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超越的境界

心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超越的境界

时间:2023-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思维方式看,长期以来,心理学一直追寻的是实体性思维、客体性思维方式。在实体性思维中,作为心理学研究者的主体与研究对象这一客体都是“实体”,并预设了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的二元对立。心理学研究中的思维超越,就是要突破实体性的“客体中心论”的思维框架,转换为主体性的关系思维。

心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超越的境界

五、超越的境界

理学从诞生到现在,其学科研究的疆界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它横跨于自然、社会人文科学之间,在这一过程中,有关“事实”与“价值”的问题一直困惑着心理学的思考者和研究者。可以说,一部心理学史就是一部关于心理学的事实性认识与价值性认识问题的困惑史。

从思维方式看,长期以来,心理学一直追寻的是实体性思维、客体性思维方式。在实体性思维中,作为心理学研究者的主体与研究对象这一客体都是“实体”,并预设了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的二元对立。在客体性思维方式中,研究者以对象性客体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目标,试图撇开主体,排除研究者的各种主体性因素的“干扰”,客观地、中立地把握心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以获得纯粹客观的知识或真理。实体性、客体性思维方式都是以本质主义为基础,相信一切心理现象本身具有内在的、绝对的“本质”或“规律”,这种“本质”或“规律”是心理现象自身固有的,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发现这种“本质”和“规律”,甚至是以有限的方式无限地逼近这种“本质”和“规律”,量化研究就是对客观的心理现象进行摄取、复制、摹写、再现,追求研究者的“中立性”,撇开研究主体而客观地、一劳永逸地把握心理的本质。

然而,心理学研究是有价值导向、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量化研究的这种实体性、客体性思维无法解释心理现象的属人性、主体性,即为什么同一现象会对不同心理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甚至同一现象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对同一心理主体也会具有不同的价值。因此,心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应从客体性的实体思维方式转换到主体性的关系思维方式上来。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在互为主体的不断建立、发展着动态关系,这种互为主体的动态关系会随着彼此的需要、利益、感受、情绪、能力等发生变化。心理学研究应在关系思维中,补上“主体的缺位”,避免“客体中心论”。

心理学研究中的思维超越,就是要突破实体性的“客体中心论”的思维框架,转换为主体性的关系思维。由于心理现象既是一种自然存在,更是一种主体性的人的存在,因此,心理现象必然既具有“事实性”,又具有“价值性”。心理学研究应在承认实体性客观研究的合理性的同时,更应突破“客体中心论”的思维框架,承认主体性关系思维的重要性,唯有如此,心理学才能真正成为属人的科学。

总之,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方法叠加,也不是思想的混合,而是彼此的沟通对话与相互的思想激荡。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的融合必须将各自放在历史的空间维度和更广的自然、社会、人文学科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追求中加以审视。对心理学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追寻悠久曲折,在中国古代有重视对人的心理生活体认、觉知的“心性心理学”,在印度有静默的瑜伽心理学。冯特在创立现代心理学时,认为心理学由生理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两大分支组成。他指出所有高级的心理活动都属于民族心理学的范围,人的思维及高级意识活动沉重地被语言、习惯、神话所制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多元趋向,源于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研究对象复杂性的逐步认知,由于心理是自然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复杂体,因而很难界定心理学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这个问题一直是心理诸多流派争论的焦点之一,按冯特的说法,生理心理属于自然科学,民族(即社会)心理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由此,心理学也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论主张。20世纪初,受新康德主义的影响,狄尔泰、温德尔班、齐美尔、韦伯等不满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在人文社会科学中提出了与自然科学完全不同的方法论主张。在心理学中,经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的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主张已较为清晰,其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指向人还是指向物。人文社会科学在研究人的活动时,作为研究者的“我”要同研究对象的“你”进入理解、对话之中,而自然科学在研究人时,则把人看作客观的“他”者,以特有的实验手段进行观察、控制、收集实验数据,并得出客观结论。(www.xing528.com)

