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少年的人格发展的主要特点,青春期人格教育的基本特点

青少年的人格发展的主要特点,青春期人格教育的基本特点

时间:2023-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格是个体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综合,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四种基本特征。(二)青少年人格发展的主要特点1.同伴交往的需要日益强烈、情感日益丰富随着青少年独立意识的增强,青少年之间的交往,可以填补过去由父母提供的心理支持和情感抚慰的缺位,满足其安全感和心理平衡的需要。可以说,青少年与成人相互关系中的独立性和平等性问题是青少年教育中最复杂、最尖锐的问题之一。

青少年的人格发展的主要特点,青春期人格教育的基本特点

(一)什么是人格

人格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行为或内在的行为倾向性。人格不但可以表现一个人过去和现在的特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他今后可能的行为。人格是个体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综合,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四种基本特征。

(二)青少年人格发展的主要特点

1.同伴交往的需要日益强烈、情感日益丰富

随着青少年独立意识的增强,青少年之间的交往,可以填补过去由父母提供的心理支持和情感抚慰的缺位,满足其安全感和心理平衡的需要。特别是青少年从性成熟开始,慢慢地产生了一种成人感,对父母的管教会变得越来越反感,也容易与父母产生隔阂和疏离感。此时,青少年同伴间的交往就会增加,相互认同和建构自我的需要也随之增强,在与同伴的交流过程中,他们知道自己的烦恼和问题并非自己独有,并且能够知道别人的态度和处理方法,从而提高自己对付这些问题的能力。

2.交往关系不稳定,易引发矛盾冲突

青少年虽有强烈的交往愿望,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自控能力较低,很容易因一时冲动而鲁莽行事,影响彼此的关系。青少年之间的交往没有什么利益冲突,所以,他们的关系往往都比较纯真,但是纯真的另一面往往是不成熟和肤浅的,这也是他们的关系不稳定、不牢固,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甚至关系破裂、反目成仇的原因。

3.情感的社会化水平迅速提高

随着活动能力的增强和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少年与父母、教师的关系已逐渐从依赖走向独立,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开始表现出一定的批判性和质疑。在交往对象方面也会从性格、兴趣等方面进行考虑,这说明,青少年已经开始从人的内在品质方面来看待和评价他人。

(三)青少年的社会交往

随着生理上的迅速发育成熟,心理上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独立性的增强,尤其是社会化进程的加速,青少年开始用新的视角来审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新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和什么样的人、在何种强度上、在哪些方面进行交往等问题的判断上与儿童有了很大不同,无论是在与成人、父母、教师,还是在与同龄人、同学、朋友的交往中都出现一系列新的特点,面临着新的发展的可能性。

1.青少年与成人的关系:闭锁

儿童时期,个体处在成人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体贴与严格的管教之下,这从个体的成长来看是十分必要的,从儿童的心理上看也是不可缺少、天经地义的。可是青少年期“成人感”的产生,以及独立性的发展,使青少年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从成人保护和种种旧有的规则、秩序中解放出来的需要:在认识方面,要求冲破以往那狭小的、为成人所规定的学习生活课题与范围,到广阔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去学习、生活和探索;在态度方面,要求冲破成人对他们的严格管教、制约、支配,而以自己的主张支配自己;在行为方面,则要冲破“外部强化”而代之以按自己的认识进行的“自我强化”。所以,无论在认识、态度或行为方面接受成人影响的范围、强度及方式上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们要求在平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型的青少年与成人的相互关系。

对于青少年的这种变化,成人一开始往往难以理解和接受,他们常常忽视青少年的成长,仍把已经具有成人感、要求独立、要求受到尊重的青少年当作孩子那样教育,而不重视他们的兴趣、愿望与心理发展的需求。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青少年的自尊心,使他们觉得与成人之间缺乏共同语言,从而使青少年对成人的态度比较闭锁,不愿向成人透露自己内心的秘密。可以说,青少年与成人相互关系中的独立性和平等性问题是青少年教育中最复杂、最尖锐的问题之一。

2.青少年与同伴的关系:开放、渴望

青少年与同龄人之间的关系原则上是平等的,这一点对青少年具有特别的吸引力。青少年与同龄人的关系远比儿童更为复杂多样。在这个阶段,他们与成人交往的减少需要以与同龄人的交往来补偿。(www.xing528.com)

然而,由于青少年认识水平不高,往往片面理解友谊,所以也常常出现一些袒护、包庇朋友错误和缺点的现象。成人要关心青少年交友的对象以及交往的思想情感的方向性,努力使青少年建立健康的、具有高尚情操的友谊。

3.青少年社会交往的改善

青少年社会交往的改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提高自信,主动交往;热心助人,不怕吃亏;真诚友善,肯定别人;自我反省,勇于认错;掌握方法,善用技巧。

(四)青春期人格教育的基本内容

1.自我意识教育

自我意识教育就是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青少年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来认识自己与别人和周围世界的关系。如自我测试:在一张白纸上写下关于自我描述的10个句子“我是……”,然后与他人分享对自己的描述。

2.生死教育

生死教育是完整教育的需要、社会进步的需要和人生发展的需要。生死教育可以提高青少年整体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懂得死亡带给亲人的痛苦,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生命,尊重生命;生死教育能增强青少年的责任感和集体感,让他们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

3.沟通教育

沟通教育的目的是有意识地培养青少年的社会交往能力,为他们日后走上独立生活时能尽快适应环境、避免滋生孤独感打下基础。实现沟通教育可以用以下方法:重视沟通知识的获得;提高教育者本身的沟通能力;增设沟通基础知识及技能课,并且列入基础教育课程的核心部分;坚持专业课的渗透培养,如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言、回答问题、参加讨论,等等。

4.社会适应教育

由于现实生活非常复杂,各种积极与消极、科学与迷信、美与丑、善与恶等现象并存,这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来说确实难以鉴别。因此,要教育青少年们如何面对现实、适应社会、提高鉴别能力,以免在人生的道路上误入歧途。

5.自我调节教育

自我调节教育是指通过教育使青少年主动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社会的要求,对自己的思想、道德、学习及行为提出相应的要求,并对自己的活动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调控。其方式有调整心态、调节情绪、总结经验、放松调节、倾诉等。

6.挫折与承受力教育

挫折与承受力教育就是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意志,帮助其建立心理防御机制和心理调节机制。心理防御是指个体遇到挫折后内心不安而通过自觉调节心理恢复平衡与稳定的心理适应性倾向。积极的自我防御主要有这样几种:一是改变策略,降低目标或改变实现目标的方法;二是补偿作用,即改变目标,寻找新的环境和目标来补偿原来的未实现的目标;三是升华作用,即将原有为社会所不容的本能冲动净化提升,使之成为某种高尚的追求,从而达到心态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