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论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时间:2023-04-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内容提要]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华民族抓住了历史机遇,站在时代最前列,代表着世界 历史的前进方向,在世界上最早起来反抗法西斯侵略,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反 法西斯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而为推动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以“9·18 事变”为起点,中国打响了抗日战争、也是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论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论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内容提要]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华民族抓住了历史机遇,站在时代最前列,代表着世界 历史的前进方向,在世界上最早起来反抗法西斯侵略,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反 法西斯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而为推动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中国 抗日战争奠定了中国反法西斯大国和法理上世界大国的地位,成为中国从世界政治舞台的边缘跃 向中心和中国崛起为世界大国的起点和开端。 [关键词]中国 抗日战争 世界大国 国际秩序 [作者介绍]胡德坤,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和 边界与海洋问题; 韩永利,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边界 与海洋问题。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 之一,是 20 世纪世界历史的转折点。中国是世界反 法西斯四大国之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四大 战场之一,也是世界上开辟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反 法斯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 贡献。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斗争 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因而也改变了中国 的国际地位,使中国完成了自近代以来的历史性跨 越,从世界政治舞台的边缘跃向中心。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光明与黑暗、正义与 反动、前进与倒退的生死搏斗,是将人类从法西斯侵 略和暴政下解放出来的正义战争; 如果法西斯野心 得逞,全世界将处于法西斯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世 界历史将发生严重倒退。在这场决定人类命运和世 界历史发展方向的大较量中,中国虽然是个积贫积 弱的国家,却站在时代最前列,代表着世界历史的前 进方向,在世界上最早起来反抗法西斯侵略,开辟了 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从而促进了中苏战略合作,推 动了美英向援华制日战略的转变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20世纪 20 年代到 30 年代初,法西斯势力相继 在意大利、日本德国上台,并实行疯狂的对外侵略 扩张,企图建立法西斯独霸的一统天下。1931 9 18 日,日本法西斯发动“9·18事变,打响了侵 华战争、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局部战争的第一枪。 以“9·18 事变为起点,中国打响了抗日战争、也是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9·18 事变表明,法西斯国家争霸世界的战 争开始了,法西斯已成为世界各大国的主要威胁,制 止和反抗法西斯国家侵略已成为历史赋予世界各国 的首要任务。但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尤其是英法美 等西方大国及国际联盟,没有认识到法西斯国家侵 略的危险性,没有采取措施支持中国抗战、遏制日本 侵略,反而对日本侵略实施了妥协退让乃至纵容的 绥靖政策,从而极大助长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使得 日本敢于侵占中国东北,并以东北为基地向中国内 地大肆扩张,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在欧洲,西方 主要国家奉行绥靖政策,姑息养奸,致使德意法西斯 继日本之后也在非洲和欧洲发动了一系列的局部战 争。中国国民党政府对外一味依赖西方大国及国 1

《现代国际关系2015 年第 8

联,对内则全力“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 军,对日采取妥协退让政策;中国共产党联合各抗日 武装在中国东北树起了抗日的大旗,也在世界上树 起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大旗。到“7·7 事变前,中国 的武装抗日主要以两种形式进行。第一种形式是中 共在东北开展的以武装抵抗为主体的抗日游击战 争。“9·18 事变后,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战 争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不仅沉重打击了日本法西 斯,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世界上最早创造了以游击战 争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新型战争形式,后为许多国家 所采用。第二种形式是国民党内抗战派的局部抵 抗,如 1932 年的淞沪抗战,1933 年的长城抗战、察 哈尔抗战,1936 年的绥远抗战等,显示了中国广大 爱国官兵高涨的抗日热情和高昂的斗志,为中国走 向全面抗战起了推动作用。 1937 7 7 日,日本法西斯发动“7·7 事 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国共则实现了第二次合 作,团结全国人民共同抗战,中国也就从局部抗战转 变为全面抗战,从而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 战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中国采取持久战战略, 并迅速形成了两个抗日战场,即国民党政府领导的 正面战场和中共开辟的敌后解放区战场。在开战之 初,日本法西斯狂妄宣称,只要出动三四个师团的兵 力,中国就会屈服。但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解放 区战场互相呼应,里外夹击,使日军被迫进行两线作 战,深陷于中国战场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从而打破了 日本法西斯速战速决的神话。这也造成了第二次世 界大战史、也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积贫积弱的中 国在世界上开辟了最早、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 西斯战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高度赞扬说 : “中国 人民在这次战争中是首先站起来同侵略者战斗 的。” ② 中国抗战不仅打破了日本法西斯速战速决的梦 想,还促进了中苏战略合作,推动了美英援华制日战 略的确立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日本侵华之初,苏联对日本采取了中立不干涉政策,以避免刺激日本。中国从局部抗战 走向全面抗战,不仅表明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同 时也使日本难以建立起进攻苏联的基地,这就为中

