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慈禧太后:后宫秘史,红颜祸水的真正影响力

慈禧太后:后宫秘史,红颜祸水的真正影响力

时间:2023-12-0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真正的红颜祸水——慈禧太后颠覆河山虽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对女人的歧视也根深蒂固。努尔哈赤的理由是女真人要团结成一个部落,才能反抗明朝的压迫。据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清朝的历代皇帝都避免册立叶赫部的女子为后。让人们真正认识到这个女人深沉一面的是“辛酉政变”。也正是这样的政治敏感让一个女人在男人至上的世界中控制了最高权力47年。

慈禧太后:后宫秘史,红颜祸水的真正影响力

真正的红颜祸水

——慈禧太后颠覆河山

虽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对女人的歧视也根深蒂固。且不说孔老夫子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就是一句“牝鸡司晨”,就为多少血腥提供了理由。然而更残酷的是牝鸡司晨真的带来了不幸,与我们时代最近的例子,就是那位有名的老佛爷——慈禧太后。

叶赫那拉的诅咒

慈禧出身于叶赫那拉家族,传说爱新觉罗家族和叶赫那拉家族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尤其是那句“兴于叶赫,亡于叶赫”,更为慈禧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相传叶赫那拉家族世代出美女清朝皇室多与这个家族联姻,仅皇后叶赫家族就出了三个,其他妃子、福晋更是数不胜数。努尔哈赤的母亲就出自这个部落,而皇太极生母孝慈高皇后更是叶赫部首领杨吉努之女。

明朝末年,叶赫部非常强大,因为世代联姻,努尔哈赤在统一蒙古与东北其他各部的战争中得到了叶赫部的大力支持。谁知硝烟尚未散去,努尔哈赤便转过身来向叶赫那拉氏宣战。领兵包围了叶赫城后,努尔哈赤没有立即攻城,而是跪在城前三天三夜,请求叶赫部投降。努尔哈赤的理由是女真人要团结成一个部落,才能反抗明朝的压迫。可是叶赫家族却不愿被人统治,更不愿再为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卖命。于是努尔哈赤下令,只要叶赫部的人投降,一律给以高官厚禄;凡是反抗的,一个不留,全部杀死。叶赫部宁死不降,拼死抵抗,但是寡不敌众,经过激烈的战斗,仍然被努尔哈赤攻入城中。叶赫部数万族民被毫不留情地杀死,叶赫部的首领金台吉死前诅咒说:“即使我叶赫部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让爱新觉罗家族灭亡!”

据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清朝的历代皇帝都避免册立叶赫部的女子为后。而大清帝国正是在出身于叶赫部的慈禧主政期间走向了崩溃,因此后人说金台吉的诅咒应验在了慈禧身上。

事实上,慈禧的叶赫部出身并没有给她带来任何影响。咸丰二年,一个没落的满籍道员家中的17岁女儿被宫中选中,并被咸丰帝赐号为兰贵人,她就是日后执掌大清权柄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

现在的人们大多以为慈禧的乳名叫兰儿,但据说慈禧的乳名其实叫杏儿。她出生时,她的祖父叶赫那拉·景瑞正好从河南回京休假,当时家里种了几棵白杏树,在满族人眼里,白杏是高贵的象征,于是景瑞便给自己的孙女取名叫杏儿,大名则叫做杏贞,取贞洁之意。而后人常说的兰儿、玉兰的称呼,应该是在进宫时改的。在当时,许多宫女进宫时都会另取一个新的名字,后人不知,才将这个名字当做是慈禧的乳名。

◆慈禧太后

满洲镶蓝旗人,以秀女身份入宫,想尽办法吸引咸丰帝的注意,终于得到宠幸。1861年至1908年间,成为大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

根据清朝后妃制度,后宫的位号有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八个等级,贵人列于第六等。据说咸丰帝非常喜欢兰花,兰贵人这个封号似乎意味着刚刚入宫的杏儿就被皇上另眼相看了。仅仅5年后,兰贵人就变成了懿贵妃,而且是咸丰帝唯一的儿子的母亲。这个22岁的女孩拥有了无限的未来。

