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安电影中的生活伦理与家国伦理研究成果

李安电影中的生活伦理与家国伦理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王佳芝这样一个原本单纯的学生来讲,在那样一个日据环境中,其真正的社会生活便是与易先生的色相交往,由最初的色诱到最后生情,方符合人物的生活和人情常理。[19]所谓“道德本能”和“道德伦理”,其实正对应体现了生活伦理中情与理,两方面的内容,共同构成了生活伦理。以上论述了李安电影的伦理叙事母题,包括个体伦理与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和家国伦理的诸种冲突,以此建构出李安电影基于个体生活伦理的叙事思考。

李安电影中的生活伦理与家国伦理研究成果

《色·戒》是李安改编的又一部颇有伦理争议的电影。影片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小说,公映前后引起不少社会轰动和争议。影片最大的争议在于,影片有否“美化汉奸”之嫌。影片“让抗日志士爱上汉奸就构成了对原型烈士的侮辱和对民族精神的亵渎;让深受追捧的明星偶像出演汉奸,本身就使追星族在心理上倾向于他;关于汉奸权势威风、豪华奢侈、美女投怀的生活叙事,让人不由自主地羡慕他,而且掩盖了汉奸之为汉奸的血污;与爱国志士幼稚、猥琐、无能和最后被一网打尽的下场相比,汉奸英俊潇洒、足智多谋、对女人温情体贴而且通赢情场、战场,明显暗示观众去认同他……”持相反意见的观点,认为影片作为艺术虚构,是在刻画易先生“作为人的私生活,而不是评判其作为汉奸的公生活”,等等。[17]双方各执一词,争议不休。

抛却影片的历史道德与意识形态批评,李安之所以冒着“美化汉奸”的嫌疑,刻画易先生的“私生活”,其实正是从私生活这样一种日常生活的角度去想象历史,这是李安一贯的生活化的电影立场,也符合张爱玲原著里对于日常人生人性的刻画和表现。这是李安看重张爱玲的小说,并改编成电影的原因。

这部电影的故事原型,据说来自20世纪40年代丁默邨与郑苹如的恩怨情仇。丁默邨是汪精卫政权的大特务,被蒋介石旗下的女特务郑苹如用美人计所钓,险遭暗杀。他之所以能幸免不死,当时公认的说法,是他够机警。据说,事发当天中午,两人同往午饭,郑苹如突然闹着要去买皮草,丁默邨以为临时起意,没有戒心。临进店门,丁默邨察觉有埋伏,但他保持镇静,继续牵着郑苹如的手走进店内。待店门一关,丁默邨来个出其不意,立即转身夺门而出,冲回车上,绝尘而去。对于此种新闻说法,张爱玲并未简单地信以为真,她对男人机警的说法,持有怀疑,于是目光转到女人身上,“会不会是,他竟然答应她买皮草,她竟然发现他爱上她,她感动了,像一道龙卷风,她忽然转向,所以给他打了暗号,提醒快逃?会不会是,女人救了他一命?”[18]用两性间的感情来解释历史,看似浪漫,较之“男人机警”的说法,其实更符合生活之常情,一如原著和影片里的王佳芝与易先生。

李安在影片中,将王佳芝和易先生的故事搬上银幕,即本着对历史的生活想象,着眼于人物的感情和政治理性的情理纠葛。影片中的王佳芝,本是香港岭南大学的学生,生活简单,在一次话剧演出中结识旷裕民一伙,并加入同伙刺杀特务易先生的计划。其中,王佳芝扮演富商太太,色诱易先生,以便同伙伺机行动。可是,在引诱易先生的过程中,王佳芝发现易先生并非原先想象中那么可怕,看似平易近人。随着与易先生的深入交往,王佳芝认识到易先生因为长期从事特务缉捕,情感有所变态,体现在两人的性爱过程中,易先生仿佛对待犯人一般地对待王佳芝,并从后者的眼泪和流血中,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影片也反复表现了易先生变态的性爱镜头。当了解到长期从事特务工作的易先生,在平时生活中对任何人保持着高度怀疑和警惕时,王佳芝渐渐同情于易先生的寂寞,同时也对自己担负的特务使命渐生疑虑和抵触。同时,时刻保持警惕的易先生,反而对没有经过特工训练、漂亮自如的王佳芝产生好感,由色生情,渐渐爱上了对方。所以,影片尾声一幕,易先生忙里抽闲陪王佳芝试首饰,当王佳芝戴上易先生为自己准备的、自己挑选的六克拉的贵重钻戒时,王佳芝竟不由为易先生的情分所感动,一下忘记了自己的特务使命,情乱之下放跑了易先生。从开始的色诱使命,到最后为易先生的真情所感动,王佳芝经历了一个理智与感性的磨合过程,影片反复表现了王佳芝面临的政治理性与感性的矛盾心理,最终感情战胜了理性使命。对于王佳芝这样一个原本单纯的学生来讲,在那样一个日据环境中,其真正的社会生活便是与易先生的色相交往,由最初的色诱到最后生情,方符合人物的生活和人情常理。影片便是置于生活的叙事逻辑中,展现了人物情胜于理的情感演变。

