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年期感情问题心理咨询介绍

中年期感情问题心理咨询介绍

时间:2023-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因人到中年,男性的精力和体力自然不如青年期,加上腹部隆起,头发灰白、脱落,无暇修饰外表,“性感”降低,性生活的频度和质量低于过去,常导致女性的不满。绝经后妇女血中睾丸酮水平仅稍许下降,故而中年期妇女性兴趣减低并非雄激素减低所致,而主要是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中年期感情问题心理咨询介绍

第三节 中年期感情问题心理咨询

一、中年人性适应障碍

中年人的性适应障碍主要反映在性需求和性表达上。在有关性心理咨询的统计中,有1/3属于40~60岁的中年人,因此中年人性心理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一)中年期性心理问题

人到中年,随着年龄增长,夫妻双方均发现自己和配偶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有的是原先性生活中留下的,如过去夫妻性生活从未达到和谐的程度,现在需要弥补,有的则是到中年阶段才出现的,如妇女绝经性欲减退,从而破坏了原有的水平,还有中年人身心负荷过重,影响了性心理的健康

性生活不和谐,性生活不满意,性生活被动,对性生活兴趣减少,厌恶或拒绝性交,其原因如下:

女性生育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孩子身上,性兴趣减低。有的妇女认为自己年龄大了,孩子也大了,对性生活应节制了,故常持有任务观点,希望早点结束,不愿浪费时间。还有的妇女对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认为性生活是男人的事,因为生儿育女而不得不为之,现在儿女大了,不再需要了,往往持有消极和被动的态度。同时因人到中年,男性的精力和体力自然不如青年期,加上腹部隆起,头发灰白、脱落,无暇修饰外表,“性感”降低,性生活的频度和质量低于过去,常导致女性的不满。对于男性来说,因工作繁忙,回家已疲惫不堪,性欲自然降低。中年女性因生理原因,身体出现肥胖,皮肤弹性降低,乳腺缩小、下垂,严重的出现阴道萎缩(引起性交困难),又不像年轻时爱打扮,对男性的性吸引力降低。其他家庭矛盾,如婆媳不和、子女问题、身体疾病、第三者插足等也是导致性生活不和谐的原因。

(二)中年期性心理问题的处理

1.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过去人们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绝经后不宜继续性生活,采取了克制或停止的态度,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近来研究认为,无论男女,性行为似乎与雄激素有关,即性欲高低取决于两性体内睾丸酮水平。绝经后妇女血中睾丸酮水平仅稍许下降,故而中年期妇女性兴趣减低并非雄激素减低所致,而主要是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绝经的妇女血中雌激素含量也足以适应性交的需要。国外一项调查显示,50岁、60岁、70岁三个年龄组仍有性生活者为89.5%、80.5%、60.7%。事实上无论男女,如一生一直维持有规律的性生活,其性器官萎缩性变化可以减轻,衰老过程变慢。

2.调整和改进性生活技术 目的是为了从性生活中获得最大的乐趣。

(1)充分发挥性兴奋诱导作用:女性多沉迷于性敏感区的抚摸,男性要主动温柔耐心地唤起女性的性欲来。男性对视觉性刺激较敏感,女性则要多打扮自己,显得“性感”,房间应温暖舒适,光线柔和安静。

(2)变换各种性交方式和位置:人到中年多发胖,为减轻配偶负担,可采取侧位法。多做性游戏,观看介绍性技术的碟片。如性生活多为老一套,缺乏新意,则可能产生厌倦,厌倦是性心理问题的祸根。

(3)夫妇双方增强感情:双方多谈心,多反省自己,克服成见,消除误会,改善对立的态度。在性心理咨询中,许多中年妇女抱怨结婚后从未或甚少体验到性高潮,因此丈夫应采取措施,从爱与关怀的角度,使妻子满足。

3.增强体质,注重外表 中年人多因繁重的工作和家务有意无意地放松体育锻炼和修饰打扮,而使自己变得未老先衰,死气沉沉,丧失了对对方的吸引力,因此无论如何也要抽出时间坚持一种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同时要下决心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嗜烟、酗酒等。还要及时检查身体,治疗已经产生的一些疾病,使自己精神饱满,使外表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以吸引对方。

二、中年期的婚姻危机咨询

(一)婚姻危机在中年期高发

1.中年是婚姻危险期 人们结婚最初愿望是“白头偕老”,但在漫长的婚姻生活中,会出现一些危险期,面对许多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婚姻破裂。

