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非盈利性剧院对青少年的观众拓展

美国非盈利性剧院对青少年的观众拓展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让演出更有质量,他们决定针对这一现象展开相关的观众拓展活动。[3]格斯里剧院的观众拓展和戏剧教育的经验被全美的非营利职业剧院广泛采用。这些已经成为美国非营利职业剧院相对常规的项目。

美国非盈利性剧院对青少年的观众拓展

第二节 对青少年的观众拓展

美国非营利职业剧院为了培养年轻一代走进剧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剧院和学校一起举办了大量戏剧教育活动。

如,位于明尼苏达州的美国非营利职业戏剧重镇格斯里剧院,成立之初就开始植根于培养观众的戏剧教育项目,教育项目的核心是学生日场。1963年,该剧院举办了6场学生日场,1966年就增加到了26场,观看演出的高中生达12万人之多。

举办学生日场是个多赢的戏剧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可以以折扣票价看到专业的戏剧演出;对于学校的英语老师来说,可以用直观的方式教授戏剧文学;对于剧院的演员来说,可以有机会在正式面对成人观众演出前磨练自己的演技;而导演则可以根据观众反应对戏进行删减和调整;剧院本身则希望据此能加强与未来观众的交流。

在学生日场演出中,格斯里剧院的观众拓展人员却发现,学生日场演出中学生观众的反应很不一致,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学生一下子就被戏剧所吸引。戏剧演出可以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也有可能相反,给学生们留下枯燥乏味或者深奥难懂的负面印象。对于高中生来说,莎士比亚或其他经典的戏剧作品毕竟与他们的人生经验相去甚远,他们为什么一定要喜欢呢?

剧院同时也发现,如果带学生来观看演出的老师事先与学生交流剧目的内容和背景,学生在观看演出的时候注意力就比较集中,在演出后的问答环节提出的问题就更有质量。剧院推测,可能英语老师在学生观剧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让演出更有质量,他们决定针对这一现象展开相关的观众拓展活动。为了帮助老师在观看演出前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他们首先成立了一个教师咨询委员会。其中有个教师的创意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观看《哈姆雷特》之前,这个老师并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让学生只是看看剧本而已,而是让他们建立了一个莎士比亚时代环球剧场的模型,并观看了电影《哈姆雷特》,以创造性的方式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和研究莎士比亚。演出结束后,学生们就电影和戏剧的不同这个问题讨论了好几个星期,激起了学生对戏剧的强大热情,效果非常好。剧院的市场人员发现,为教师们提供剧院和剧目的背景材料,为他们备课提供帮助是最直接的方法。因为大多数的教师并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来准备复杂的戏剧教育课程

所以,剧院在以后的演出季里开始为教师准备讲课的材料。这是一份名为《建立舞台》(Set the Stage)的小册子,介绍为学生准备的戏剧剧目,配有戏剧的剧照和相关背景。小册子被广泛地分发到剧院周围的高中教师手中,以及各图书馆和戏剧艺术团体。这份介绍戏剧背景的小册子最终也成为面对所有观众的营销工具。1966年,这份小册子多达32页,效果也很好,高中老师不仅带学生参加学生场,还观看其他的非学生场次。也有学生不通过学校组织,开始自己购票观看演出季的其他剧目。看上去让教师成为观众拓展的重要载体这一方式很有效果,剧院为此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在暑期开展了以教师为对象的戏剧研修工作坊,每年召集教育人士、教师、演员、导演和舞台设计,一起探讨如何在高中传授戏剧。在工作坊的讨论中大家发现,在高中进行戏剧教育目前还有很多难题,并不是一个剧院能够承担得了的。