残酷但不血腥的开始

咸丰帝沉湎酒色,出了名的不务正业,慈禧很早就开始替丈夫处理政务。让人们真正认识到这个女人深沉一面的是“辛酉政变”。咸丰十一年(1861,农历辛酉年)八月,咸丰帝在热河去世。离世前,他委派肃顺等八位大臣辅佐年幼的皇子,以保证皇子成人后顺利执政。咸丰帝的这个计划看似周密,却低估了自己枕边人的欲望。那时的慈禧还是27岁的懿贵妃,丈夫死了,儿子即将登基,她也就成了太后,眼看无上权力即将落入自己掌中,可是肃顺这些辅政大臣却完全控制了热河行宫,一切政令措施都必须出自他们之手。这让热衷于权力的懿贵妃难以接受,她一定要夺回属于她的权力。

肃顺等人势力强大,要想夺回权力,首先需要找到重量级的同盟。懿贵妃首先想到的就是恭亲王奕䜣。奕䜣是咸丰皇帝的亲弟弟,据说当年两人为了皇位曾各显神通,无所不用其极。咸丰帝当上皇帝后,虽然没有要了这个弟弟的命,但也一直把他排斥在最高权力圈之外。奕䜣才华出众,始终有一批大臣支持他。咸丰帝突然去世后,朝中一片混乱,奕䜣只想挽救祖宗传下来的基业,对皇位暂时没有兴趣。从各方面讲,他都是一个合适的合作者。

可是如何才能瞒过辅政大臣们的眼线,联系到此时还在北京城的奕䜣呢?懿贵妃想到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有一天,懿贵妃身边的小太监安德海突然和皇后身边的侍女吵了起来。懿贵妃为了尊重皇后,狠狠地处罚了安德海,并命首领太监把他遣送回京,派在“大扫处”做苦力。一个小小的太监受罚,当然不会被日理万机的辅政大臣们当回事,安德海顺利回到京城,辗转见到了恭亲王,把盖有皇后私印的懿贵妃的亲笔信交给了他。懿贵妃就是通过这封信,表达了希望恭亲王能支持政变的愿望。

除了恭亲王以外,懿贵妃还利用安德海暗中拉拢了一大批对肃顺等人不满的满汉官员,其中包括不少如大学士周祖培等很有影响力的官员,这些人成了日后懿贵妃掌权的最初政治班底。

同年九月二十九日,即1861年11月1日,懿贵妃已经成为慈禧太后,并与慈安太后赶在辅政大臣们之前回到北京。按照信中的计划,恭亲王奕带着文武百官在德胜门迎接两位太后。两位太后容颜憔悴,顾不上回宫,就在当场向文武百官哭诉辅政大臣欺侮孤儿寡母的欺君行径。在奕䜣派和两宫太后的联手操作下,官员们群情激愤,舆论完全倒向了太后派。(www.xing528.com)

在奕䜣和满汉大臣的支持下,肃顺等人完全失去了反抗的机会,慈禧一举翻盘,命令载垣、端华自尽,肃顺斩立决,其余五人革职。精明的慈禧知道自己虽然获胜,但根基仍不稳固,因此没有大搞株连,仅是处分了与肃顺来往密切的六名官员和五名太监。更令人叫绝的是,她竟然命令将肃顺等人家中抄得的书信及账簿统统“公开焚毁,毋庸呈览”,这一做法与官渡之战后的曹操如出一辙,令人不得不佩服慈禧太后的政治智慧。也正是这样的政治敏感让一个女人在男人至上的世界中控制了最高权力47年。

遭受丧子之痛

虽然在政治上杀伐果断,无数帝国英豪被她玩弄于股掌之中,但慈禧首先是个女人,她把她的孩子看得极重。同治6岁登基,是清朝历史上第三个幼年登基的皇帝。慈禧对他抱有无限期待,希望他能像圣祖康熙帝那样雄才大略,成为一代英主。慈禧为他选择了当时中国最有学问的四个人做老师:学识渊博的李鸿藻、曾经的首席军机大臣和书法大家祁寯藻、仁阁大学士翁心存以及理学大师倭仁。这四个人是当时中国的学界泰斗、士人典范,拥有极大的号召力,而且各自代表着一种政治势力,显然,慈禧希望同治通过他们赢得朝野的普遍支持。

此后的10年中,慈禧极力维持着这个庞大帝国的正常运转,她全力镇压太平天国、积极支持洋务运动,把自己的心思完全放在政务上,她希望在儿子成年亲政时,交给他的是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不幸的是,慈禧盼子成龙的愿望被无情地粉碎了,同治完全没有先祖们的天纵奇才,17岁时竟然还读不懂奏折!更令人难以启齿的是,他放着后宫三千佳丽不顾,竟然经常和一群纨绔子弟出入妓院娼寮,丝毫不顾帝王身份。

