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蔡楚生的电影影评,社会动荡中的伦理呼唤

蔡楚生的电影影评,社会动荡中的伦理呼唤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7年,蔡楚生、郑君里共同编剧、导演的史诗巨作《一江春水向东流》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伦理剧的模式。血雨腥风的社会动荡架设了人性透彻的舞台,忠良的背叛更凸显素芬坚守的可贵。

蔡楚生的电影影评,社会动荡中的伦理呼唤

二、社会动荡中的伦理呼唤

蔡楚生作为郑正秋的导演助理踏入影坛,一方面师承了郑正秋的影戏观念,注重传统伦理的弘扬,另一方面不再局限于狭隘、单一的家庭空间来展开人物遭遇,而是将人物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更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凸显人伦亲情的价值。因此,蔡楚生的创作被认为:“和郑正秋颇有相似之处,只是他作品内容的充实,却强过了郑氏多多。”[27]1934的《渔光曲》围绕渔民的儿女小猴、小猫的成长和经历展开。在恶劣气候、盗匪横行、外资入侵、贫富悬殊的社会语境中,小猴和小猫艰难地生存,而贯彻其中的手足情、血缘情和小猴、小猫与船王何家少爷子英的友谊是晦暗生活中的亮色。1947年,蔡楚生、郑君里共同编剧、导演的史诗巨作《一江春水向东流》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伦理剧的模式。影片纳入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抗战胜利这一宏阔的历史背景,辗转都市的上海农村到陪都重庆的辽阔空间,多线并行,塑造了丰富的人物群像。全剧的框架组织在一个痴情女子负心汉的传统故事中,诸如此类的故事原型在古典戏曲如《琵琶记》中已被熔铸得炉火纯青。素芬淳朴善良、勤劳贤惠;张忠良,忠诚善良,满怀理想,均为传统道德规范下的完美形象。战争的残酷不仅撕裂了原本恩爱、团圆的家庭,更摧毁了张忠良的忠孝节义,纸醉金迷中的他背弃了家、国的责任与义务,在欲望的追逐中迷失了自我。相形之下,素芬屹立在风雨飘摇的家与国之中,尽其心力侍奉公婆、赡养孩子,默默支持着想象中身处抗战前线的丈夫,历尽磨难而毫无怨言。血雨腥风的社会动荡架设了人性透彻的舞台,忠良的背叛更凸显素芬坚守的可贵。素芬的投河自尽,更是对伦理丧失血泪交织的控诉。

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期间,蔡楚生在香港编导了《孤岛天堂》(1939)和《前程万里》(1940)。“蔡公的现实主义路线和严密的情节剧路线,以及对民众朴素的关怀,直接影响到了香港五六十年代的电影创作,只是港人更爱从家庭恩怨出发,表达出对传统理念诉呵护之情。”[28]香港影坛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如《父母心》(1955)中,粤剧丑角生鬼利一家人在困苦生活中彼此依靠,流露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家》(1953)、《春》(1954)中的高觉新为家庭忍辱负重不惜牺牲自我,以浓郁的悲剧性削弱了原著的批判力度;《笑笑笑》(1960)塑造了一个融合儒、道精神而随遇而安的父亲形象……的确都表现出对传统伦理观念的认同。1981年,香港电影新浪潮干将方育平的《父子情》中感人肺腑的父子情深,20世纪90年代杜国威《我和春天有个约会》(1994)、《南海十三郎》、《人间有情》(1995)、《虎度门》等以老式的伦理道德观对照现代的冷漠人情,都可见华语电影伦理教化传统在香港电影中的遗绪。(www.xing528.com)

被誉为“台湾电影教父”的李行1930年出生于上海,十八岁时迁居台北。据李行回忆,在上海期间他曾经接触了大量国产电影,这些影片深刻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其中包括了蔡楚生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和费穆的《小城之春》等。[29]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语电影的遗传与戏曲等传统文化的间接辐射,使李行的电影形成了民族精神、传统道德和家庭伦理的主题圈。“传统的伦理亲情与教育,正是李行导演作品中的主要元素,也可以说是他的美学核心,他的导演三昧——这亦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政治语境之下,不得不采取的一个在政治上相对中性、在艺术上符合表达愿望的主题区域和题材空间。”[30]《养鸭人家》中老父的慈爱、女儿的感恩和浪子的悔恨;《秋决》以“不良少年的问题为出发点,归结到寻找生命的价值上”[31],被李行自称为“过去十年来以伦理为主题的毕业论文[32];《早安,台北》聚焦爱情、亲情和友情,女主人公苏琪是华语电影中又一符合伦理道德标准的理想女性;《原乡人》(1980)则将个人命运置于抗日战争的时代动荡中,突破了李行以往的“叙事往往疏离于大时代的变迁而封闭在家庭人伦的小格局里”[33],延续了蔡楚生社会伦理剧的形式和风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