就是以大学生的“思”为核心,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教师引导点拨,增强教学实效,发展学生智能,提高思想觉悟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应该把握如下三个程序或环节:

一是激学导思。所谓激学,就是列举典型,说明意义,明确目的,使大学生感到有学习和进一步探求的需要,增强学习责任感;是设置疑问,创设悬念,造成知识冲突,使大学生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所谓导思,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思考。导思不是简单、随意的“导”,必须符合四点要求:①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去设计“思”,明确中心,突出重点,认清目标,避免分散学生学习注意力。②要根据学生思维特点、知识基础、能力状况等实际引导“思”,“思”的问题要注意广度、深度、难度。③要创造气氛鼓励“思”,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课堂一潭死水,抑制学生思维的活跃和发展。④提供条件落实“思”,提出了“导思”的问题,就要留出一定时间、空间让学生独立自学阅读、钻研、收集整理材料、撰写发言提纲等,不要使“思”流于形式。

二是引议释疑。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对所思考的问题进行逐个讨论研究,逐个加以解决。“议”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可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是个别的、小组的、全班性的、全部教学对象的;可以是口头的、书面的;可以借助幻灯、录像、电影电视等手段,目的就是要让大学生用眼观察,用口谈说,用脑思考。通过引议释疑,使大学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开拓思路、加深理解,同时培养虚心学习、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三是点拨提高。就是学生在积极学习、认真思考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教师及时指出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打开学生思路;在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揭示知识的规律,认识思想政治理论原理、基本观点、理论难点、热点。教师的点拨,有整体的,也有局部的;有面向全体的,也有面向个别的;教师的点拨,必须站在理论和认识的高度,画龙点睛,提纲挈领,抓住要点;说话要简明扼要,速度要快慢适中,语气要有强有弱,节奏要鲜明有力,力求使学生听得清楚,记得牢固。

点拨提高的三个环节不是孤立的、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激学导思是整个教学模式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引议释疑是教学中师生互动,互相交流探讨的过程,点拨提高是教学模式的关键和目的所在。整个教学模式以“思”为核心,以“导、拨”为关键,引导学生进行思的交流,思的反馈,思的深化,思的发展,从而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的重点、难点、疑点、热点,牢固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水平。

【注释】

[1] 巴班斯基. 论教学过程最优化.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68页

[2] 巴班斯基. 论教学过程最优化.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68页

[3] 外国教育资料. 1984年第1期

[4] bruce joyce,marsha weil。Models of teaching ,second edition,new jersey:pren-tice-hall,1980,p.l

[5] 李如密. 关于教学模式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课程·教材·教法. 1996年第4期

[6] 杨小微. 中小学教学模式.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0页

[7] 吴文侃. 当代国外教学论流派.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4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