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注人的生存状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注人的生存状态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是在运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来帮助其思考自己所创建的哲学,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为出发点。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是“实践转向”与“人文关怀”之间的融合。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个人的人格尊严。其实,主体和主体性始终是马克思主义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主体性体现在他的自主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注人的生存状态

真正将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发展作为人文关怀的终极目的的是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诸多著作中,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心理疏导理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继承西方人文主义优秀传统基础上,以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为出发点,对人的人格尊严的尊重、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肯定、对人的生存状态关注、对人的社会需要的满足、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怀、对社会心理的阐释等内容自始至终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丰富了人文关怀思想和心理疏导理念,为无产阶级政党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理论渊源。

一、以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为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继承了西方人文主义的优秀传统,其对于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说”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在自己的学说里将“自由”当成了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崇高价值。马克思主义客观批判了“异化劳动”,准确地揭露了劳动者的现实情况以及人性复归的可行性,强调了其本质乃是对人的问题的真正关注。同时,马克思凭借自己的独特方式对西方哲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中最为著名的黑格尔哲学,其重点关注了哲学的根本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问题。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是在运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来帮助其思考自己所创建的哲学,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为出发点。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马克思在研究思想时主要是以“现实的人”或“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为立足点,综合分析了社会历史、哲学、人文价值等方面的学说。这些都充分说明,人与人文关怀都是贯穿马克思哲学的重要思想路线。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是“实践转向”与“人文关怀”之间的融合。认真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必须要对这两者之间的结合产生深刻的认识。但在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并不能从正确的角度去看待“实践转向”与“人文关怀”等问题,导致它们受到不同因素影响而被遮掩起来,使得人们敬仰的马克思思想失去了原本创造的理论魅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物质理论是空想出来的“抽象的物质”,其必须要经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商品拜物教的批判,从而拟定了“剩余价值理论”,从本质上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内在关联,且通过运用各种不同的激励方式来倡导劳动者转变这层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到:人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劳动者,其能够科学地调整人与自然间的物质转化关系,使其得到人的有效控制,避免将其当成盲目的力量来控制自己;同时要以最少的力量消耗,在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前提下来促进这种物质转换。这些内容都充分展现出马克思本人对人类自由、人文关怀的高度重视。

二、人格尊严的尊重

“人格”的含义是比较宽泛的,不同学科领域对人格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辞海》对人格的定义是:“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在一定的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个人的人格尊严。马克思在谈到人格问题时曾指出:“‘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1]人格是人的规定。人格虽然包含人的生理结构和人的本能,但这还不是人格的主要素质。人格的主要素质是人的“社会特质”,是人们在学习、生活特别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人的生理结构和本能只是人格素质的一部分,只是人格正常发展的生理基础和原始条件。从人格的“社会特质”角度考察,人格的结构主要包括人格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需要素质和生理素质。其中各项素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人格的整体。每个人的人格,正是上述六种素质的综合表现。而其中人格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则对人格动机和行为起着导向作用,是人格的导向部分,决定着人格行为的方向和性质,并影响和制约着人格结构中其他方面的变化,甚至决定人格结构整体的社会性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格是由生理遗传与后天经验共同形成的,包含人的各种心理要素以及能根据客观条件变化而变化但相对稳定的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的统一,是现实中体现个人特色的思想和行为的综合。人格的核心意义是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和,表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因而又具有群属特征;人格是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的运行总结,其形成要依托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共同作用,环境的意义也非常突出;个体的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变化可以是正向的,可以是反向的,可以是诱导的,可以是自悟的,可以是渐进的,可以是急促的;人格直接影响着个体的生活道路和生存意义,甚至生命的价值。[2]

三、人主体性地位的肯定

由于科学技术革命所引起的社会巨变,人的主体性问题——一个马克思主义始终高度关注的问题——成了当前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个增长点。弘扬人的主体性已成为我们时代的呼声。可以说,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的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其实,主体和主体性始终是马克思主义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取向的实践是把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客观现实中有着个性差异的主体,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3]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主体。主体是指具有意识、思维精神属性的,与实践对象和认识对象相对应的人。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是人在社会实践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主体性是一个认识论命题,是指作为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相对于活动客体所处的态势而表现出的功能特性。马克思指出:“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4]人高于其他动物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正是人能把自己的生命活动作为客体加以认识和改造,人自身又是全面发展的主体,这在马克思看来正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主体性体现在他的自主性上。自主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体自主行使自己权利的意识和能力,它是人成为主体的前提和基础,是主体力量的表现和主体地位的例证。它说明人对于制约自身存在和发展的主客观因素有了独立、自由和自己支配自己的权利和责任。人的主体性还体现在他的能动性上,因为“自然界,无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都不是直接地同人的存在物相适应的”[5]。这样行为主体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主体之所以是主体,就在于它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具有“能动自觉性”。

