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常见的人际困扰的分析

大学生常见的人际困扰的分析

时间:2023-04-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1:小美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是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她认为做人就应该这样,于是把这种要求带到了自己的人际交往中,对别人的思想和行为也是高标准严要求。有的大学生出去实习的时候,用对待同学的方式对待自己的上司和老板,导致了很多不必要的人际麻烦。这些表现都有损于自身形象的塑造,影响了人际关系。

大学生常见的人际困扰的分析

一、大学生常见的人际困扰

1.自我界限不清

小青和小林是一对要好的朋友,学习生活中经常形影不离。后来小青觉察到小林周末常常不在自习教室,问她去做什么,小林不愿意说,又担心小青多心,影响两人的关系,内心很矛盾。小青则很不高兴,认为两个好朋友之间应该无话不谈,不应该有隐私,若还有自己的秘密就不是真正的友谊。他们的情况就是自我界限不清导致的人际困惑。

从心理发展上看,个体的自我界限是逐渐形成的。在婴儿和儿童时代,个体与母亲心理相连,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与母亲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与母亲在心理上分离的过程。分得越开,也就意味着成长得越好。遗憾的是,好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与母亲一部分分开、另一部分还连在一起的状况,这是一种不完全的成长。处于这种状况的人,他的自我与母亲之间的界限不清楚。这种界限不清楚的状况会投射到他的所有人际关系中。具体表现是:

一方面,他会过多地在他人面前展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过分地渴望他人了解自己,并过度地依赖他人,希望他人在本来该自己做出决定的方面代替自己做出决定;另一方面,他会过多地想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以便获得与别人融为一体的感觉,还想别人依赖自己,希望参与别人即使是很私人化的决定等。自我界限不清的人会下意识地感到,只要跟另外一个人变成一个人,就会有安全感,在与一个人没有边界的时候,他就会感到来自他的温情,即使这些温情是自己想象的,也可以暂时帮助他抵御人世间风寒。 自我界限不清的人往往都不太自信,他不能肯定别人会对他好,所以需要控制他人的态度,这样可以让自己感到有信心一些。因此,自我界限不清的人,通常会有更多人际的困惑,感到自己经常受到伤害。

2.心理投射

投射就是以己之意,度人之心。认为对自己好的,对别人也是好的,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别人也应该去做。自己喜欢(厌恶)的,别人也应该喜欢(厌恶),当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时,人际矛盾也就产生了。

案例1:小美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是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她不能接受自己偶然的一次迟到或衣服着装上有一点点瑕疵。她认为做人就应该这样,于是把这种要求带到了自己的人际交往中,对别人的思想和行为也是高标准严要求。在约会中,别人迟到几分钟,她就会说别人懒散;别人穿衣服,她不是说幼稚就是说土气,久而久之,小美成了一朵带刺的玫瑰,几乎没有太好的朋友。

案例2:杨林是一个宿舍的宿舍长,过中秋了,他在宿舍组织了聚餐,心想大家在一起打发一下“思乡之苦”。没想到,有一个同学愣是不肯去聚餐,说是要去听讲座,杨林心想,中秋夜,把人家一个人撇下,他太孤独了,于是好说歹说,死活让这个同学去了聚餐,可是这个同学去了后,却落落寡合,杨林很不痛快,心想:“我这不是为他好吗,他平常就不怎么和同学交流,我这不是给他一个很好的机会吗,真是不识好人心。”

3.角色固着

人生其实就是个大舞台,你在这个舞台上要扮演各种角色。在老师面前你是学生,在父母面前你是子女,在同学面前你是朋友或同学……每种角色都有一定的行为模式。如果一个人不能根据社会角色调整自己的行为,不知道变通自己,这就是社会角色固着。例如,有的同学在家里和父母撒娇惯了,在同学和老师面前也经常做出这样的举动,让人觉得很不舒服。有的大学生出去实习的时候,用对待同学的方式对待自己的上司和老板,导致了很多不必要的人际麻烦。

