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传统养生学的衰落与复兴

中国传统养生学的衰落与复兴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传统养生学的衰落与复兴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间,中国社会一直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整个民族的经济文化倍受摧残,养生文化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到衰落的境况之中。当时出现的静坐养生家中,影响最大的有蒋维乔和丁福保两人。新中国诞生后,传统的养生文化也得到了新生。

中国传统养生学的衰落与复兴

第五节 传统养生学的衰落与复兴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间,中国社会一直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整个民族的经济文化倍受摧残,养生文化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到衰落的境况之中。综观这一时期的中国养生文化,理论上多属陈陈相因,出版刊行的著作寥寥无几,总的态势上是处在衰落之中,但在静坐养生和武术气功锻炼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此时的“静坐”已经超出了宋明理学家修身养性的范围,而包括了运气、内丹禅定多种养生方法。当时出现的静坐养生家中,影响最大的有蒋维乔和丁福保两人。蒋维乔在1914年出版的《因是子静坐法》中,运用当时从欧洲传入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理论,对静坐的养生机理作了初步研究,并探讨了人体的重心及静字的真义等问题。由于该书运用通俗的语言和科学方法对静坐养生法进行了较系统的阐释,所以对养生文化的普及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据说此书刊行后,传习静坐法的人与日俱增,遍及全国及南洋各地。丁福保于1920年刊行的《静坐法精义》则基本上宗于佛家的坐禅,并兼有浓厚的儒家色彩,也涉及了某些道家的观点,对静坐养生的推广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840年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华夏卫国护家和练功保身思想迅速兴起,极大地促进了武术养生文化的发展。当时刊行的很多武术专著中,都程度不同地涉及到养生问题。如清代末年由尊我斋主人所集的《少林拳术秘诀》中,就提出了习武时“要节戒色欲与狂饮”的养生观点。此外,武术的风行还带动了作为其基础的导引养生的发展,如敬慎山房主人彩绘的24幅《导引图》中,就将气功、按摩、导引熔为一炉,用于养心、炼精、补虚、扶正延年和治疗疾病,具有较高的实用养生价值。

新中国诞生后,传统的养生文化也得到了新生。由于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仅文革前的17年中就出版发行了大量古代养生学专著,如《黄帝内经》、《格致余论》、《寿世保元》、《类经》等等。而且在1956年至1958年的短短两年中,全国就兴建起70多个气功医疗机构,包括气功疗养院、气功疗养所和各种气功门诊。然而令人慨叹的是,到了十年文革时期,新中国刚刚复苏的养生文化又遭受到一场空前浩劫。各种养生方法和养生理论统统被冠以“封建糟粕”和“迷信巫术”的帽子,而被弃之在“历史的垃圾堆”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养生文化很快便得到复苏,并进入了全面复兴的新阶段。1978年以后的20多年间,在“寻根热”和“气功热”的带动下,中国养生文化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步入了寻常百姓家。这一时期,不但各种养生文化书籍保健食品充斥了书店和商场的柜台,而且每天清晨在公园湖畔、社区广场锻炼的人群更是摩肩接踵。(www.xing528.com)

1999年11月16-20日,为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主题为“积极的老龄化”的全球宣传运动,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国际老龄联合会、国际养生保健学会、中国保健食品协会、中国中药协会等举办的首届世界养生科学大会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虽然这是我国第一次组织这么高规格的养生科学会议,但却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医药养生保健行业及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1 000多人前来参加。大会以“倡导科学养生,提高生命质量”为宗旨,围绕“科学、健康长寿和谐、共享”的主题,就21世纪与科学养生、生态环境建设与健康生活、养生产业发展战略以及加强养生保健方面的国际合作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讨论。大会以其深刻的理念与科学的内涵,激发了社会各界乃至全世界对老龄化问题的广泛思考与研究,对中国养生保健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好评,在国内外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世界养生大会是世界范围类最高层次、最高水平的养生盛会,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赢得了健康产业的一致认同。

在首届养生大会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推动养生防衰研究向纵深发展,2002年10月,以“2002·中国·养生产业走向世界”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养生大会在中国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千名代表参加了主题论坛。大会以“热爱生命,科学养生”为口号,汇聚了世界上最权威的养生行业专家学者,大会对环境与养生的关系、健康住宅论坛、中国养生产业发展之路、保健食品与健康、老年医学论坛、传统医药论坛等问题,由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做了专题报告,收到各国医学科学家提交的学术论文80篇,其规模之大,影响之远,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良好赞誉,促进了养生事业的蓬勃发展。

为了弘扬科学养生文化,传播科学养生理念,发展良性养生经济,营造良好养生环境,第三届世界养生大会在2005年10月8日至10日在北京市怀柔区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届世界养生大会吸取了前两届的精华,以“倡导养生理念,共创健康家园”为主题,以“养生,从点滴做起”为口号,着力传播全民养生的最新理念,推动养生事业在全人类的普遍开展。大会邀请到国内外从事养生保健科学研究、养生保健产品生产和应用的专家、学者、研究单位、生产、经销商共聚一堂,为世界各国养生事业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推动着全人类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会议就老年医学、运动营养、美容减肥、矿泉养生、中医药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次会议的特色是:①中国政府与世界及国内各卫生组织联合举办,高度权威。②规模宏大,主题活动丰富。③国内外媒体高度关注,大众影响非比寻常。

2007年9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中国医师协会和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医师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健康人》杂志社承办,几十家中外社会团体协办的“第四届世界养生大会”将在北京平谷隆重举行。第四届世界养生大会将围绕“绿色、和谐、健康、养生”的主题陆续举办大会主题论坛、“绿色食品与养生”、“两岸四地养生经济论坛”等20多个分论坛以及养生慈善晚会、健康产业博览会和养生旅游文化节等多个主题性系列活动,涉及养生产业的各个方面。

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副秘书长赵新华说:“中国养生保健技术种类繁多,理论百花齐放,它不仅应属于中国,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今天,“平衡的心态,合理的膳食,适量的运动和优美的环境”这四大养生诀窍正在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实现着。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健康和长寿将日益成为举世关注的重要问题。这样,中国养生文化这棵充满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之树,也必将更加焕发出其勃勃生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