是理解还是解释。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认为,对人的心理的研究就是理解人的心理与行为,而理解要有行为目的性,理解的关键是行为目的性下的体验和经验。狄尔泰认为,“一个人必须知道另一个人要干什么,这样,首先形成了理解的基本形式”。自然科学方法论则认为,心理学的目标是为心理现象、生理现象、行为现象间提供因果解释。

是面对文本(或主体)还是面对对象物(或客体)。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认为,心理学面对的研究对象是生活文本,是具有主体性的,一个是我,一个是你。“文本的生活事件,即它真正的本质,总是在两个意识、两个主体的交界线上展开。两个文本的相遇,一个是现成的文本,另一个是创作出来的应答文本,因而也是两个主体、两个作者的相遇。”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理解的人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人格特征和丰富内涵的人,这种丰富的内涵和意义要在对话中不断揭示、创造。而自然科学方法论所面对的人是一个实验的人、被控制的人,必须客观化的人。

是对话还是独白。自然科学取向的心理学一般要提出假设,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收集相关资料,并以相关数据检验假设,这是一种独白式的研究和思维方式,它的目标是检验假设的真伪,判断某一命题的准确性。人文社会科学取向的心理学方法是对话性的,心理的社会性、文化性及其丰富的含义与意义,是在不断的对话中被揭示的。理解是一种回应,既可以表现为即时性的应答,也可以是延迟性的应答,甚至是经过大跨度时间后的应答。人文社会科学心理学视域中的理解不是同义反复,不是重复说者、复制说者,也不是移情使自己融入他人之中,把自己放置在他人的位置上。巴赫金认为,理解者和说者一样要建立自己的想法,不要停留在各自的世界中,而应相逢在交际的第三世界中,并进入积极的对话关系中。在这种对话关系中,不仅是保留各自的意见,更重要的是通过直观现实,相互补充、相互理解,进入一个创意新世界,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获得理解,然后在对话的理解中进行新的创造,表述新的思想,寻求新的发现。通过对话,延伸拓展了新的空间,使后来的研究者成为积极的应答者,并以其各自时代的需求和体认,不断丰富着、拓展着对话,并成就着对话的历史、理解的历史。

是一次性完成还是历史性累积。自然科学的心理学方法论强调一次性完成,即允许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修正,并最终获得成功,且新的观念、新的方法一旦成立,原有的知识和方法就可能变得陈旧,新的观念和方法就成为新的起点。而人文社会科学的心理学方法论则认为,人的心理的时间进程是不可逆转的,人的命运、境遇是不可重复的,因而心理学是历史科学,心理学知识和理论是历史性的累积。任何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学理论对于特定的那个时代都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从而形成历史的知识之流、历史的价值之链。在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看来,新的心理学理论的提出,只能根据现实的需要,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充实、修正、丰富、完善、更新、发展。即使是再创新的理论,也离不开已有的历史原点。心理学理论始终在历史的统觉背景中前行。

然而,后现代主义立场下的心理学方法论,特别是心理学经历了葛根(K.J.Gergen)社会建构立场的洗礼后,心理学方法论已经超越了自然科学方法论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对立。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质化研究的方法思潮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产物,其共同特征是对实证主义的唯科学主义的不满,对传统主流心理学中量化研究的简约(还原)主义的不满,它们都关注人文世界中人类经验的丰富性,人的意识和无意识活动的复杂性以及每一个体生活的独特性。质化研究的心理学在承认人的复杂性、独特性时,注定在认识论、方法论立场上是多元共存的,即承认解释等、现象学、符号互动主义、后实证主义各自的合理性,对现象学研究、叙事研究、传记研究、个案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民族志研究等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质化研究的心理学坚持多元化的立场,就是要丰富人的真实性、复杂性、独特性的研究,采取和而不同的研究路径,就是要使心理学的研究更丰富、更宽广,使不同背景的研究者都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位置,使心理学以更加开放的胸怀与其他学科进行对话,使研究者用自己的生命经验去贴近他人的生命经验。从这一角度看,质化研究心理学的方法论立场比具体方法对心理学的影响更为深远。希冀这种真诚能召唤中国心理学界同仁的研究渴望,使中国心理学研究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