四、关注人的生存状态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理念支撑是以人为本。人的存在和生存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非常关注的问题。马克思从实践唯物主义出发,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的命题来对人的存在作了深刻的说明:社会存在并不是外在于人并且只按照自身固有规律发展的客观物质存在,它就是人的社会存在、人在社会中的存在、人的实际生活过程,因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6]从而对于“人的存在”做出了科学的界定和解释。

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存在是一种在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现存社会关系之间矛盾的客观过程,人们也就在这种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中形成了各自的社会性质——阶级性,其存在本身就体现着肯定或否定现存社会关系的政治倾向。马克思说:“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7]因此,人们社会意识中的社会关系也就往往是他们实际生活过程中所没有、所缺少或者正好相反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成像的”[8]。例如:当被奴役、被压迫的人们意识到了自己的社会存在,他们的社会意识不是接受、肯定自己的现实生活而是向往、追求自己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平等和自由。

马克思认为,人们是在自己生活过程中形成社会意识的。这种社会意识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是人们对于自己社会存在的意识,是在特定实际生活过程中的人才可能形成的意识,从而也在实际生活过程中塑造出具有特定阶级性、价值取向和政治倾向的社会意识。马克思指出:“我从自身所做出的东西,是我从自身为社会做出的,并且意识到我自己是社会的存在物。”[9]“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10]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意识本身就是社会生活中的能动力量,并且无论其内容还是其能动作用都是随着人们的社会存在或实际生活过程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

五、对人的社会需要的满足

做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懂得人们的需要。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性的,其中最根本的需要就是物质生活和物质利益的需要,其次是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它们“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12]。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概括为以下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www.xing528.com)

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对人的需要问题进行了科学的阐述,形成了关于人的需要的基本理论。其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衣、食、住等生存资料的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13]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马克思指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4]人就是在不断更新的需要中发展与完善着。

发展需要在人类需要层次中居最高层次。恩格斯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15]马克思还对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的需要作了描绘:“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6]因此,人的发展需要就成了个体追求的理想和社会进步所趋向的目标。[17]

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人的需要是在社会中产生、发展和实现的,离开现实的社会生活,任何需要都将不存在。马克思指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18]“生命的生产……一开始就表明了人们之间是有物质联系的。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的历史和人的历史一样长久;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呈现出‘历史…’”[19]

人的需要是生产发展的内在动力。马克思从需要、消费和生产的关系中对这一问题做了阐述,他说:“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把他作为内心的图像、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提出来……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消费,作为必需,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20]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的需要”与“物质生活的生产”、人类自身的“增殖”并列作为唯物史观三大逻辑起点之一。通过历史辩证的方法,从三种不同的哲学视域详尽阐释“需要”与其他人类必要活动的复杂关系,从而系统深刻地揭示“需要”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马克思恩格斯是在“人的需要”和“社会历史”的互释过程中逐渐呈现“人的需要”的本真意蕴,这种关于“人的需要”的阐释又构成他们社会心理思想的现实出发点。[21]马克思认为,只有在物质利益基础上考察人们思想和行为产生、变化和发展的最终根源,才能真正了解人们思想和行为变化的内在秘密。只要人类存在,就意味着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的生产这“三大生产”每天都在进行,不能停止;而它们的运动和不断地采取新的形式,就造成并表现为“历史”。因此,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注意和满足劳动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这一原理要求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协调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把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物质利益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把调整人们的认识、使其符合客观经济规律作为一项重要原则,这样才能持久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只有这样,才会取得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这是宣传思想工作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

六、关注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执意追求。从历史上看,从古希腊起就已经有人在思考这一问题。文艺复兴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和以后的许多资产阶级哲学家都程度不同地提出了这个问题。马克思在吸取前人卓越思想的基础上,创建了自己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终极目标的确立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广大人民群众两个方面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建立之初就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同全体无产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 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22]

马克思关于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念是在他的著名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框架内提出来的。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这样写道:“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23]在这段重要的论述中,马克思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一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即传统的、前商品经济的社会形态;二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即以商品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形态;三是以“个人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即以产品经济为特征的、未来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正是在“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个人全面发展”的理念。