4.助人情结

丽娜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好同学、好女朋友。比如,她体贴男朋友家里贫穷,吃饭从来都是她买单,为了维护男朋友的面子,她从来都是对男朋友百依百顺,甚至对男朋友的家人、朋友比男朋友自己对他们还要好,在班里,丽娜也是公认的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几乎从不和同学发生矛盾,对同学关怀备至,经常接济和无私地帮助同学,同学们都知道只要有事就找丽娜,她一定会尽心尽力地帮忙。但他男朋友近一年来却对她越来越疏远,最近提出了分手。他说自己也不明白这种感受从哪里来,但他就是难受,“你太好了,对我太好,对我家人和朋友也太好,什么都好……我说不好,但就是对这一点不舒服。”丽娜想不明白,男朋友自己也想不明白。

后来,丽娜走进了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师问了她一个问题:

“你对人很好,他对人一般,那么是你的朋友多,还是他的朋友多?”

听到这句问题,丽娜有点吃惊,她呆坐在咨询室里,好一会儿才反问:“我没有多少朋友,他朋友是很多。你是说,我人太好,不仅不受他欢迎,也不受别人欢迎吗?”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许许多多的“好人”不懂得这一点,他们不懂得人际是一个有来有往的过程,他们不喜欢“问心有愧”的感受,所以在人际关系里他们只付出不接受。在他巨大的付出前,其他人都没了说三道四的资格,这就是“助人者”所追求的境界,这也是很多理想主义者的人生哲学,但其核心逻辑——“与其让我欠你的情,不如让你欠我的情”——远不是所说的那样伟大,相反是一种幼稚的逻辑。

5.沟通障碍

不善沟通、不懂沟通导致沟通质量欠佳,极易引发人际矛盾。比如有的同学不了解和掌握沟通的知识、技巧,在沟通过程中显得过于生硬木讷、书生气十足;有的同学不注意方式方法,在劝说他人、批评他人、拒绝他人时不讲究艺术;有些同学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不注意沟通的原则,开玩笑不注意场合,不懂得给人留面子,或出言不逊伤了对方的自尊心,或不懂得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或不懂装懂夸夸其谈等。这些表现都有损于自身形象的塑造,影响了人际关系。

案例:小雯在人际交往中是个典型的“直肠子”。她总是觉得,做人就应该透明一点,甭管跟谁,想什么就要说什么,要把自己的意见勇敢地表达出来,要是把话翻来覆去、斟酌权衡再说出来,那多假呀。一个通过相亲刚认识的男孩,给她发短信:“我正在公司加班,还没吃晚饭。”此时是晚上九点钟。小雯回的短信是:“哈哈,活该,老板又不在,您这会当劳模也没用啊!”一次,几个女孩出去玩,一个女孩死活拧不开矿泉水瓶盖,小雯热心肠地接过瓶子拧开了,如果事情到此结束,一切相当完美,可小雯不知为什么从嘴边冒出一句:“这儿又没男生,装弱不禁风给谁看呐!”女孩气得一个星期没理她。最让小雯记忆深刻的是大二那年的迎新晚会,辅导员挨个点名让大家认识一下,当辅导员点到一个叫杨丽珠的新同学时,别人都还没反应过来,小雯已经笑走了气,一边笑一边颤抖着声音学:“哈哈哈,杨丽,珠(猪)。”惹得所有人哄堂大笑,这个新同学一脸尴尬,迅速成了系里的知名人士,这个外号也流传开来。自然,小雯和这个女孩从此有了芥蒂。

自我测试5-2

你善于沟通吗?