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同治19岁就暴毙身亡。关于他的死因有很多传说,因为曾经长时间地在青楼厮混,在他生前就有好事之人杜撰他的花边新闻,而到了民国时期,没有了对皇帝的敬畏,更是肆无忌惮瞎编,他死于梅毒的说法正是在这时开始盛行起来的。而根据官方记载,同治是死于天花。学者们曾考证过这个风流皇帝的真正死因,他们在清宫档案中找到了一份名为“万岁爷天花喜进药用药底簿”的文件,这是御医诊治同治病情的脉案、处方以及服药情况的记录。根据这个簿册上记载的症状及太医开出的药方,专家们认为同治的确是死于天花。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古人改簿册、改史书的现象非常普遍,一本册子上的记载并不能说明什么,所以至今同治的死因还是悬而未决。

无论同治死于何因,一个母亲失去唯一孩子的哀伤是不会减少的,可以想象当时慈禧的悲痛和绝望。同治的离开使中年的慈禧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她不再积极地维持这个帝国的良性运转,她生命中只剩下权力,她只为享受而存在。

六十寿诞的悲剧

六十是一轮花甲,祝寿规模空前。康熙皇帝的六十寿诞(1713)和乾隆皇帝的八十寿诞(1790)都曾举办过盛大的万寿庆典。为了给慈禧办一次规模隆重的六十庆典,朝中文武大臣们想尽办法,甚至不惜挪用海军军费,凑出了三千万两白银。全国各地地方官员也不能闲着,各地贡献的圣寿礼品要以九为基数,九九为最多。

为展示“圣寿”的隆重豪华,慈禧还特别命令规划万寿景点,计划从西华门到颐和园的几十里路上用彩绸搭建六十多处彩棚、戏台、牌楼、经坛和各种楼阁。可以想见,如果这场庆典真的顺利举行的话,该是多么隆重盛大。可惜的是,挪用海军军费的恶果来得比任何人预料的都快。

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争爆发,清朝损失了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旅顺港被日本人杀得鸡犬不留。这不仅仅是耻辱!纵使是太平天国也没有让大清帝国如此惊慌失措!大清朝面对着自建立以来的最大危机!

虽然表面上是即位的光绪当政,但所有人都明白,慈禧太后仍旧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所有的失败应该由她负责。部分官员产生了严重的不满情绪,纷纷上书,呼吁停办庆典,将祝寿费用移作军费。

户部尚书翁同龢更是在奏折中极力渲染户部筹款的艰辛,上书请求“以后寻常工程,其业经兴办之工毋庸停止”。本来好好的一个生日,还没过就成了这个样子。慈禧大怒,也就有了那句“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

悲剧从这一刻开始,求和、求和,大清丢了台湾澎湖,割让了山东半岛,抛弃了朝鲜藩国,花了三千万两买回了祖宗龙脉辽东,又赔了两亿三千万白银,从此偌大的帝国开始迅速崩溃。正所谓: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终成土灰

宣统元年(1909),慈禧这个把持大清朝政长达47年的女人,终于抛下了千疮百孔、内忧外患的江山社稷,离开了人间,卒年74岁。按照中国传统的“东为大,西为小”的观念,咸丰帝的正宫皇后慈安本应葬在定东陵的东边,慈禧只是懿贵妃,应该葬在定东陵的西边。可是慈禧要处处高人一等,于是在慈安太后离世时重修了两宫的陵寝,把自己的陵寝置于定陵东面。重修后的慈禧陵使与之毗邻的慈安陵黯然失色。

慈禧使用了大量珍贵硬木装修自己的陵寝,并饰以贴金扫赤的工艺,这即使是在明清两代皇陵中都是独一无二的。除此以外,慈禧生前酷爱的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等也一同陪葬于棺内,总价值高达1亿两白银。民间传说她将清帝国300年来积攒财富中的一半带入了坟墓。慈禧棺木内底部铺有7寸厚的金丝织宝珠锦褥,缀有大小珍珠1万多颗,红宝石85块,白玉200多块,锦褥上铺有一层绣满荷花的丝褥,上铺五分重的珍珠2400粒。尸身上盖着一条织金的陀尼经被,用捻金织成,缀有珍珠800多粒,凤冠由无数珍珠宝石镶嵌而成。墓内还随葬有无数稀世珍宝。

1928年6月,河南军阀孙殿英盗挖了慈禧陵墓,不仅掠走了所有的财物,更是把慈禧的尸身暴露在棺外。慈禧希望死后能继续享受世间的荣华富贵,但最终还是成了一堆土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