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腔对各地声腔的影响的介绍

秦腔对各地声腔的影响的介绍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秦腔对各地声腔的影响陕西、甘肃一带古为秦地,流行于此地的声腔故称秦腔或西秦腔,俗称“乱弹”、“桄桄子”。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衍变成不同的流派,成为中原各梆子声腔的母体。其中西路秦腔入川后成为梆子;东路秦腔在山西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所以说秦腔是河南梆子、河北梆子、蒲剧、晋剧等几十个有较大影响剧种的母体。

秦腔对各地声腔的影响的介绍

第六节 秦腔对各地声腔的影响

陕西、甘肃一带古为秦地,流行于此地的声腔故称秦腔或西秦腔,俗称“乱弹”、“桄桄子”。秦腔曾受昆腔、弋腔、青阳腔的影响,音韵严谨,自成体系,有200余种曲牌,24类板式,13种角色,2700多本剧目。慷慨激昂,宽音大嗓是秦腔演唱的主要特征,既有西北原野厚土高天的深沉悲壮、慷慨激越的风格,又有缠绵悱恻、细腻柔和、轻快活泼的特点,长于表现雄壮、悲愤的情绪。是我国最具地域特色的古老剧种。

一、魏长生与秦腔京师称雄

关于秦腔形成的历史,迄今无定论。总括起来看,大体有三种说法:形成于秦代(或先秦),形成于唐代,形成于明代。据现有资料看,秦腔应形成于明代万历年间,至今有五百多年历史。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无名氏的抄本《钵中莲》传奇第十四出留用“西秦腔二犯”曲牌,这是关于秦腔曲牌的最早记载。该剧是明代江南人之作,证明秦腔在彼时已传播到江南,据此则知.秦腔源于甘肃,在明中叶当已形成。又据康熙年间陕西泾阳人张鼎望《秦腔论》可知,清代初年秦腔已发展为成熟的戏曲。逮至乾隆年间,秦腔艺术大师魏长生两度进京,致使秦腔轰动京师,引发了剧坛“花雅”之争,拉开了以秦腔为代表的地方剧种与占据统治地位的昆腔正声较量争胜的帷幕,并由此引发了京剧的形成。

魏长生是四川金堂人,幼年家贫,十三岁随舅父来陕西关中一带谋生,后来在大荔学演秦腔,攻花旦。大荔十七年“幼习伶伦,困厄备极”的学艺演出生涯,使其技艺日趋成熟。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曾随班经山西转北京演出,因卖座不佳,又返回西安。经过几年的刻苦钻研后,于乾隆四十四年再度进京,参加“双庆班”,魏长生以他惊人的技艺,演出《滚楼》一剧,轰动京师,使秦腔在北京的舞台上称盛一时。很多唱京腔及其他杂腔的演员也纷纷改唱秦腔,北京城形成了秦腔一枝独秀的局面。魏长生的表演做功细腻,唱词通俗易懂,腔调清新悦耳,以胡琴、月琴伴奏,繁音促节,声情并茂,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与人性化的表演成分,使秦腔称雄一时。后来魏长生被逐离京,到南方演出,一度形成徽、秦两腔融合的局面,徽班在徽、秦合流过程中广泛吸取了秦腔的演唱和表演精华,并移植了不少秦腔剧本,秦腔不仅为徽剧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借鉴,而且对扬州、苏州、四川等地的戏曲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嘉庆七年,六十高龄的魏长生重返北京,翌年夏演《背娃入府》一剧,下场后死于后台。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衍变成不同的流派,成为中原各梆子声腔的母体。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即同州梆子,也叫老秦腔、东路梆子);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称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于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汉中、沔县一带称汉调恍恍(又叫汉调秦腔、桄桄戏,实为南路秦腔);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中路秦腔即西安乱弹。其中西路秦腔入川后成为梆子;东路秦腔在山西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所以说秦腔是河南梆子、河北梆子、蒲剧、晋剧等几十个有较大影响剧种的母体。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影响,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都稍有差别。近五十年来,东、西、南三路秦腔的发展趋于停滞,有被中路秦腔取而代之的趋势。

