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顶尖名校争抢优秀生源呼吁高等教育理性回归

顶尖名校争抢优秀生源呼吁高等教育理性回归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件9顶尖名校争抢优秀生源呼吁高等教育理性回归事件回顾2006年4月4日,中科大校长朱清时表示,清华、北大把尖子选完,才轮到国内其他一流大学选择。无论是香港大学还是内地一流大学,通过“掐尖”来获得优质生源,这是名校竞争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当然,“掐尖”这种以高分来界定“优秀生源”的现象在目前我国教育体制下的现实中也带来消极影响,认为分数越高,学生就越优秀,使学校、社会、家长和用人单位走进这一误区。

顶尖名校争抢优秀生源呼吁高等教育理性回归

事件9 顶尖名校争抢优秀生源呼吁高等教育理性回归

img11

事件回顾

2006年4月4日,中科大校长朱清时表示,清华、北大把尖子选完,才轮到国内其他一流大学选择。对这两所学校的过度追捧,各地人为助推清华、北大“掐尖”,因为每年能进入两校读最好专业的只是部分学生,如果所有优生都涌向这两所学校,在人才培养上是极大浪费,容易埋没许多人才。与此同时,香港大学也在内地大规模的扩大招生,北大、清华的龙头地位也终于受到动摇,被媒体喻为扫为“二流大学”。2006年这一现象一出现,有人开始担心这将会是对国内高校的一次严重的冲击,对高校的品牌,对优质生源的“掠夺”。

【摘自:《重庆晚报》2006年4月5日】

●题图注:2006年,香港大学叫板,清华、北大品牌何处寻。

讨论(www.xing528.com)

刘焕云:“掐尖”现象屡见不鲜,无论是内地名牌学校还是香港的大学,都想争取最好的学生。但是,长期如此的后果是,打破了高校之间正常有序的竞争,把学生的自由选择权置之身外。就目前而言,对高校最关键的是应该打破区与区之间的招生壁垒,以不损害学生的利益为前提,引导高校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提升自身办学水平与自身特色上来。对教育行政部门来讲,除了规范招生以外,还应根据生源变化,适时调整布局,同时加大投入,缩小区域内的校际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刘魁:不可否认,一方面,香港的大学来内地招生给众多优秀考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使内地多年一贯的高考招生格局发生变化。但另一方面,教育领域里“掐尖”现象造成了教育领域里的“马太效应”:好学校能随心所欲地“掐”到好生源、享受到好政策。这样的效应造成人才资源与教学资源的两方面浪费几乎是必然的。究竟谁是一流大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两种大学制度之间的竞争和借鉴,将提升内地和香港高校的办学质量,提升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

高慧君:香港高校来内地招生,无疑给众多内地考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很多内地考生表示香港高校的国际交换生制度和奖学金制度是吸引他们入读的最大因素,很多内地家长也抱有一种想法,认为到香港读书,以后在内地国际公司、香港甚至国外更容易找工作。但在“港校热”中也要认清误区:香港高校方面招收内地生是为了培养将来到世界最好学校深造的更高级生源,直接效果是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教学水平,而非状元=香港高校通行证,入读=奖学金。

李娜:衡量一所高校的水平大都看其“吸引力”和“生产力”。真正的一流大学理应有众多优秀学生争相投入门下,那么“国内一流大学”为何不能与香港高校在优质生源上取得优势,这就需要反思国内高校是否真正达到一流水平?在当前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国内高校如果不站在世界知识体系的前沿,不具备创新的教育体制机制,那么建设一流大学只能是空谈。因此,我国高校要增强吸引力,就要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改革教育体制弊端,通过一系列创新催发高校跨越式发展。

谢明明:教学活动的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手段。教学质量的好坏是此三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公众在对此三者的态度上不应该厚此薄彼。当前人们过分重视受教育者,人为的助推清华、北大“掐尖”,而忽略了其他两者,这是很危险的。老子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香港高校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国内一流大学的龙头地位,使其产生了危机意识。而危机容易促使国内高校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

贺祖斌点评

一流大学的一项重要标志是拥有一流的生源质量,这是国内外大学评价的共同标准。无论是香港大学还是内地一流大学,通过“掐尖”来获得优质生源,这是名校竞争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这些一流大学拥有一流的办学条件,具备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学习环境,也能为优秀的大学生营造更多机遇。从学生和家长角度来说,经过奋力拼搏获取拔尖的成绩,就是希望能进入一流的象牙塔接受深造。因此在这样的供需市场下,“掐尖”现象在短时期内不可避免。这里还有一个学科专业问题,一流的大学并不是每个学科专业都是一流的,同样二流的大学也可能有一流的学科专业,这就存在一流的学生由于“掐尖”现象的存在,只能在一流的大学就读二流的专业,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从另一角度来看,“掐尖”也给一流大学之间构成潜在的竞争压力,使其产生危机意识,从而促进国内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提升高校国际竞争力。当然,“掐尖”这种以高分来界定“优秀生源”的现象在目前我国教育体制下的现实中也带来消极影响,认为分数越高,学生就越优秀,使学校、社会、家长和用人单位走进这一误区。其实不然,分数高的人,并不代表综合能力强;考分稍低的学生,也许在某方面是杰出的人才。那么一流大学激烈争抢优秀生的背后更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是,当前我国教育制度与人才选拔机制是否较好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高考制度的以考分论成败是否合理?高校创建一流大学的目标是否必然采取争夺优秀生源的手段才能实现?因此,如何选拔、培养一流人才,怎样建设一流大学才是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但这又是一个十分艰难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