1.你是否经常感到词不达意?

a.是  b.有时是  c.从未

2.他人是否经常曲解你的意见?

a.是  b.有时是  c.从未

3.当别人不明白你的言行时,你是否有很强的挫折感?

a.是  b.有时是  c.从未

4.当别人不明白你的言行时,你是否不再加以解释?

a.是  b.有时是  c.从未

5.你是否尽量避免社交场合?

a.是  b.有时是  c.从未

6.在社交场合,你是否不愿与别人交谈?

a.是  b.有时是  c.从未

7.在大部分时间里,你是否喜欢一人独处?

a.是  b.有时是  c.从未有

8.你是否曾因为不善辞令而失去改变生活处境的机会?

a.时常有 b.偶尔有  c.没有

9.你是否特别喜欢不必与人接触的工作?

a.是  b.有时是  c.不是

10.你是否觉得很难让别人了解自己?

a.是  b.有时是  c.不是

11.你是否极力避免与人沟通?

a.是  b.有时是  c.不是

12.你是否举得在众人面前讲话是很难的事?

a.是  b.有时是  c.不是

13.别人是否常常用“孤僻”、“不善辞令”等来形容你?

a.经常有 b.有时有  c.从未有

14.你是否很难表达一些抽象的意见?

a.有  b.有时有  c.不是

15.在人群中,你是否尽量保持不出声?

a.是  b.有时是  c.不是

计分:答a得3分,答b得2分,答c得1分。将各题得分相加得总分。

评定:如果总分在38~45分之间,表明你必须采取措施改善自己的沟通能力。如果总分在15~22分之间,表明你在沟通方面过分积极,亦可能导致消极后果。

如果总分在22~38分之间,表明你是一个善于沟通的人。(1)

6.情绪失控及不善表达情绪导致人际紧张

人遇到不痛快的事,都难免要发点脾气,喜怒哀乐,人之常情,无可非议。但是如果不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盛怒之下,容易做出傻事、蠢事,过后连自己都后悔。在大学校园里,同学之间因为娱乐、占位、食堂排队等事情发生误会后,愤怒之下,A同学把B同学暴打一顿,甚至动用武器,激化人际矛盾的事例屡见不鲜。

此外,在人与人之间,没有学会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情绪也会导致人际的失谐。

大一时,明明和小辉是好兄弟,他们一起打球、自习、讨论时事,明明觉得和晓辉度过的时光特别有意思,但是升入大二之后,晓辉就逐渐淡出了明明的生活。明明很沮丧,他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有一天,他听到晓辉在和别人说:明明就好像一个木头人一样,我跟他玩,他好像都没有什么反应似的,真不知道他心里究竟在想什么?明明很想冲上去对晓辉说,其实自己心里很喜欢和晓辉一起玩,但是却怎么也说不出口。明明时常觉得自己就好像戴着一个冷冰冰的面具,即使面具下燃烧的火焰再猛烈,都没有办法穿透这个面具,他很难将内心的激情和生动的感受对着活生生的人表达出来。有一次,明明去看一个生病的女同学,他一直暗地很喜欢这个女孩。当他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女孩,很心疼,但是,他很惊讶自己脱口而出的话语却是:“你真是很麻烦啊,天气才变冷,你就变成这样了。”同学原本开心的笑容一下冻结了,明明想解释一下,想表达自己关心的心情,但是觉得胸口被堵住了一样,只能尽快找个理由离开。

7.习惯差异和环境因素引发人际冲突

由于彼此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做事风格差异等引发的人际冲突。在大学之前,多数同学没有经历过集体宿舍生活,他们习惯于在家庭的呵护下生活,上了大学后,同宿舍的同学由于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不同,往往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导致冲突发生。

学生宿舍15号楼231室住了六位大一的同学,刚好三个南方人,三个北方人。刚入学的时候,大家都意识到一个宿舍的同学要一起过上四年,相互支持很重要。因此彼此之间都非常客气。但不久这种相敬如宾的日子就被打破了,很快宿舍里爆发了一些小小的冲突。比如,三个南方人一直没有睡午觉的习惯,而三个北方人必须睡午觉,所以到中午的时候,宿舍就一边倒下三个睡觉,一边的三个要么看书、上网或者是用耳机听音乐。偶尔三个南方人还会忍不住嘀咕几句,有时会吵到正在睡觉的同学,这时就免不了一场“南北战争”争论一下午休的重要性和尊重每个人在宿舍的权利这样的问题,当然吵也吵不出个结果,双方火药味渐浓。看到这种情况,宿舍长(北方人)决定组织一次聚餐,大家到外面好好吃顿饭,喝点酒,一起去卡拉OK唱唱歌。他想的是,几个男生,喝点酒就把话说开了,不就什么都解决了吗?没想到,这一提议,立刻遭到了南方同学的反对,习惯了精打细算的南方同学觉得这样太花钱,不如大家买点零食,在宿舍一起打打牌、聊聊天就行了,宿舍长一听,吃零食、水果,这不都是女生的行为吗,男生何必搞得那么小家子气。结果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不欢而散。