二、秦腔的板式特征及行当

秦腔唱腔为板式变化体,分欢音、苦音两种。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特色,深沉哀婉、慷慨激越,适合表现悲愤、怀念、凄哀的感情;欢音腔欢乐、明快、刚健、有力,擅长表现喜悦、欢快、爽朗的感情。板式有慢板、二六、代板、起板、尖板、滚板、花腔等六类基本板式,均用真嗓演唱,拖腔尤富特色。彩腔,俗称二音,音高八度,用假嗓演唱,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荡、剧情发展起伏跌宕之处。秦腔须生、青衣、老生、老旦、花脸均重唱,曰唱乱弹。清末以前的秦腔,又叫西安乱弹,就是因其重唱而得名。其中有些生角的大板乱弹,长达数十句之多,如《白逼宫》中汉献帝的苦音乱弹,要唱五十多句,讲究唱得潇洒自然,优美动听,民间称作“酥板乱弹”。《下河东》有四十八哭,《斩李广》有七十二个“再不能”,都须一气排唱四十八句或七十二句。花脸唱腔讲究“将音”和“嗷音”,调高难唱,能者则成名家。

秦腔的主奏乐器为板胡,发音尖细清脆,富有极强的穿透力,相当于今天乐队之“首席”。另有以二弦为主的“四大件”等伴奏乐器。琴师在秦腔戏班中具有重要地位,常坐于舞台前场后部正中。

秦腔的脚色有生、旦、净、丑四大行,有13门28类。老生分安工老生、衰派老生、靠把老生,须生分王帽须生、靠把须生、纱帽须生、道袍须生和红生,小生分雉尾生、纱帽生、穷生,武生,幼生;老旦,正旦分为挽袖青衣、蟒带青衣,小旦分为闺门旦、刀马旦,花旦分为玩笑旦、泼辣旦、武旦,媒旦,大净,毛净,丑分大丑、小丑、武丑。各门角色都有独特风格和拿手戏。

脸谱讲究庄重、大方、干净、生动和美观。颜色以三原色为主,间色为副;平涂为主,烘托为副。所以极少用过渡色。在显示人物性格上,表现出红忠、黑直、粉奸的特点。格调主要表现为粗犷豪放、着色鲜明、对比强烈,图案壮丽,寓意明确,性格突出。