社会学家认为会出现7个婚姻危险期。

(1)厌倦劳动期:繁杂的家务是这一时期的矛盾焦点。

(2)责任焦虑期:常因家庭社会的责任成为焦点。

(3)逐渐分离期: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之后,会出现夫妇之间很少吐露内心和交流情感的时期,所谓的“默静期”。

(4)十年渴望期:平常人们所说的七年之痒,也是离婚率最高的年份。

(5)地位较量期:通常为钱、孩子、性、重大决定而产生矛盾。

(6)二十年渴望期:这是丈夫最需要得到安慰与理解的时候,如果妻子不能给予丈夫这种安慰,往往导致他去寻找另一个女性来得到安慰和理解。

(7)老年恐慌期:部分人失去生活的追求,出现对现实的恐慌心理,而这些心理绝大多数出现在中年期。

2.不同夫妻关系类型婚姻危机多发于中年期 不管夫妻关系的类型为以下哪一种,在中年期都易产生危机。

(1)爱情型:此型多以美貌与性吸引而结合。美貌及性魅力在中年期会逐渐减退。

(2)功利型:是以出身、学历、财产、社会关系等各种条件为基础的结合。而具备这些条件的人到中年期往往变化较大,导致危机。

(3)事业型:因有共同的事业目标而结合。如果事业不成功,互相抱怨;如果事业成功,会有一方因觉得已到中年应享受,继而懒散,以致出现感情裂痕,引发危机。

(4)平等合作型:婚后双方平等合作,共同承担家务责任。进入中年后,因种种原因,这种平等合作平衡被破坏而出现危机。

(5)失望型:夫妻婚前有很高的期望值,双方也能克制自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克制的态度如果有一方或双方放松,个性的不良方面逐渐暴露出来,出现种种不满,有“现实不理想,理想不现实”,“希望被失望打破”之势,从而出现婚姻危机。(www.xing528.com)

3.第三者因素亦多发于中年 人到中年,事业成功,地位、权力、经济、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成果,也产生了潜在的危险因素,第三者为达某种目的而悄悄地侵入。也有的因种种原因对配偶关心、理解不够,致使第三者乘虚而入。另外也有部分中年人对配偶产生厌倦,喜新厌旧,特别是因为性方面得不到满足而主动寻找第三者。

(二)婚姻危机的处理

夫妻关系不同于其他人际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婚姻是由性和爱联系在一起的,同时涉及法律伦理、经济和性别等关系。夫妻关系往往影响到社会、家庭、单位等方方面面。“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夫妻通过婚姻将两个独立体组成了一个整体,随着岁月的流逝,经过相互间的磨合,逐步变得难以分舍。夫妻要防患于未然,将危机解决于萌芽状态;应时常相互传递敬重与爱慕之情,以此来巩固和发展爱情;真诚谈心,耐心听取抱怨,不要把争论暴露在外;一方需要理解和安慰时,应及时给予,不导致外求,互相总结成功经验;常调整生活,使之丰富多彩;常回忆恋爱、新婚时山盟海誓的愉快情景,抽出时间双方共同外出旅游,协调好性生活。

1.认真对待婚姻问题 婚姻中最重要的是爱情,爱情是不能附加任何条件的,尊重和关爱是爱情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夫妻恩爱,相敬如宾”。

2.保持婚姻生活的新鲜与活力,防止产生“爱情厌倦”心理。

(1)应树立配偶第一的原则: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应优先考虑配偶的正当感情要求,只有把夫妻感情看得重要时,生活中的各方面关系才会平衡。

(2)应尽量使家庭生活丰富多彩:可经常举办一些诸如结婚纪念、生日纪念之类的活动,可通过家宴、野餐、外出旅游等形式,回忆往事,加深了解,及时进行爱的滋润,这会燃起对爱情、对生活的新的追求。

(3)不时赞美对方:不要认为配偶的长处是应该具有的,而缺点是不可容忍的。而应使对方感受到他(她)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双方都是对方的精神支柱,都是对方获得幸福的源泉,又何必吝啬赞美之辞呢?