8.不良个性导致人际交往障碍

(1)多疑

疑心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心理现象,但在每个人身上表现的程度不同。与人交往先问几个“为什么”,做几分猜测,是合乎情理的,但过分疑心就是一种人际交往障碍了。多疑是一种完全由主观推测而产生的不信任心理。多疑的人往往把一些无意义的话,一个无意的动作,给予一些倾向性的解释,无中生有,疑心重重,认为别人都不可信、不可交。

案例:张楠是大二的学生,她见人就紧张,因为她认为别人一定知道她是个小心眼,一定都讨厌她、看不起她。一次,同班的一位女同学走路不小心把她的书碰到地上,她不高兴地瞪了那个同学一眼。其实对方根本没有看到,她自己却开始后悔,当天晚上就失眠了。第二天,她鼓足勇气主动与那个女同学打招呼,对方也回应了。可她却认为“她明明讨厌我,还理我,一定不是真心的”。从此,与这个同学之间便有了隔膜。

(2)孤僻

人有合群需要,需要归属于某一群体,被群体成员接纳,被人关心,体验亲密、信任。生活中有一些人不太愿意与人交往,独来独往,沉默寡言,内心封闭。这种不合群的表现就是孤僻。孤僻多见于内向型的人,他们不愿与他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和戒备心理,疑心重,喜欢我行我素;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没有什么意思,有一种孤傲于世的处世态度。孤僻的人的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他们看不到生活的美好.也感受不到人间的真情。

(3)嫉妒

嫉妒是恐惧或担心他人优于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在他人比自己占优势之后,试图削弱或排挤对方的一种带有攻击性的消极个性品质。在交往中,嫉妒往往有强烈的排他性,并伴有情绪色彩、嫉妒心理出现以后,容易导致嫉妒行为,例如,中伤别人、怨恨别人、诋毁别人,甚至报复别人,这些都会严重破坏人和人之间的友谊。

自我测试5-3

你的嫉妒心理

请你认真阅读每个题目,在符合自己情况的答案上打“√”

1.你的同学穿了件过时的衣服,却又洋洋得意地问你:“这件衣服漂亮吗?”那么,你如何回答?

A.不吭声,暗自发笑

B.“这不错!在前些时期穿更好。”

C.“不错,很漂亮!我也想有这么一件。”

D.“不大适合,过时了。”

2.同学带来了极为漂亮的钢笔,你也想买这么一支。那么,你怎么办呢?

A.询问是在何处买的

B.自己找一支与之相似的钢笔来

C.婉转地打听是哪家商店出售的

D.放弃打算

3.班会上,一位看上去并不比你强的同学提出比你高明的建议,当老师问你意见如何时,你怎样回答?

A.赞成这条意见   B.不赞成,并提出其他意见

C.回答“我没有看法!” D.不吭声,事后发牢骚

4.著名的电影导演的周围簇拥着许多你的同学,要求为他们签名留念。你会怎么办?

A.挤进去也让导演给你签名   B.站在那儿看热闹

C.说一句“哼,瞎起哄,真没意思” D.不吭一声地走开

5.被同学奚落了一番,你会怎样?

A.在什么时候刁难对方一下

B.感到心里很不好受,却发作不得(www.xing528.com)

C.决定和这种人断交

D.自我解脱

6.你喜欢的一位异性同学在校门口和人亲切交谈,但你看不到那人的样子,这时你会认为这位异性同学最可能在和谁谈话?