在马克思的论述中,需要注意:第一,马克思在这里提出的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理念,而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两个词之间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前者的着眼点是具体的个人,后者的着眼点则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或人类的整体。事实上,马克思并不是泛泛地谈论“人的全面发展”,他注重的是“个人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的确立。这从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写下的那句名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4]中也可得到印证。第二,马克思在这里说的“个人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个人“能力”特别是“生产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马克思在这里提出的实际上是“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的问题。[25]第三,虽然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其他的著作中对商品经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批判,但这并不妨碍他同时承认,唯有在第二大社会形态,即以商品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形态中,个人之间的“全面的关系”和与个人的多方面的需求相适应的“全面的能力”才会形成起来,从而为第三大社会形态中“个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七、对社会心理的阐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社会心理思想的阐释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社会心理在社会历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26]。虽然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规律来看,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激情、意志等社会心理成分的作用“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27]。而每一个意志都会融入社会意志,并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综合”,最终以社会心理的形式表现出来。可见,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心理通过调控每个社会个体身上的精神状态成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合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人们通过社会心理还可以有效控制和利用其他的社会力量,“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28]。人们可以通过社会心理使这些社会力量按人们的意图进行,从而加强对社会合力形成的方向性控制,并对社会历史发展施加所需要的影响。

其次,社会心理具有丰富的现实喻意和明确的指向。[29]社会心理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和其他人类意识一样,具有明确的指向和特定的内容,即具有价值性。社会心理作为思想体系内容最直接的来源,在对经济基础直接反作用的过程中,借助各种物质形式,充分展现反映时代与群体的“激情”“情绪”“普遍意识”“情感”“阶级要求”“愿望”等,这些展现出来的社会心理蕴藏人们价值诉求的最直接表现形式。由于不同的时代、地域以及各民族的不同经济基础,社会心理所体现的价值诉求也表现不同的时代、地域、民族的特征。“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对这种心理学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而总是仅仅从外在的有用性这种关系来理解。”工业的发展以及由工业所产生的各种存在,都是人类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的结果,这些成果所反映的都是人的“本质力量”所期待的价值诉求。这种价值诉求是社会有方向发展的推动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如何向前发展与社会心理的价值诉求有莫大的关系。正是社会心理的这种价值诉求,有可能导致不同的民族同一阶级有敌对的情绪。马克思在1870年4月9日致齐·迈耶尔和奥·福格特的信中对这一现实情况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普通的英国工人憎恨爱尔兰工人,把他们看作会使自己生活水平降低的竞争者。英国工人在爱尔兰工人面前觉得自己是统治民族的一分子,正因为如此,他们就变成了本民族的贵族和资本家用来反对爱尔兰的工具。……他们对爱尔兰工人怀着宗教、社会和民族的偏见。……而爱尔兰人则以同样的态度加倍地报复英国工人。”[30]再次,社会心理隐含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1]通过剖析社会心理,马克思主义不仅要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还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人类真正的自由与发展。“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32],也就是说,社会心理不仅要反映人自身的精神状态以及对自然的期望,更重要的是,社会心理的发展必须适应自然的需求,不能超过自然所允许的限度。“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33]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两方面的巨大变革:一是人的社会观念的巨大变革,生产力的发展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依赖心理变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依赖心理,正是这种变革,为阶级社会的社会心理的产生与积淀创造了条件;二是人的自然观念的深刻变迁,生产力的发展将“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心理改变为“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心理。“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34]在这种相互制约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服从”关系转变为“征服”关系,而这种关系的转变导致心理状态的改变。这种“征服”心理决定人类在开发自然的过程中的一种普遍存在的“主人”心理,这种主人心理又是社会与时代的产物,直接反映人类社会的总体需求趋势,代表具体历史时期的社会的总的心理,具有普遍性。反之,这种由“被动”变为“主动”的社会心理又促使社会更加深刻的变革。

最后,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给予社会心理极为强烈的影响。在阶级心理的分析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者特别重视无产阶级的社会心理的作用。在他们看来,无产阶级专政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终极方向,无产阶级的解放是需要无产阶级的社会心理来有力推动的。“没有这种革命的义愤填膺的感情,无产阶级的解放就没有希望。”[35]马克思主义关于这一阶级心理的重要思想被后来的匈牙利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卢卡奇所继承和发展,后者提出有关“阶级意识”的理论。当然,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一个阶级要在斗争中承担领导的角色,“就必须在自身和群众中激起瞬间的狂热。在这瞬间,这个阶级与整个社会亲如兄弟,汇合起来,与整个社会混为一体并且被看做和被认为是社会的总代表;在这瞬间,这个阶级本身的要求和权利真正成了社会本身的权利和要求,它真是社会的头脑和社会的心脏。”[36]当在某一阶级担当起社会革命领导者的角色时,此阶级的社会心理往往演变成一般的时代心理,而这一时代心理便自然成为推动革命前进的强大动力之一,无产阶级最终会成为领导阶级,这就意味着其阶级心理最终会成为阶级社会中的最后的时代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