三、易俗社与秦腔的发展

辛亥革命后,西安成立了以“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为宗旨的易俗社。易俗社聚集了一批文人志士和著名艺人,吸收京剧等剧种的营养,移风易俗,锐意革新,改良秦腔,在开拓事业、培育人才、创作剧本和革新舞台面貌等方面,既保留了原有风格,又融入了新的格调,为秦腔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西安易俗社原名“陕西伶学社”,是著名的秦腔科班,与莫斯科剧院和英国皇家剧院被公认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1912年7月1日,由陕西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孙仁玉以及王伯明、范紫东、高培之等160多名热心戏曲改良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创建,是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易俗社将文化教育、戏曲训练、演出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了大批戏曲人才,致使秦腔唱腔从高亢激昂而趋于柔和清丽;创作和演出了许多优秀剧目,对戏曲改良起到了示范作用,对戏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易俗社的戏曲改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192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训令,赞扬易俗社编演的剧本“命题取材,均有可取,不失改良戏剧之本旨”,并颁发“金色褒奖”。1924年鲁迅来西安讲学,观看易俗社的演出后亲笔题赠“古调独谈”匾额一幅,并将讲学全部所得50元大洋捐赠易俗社。1929年,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捐资大洋百元奖励易俗社所取得的成绩。1932年,蒋介石通过陈果夫奖励易俗社大洋一千元。易俗社的创作机构制定有剧目编写要求,剧作家王伯明、李桐轩、孙仁玉、范紫东、高培支、卢缙青、李约祉、李仪祉、王绍猷、李干臣、胡文卿、吕仲南、王辅丞、封至模、冯杰三、樊仰山等庞大的创作队伍,先后创作、改编大小剧本500余本,其中《吕四娘》、《三滴血》、《火焰驹》、《柜中缘》等早已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保留剧目。建社至今,招收培养了15期学生近千人,遍及西北各个秦腔剧团。如已故的秦腔表演艺术家刘毓中被誉为“秦腔须生泰斗”,王天民被誉为“西京梅兰芳”,还有在观众中享有盛誉的孟遏云、“秦腔皇后”肖若兰等,健在的有陈妙华、张咏华、全巧民、伍敏中、郭葆华,还有中、青年演员如张保卫、宋百存、任炳汉、毛文德、戴春荣、惠敏利、王科学、冯永安、李淑芳、薛学慧等,他们都在各自艺术生涯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深受观众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易俗社由国家接办。1952年、1958年两次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戏曲观摩演出。1959年,奉命进京调演,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领导人看了《三滴血》非常高兴,都夸内容好、戏曲好、表演好。周总理建议此剧应该到全国演出,以配合党的反对教条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教育。易俗社随即携此剧先后到南京、无锡、苏州、上海杭州、厦门、福州、泉州、南昌、广州、武汉、成都、重庆、贵阳昆明兰州银川等地演出,颇受赞美。1961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将该剧拍摄成戏曲艺术片。2006年5月30国务院确定易俗社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易俗社在近百年历史进程中,创作并演出了大量优秀剧目,据2008年11月21日的《中国文化报》最新资料显示,目前易俗社有剧本存量800余种,1000多册。如《三滴血》、《游龟山》、《周仁回府》、《西安事变》、《软玉屏》等,其中《三滴血》1960年被改编为首部秦腔电影,在当时引起轰动。西安易俗社现有《双锦衣》、《翰墨缘》、《夺锦楼》等数十本戏及四五十个精品折子戏。拥有以张保卫、齐爱云、李淑芳为代表的国家一、二级专业技术人员40余名,艺术行当齐全。演出足迹遍布陕、甘、宁、青、新、豫、晋、京等省市,并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大型演出,在西北地区享有盛誉。(www.xing528.com)

四、三意社与秦腔的发展

西安三意社成立于1895年,原名为“长庆社”,创始人为苏长泰、耶金山。“三意社”是以苏氏三兄弟的乳名组合取名的。创建之初,除招收第一期(甲、乙两班)学生外,演员全是“江湖艺人”,多系秦腔名角,又各有自己的拿手好戏,深得观众欢迎,三意社遂为西安古城最上座的班社之一。从民国五年(1916年)起,第一期学生陆续出科,开始与老演员同台演出。随着老演员日渐减少,传艺采用“大师哥教小师弟”的方法,以后代代相沿。民国二十七年初,耶金山卸任离社,苏哲民、苏育民先后任社长。同年分化出以“大”学生为主的“集义社”(尚友社前身)。民国二十九年,又分化出“光艺社”(华阴县剧团前身)。大批艺术骨干的出走,曾使该社一度衰落。但随着民国二十八年招收的“辅”字辈学生陆续出科,剧社又复兴起来。20世纪40年代,剧社遭军、警、特轮番摧残,一蹶不振,濒临散班。新中国成立之后,三意社在西安首演《白毛女》、《罗汉钱》、《小女婿》等,为革命现代戏的传播发挥过作用。1952年全国第一届戏曲汇演,社长苏育民获演员一等奖。1953年,抽部分演员赴朝鲜慰问志愿军,后又多次赴大庆、玉门油矿慰问石油工人,支援国家建设。1960年,以社长苏育民为首的一批演职人员,参加了秦腔戏曲片《火焰驹》的拍摄。1959—1960年,参加“陕西演出团”巡回演出全国十三省,扩大了秦腔影响。