A.老师  B.你的同性同学

C.你的异性同学 D.肯定是他(她)的那一位

7.平时成绩一直与你不相上下的那位同学,这次由于某种原因而成绩比你差,你是如何对待这件事的?

A.“他本来就不如我嘛。”

B.“哼,活该!最好下次再这样。”

C.“要不是因为这件事,他准会考得更好”

D.“他真够可怜的。”

8.本来你和另一位同学都有条件被评为三好学生,但由于名额有限,老师决定让那位同学获得这一荣誉,这时你的态度是:

A.衷心地为那位同学鼓掌

B.心里愤愤不平,认为老师偏心

C.认为自己确实不如人

D.背后到处揭那位同学的短

计分方式及解释:

表1 作答计分表

img29

表2 评价表

img30

根据作答计分表的得分,算出总得分,然后根据总得分对照评价表判断你的嫉妒心理属于哪一种类型。

Ⅰ型:强烈型

你比一般人更容易产生嫉妒心理,你相当敏感,稍稍感到自己被歧视或不如别人时,就会产生较强的嫉妒。

Ⅱ型:时发型

你具有一般人容易产生的嫉妒心理,但平时不会轻易产生,通常也不影响同学之间的交往和你的生活,但对特定的事,或在一定的时候,你也会产生强烈的嫉妒心。处理得好时,嫉妒会成为你上进的动力,让你获得成功;处理得不好时,你往往会以狂风暴雨式的姿态不择手段地拆别人的台。但你又有较强的反省力和较大的勇气主动认错,因而事后你不会怨恨在心,反而会主动地找人和好。

Ⅲ型:克制型

你常有自我满足感,平时很少让别人觉察到你的嫉妒心理。你也会在某些场合产生嫉妒的心理,只是你能够克制忍耐,情绪决不外露,并常用其他事情冲散抵消。

Ⅳ型:平和型

你很少有嫉妒的心理,独自悠然自得,对小事毫不介意,遇事达观,不自寻烦恼。即使有些事让你感到意外和不服,你也能在产生嫉妒的初期就采取调节或转化的措施,所以你很少有嫉妒别人的言行,与人的关系融洽。(2)

(4)自卑

自卑是个人由于某些生理缺陷或心理缺陷及其他原因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不如他人的情绪体验。一个人一旦形成自卑心理以后,不仅会严重地阻碍个人的交往活动,使人孤立、离群,而且还会抑制人的自信心和荣誉感的发展,抑制人的能力的发挥。自卑心理的进一步发展会以嫉妒、暴怒、自欺欺人等畸形的方式表现出来。其实,自卑的人并不一定就是能力差,事业成就低下,而往往是对自己有过于苛刻、不切实际的要求,怕失败、怕在交往中受挫是自卑的人的主要心境。

自我测试5-4

一个人为什么会产生自卑感?请你在下列项目中寻找原因。

1.你的身高与周围的人相比如何?

a.相当低(5分)  b.差不多(3分) c.高(1分)

2.早晨,照镜子后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

a.再漂亮点就好了(5分) b.想精心打扮一下(3分)

c.别无他想,毫不介意,满不在乎(1分)

3.看到你最近拍摄的照片有何想法?

a.不称心(5分)  b.拍得好(3分) c.还算可以(1分)

4.如果能够再次托生,下列三种中选哪类好?

a.做女人(男人)已经受够了,做男人(女人)好(5分)

b.做男人(女人)(1分)

c.什么都行,男女都一样(3分)

5.你是否想到过五年、十年以后会有什么使自己极为不安的事?

a.常有(5分)  b.没有(1分) c.偶尔有(3分)

6.你受周围人们的欢迎和爱戴吗?

a.受欢迎和爱戴(1分) b.不受欢迎和爱戴(5分)

c.不太清楚(3分)

7.你被朋友和异性起过绰号、挖苦过吗?

a.常有(5)  b.没有(1) c.偶尔有(3分)

8.老师批过的考卷发下来了,朋友要看怎么办?