剧院在进一步的探索中始终带着一个疑问:这样的观众拓展方式,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剧院看戏,真的能培养起他对戏剧一生的兴趣吗?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有一个学生向周围的人表示戏剧是如何地富有魅力,他首先招致的恐怕是来自同学、老师、校长甚至是父母的不同意见。如果这些意见会让他与所处的社群产生距离,他可能就会改变自己的立场,认为戏剧原来并不是那么有意思。在格斯里剧院里,学生在教育的层面上感受戏剧,取得了一定的戏剧经验,但这只是和课程和学习有关的层面上的戏剧经验,当这一经验接触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时,这一经验是比较脆弱的,很容易夭折。所以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社会层面上的戏剧经验,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刻持久。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外的层面上依然体验到戏剧的娱乐性,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真正达到观众拓展的效果。于是,格斯里剧院开发了另一个观众拓展项目——“时尚先锋”(Swingers)。其观念是把戏剧活动变成学生团体自发的活动,而不是老师要求的活动。剧院找到了49位对戏剧感兴趣的学生,问他们想在观看演出后做些什么,根据他们的意见,由学生们自己组织活动内容,剧院则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学生们积极性非常高,他们甚至设计了为期一天的戏剧工作坊,俨然以剧院的主人自居,自己邀请其他的同学参与戏剧活动。这样,戏剧经验就超出了学习经验,而成为他们引以为自豪的社会经验。

50年过去了,时至今日,格斯里剧院依然在开展着创建时探索的观众拓展活动,包括学生的冬令营夏令营、教育者的戏剧工作坊、各种时间长度的戏剧课以及律师表演训练班和商业戏剧训练项目。

但是,当初他们针对高中生的观众拓展活动的思考到今天依然值得思考:“高中生课堂上得到的戏剧经验能抵抗家庭和同伴(甚至是老师)对戏剧的偏见吗?学生会不会在未来对戏剧产生逆反心理,就像他们对大多数学科产生逆反心理那样?如果高中是他们遇到戏剧的第一站,那么从高中开始培养戏剧兴趣是否已经太晚了?对于年轻人来说,到底是把戏剧定位于娱乐和社会经验,还是定位于某种学科经验?”[3](www.xing528.com)

格斯里剧院的观众拓展和戏剧教育的经验被全美的非营利职业剧院广泛采用。剧院的艺术总监们相信,未来剧场的观众今天正坐在教室里。剧院和教育当局密切合作,建立各种项目,让学生进入剧院,或让戏剧进入学校。让学生进入剧院,建立常规演出季中的学生场,有的专门为学生开设学生剧目演出季。有的剧院开设学生专场的演出前后,让学生和演员、导演见面,让学生们去参观后台,或者观看彩排。这些已经成为美国非营利职业剧院相对常规的项目。

大多数剧院都接受了教师是对学生进行戏剧教育的最好载体这一理念。每年夏天,洛杉矶的教育部门会组织教师夏季艺术学院,为高中和初中的老师提供接触各类艺术的机会。这些教师有机会了解戏剧的方方面面,这些教师不仅可以把这段经历融合到他们和学生的交流中去,同时他们自己也能成为剧院的观众。比如,为了让学生对戏剧有更好的了解,在学生场演出前,洛杉矶戏剧中心会邀请老师开展一个6个小时的工作坊,让他们进一步熟悉剧场和演出,从而可以更好地引领学生进入戏剧的天地。

另外,在戏剧拓展活动过程中,低票价永远是吸引年轻人的不二法门。

1997年,西雅图定目剧院开展了一项“25岁以下,票价10美元”的活动。对所有25岁以下的年轻人实行10美元票价也许在全美是首创。在1996年度的8个剧目的演出季里,西雅图定目剧院仍然在执行通行的学生当场票的政策——开场30分钟前票价打对折,这个演出季卖出学生票1 500多张。而1997年执行任意场次、任意剧目,25岁以下10美元的票价政策后,购票人数猛增到7 500张,是上个演出季的5倍。而1998年,购票人数已经上万。选择25岁以下的考虑是这样的,传统的学生当场票政策和学生专场主要是针对22岁以下的在校学生,但刚毕业的学生并不能享受这一政策。从22岁到25岁的这一刚毕业的人群,收入都不高,大多还在还学校的助学贷款,所以经济状况比较差。不过据统计,这一人群到35岁时会成为高收入人群,如果他们对西雅图剧院留下美好的印象,将来很有可能成为观众主体。