创建之初的三意社没有专职的“编剧”,演出剧目大都是秦腔老戏,新剧目多依靠社会投稿。从民国十九年起,著名秦腔改革家李逸僧、著名戏曲教育家封至模、秦腔剧作家袁多寿、袁允中等知识分子,先后到该社任编剧、导演,创作、改编、导演了一批优秀剧目,如《苏武牧羊》、《卧薪尝胆》、《家庭痛史》、《双刁传》等,使秦腔剧目大为改观。李逸僧改编排演的《娄昭君》、《玉堂春》等戏,在唱腔设计、净化舞台方面使人耳目一新。他重新导演的《十五贯》、《蒋干盗书》、《葫芦峪》等亦有创新,《葫芦峪》一剧长期成为三意社的保留剧目。

七十余年来,三意社共出科十期学生,共计四百五十余人。其中不少成为秦腔艺术骨干,流布于西北诸省。佼佼者有阎国斌、朱俊卿、刘光华、赵明华、李桂芳、苏哲民、苏育民、王庆民、李益中、田玉堂、屈振民、张镜堂、姚裕国、周辅国、王辅生、严辅中、苏蕊娥、李夕岚、萧玉玲、刘养民等。三意社前期的老演员有:陆顺子、李云亭、高天喜、李贵亭、张寿全、李金鸣、陈德裕、王德孝、曾鉴堂、梁箴、三斗金、安鸿印、晋福长、王文鹏、骆福生、杨金声、和家彦、何振中等,他们在传授传统戏,培养艺术人才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三意社立足于古城西安,深入广大三秦故地,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向来以“慷慨激昂”、“响遏行云”享名,为秦腔剧种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在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演出过《赵氏孤儿》、《火焰驹》、《游西湖》、《打柴劝弟》等大量优秀剧目,并涌现出苏长泰、苏哲民、苏育民、苏蕊娥、肖玉玲、王辅生等大批秦腔艺术大师。西安三意社现有《玉堂春》、《谷雨》、《狸猫换太子》、《龙凤呈祥》、《墙头记》、《游西湖》、《清风亭》、《黑叮本》等数十本戏及四五十个精品折子戏。拥有以侯红琴、张涛等为代表的国家一、二级专业技术人员30余名,艺术队伍机构合理,演出阵容强大,演出足迹遍布西北五省及晋、豫、京等省市,并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大型演出,在西北地区享有盛誉。

2005年,由原西安易俗社、西安市秦腔一团、西安市秦腔二团(前身为三意社)、西安市五一剧团4个剧团组合并建,成立了西安市重点院团——西安秦腔剧院,系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下属事业单位。为保护和利用好秦腔艺术品牌,有利于秦腔面向市场演出,剧院仍下设西安易俗社、西安三意社两个非法人分支机构。

秦腔以其大喜大悲、大起大伏、大凶大吉、慷慨悲凉、热耳酸心的美学特点,和原始硬亢、豪放粗犷的艺术风格,以及嬉、笑、怒、骂、悲、愁、憎、爱等情绪的展现强烈而火爆的率真情趣,唱出了秦地耿直硬朗、敦实淳厚的民俗民风,与秦地百姓的爱憎情仇呼吸与共起伏相生,因此,她有着扎实而深厚的生活根基,是真正的民间大众艺术,是秦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她从明代形成以来,一路高歌猛进,到了清代中后期,昆曲衰落,四大徽班解散,领衔曲坛的徽、昆二剧种相继沉寂,乃至消亡之时,秦腔则以其唱腔、道白、板路、脸谱、身段、角色等门类成熟而完美的艺术体系,以一带十地影响和带动了各地梆子声腔的生成与发展,乃至直接影响了京剧的形成,由此而成为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各路梆子腔的鼻祖。至今仍以其丰富的曲牌、板式,高亢的宽音大嗓、细腻缠绵的吟诉,以及深沉激越的锣鼓梆子,优美的丝竹管弦,记录着黄河文明的历史,推衍着古今之变的通理,创造着中华戏曲艺术辉煌的历史,当之无愧地担当了南北东西各路声腔的嚆矢,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秦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思考题

1.简论花雅之争昆曲的消歇与京剧的诞生。

2.简述京剧的形成。

3.简述梅、尚、程、荀“四大名旦”各自的风格。

4.简述“四大名旦”在京剧发展中的地位。

5.简述西安易俗社在秦腔发展中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