苏战略合作奠定了基础。1934 年,中国政府开始试 探中苏两国合作的可能性。1935 10 18 日,蒋 介石向苏联提出希望同其签订真正能促成中苏间 的真诚关系和能够保障远东和平的协定。 ③ 1937 7 8 日,苏联向中国提出订立互不侵犯、互助协 定的提议。8 21 日,中苏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 条约》,并口头约定: 苏联承诺不与日本缔结互不侵 犯条约,中国承诺不与第三国签订共同防共协定。 其后,作为对该条约的补充,中国军事代表团和苏联 国防人民委员会代表在莫斯科达成了向中国提供军 事技术、弹药和装备的协议。《中苏互不侵犯条 约》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第一个以双边战略合作 来对抗法西斯侵略的外交关系文件。条约签署后, 1937 8 月,苏联政府禁止向日本出口军事战略物 资,正式邀请中国政府代表团到莫斯科谈判军事援 助问题。其后,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军事装备, 并派空军参加中国抗战,很多苏联飞行员牺牲在中 国抗日战场;19371939 年,苏联向中国派出多名军 事顾问,其中包括一些红军高级将领。 “9·18 事变后,英美对日本采取了妥协纵容 的绥靖政策,致使日本无所顾忌地不断扩大侵华战 争。“7·7 事变爆发后,中国全面抗战开启并形成 持久抗日战场,极大地改变了西方国家因为中国不 抵抗而对中国产生的鄙视认知。1938 3 月,美时 任驻华武官史迪威就判断说 : “中国有可能最后赢 得战争。” ⑤5 月,美国驻华武官处的报告评论称: “现在中国人似乎在所有的战线上都成功地抑制住 了日本人……日本苍蝇最终会使它自己粘在中国 人的粘蝇纸上。” ⑥对中国抗战认知的改变,促使美


法西斯国家发表《联合国家声明》。在中国的积极 推动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终于正式建立。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世 界大战,中华民族牢牢把握住了百年难遇的历史机 遇,率先高举反法西斯大旗,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也 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场,并最终与美英苏 等大国结为联盟,携手并肩与法西斯国家作战,使中 国抗日战争融入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整体格局, 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以来西方列强联手制华的 格局,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崛起带来了希望。

毛泽东指出 : “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 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我们的敌人是世界 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 ①中国不 仅是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之一,而且还有力支 援了盟国在各个战场的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从而奠定了中国反法西斯大国 和法理上世界大国的地位。 中国是亚洲太平洋战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两大 战场之一,是亚洲大陆抗击和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主 要战场; 1931 “9·18 事变 1941 珍珠港 事件爆发前,中国率先高举反法西斯大旗,开辟了东 方、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反法西斯战场。据统计,1938 10 月,日本陆军总兵力为34 个师团,其中朝鲜 1 个、中国东北 8 个、中国本部 24 个,日本本土仅 1 个,即是说,日本陆军总兵力的 94%投入了中国战 场。中国军民以血肉之躯抗击着日本陆军主力, 不仅使日本无法实施北进政策,还迟迟不能实施南 进战略,从而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美英等国 赢得了更多的备战时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 陆军总兵力为 51 个师团,其中,日本本土 4 个、朝鲜 2 个、中国东北 13 个、中国本部 22 个、东南亚 10 个,即日本陆军近 70%的兵力在中国战场作战,而 用于太平洋战场的兵力不足 20%太平洋战争后 期,日本为阻止美军的反攻,向太平洋战场急剧增加 兵力。即便如此,日本陆军在中国战场的兵力仍超 过太平洋战场。在整个对日作战中,中国战场抗击 的是日本陆军主力和部分海军兵力,而美国在太平

