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表征的形成模型与核心途径

社会表征的形成模型与核心途径

时间:2023-04-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一个团体的身份受到威胁或在与新事物进行沟通时,社会表征就会逐渐显现,同时开始建构新的事件。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在形成社会表征的过程中担当了责无旁贷的任务。图5-2社会表征形成机理示意图资料来源:Wagner,W.,Duveen,G.& Farr,R..Theory and methods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s.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99.二、社会表征形成的核心途径社会表征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完成的,即锚定和具体化。锚定和具体化就是通过图5-3完成社会表征的建构的。

社会表征的形成模型与核心途径

一、社会表征的形成模型

瓦格纳对社会表征的起源进行了描述,并认为社会表征的形成经历了六个阶段:①个人或团体受到威胁或遭遇不熟悉的现象或事件;②为化解威胁或不熟悉事件而产生的应对(coping);③以锚定和具体化为途径形成社会表征;④对于新事物的沟通和深思后产生的社会表征以想象、隐喻或符号的方式透过大众媒介和人际沟通形成;⑤通过不断的沟通与使用新概念,将过去被视为陌生的现象转化为共同知识;⑥共同的知识表征带来群体的社会自我认同。

其中“应对”包含了两种,一是有形应对(material coping),这是专家的任务,即以专业角度解释新现象;另一个是符号应对(symbolic coping),此为社会表征的核心,即个人或所属群体开始描绘和解释新事件。当一个团体的身份受到威胁或在与新事物进行沟通时,社会表征就会逐渐显现,同时开始建构新的事件。社会表征的形成模型可以参见图5-1:

img8

图5-1 社会表征进化示意图

资料来源:Wagner,W.,Duveen,G.& Farr,R.(Eds.).Theory and methods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s.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99.

社会表征从来源上看,主要有三个途径,即直接经验、社会互动和媒体影响。直接感受的信息为人们提供了最为清晰的资源,可以作为表征形成的基础性信息,并且这种信息最容易为人们所直接控制。而潜在的社会互动和媒体信息则属于“借”来的社会表征,它们对于个体来讲具有传播的主动权,而且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将人类对其环境中的周遭事物,经知觉而将外在物体或事件转换为内在心理事件的过程称为认知表征。对于身处传媒时代的人们来讲,媒介已经成为人们直接接触的世界,传媒对事物的表征对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比如,柯特兰(S.Coltrane)和梅西纽(M.Messineo)的研究认为,广告中白人角色的已婚人数是非洲裔美国人的两倍,而且非洲裔美国人跟其他群体相比,更可能被描述为具有强烈的攻击性。这不但对黑人,对整个社会也形成了不可避免的种族偏见,使得白人警察在处理黑人嫌疑犯时常常会作出暴力反应(Coltrane,S.&Messineo,M.,2000,363-389)。由于传媒广泛地渗透于我们的心理生活,其内容不可避免地影响我们对其所传递的现象的理解。人们可能通过传媒中的社会群体的表征来理解自己。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各个部门和相关的关系要有一个大体一致的或接近的认知。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协调。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在形成社会表征的过程中担当了责无旁贷的任务。

外在事件的影响不断地作用于个体,形成个体的感知印象。这些个体的感知印象逐渐指导和控制个体的行为回应,使其形成、产生后果,并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了个体对原有的个体社会表征的修正和强化。而群体表征也正是通过无数的个体的社会表征的分化和重组而进一步结合,与群体行动和个体行动一起相互作用,具体情形参照图5-2。

img9

图5-2 社会表征形成机理示意图

资料来源:Wagner,W.,Duveen,G.& Farr,R.(Eds.).Theory and methods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s.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99.(www.xing528.com)

二、社会表征形成的核心途径

社会表征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完成的,即锚定和具体化。锚定是对不熟悉的事物做命名或赋予特性,以熟悉的名词来解释和定义,使其可以被解释和沟通。在此过程中,相似或可用的定义最先被套用。这种锚定化的过程是一种世俗化、集约化的过程,是用既有的名词概念或事物规则让新的事物很快被熟悉,让人们以熟悉的事物为图式来了解新奇陌生的事物,以化解人们无法应对新奇概念所产生的不安和紧张对立状态,或是降低由于缺乏相关知识而导致的威胁感受。具体化使我们那些模糊和抽象的观念变得具体,它的产生需要两种途径,即化身(Personification)和定性(Figuration),前者是在一群人中交换思想,后者是通过假设和隐喻来提高和升华思想。在社会表征形成的阶段中,锚定与具体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正是通过这一环节,将不熟悉的对象放入社会实体中,使其具有意义,再通过具体化将抽象的概念、态度和关系转化,由具体意象取代原本不熟悉的事物(Deaux,K.& Philogene,G.,2001)。锚定和具体化就是通过图5-3完成社会表征的建构的。

img10

图5-3 锚定和具体化:社会表征的建构途径

资料来源:Moscovici,S.,Social representations:explorations in social psychology.Polity Press,2000,3,180,pp.6-7.

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的认知和评价如何成为社会表征的呢?沟通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人们通过沟通创造社会事实,而此种沟通即为一种社会互动的过程。社会互动模式强调意义是通过互动而逐渐显现的,因此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人们首先定义情境,个人在作反应时会假设把反应类推至他人而非特定的人,之后为了维持社会秩序,个人会惯于遵守行为的共同准则,使集体行为得以产生,随后行动者通过主动沟通和调整事件的意义,选择一个最适当的行为表现出来(Thompson,L.& Fine,G.,1999,278-302)。因而在互动中人们通过沟通协调,调整自己已有的内在认知表征,以符合社会准则所要求的行为反应,即通过沟通达到信息交流,逐渐形成社会共识,也就是大众的社会表征。在同一个社会情境中,人们拥有共同的社会表征,这些共同的社会表征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可以被相互理解,沟通者创造了一个有益于沟通的共享环境。这一共享环境首先是双方在沟通情境中具有互为主体性的认知,因此,世界中的客体成为共享的社会真实,而能知道对方所指涉的对象为何;其二是考虑到会影响沟通历程的规范和法则;第三是具备角色取代的能力。生活在同一社会情境中的人们因为具有共享的生活环境与背景,使用同样的语言规则,受到同样的人际交往训练,因而比较容易产生信息沟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