纽黑文的长码头剧院也实行了一项低票价的观众拓展项目——“KC-101家庭之夜季票订购”。为了吸引年轻观众,如果成人在原有6个剧目的季票订购(价格为195美元)上加上1.01美元,就可以带一个孩子观看整个演出季的演出。这个象征性的1.01美元的低票价的赞助单位是当地比较受欢迎的KC101的广播频道。该季票的观看日是每周二,这是全周观众最少的日子,所以低票价不会影响到整个票房收入。剧院还找到了一家快餐店提供免费的简单晚餐,解决了家庭前来观看演出时的吃饭问题。在演出日当天,整个家庭在下午5点半就可以来到剧场,参加一系列的观众工作坊,6点钟享用免费的晚餐,然后再观赏戏剧演出。

从观众拓展行为的投资和收益的角度来说,单个剧院进行观众拓展,并无法保证拓展的收益会直接发生在本剧院,比如对高中学生的观众拓展,也许是这个剧院埋下了种子,但随着这些高中学生考上大学,离开原来的城市,他很可能成为另外一个城市、另外一个剧院的忠实观众,不会直接给现在的剧院带来收益。所以,观众拓展是对戏剧全行业的未来的投入,最好的推动者是行业协会或者基金会。

戏剧发展基金(Theatre Development Fund)是纽约市促进戏剧发展的一个基金会,成立于1968年,现在可以说是美国最大的非营利戏剧机构,为900多个纽约百老汇、外百老汇及外外百老汇的戏剧剧目提供了资助,这些剧目大概为戏剧界带来了20多亿美元的票房。该基金会的一大功绩是在百老汇的时代广场附近创立了联合售票处,现在已经是纽约的一大文化景观,游客可以在这里以各种折扣价格购买到当天的戏剧票。该基金会还举办了针对中学的多项戏剧教育和培训项目。如“开放之门”(Open Door),该项目委托各个剧院,为纽约市的高中学生提供辅导。在戏剧和舞蹈两个领域艺术家和为数不多的高中学生组成一个戏剧小组,该小组每年要观摩6个剧目,每次观摩结束后艺术家和学生们会进行90分钟的讨论。专业的戏剧艺术家引导学生们对百老汇或外百老汇的戏剧或音乐剧进行讨论和批评,每年还会召开年会,届时各届参与的学生和艺术家都会济济一堂。如果说这是一个戏剧欣赏和批评的项目,那么另外一个项目“舞台之门”(Stage Door)则更具参与性。该项目是一个分为八次的工作坊,参与工作坊的学生观摩百老汇或外百老汇的剧目,然后在艺术家的带领下进行四次工作坊,在任课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四次工作坊,由此深入地体验戏剧,成为纽约戏剧未来的重要力量。戏剧发展基金还设有一个“驻团剧作家项目”,这是一个教授编剧的项目。由戏剧发展基金资助的驻团剧作家带领高中学生编剧,完成的剧本由剧团的专业演员进行公开的舞台朗读演出,这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对戏剧的兴趣。“青年戏剧萌芽”项目(Youth Theatre Initiative)则由一名资深戏剧艺术家进驻学校,和一名在校老师共同带领学生进行为期每周一次,为期12周的课外学习,排练一出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戏剧作品。另外,戏剧发展基金还和美国戏剧制作联盟联合举办商业戏剧制作人的训练项目,还有项目是资助和鼓励专业性的戏剧杂志刊登学生剧评。

美国非营利职业戏剧机构举办的针对青少年学生的观众拓展和戏剧教育活动,和美国教育系统内的戏剧教育课程结合为一个紧密的网络,为美国戏剧的未来培养了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的观众以及艺术家。而青少年在戏剧艺术体验的过程中也增强了自己的自我发展能力,大大提高了个人素质。这应该是美国戏剧界最引以为自豪的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