洋战场抗击的是日本海军主力和部分陆军兵力。这 两大主战场互相配合、两面夹击,使日本深陷腹背 受敌的两线作战,从而加快了日本法西斯失败的步 伐。 中国战场还有力地支援了反法西斯盟国在东西 方战场的作战。盟国的世界战略是先欧后亚,而要 实施先欧后亚的战略,前提是要将日军牵制在东方 战场,切断日德之间的配合,以便分而歼之。苏联战 场是抗击德国的主要战场。全力对付德国的入侵, 避免两线作战是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中国 战场的牵制下,直到德国投降,日本都没有丝毫的机 会北进攻击苏联。可以说,中国抗战是苏联得以赢 得卫国战争胜利的关键性因素之一。1941 年春,美 英确立了先欧后亚的全球战略,在实施这一战略 的每一步,中国战场都起到了关键性的战略作用。 从英国坚守英伦三岛到苏德战争爆发,在中国战场 支持下,美英得以将主要注意力集中于欧洲战场。 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日本以 10个师团的兵力配合 海军势如破竹,横扫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美英 法荷等国遭受重创。但由于中国牵制了日本陆军主 力,日本无力进一步扩大战果,美英渡过了最艰难的 时期。1942 年中期到 1944 年中期,英美在实施先 欧后亚战略的全过程中,都依赖于中国抗战的支 持。保持中国于战争之中被列在美英参谋联合 首脑会议的历次战略计划首位的战略概念条款 之中,也是美国军政界高层在战争每一关键阶段反 复强调的概念。在中国抗战的支持下,苏美英得 以顺利首先打败德国,然后移师东向与中国一道打 败日本。1942 3 月,日本海军挟太平洋战争初期 胜利之余威,击溃英国东方舰队,进入印度洋,大有 与德国在中东会师之势。英国首相丘吉尔担忧印度


《毛泽东同志国际问题言论选录》,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 年,第 59 60 页。 [日]日本历史学研究会 : 《太平洋战争史日中战争 2》, 东京青木书店,1972 年,第120 页。 [日]服部卓四郎著 : 《大东亚战争全史》,东京原书房1982 年,第 194195 页。 参见 A.Russell Buchan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World War IIMilitary and Diplomatic DocumentsSouth Carolin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72; MauriceMatloffStrategic Planning for Coalition Warfare 19431944Washington DC: Office of the Chief of Military HistoryDepartment of the Army1959

洋出现了“灾难局势”,结果将是盟国在中东全线的 崩溃。但由于日本陆军被牵制在中国,无法与海军 同步西进,致使日本海军无功而返,从而阻止了日德 中东会师的计划。对中国抗战的重要性,1945 1 6 日罗斯福颇为感慨地说: 美国忘不了中国人 民在 7 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野蛮进攻 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此外,中国还积极支持朝鲜、越南、印度等周边 国家反抗日本法西斯和争取民族独立斗争。如,支 持金日成和胡志明领导的抗日活动和朝鲜与越南民 族独立要求,并给予经济军事援助; ②积极调解英国 殖民当局与以甘地为首的印度民族主义者之间的矛 盾,支持印度民族独立的要求等。 由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 略地位并作出了杰出贡献,中国充分利用这一有利 形势,迫使美英等西方列强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 自 1842 年中国与西方大国签订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开始,中国就进入了外人称之为条约体系的时 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的不平等地位就是这样被列 强用不平等条约从法理上固定下来的,成了不合理 却合法的事。中国要争取民族独立、要在国际上 取得平等地位,自然首先要废除这些不平等条约。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中国与美英等西方 国家成为同一战线并肩作战的盟国,中国便向美英 等国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要求。从1942 10 月 到1943 1 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谈判,废除了 领事裁判权等不平等条约赋予两国的在华特权,签 订了平等新约。之后中国又与其他国家签订了类似 的条约,一个世纪以来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 等条约体系终于崩溃。1943 12 月,中、美、英三 国首脑会议发表的《开罗宣言》向全世界宣告,日本 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都将归 还中国。由此,中国人民收复失地的神圣使命、中国 的领土完整得到了庄严的国际保证。中美、中英以 及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平等条约的废除和平等新约的 签订,开罗会议宣言的发表,使中国恢复了主权国家 的地位和权力,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是战时中国国 际地位改善和提高的重要标志。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

