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五伦全备记·副末开场》故事介绍

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五伦全备记·副末开场》故事介绍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九六、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五伦全备记·副末开场》当年,朱元璋对标举风化的《琵琶记》赞不绝口,大力倡导戏曲要成为道德教材,使很多人闻风而动。文渊阁大学士邱浚创作《五伦全备记》是其中的代表。明刊本《五伦全备记》插图近日才子新编出这场戏文,叫佐伍伦全备。历来评论家,大多认为《五伦全备记》是程朱理学的拙劣图解,是三纲五常的形象演示。《副末开场》说:“在于君子有心观看,肃静。”

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五伦全备记·副末开场》故事介绍

九六、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五伦全备记·副末开场》

当年,朱元璋对标举风化的《琵琶记》赞不绝口,大力倡导戏曲要成为道德教材,使很多人闻风而动。“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成为文人们的共识。文渊阁大学士邱浚创作《五伦全备记》是其中的代表。

这位理学名臣的作品,在副末开场中,便阐述了自己的理念:

鹧鸪天】书会谁将杂曲编?南腔北曲两皆全。若于伦理无关紧,纵是新奇不足传。风日好,物华鲜,万方人乐太平年。今宵搬演新编记,要使人心忽惕然。戏场子弟,今宵搬演谁家故事,那本传奇?(内应)劝化风俗,五伦全备记:一家人五伦全备,两兄弟文武兼全。

北宋末年,太平郡首伍典礼有三个儿子,长子伍伦全为前妻所生,次子伍伦备是继室范氏所生,三子伍克和则是他收养的义子。三个儿子三种类型,情况够复杂的。偏偏伍典礼又死了,妻子范氏守节,含辛茹苦抚育三个儿子,对他们的教育毫无偏心。她延请施善教为老师。施有两个女儿,亲生女名淑清,义女名淑秀,分别与伦全、伦备定有婚约。伍氏兄弟相处得不错。后来大祸降临,冤案一时无法弄清,三个人争相认罪,都希望另外的兄弟能够获救,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后来冤案昭雪,三个兄弟在家里尽孝,不图功名。范氏教育儿子以孝为忠,出外赴试,伦全、伦备考中了状元和探花。这时候时相府派媒人来说亲,两兄弟因为与施氏姐妹有婚约,婉言谢绝。后来,伦全当上谏议大夫,不顾利害,犯颜直谏,被贬为抚州团练使,守备神木寨,遭到胡兵袭击被俘。范氏闻讯得病,淑清割股救姑。伦全忠君爱国、宁死不屈的气节感动了胡人,足以使胡人归顺。伦备当上郡守,以伦理纲常教民有方。最后,伍氏一家全都升仙……

没有比这更完美的封建家庭了!

img59

(www.xing528.com)

明刊本《五伦全备记》插图

近日才子新编出这场戏文,叫佐伍伦全备。发乎性情,生乎义理,盖因人所易晓者,以感动之。搬演出来,使世人为子的看了便孝,为臣的看了便忠,为弟的看了敬其兄,为兄的看了友其弟,为夫妇的看了相和顺,为朋友看了相敬信,为继母的看了必管前子,为徒弟的看了必念其师,妻妾看了不相嫉妬,奴婢看了不相忌害……虽是一场假托之言,实万世纲常之理……

显然,剧本的主旨很明确——通过虚构的情节演绎传统伦理纲常。

历来评论家,大多认为《五伦全备记》是程朱理学的拙劣图解,是三纲五常的形象演示。剧本严重的概念化倾向,给后世的文人传奇提供了反面教材。但,反面教材不可小觑。谁也不可否认,作为馆阁大老,邱浚自觉参与传奇创作,开了风气之先,也迅速扩大了传奇的社会影响。何况,直到今天,戏剧的教化功能不是仍被一些人捧为圭臬?

戏曲,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老百姓关心的是它的娱乐性,把它看作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自己息息相关,而不是高高在上,随节日时令所形成的祭仪。作者也很懂得这一点,所以他借副末之口说:“白多唱少,非关不会把腔填,要得看的,个个易知易见。不免插科打诨,妆成乔想狂言。”“戏场无笑不成欢,用此竦人观看。”通过插科打诨等方式让舞台热闹起来,是“教化传奇”为世俗接受的重要途径。

《副末开场》说:“在于君子有心观看,肃静。”首先出来念白的是生角,戏就这么开演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