a.把打分的地方折起来后,让他们看(3分)

b.让他们去看(1分)

c.将考卷全部藏起来(5分)

9.体育运动后,有过“自己反正不行”的想法吗?

a.常有(5分)  b.没有(1分) c.偶尔有(3分)

10.你有过在某件事上绝不亚于他人的自信吗?

a.有一两次(1分) b.什么也没有(5分)

c.不是特别之事毫不介意(3分)11.碰到寂寞和讨厌之事怎么办?

a.陷入深刻的烦恼中(5分) b.吃喝玩乐时就忘却了(1分)

c.向朋友和父母双亲诉说(3分)

12.如果知道比你漂亮的姑娘,正迷恋追求你心爱的小伙子时,怎么办?

a.灰心丧气(5分) b.向那位姑娘挑战(3分)

c.毫不在乎,一如往常(1分)

13.被异性称作“不知趣的人”或者“蠢东西”时,你怎么办?

a.我也回敬他:“笨蛋!没教养的!”(3分)

b.心中感到不好受而流泪(5分) c.不在乎(1分)14.如果碰巧听朋友正在说你尊敬的异性的坏话,你怎么办?

a.断然反驳说:“根本没有那种事!”

b.担心会不会是那样。

c.不管闲事,认为别人是别人,我是我。15.如果你的英语和数学不管怎么努力学习,结果都输给你的竞争对手,你怎么办?

a.尽管如此还是继续挑战,今后加劲干(3分)

b.感到不行只好认输(5分)

c.从其他学科上竞争取胜(1分)

总分

15~29分……Ⅰ

30~44分……Ⅱ

45~60分……Ⅲ

61~75分……Ⅳ

判断

Ⅰ环境变化造成的原因

你平时没有自卑感,无论实际情况发展趋势如何,你是乐天派,并且很自信。如果你抱有自卑感的话,那是环境起了变化的缘故,譬如当你进入人才济济、出类拔萃的人物相聚一堂的学校或其他场所等。

Ⅱ理想过高造成的原因

你有过分追求、理想太大的缺点。你不满足现状,想出人头地,这导致你去追求不合理的幻想。也可以说,你过于与周围的一切人计较长短胜负,过于追求虚荣,反倒陷入自卑感中不能自拔。

Ⅲ过早断定造成的原因

你在干事前就过早贸然断定自己不行,自认为不如别人。主要是你不了解周围人们的真实状况,不清楚使你焦躁思虑的事情的本来面目,搞清楚的话就会恍然大悟:“怎么,竟是这样的事啊!”随之则坦然自如。你的自卑感主要是你的无知所导致,缺点在于自认为不行就心灰意懒。

Ⅳ性格懦弱造成的原因

你对自身的体魄和外貌缺乏自信,易用消极悲观的眼光看待事物,只是看到不利之处,事前就自以为不行而转向消极。懦弱的性格是你产生自卑感的原因。 (3)

(5)羞怯

一个人有害羞心理是正常的,只要不足以影响正常的交往就不过分,一个人如果不害羞反而令人担心。但是,如果害羞影响了和别人建立正常的交往和友谊,从而导致沮丧、焦虑的情绪和孤独感,最后演变成性格上的软弱和冷漠,就要加以克服了。害羞的人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每当有别人在场时,便感到不舒服、不自在。

案例:王林是一个有着十年工作经验的员工,他的问题是每当有老板、部长或教授等人站在身边时,他便感到紧张,无法把想说的话表达出来。最近,他重新回大学进修。有时,教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恰恰和他10年的工作经验相矛盾。他很想说出来和教授商榷,但他又害怕,生怕自己会在那么多人面前丢人现眼,还有,怕这样会使教授勃然大怒。每当他犹豫不决之时,教授的课已继续向下进行,无法再打断了。在单位里,王林也遇到同样的问题。比如在提升问题上,本来,他的工作成绩可谓有口皆碑,可他却常左思右想,不敢向领导提出晋级的要求,而眼看着自己的同事一个个官运亨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