巨大贡献,使中国成为与美、英、苏并列的反法西斯 大国和法理上的世界大国。美国不仅对中国在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和杰出贡献表示赞赏,而且认 识到中国是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力量。罗斯 福认为,在将来,一个仍然不可战胜的中国不仅在 东亚,而且在全世界起到维护和平与繁荣的适当作 用因此,美国坚定地承认中国的大国地位。美 国国务卿赫尔在其回忆录中说 : “对中国我们有两 个目标:第一个是有效联合进行战争。第二个是在 战争之中和战争之后,承认并把中国建设成大国,赋 予其与三大西方盟国———俄国、英国和美国平等的 地位,既为建立战后世界组织作准备,也为在东方实 现稳定和繁荣。” ⑤1941 1 1 日,反法西斯国家 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的建立。中国进入与美、苏、英共同领衔签字的四大 国之列,其他国家则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这凸显了 中国重要的地位与作用。1943 10 30 日,中、 美、英、苏三国外长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 的宣言》,宣告四国将采取联合行动继续对轴心国 作战,决定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关于普 遍安全的宣言》不仅确立了四国采取联合作战行动 的原则,而且奠定了成立联合国的法律基础。中国 与美、英、苏共同签署该宣言,中国在战时和战后四 大国之一的地位得到确认。1943 10 月,蒋介石 与罗斯福、丘吉尔在开罗举行首脑会议,讨论对日作 战和战后世界安排问题,会后中、美、英三国发表的 《开罗宣言》,得到了苏联的同意和认可。中国参与 对日作战和战后世界安排的决策,展现了中国的大 国地位。1945 4 25 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


(www.xing528.com)

合国成立大会,美、英、苏、中四国代表团团长轮流担 任会议主席,制订《联合国宪章》。6 26 日,《联合 国宪章》正式签署,中国成为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 国之一。中国参与《联合国宪章》的起草并成为常 任理事国,中国的大国地位以国际法形式得到了确 认。 当然,中国抗日战争虽然奠定了中国反法西斯 大国和法理上世界大国的地位,但中国还没有取得 与美、英、苏平等的地位,战时和战后的一些重大问 题的最终决定权仍掌握在美、英、苏手中,中国的主 权和领土完整仍遭到大国的践踏。这主要是因为中 国是个弱国,还不是个强国。罗斯福曾说 : “中国要 成为真正的大国需要三代人的教育与训练。” ①尽管 如此,中国抗日战争改变了中国完全由西方列强任 意宰割和摆布的历史,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大国 和法理上的世界大国,开始从世界政治舞台的边缘 跃向中心。到 21 世纪的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中国已成长为真正的世界大国,不仅印证了罗斯 福的预言,也说明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崛起为世界 大国的起点和开端。

中国是反法西斯四大国中国力最弱、战前国际 地位最低的国家。但是,由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作 为四大国之一积极参与战后国际秩序重建,从而推 动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首次将自己的战后世界秩序观付诸于国际 条约,是在开罗会议上参与《开罗宣言》的起草。 1943 11 月中美英召开的开罗会议,是战后处置 日本的首次决定,从历史层面看,也是战后处置战败 国的全新模式的首次体现。中国为参加开罗会议作 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拟 定《我方应提出之问题草案》,包括战后领土处置问 题,提出日本应将旅顺、大连、南满铁路与中东铁 路、台湾及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琉球群岛或归还国际 管理或划为非武装区域,承认朝鲜独立以四大 国为核心的某一机构在普遍安全制度建立之前,负 有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等主张。国民政府国防