(4)努力提高各自在各方面的修养:这是保持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夫妻既是一个共同生活的整体,又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只有双方共同提高,才能使婚姻稳固和谐。

(5)婚姻是两个人的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既相互适应,又相互补充。

3.培养子女健康成长也是使家庭幸福、婚姻美满的条件 孩子的健康成长往往是父母双方共同心血的结晶,会让父母对孩子、对家庭、对自己都产生成就感,从而维系美满的婚姻。

三、丧偶、再婚心理咨询

(一)丧偶心理咨询

中年夫妻朝夕相处,患难同当,荣辱与共,遇有委屈相互倾诉,碰到挫折相互抚慰。一旦中年丧偶就容易出现危机,整个家庭失去平衡,生者会陷入极度悲痛而不能自拔。平素感情越好,丧者逝去越突然,生者的痛苦越大,伤痛也越深刻、越持久。

丧偶心理咨询主要是对丧偶者实施支持性心理治疗,帮助丧偶者尽快抚平伤痛。同时充分发挥丧偶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为丧偶者提供有效的家庭和社会心理支持,帮助他(她)渡过难关,尽快恢复心理平衡。

(二)再婚心理咨询

丧偶或离婚之后应再娶或再嫁,但由于感情上的创伤、经济状况、子女负担、生活习惯等因素的作用,重组家庭会困难重重,尤其是来自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子女的阻挠,往往会使再婚无法实现,或者是再婚后又再离婚。

中年再婚是一个普遍受到关注的话题,针对这一问题心理咨询的主要理念是支持中年人再婚,但又要与来访者仔细分析感情基础和各方面条件,尤其要注意对再婚影响比较大的负面因素的影响,特别要关注“亲情大于爱情”的现实,对再婚进行科学预测。

中年再婚时双方的理性的成分要更多一些,不像年轻人恋爱那么富有激情,在浓郁感情的基础上,要注意对双方性格特点等心理因素的搭配提出指导性意见。因为中年人人格发展的可塑性很小,更趋向于稳固,再加上相互适应、相互磨合的空间较小,更应强调科学择偶,以提高中年再婚的成功率。

四、望子成龙亲子关系咨询

(一)对子女期望失落的心理咨询

人们总希望后代超越自己而飞腾翱翔,望子成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父母对子女的期待心理。人总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尽管有不同的水平和指向性,但是并非任何人都能如愿以偿地实现其理想和抱负。于是父母往往把未酬之志寄托在子女身上。但是,由于遗传素质、环境条件,以及许多其他动因和变量的作用,事物的发展并非个人愿望所能左右,历史和机遇常常是无情的。同时子女的意向和父母的期待也并不一定相符,过分勉强,将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和不快。

尤其是现代父母对子女更寄予过高的期望,而不能基于子女的现实条件,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他们几乎都是要求子女上重点中学,考上最好的大学:清华、北大,然后找到最好的工作,要出成果,要拿丰厚的薪水等等,什么都要最出众、最优秀。一位初中文化的父亲给读大四的儿子下了“死命令”,非考上研究生不可;一父母强行要求一位智商只有79分的15岁女儿,一定要考上省重点中学。真是蛮横无理的要求,“天方夜谭”的期望。

这样情况的来访父母还挺多,如何展开咨询呢?最简单的办法是教他们自己照照镜子,扪心自问自己是条龙吗?中国人有13亿,个个都成龙成凤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平常心,对自己、对孩子都一样,努力参与,奋力拼搏,而不必计较得失。

(二)亲子关系咨询

任何人都属于他的时代。由于时代背景不同,两代人在心理上出现差异是十分自然的。青年人的活动范围和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知识增长、想象丰富,家庭往往难以满足其需要。同辈人的相互影响逐步超过父母的管教。他们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判断是非的标准,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往往并不符合父母的期待,在求学就业、交友、生活(如发型、服饰等)等各方面都不愿受父母干预而独立行事。父母应十分清醒地认识这种现状并学会妥善处理,要尊重子女的人格,不适当的干涉和过分的要求会引起子女的愤懑而导致家庭不和,甚至酿成悲剧。

亲子关系咨询很常见,较多的是父母与孩子无法沟通交流,诉说孩子不尊重父母的也很普遍,受子女侮辱欺凌,甚至责打,直至打伤打残的也有。

尤其是那些子女属于“啃老族”的父母,对子女更是无计可施,亲子关系恶化,父母苦恼至极。

在亲子关系咨询中应该分析亲子关系恶化的原因,造成亲子关系不良的主导者一般都是父母。要让父母认识到自己在亲子关系中的主导角色,而不要一味追究子女的责任。不管是子女不孝,还是子女患有人格障碍,原因仍然是父母早年为孩子缔造的成长环境和施与的早期教育不良。子女的现实行为应该受到批评或责备,但另一方面孩子又是早期成长环境和教育不良的受害者。从根源上来说,父母对子女应该有所歉意,多一分理解。在这么一种心情上,重新建设与子女的亲情,才有可能被子女接纳,共同建设新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