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诸葛亮:超人智慧与崇高道德的代表

诸葛亮:超人智慧与崇高道德的代表

时间:2023-12-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给读者留下的第一印象无疑是他那超人的智慧。毛氏父子就将他列入三绝中的“智绝”,在中国文化中,诸葛亮也已成为“智慧”的代名词。与曹操、司马懿等不同,诸葛亮超人的智慧是和崇高的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诸葛亮在许多场合,反复宣称刘备的队伍是仁义之师,他始终认为“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诸葛亮:超人智慧与崇高道德的代表

三国时代,群雄并起,人才辈出,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示着他们的智慧和才华;然而,惟有诸葛亮这位躬耕南阳的士子、“出师未捷”的悲剧人物赢得了从市井小民到君王领袖各个不同阶层的崇敬、爱戴,即使像姜尚、管仲乐毅张良、陈平、刘伯温这样的才智之士相形之下也黯然失色。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具有如此魅力呢?质言之,诸葛亮形象之所以能深入人心,因为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杰出的代表,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道德的最完美的体现者。在小说中,是通过以下几点来体现的:

第一,诸葛亮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给读者留下的第一印象无疑是他那超人的智慧。毛氏父子就将他列入三绝中的“智绝”,在中国文化中,诸葛亮也已成为“智慧”的代名词。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论说:“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又说他“可谓治识之良才,管、萧之匹亚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则把他写成一个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全才。他首先是位战略家,其智慧表现在能根据形势正确地制定战略方针。如未出茅庐,就确定了“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以图中原也”(第三十八回)的三分战略;征南之役,确定了“攻心”战略;北伐中原,有鉴于魏国的实力,则采取稳定局势、平定后方、逐步打击敌人的方针。在战术的运用上更是灵活多变,有鬼神莫测之机。从出山到病逝五丈原,一共二十七个春秋,中间经历过无数次的艰难险阻,数以百计的战斗,凭着他的忠心和智慧,在很多情况下,以寡敌众,以少胜多,变劣势为优势,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博望烧屯,初试锋芒,是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赤壁之战,诸葛亮大显身手,只身前往江东,舌战群儒,以犀利的辞锋,尽挫江东群英;“智激孙权”、“智说周瑜”,使东吴集团下决心建立孙刘联盟,共同抗曹;又巧调鲁肃,使他为其所用,避过了周瑜一次又一次的谋害。蜀汉政权建立后,他更是南征北讨,每一次战斗,都是诸葛亮智慧的充分展示,即使是在失街亭这样的大败之后,作者又立刻安排了“空城计”一节使诸葛亮的智慧在这失误之中显得更超出寻常。此外,书中写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草船借箭”、“借东风”、“安居平五路”以及制造“木牛流马”、死前布置的锦囊妙计等等,都是在极力表现他的“智”。经过作者的极力渲染,诸葛亮就成了“智慧”的化身。

第二,诸葛亮是中国传统美德最完美的体现。

与曹操、司马懿等不同,诸葛亮超人的智慧是和崇高的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清代乾隆皇帝在《题琅邪五贤祠》一诗中写道:

孝能竭力王详览,忠以捐躯颜杲真。

所遇由来殊出处,端推诸葛是全人。

按中国传统的道德来衡量,诸葛亮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个“全人”。对于中国传统道德,有所谓“四维”、“八德”、“三纲”、“五常”等不同的表述,但其中最重要的不外乎两条,一是“忠”,二是“义”。所谓“忠”,就是忠君,但在很多时候,忠君和爱国是紧密相连的。诸葛亮对刘备、对蜀汉政权,可谓忠心耿耿,至死不渝。白帝城托孤时,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可能是刘备的肺腑之言,既有试探,也寄予厚望。诸葛亮则诚惶诚恐,汗流遍体,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从此,诸葛亮便牢记托孤之重,忠于职守,辛勤谋划。他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七擒孟获,平定南中;以法治蜀,足食足兵,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以完成刘备的未竟事业。后因刘禅的猜忌,加上变异数起,屡次伐魏不力,使他身心交瘁,积劳成疾。即使如此,他还认为自己愧对先帝重托,深有负罪之感。诸葛亮以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行为,实现了他“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的誓言,表现了对蜀汉事业的无限忠诚。(www.xing528.com)