最高委员会秘书厅也拟定了《关于在开罗会议上提 出之军事合作、战时政治合作及战后中美经济合作 等三种方案》,提出四大国立即共同或个别承认朝 鲜独立,或发表宣言保证朝鲜战后独立;四大国联合 发表宣言,保证印度于战后立即获得自治领地位,并 于战后若干年内获得独立,其时期于战后会商决 定除具体条款外,中国提案的主要精神均体现 于其后的《开罗宣言》之中。在开罗会议中,中美英 经过协商,确定了《开罗宣言》的最后文本,明确规 定:中美英三大盟国无意于为自己牟利,无领土扩 张之意图” ; “将日本驱逐出它自 1914 年第一次世 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攫取或占领的全部岛屿; 日 本从中国所窃取的全部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列 岛,须归还给中国;日本也将被驱逐出因其暴力与贪 欲所掠取的所有其他领土” ; “决定在未来一定时间 使朝鲜成为自由独立的国家 ④ 1945 年《波茨坦 公告》明确规定《开罗宣言》条款必须执行。《开罗 宣言》基本上吸收了中国提案的意见,尤其是在领 土的处置问题上,明确规定剥夺日本从殖民时期开 始非法掠取的所有他国领土,日本的殖民地朝鲜必 须获得民族独立,这就从政治和法理上彻底推翻了 自近代以来历次战争后重新瓜分领土的殖民统治模 式,为战后殖民体系的解体、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作为大国参与了联合国的创建。1944 5 月,罗斯福邀请中、英、苏等国在华盛顿举行非正式 会议,讨论建立战后国际和平机构问题。中、美、英、 苏四国间就华盛顿会议准备问题,不断交换意见。 中国政府拟定了提交会议的文件《关于国际安全和 平组织问题之主张( 要点) 》,阐发了中国对联合国 建立的原则意见,提出不主张美、英、苏、中四国享 有过大之特权,表明了中国同情和代表弱小国家 的基本立场。7 24 日,中国代表草拟了中国对国 际组织的基本态度和对重要问题的立场,提出


美、英、苏在世界和平机构中所参与之事项,我国应 以平等地位同样参与。鉴于两次世界大战教训,中 国对战后国际组织及国际政治秩序提出建议 : “一 切国际争议应用和平方法解决承认种族平等何为侵略,应有明确详细之规定; 如何应用制裁, 亦应有具体之规定。” ① 在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和旧金山制宪会议上,中 国代表团十分注意维护弱小国家的利益,提出了保障会员国的政治独立及领土完整、反对外来侵 犯、依正义和国际法原则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等 建议。中国的这一提议正是英国的提案所不主张的 内容。对美国提出的战后托管制度,中国代表团坚 持托管制度的目标应是争取独立,托管领土应根据各自的特殊状况和当地人民的意愿朝着独立 或者建立自治政府的方向发展。中国的声音遭到 法、英、美等国代表的反对。为谋求折中方案,美国 私下向中国表示,在托管理事会给中国一个永久性 席位,换取中国与其他大国意见一致。中国代表团 则坦率表示,中国不想为自己谋取任何特殊好处,也 没有什么特殊利益可图,中国政府只是衷心希望把 民族独立包括在联合国的基本目标之中。中国代 表团还努力将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解决国际 争端写进了《联合国宪章》。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战前的殖民经济体系 彻底瓦解,反法西斯盟国在战时就开始筹划构建战 后世界经济秩序。中国作为四强之一,从 1943 年开 始就参与谋划构建战后构建世界经济秩序。 早在 1942 5 月,中国政府就拟定了《战后国 际经济合作办法》,主张战后国际经济关系应该建 立在互不歧视的自由贸易之上,以促进落后国家的 经济发展。1943 5 1 日,中国政府军事委员会 参事室就英、美两国方案作了细致研究,提出了中国 参加战后国际金融的合作计划。 ④ 1944 4 月,中、 美、英、苏等国发表共同声明,准备建立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中国在美国财长摩根索提出的计划中获取 配额第四位。 ⑤ 5 25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亲自邀 请中、英、苏和自由法国等 42 个国家出席联合国家 货币与金融会议。中国政府由行政院副院长、财政 部长兼中央银行总裁孔祥熙担任全权代表,率中国

