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审美体验”的初始阶段的介绍

“审美体验”的初始阶段的介绍

时间:2023-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隐逸虽然与中国历史上的隐逸不同,它不是身体逃离尘世,隐逸于深山老林,而是身处尘世的心灵隐逸,是心灵逃入虚拟时空的隐逸,并且,这种隐逸和逃离也只能是暂时的而非长期或永久性的。

“审美体验”的初始阶段的介绍

一、“审美体验”的初始阶段

(一)受外界事物引发,产生接受动机

视觉心理学认为,我们在观看一幅图像时能看到什么由两个因素决定,第一是我们过去看到过什么;第二是我们心里想看到什么。第一个因素由接受图式决定,而第二个因素就应该与接受动机有关了。影视接受的动机多种多样,要么为消闲娱乐,要么为审美愉悦,要么为求知探索,要么为逃避现实,要么为附庸风雅,要么为完善自我,要么为批评借鉴……总之,没有动机的影视接受是不存在的。以下我们仅就常见的几种影视接受动机作一简要论述。

1.消闲、娱乐动机

在影视作品中,大多数的商业片如动作片、悬念片、惊险片、恐怖片喜剧片、歌舞片等具有相当强的消闲娱乐功能,它们对观众摆脱日常生活的平淡性、单调性和片面性,具有宣泄、补偿和丰富的功能。观众在学习工作之余或百无聊赖之时,希望通过观赏此类作品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感官上的享受,或者为了暂时抛却现实世界的一切,进入一种梦幻之境,使情感得以调节、心情得以放松、精神得以振奋。

2.求知、受教动机

几乎每部影视作品都包含着大量的社会人生的知识,表现着各色人等的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表达着创作者的某种人生感悟和对生活的理解。它们既能满足观众对社会和人生知识的探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广大观众的受教育动机。许多观众观看影视作品的动机就是获得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自己生活阅历之外的世界,窥视一下其他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隐秘。此外,由于华夏文化传统中言志载道的文艺史观熏陶,中国观众在内心深处都蕴藏着一种潜在的接受教化的需求。他们希望通过影视作品得到人生启迪、道德教育和精神鼓舞,从而进一步完善自我。

3.从众、追风动机

从众、追风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它指的是“在社会交往中于知觉、判断、信仰、行为等方面作出与集体与众人一致反应的心理倾向”。[22]从众追风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在影视接受活动中,从众追风心理常常表现为:因为多数人都看过某部影视作品,一些人也会受到影响去选择观看;多数人都说某部影视剧好看,一些人也会放弃自己原来的观感随声附和说好;众人公认某部作品是名著,一些人为了抬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或增加谈资、不愿意被人小视,也跟风观看等等。心理学家认为,产生从众追风动机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人类普遍存在的对集体和多数人行为的信任心理;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偏离的恐惧。因为每个人都是一定社会群体中的人,与群体保持一致时会产生一种安全感,群体也才会喜欢他、接纳他和奖励他;与群体不一致时会产生不安感,害怕遭到群体的讨厌、驱逐和惩罚。影视作品由于炒作的影响,或者著名导演和演员的“晕轮效应”和品牌效应,会吸引许多观众选择观看。而其他原本没准备观看的观众,由于上述从众心理的影响,便会盲目地跟风,走进影院或打开电视去附庸风雅。(www.xing528.com)

4.逃避、隐逸动机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各种利益的再分配,人们在政治权力、经济地位、文化观念等等方面面临着沉重的压力,孩子的教育、医疗保险、失业下岗、职位升迁、人际交往等等,像一座座大山压得现代人喘不过气来,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沉重的心理压力,使人们渴望找到一处让心灵栖息的避难所,渴望通过对其他事物的投入和沉迷来忘却现实生活中的重负和逃避生活、工作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电影和电视便成为人们的首选,因为在观看电影和电视剧时,观众可以暂时忘却身外之物和身外之事,观众的心情会沉迷于影视所营造的虚拟空间,随剧情一起跌宕起伏,有时甚至不能自拔。这种隐逸虽然与中国历史上的隐逸不同,它不是身体逃离尘世,隐逸于深山老林,而是身处尘世的心灵隐逸,是心灵逃入虚拟时空的隐逸,并且,这种隐逸和逃离也只能是暂时的而非长期或永久性的。但是,它与传统隐逸的实质在很大程度上却是极其相似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对影视作品尤其是电视连续剧产生了一种严重的依赖感,以至如果哪天不在固定时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自己喜欢的电视剧,就好像缺少了什么似的无所适从。因此,我们认为,逃避和隐逸动机是观众心理深层的一种影视接受动机。

5.批评、借鉴动机

从事影视艺术创作、研究、批评、教育和学习的一些影视专业的观众,以及少数对影视艺术充满热情的普通观众,总是带着挑剔和批评的目光,去选择观看影视作品。在观看时,他们往往有目的地拿所看作品与其他作品相比较,甚至运用一系列的经验和理论来衡量作品,以期对作品作出自己的评价。这类观众的眼光较高,对作品的要求也比较苛刻,他们对作品的批评常常见诸于专业书籍、报纸杂志、网络和电视传媒等等。而上述人员中的一些从事影视创作者,则在批评的同时又兼有借鉴的动机,他们为了提高自己的创作质量,对自己崇拜的编、导、演的作品,往往会反复观摩,仔细揣摩,或研究作品的叙事结构,或品味作品所表现的意境,或对作品的视听语言进行仔细研读,总之是对作品进行精细的解剖和探讨,而明确的目的就是汲取、借鉴,化为己有,以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以上我们探讨的只是几种常见的动机形式。其实,观众的接受动机是十分复杂的,有些是观众明确意识到的,有些则是潜在的、不自觉的。比如,观众深层心理中的好色和作乱动机就非常隐匿,但却异常强烈。另外,我们选择欣赏一部影视作品的动机常常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动机协同作用的结果。比如,许多观众选择观看张艺谋的枟十面埋伏枠就既有从众追风动机,又有消遣娱乐动机和批评动机等。

(二)转换心理时空,调整接受心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现实时空之中,而影视作品所提供给观众的时空却是一种与现实时空不同的虚拟的时空,观众对虚拟时空的接受,只有由日常态度转换为审美态度,才能有效地由现实时空进入审美时空。在接受一部作品的开始,观众就必须强迫自己实行心理转换,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实用功利态度,以一种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影视作品,否则,就很难真正地欣赏到影视作品的美。

然而,由于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会处在一种特定的心境之中,而心境又是一种使人的所有情感体验都感染上某种色彩的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因此,在影视接受活动开始时,观众在现实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它会伴随观众进入观赏过程,影响观众对作品的观赏效果。一般来说,在接受之始,观众要么处于欣悦心境,要么处于抑郁心境,要么处于虚静心境。其中前两种心境会导致观众对作品的无距离欣赏,即极易使观众以实用态度而非审美的态度进入作品,只有虚静的心境,才能使观众以冲淡平和的心态,对作品进行远距离的审美欣赏,正如我国古代老子所倡导的“虚静”,庄子所谓的“心斋”、“坐忘”,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所提倡的“心理距离说”等,这种心境是影视接受的最佳心境。因而,为了取得较好的接受效果,观众应该自觉地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把不利于自己进入审美欣赏的情感和思绪放在一边,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影视欣赏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