诸葛亮的“义”,也感人至深,在他身上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对部下、对百姓的关心。诸葛亮在许多场合,反复宣称刘备的队伍是仁义之师,他始终认为“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当阳大败,刘备与数万跟随他的“赴义之民”,不忍相弃,甘与同败,诸葛亮认为这是“大仁大义”的表现。在取得益州后,诸葛亮及时地提出加强法治,抑制豪强,安定社会秩序,使民众能休养生息。他征南中,实行攻心为上、军事辅之的政策,使孟获等心悦诚服,保证了南中地区的长治久安,并给该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他行军作战,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即使在死后,在定军山“显灵”,仍然惦记着“两川生灵”,警告钟会不得妄加杀害无辜。

在个人品行方面,他也做到严格的道德自律。诸葛亮生活俭朴廉洁,出山之前,以躬耕为食,出山之后,高官厚禄,他仍然过着淡泊生活。在弥留之际,他仍然强调:“臣死之时,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此外,他的谦和、宁静、自尊、自爱也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些传统美德,与人民大众是息息相通的。

第三,诸葛亮是中国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典范。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核心是儒道互补,体现在知识分子身上的人生态度上则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大多很注意出处去就。小说中对诸葛亮出山的描写就着力于此。在刘备初顾茅庐时,听到了这样一首歌:“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第三十七回)这正是诸葛亮高洁人格的象征。这种守道不辱的品格,适应了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其次,中国知识分子特别强调人格的独立,因此,他们的最高理想不是做帝王而是做“帝王师”,《史记·留侯列传》中黄石公“读此则为帝王师矣”的话,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辅佐一位名主,借其实现自己的抱负,最终出将入相,这是古代知识分子最理想的人生道路。然而,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这种理想始终像是一个美丽的梦,因而诸葛亮形象就成了最辉煌的楷模,尤其是他与刘备那种亲密无间的“鱼水关系”,更是让世世代代的知识分子羡慕不已。因此,诸葛亮自然就成为知识分子心中的偶像。此外,古代知识分子不仅仅向往“为王者师”,更向往“功成身退”,认为这才是最完美的人生。范蠡遁迹五湖,张良随黄石公仙去,都被历代知识分子津津乐道。诸葛亮“志决身歼军务劳”,没有能够功成身退,但小说中又以另外的方式弥补了这种不足,这就是毛氏父子所说的:“其处而弹琴抱膝,居然隐士风流;出而羽扇纶巾,不改雅人深致。”他虽做了军师丞相,却始终保持着一个高人逸士的形象,其仪表是:“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临战时也是手执羽毛扇,端坐四轮车,可谓风流之至、潇洒之极。他在未出茅庐时已有天下三分之策,一篇《隆中对》,使刘备佩服得五体投地,但请他出山时,却再三推托,直至刘备“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并且打出了拯救黎民百姓的招牌后,他才应允出山。临行前又嘱咐其弟:“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吾功成之日,即当归隐。”怀抱治国平天下的经伦大志,但要拿尽身份才肯出山,却又以功成身退的归隐为最终目的,这就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

第四,诸葛亮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典型代表。

诸葛亮是一个失败的英雄,在他身上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在他出山之前,司马徽就曾为他感叹:“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诸葛亮也深知天命不可违,但为了申明大义于天下,报刘备知遇之恩,还是毅然出山,为蜀汉事业殚精竭虑,耗尽了毕生的精力。由于不得其时,由于命运的捉弄,孔明不得终成大业。但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表现了其积极进取的精神。因积劳成疾,诸葛亮病逝在北伐前线五丈原,临终前还强支病体,乘车“出寨遍视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这种深沉的悲剧情怀,使人们不能不发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叹。作为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理想化身的诸葛亮,表现出了民族心理结构上最积极的一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这种精神能促人振作、催人奋进,因而,具有积极的意义。

总之,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既是智慧的化身,又集忠贞、仁信、坚毅、机敏于一身,正如毛氏父子所言:“历稽载籍,贤相林立,而名高万古者莫如孔明。其处而弹琴抱膝,居然隐士风流;出而羽扇纶巾,不改雅人深致。在草庐之中,而识三分天下,则达乎天时,承顾命之重,而至六出祁山,则尽乎人事。七擒八阵,木牛流马,既已疑鬼疑神之不测,鞠躬尽瘁,志决身歼,仍是为臣为子之用心。比管、乐则过之,比伊、吕则兼之,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读三国志法》)在这个人物身上,倾注了作者全部的感情,使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化身,因此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