有学者专门研究了李安电影中的伦理冲突,认为《色·戒》《断背山》典型体现了“道德本能”与“道德判断”之间的对立。《色·戒》里的王佳芝那里,道德本能压倒了道德判断;《断背山》的恩汉斯那里,道德判断占了上风。所谓“道德本能”,是指一种无须后天的教育和习得就具有的道德能力或道德生活方式。它的主要表现方式是不假思索的,有时甚至是无意识的。王佳芝在作出决定前的一刹那,想到的只是“这个人是爱我的”,而后“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张爱玲只是对整个状况作出素描,并未给王佳芝提供任何理由和解释。这涉及道德本能的另一个根本特征:它是情感性的,故而无须理由也会发生,有了理由也无法阻止。所谓情不自禁,就是指我们常常无法阻止同情、爱情、羞耻、母爱、敬畏等等这类情感的油然而生。而所谓“道德判断”,情况则相反,它是深思熟虑的、理性的、后天习得的、社会约定的。《断背山》是通过恩尼斯来体现的:他拒绝了杰克的计划——放弃家庭和农场,两个人重新组织一个家庭。他的考虑是:“杰克,我花了几年的工夫建立起一个家。我爱两个女儿。阿尔玛呢?这不是她的错。……我们没办法离开农场。我自己有自己的家要顾,被自己的圈子套住,跑不掉了。杰克,我不想变成你有时候看到的那些人。何况我不想死。”而后他向杰克叙述了他儿时看到的一对男子被人打死的经历。该学者还指出,并非王佳芝就是道德本能的化身,恩尼斯也不全然就是道德判断的代表。两人只是在他们各自的角色中凸现了这两个方面而已。[19]

所谓“道德本能”和“道德伦理”,其实正对应体现了生活伦理中情与理,两方面的内容,共同构成了生活伦理。不过,从两部电影的情感偏向看,《色·戒》《断背山》都更倾向于生活伦理中的情感比重,并由此对生活中的道德伦理,进行了反思。尽管《断背山》里恩汉斯选择了家庭,可是情感上显然寄托在朋友杰克身上,最后还是走出家庭,特别是影片结尾杰克死去后,恩汉斯的悲情与失落,令人动容。于是,两部电影中的同性或异性情感,尽管不为现实世俗伦理所容,却符合生活伦理中的情感合理。

以上论述了李安电影的伦理叙事母题,包括个体伦理与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和家国伦理的诸种冲突,以此建构出李安电影基于个体生活伦理的叙事思考。从伦理叙事的审美取向上看,李安电影前后有所不同:前期的“家庭三部曲”“感情三部曲”中,偏向于中西的家庭伦理或社会伦理传统审美;而《卧虎藏龙》以后的影片,包括《绿巨人》《断背山》《色·戒》,越来越偏向于现代个体情感的审美呈现。不管是外部的家庭伦理、社会伦理,还是现代个体的情感,均是李安电影建构现代个体生活伦理的内容。

【注释】

[1]王文锦:《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980页。

[2]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01页。

[3]文景:《孝经》,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4]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页。

[5]李安:《推手》(剧本),见冯光远编:《推手——一部电影的诞生》,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219~220页。

[6]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37、43~46页。(www.xing528.com)

[7]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1页。

[8]“背叛”结构是新时期以来家庭伦理剧中最普遍的叙事结构,它以代际或夫妻间的背叛作为本质关系,以此来组织情节和设置人物。详见吕乐平:“《背叛》结构——新时期家庭伦理剧叙事结构分析”,载《当代电影》2007年第5期。

[9]参见陈超:“考量中西伦理价值观的差异与会通”,载《新视野》2007年第3期。

[10]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9页。

[11]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页。

[12]“《断背山》与‘酷儿电影’”,载http://marongrong.spaces.live.com/blog/cns!1319E951837E5D35!119.trak.

[13]王静黎:“《绿巨人》:李安的豪赌”,载《新闻周刊》2003年第6期。

[14]陈雨露:“世俗神话与人性之光”,载《世界文化》2008年第1期。

[15]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152页。

[16]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9~150页。

[17]参见刘建平:“《色·戒》撕裂了我们的历史记忆”,载《环球时报》2007年12月6日。

[18]马家辉:“张爱玲用杀气替女人翻案——电影、小说历史十二帖”,载郑培凯主编:《色·戒的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页。

[19]倪康粱:“《色·戒》VS《断背山》”,载《读书》2008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