代表团出席会议。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讨论协商, 1945 12 27 日,包括中国在内的 30 个国家在 《布雷顿森林协定》上签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 界银行在华盛顿宣告成立,中国成为创始会员国,并 作为大国之一拥有指派理事和执行干事的权力。 在战时酝酿的基础上,1946 10 15 日,联 合国贸易与就业筹备委员会第一届会议于伦敦开 幕,共有 18 国参加。中国派团参加了会议,参与了 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与减税谈判。在会议中, 中国代表团为维护弱小国家的权益提出了相应的主 张,如反对总体削减关税,不发达国家需要合理的保 护性关税,随着工业化的进行逐步削减关税,以渡过工业发展转型期等。在对弱势工业的保护方 面,中国认为进口产品的数量限制仍是关键问题。中国代表团力图为弱小国家工业化的实现创造最佳 环境的主张,引起了印度、新西兰、古巴、智利和黎巴 嫩等弱小国家的共鸣与赞同,也获得法国与英国的 理解与支持。瑏瑠1947 10 月,中国签署了《关税及 ( 转第 59 )



国外交是中国国际地位的体现,表明中国奉行积极 的地区政策,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它不同于传统意义 的大国霸权。中国推动建设东北亚地区新型国际关 系和公正合理的地区新秩序,为该地区持久和平和 发展繁荣做出了贡献。

四、“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的 大国外交一带一路建设将深刻影响中国发展和国际 关系构建,需要从多个方面把握,尤其是不能缺少创 新思维和风险意识。 其一,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与反响。北京大 学李义虎教授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是实现中国 梦与推行新型外交的双重战略。它是中国首次全 面权衡东西两向、统筹海陆关系的国际战略;在全球 意义上首次使地缘政治出现软化现象,使国际关系 呈现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新常态。苏州大学钮菊生 教授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是开展更大范围、更高 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打造开放、包容、均衡、 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架构,是国际合作及全球治 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山东大学刘昌明教授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有四类反响: 美国、日本为 代表的竞争派;印度、俄罗斯为代表的暧昧派;韩国、 新加坡、中亚国家为代表的响应派; 越南、菲律宾为

代表的抵触派。中国应在风险评估和正确认识资本 竞争关系的基础上,明确立场,采取针对举措。 其二,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外交新变革。对 外经济贸易大学王志民教授认为,一带一路建设 是兼具国内发展与国际合作、涉及陆地与海洋、经济 与政治互动的复合型国家战略,将催生中国外交思 维和理念的新变革,决定中国外交走向。武汉工程 大学舒先林教授认为,能源安全与合作是“21 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领域。中国必须回应大 周边地区对能源安全与合作的期待,构建基于共同 安全、合作安全和可持续安全的区域和国际能源命 运共同体。 其三,一带一路建设的布局重点与建议。北 京师范大学李兴教授认为,加强中俄印关系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重点。互联互通是中俄印的薄弱 环节,要互利共赢;中印关系是软肋,要拾遗补缺;中 俄互信有待加强。吉林大学郭锐教授认为,合理规 划、有序推动、统筹布局、加快推动中俄朝韩经济走 廊建设,是四国在既定政策下的共同选择。应利用 地缘、交通、边贸、资源、人文等有利条件,规避地区 安全形势、边界屏蔽效应、边贸实力缺欠、资金技术 短板等不利因素。 ( 责任编辑:王文峰)

总之,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积极参与战后世界 安排,不仅成为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 行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发起国与创始国, 为构建战后世界秩序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为维 护弱小国家的利益做出了不懈努力。这表明,中国 再次站在了时代的前列,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推动 者。正如美国学者费正清所言 : “由于日本侵略以 及其他国家的卷入,中国从一个软弱的战争牺牲者, 转化为一个世界大国,一个确立稳定、和平局面的伙伴。”

胡德坤:论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PDF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