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传统前生学:社会环境对养生的影响

中国传统前生学:社会环境对养生的影响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我们从社会政治、经济、立法三个方面论述了社会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为了深入研究,将环境划分为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象征环境。

中国传统前生学:社会环境对养生的影响

第四节 社会环境养生

一、社会政治与养生

社会政治因素是多方面的,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但从总体上来说,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国家政权所制定和实施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对医学卫生保健事业的作用方面。因为医学及卫生保健向前发展或停滞不前,对人们健康和疾病有着直接的影响。如在中国的唐、宋时期,由于统治者比较重视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规模之大,组织之严密,分科之精细,医学水平之高,是当时世界所少有的。不仅对当时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且还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医药学专家,撰写了许多医学专著,对后来几个朝代医学学派的形成和亚洲地区(主要是朝鲜和日本)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世纪的欧洲封建统治者,他们与教会勾结,极力鼓吹宗教神学,宣传封建迷信,扼杀一切科学(包括医学),把人们的思想禁锢在神学的框框内,医疗卫生事业完全把持在僧侣手中,成了寺院的附属物,严重阻碍了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造成霍乱鼠疫伤寒等烈性传染病在欧洲许多国家多次大流行,死亡总数达2 500万人。

除以上方针、政策对人群健康和疾病有重大影响外,还有一些政治因素,如一个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国家是否实行民主政治以及是否陷入连年战争等,都可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群健康造成影响。

反过来说,人群的健康和疾病对政治也是有很大影响的。因为一个国家国民健康状况的好坏、体质的强弱,对于这个国家的强弱和民族的兴衰至关重要。大量的实践也已经表明,国民身体健康是生产发展、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社会秩序安定、国家政权巩固的重要保证之一。

二、社会立法与养生

社会立法是社会诸要素中,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如在环境保护法方面,日本有《公害对策法》、《消费者保护基本法》,美国有《国家环境政策法》,德国有《联邦污染控制法》,在这些法律的作用下,人们利用新的科学技术,使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得到一定的控制和防治。

再如,制定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法规较为普遍。日本国会于1948年制定了《优生保护法》,其宗旨是从优生学的观点出发,既注意人口数量,又重视人口质量,防止增加劣等后代,保护母亲的生命和健康。此法实行时,人口出生率由1947年的34.3%,降为1980年的13.7%;死亡率由1947年的14.7%降为1980年的6.2%,婴儿死亡率由1950年的60.1%下降为1979年的7.2%。整个民族身体素质有很大提高,现代青年的身高、体形均有改观。(www.xing528.com)

以上我们从社会政治、经济、立法三个方面论述了社会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当然,社会环境还不止这些方面,这里我们只是举例而言,但仅就这几个方面,我们就不难看出,人们的养生、保健活动是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即使人们再懂得养生,但若没有一个好的社会环境,也不能长寿百岁。

三、社会经济与养生

据对中国猿人的年龄考察,其死亡年龄在14岁以下的占69.2%,15~30岁的占11.7%,40~50岁的占14%,50岁以上仅占5.1%。有人对40多个北京猿人骨骸的年龄进行研究,推算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15岁。到了旧石器时代,人的生命亦是短暂的。即使到了新石器时代,如6 000年前的半坡人,一般人寿命也只有30~40岁。原始人的寿命为什么这样短促呢?这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十分薄弱,非常容易丧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人的平均寿命开始急速上升。有人曾统计过:自1850年以来的100多年内,欧洲人的平均寿命大约激增了30几岁。按1977年人口年鉴,欧洲人口的平均寿命已达72岁。但是,由于世界各个地区、国家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每个国家的平均寿命是不同的。据当时统计,日本男人平均寿命已达74岁,而安哥拉却只有38岁。人类的发展,是与社会的前进、经济的发达和技术的发展分不开的。

四、从“千金买邻”看社会人文环境选择

据唐代李延寿《南史·吕僧珍传》记载:季雅被罢免南康郡守的官职之后,在吕僧珍家旁边购买了一处宅院。僧珍询问他购买宅院的价钱多少。季雅回答说:“一千一百万钱。”僧珍听到这么昂贵的价钱,感到很奇怪。季雅说:“我是用一百万钱买房宅,用一千万钱买邻居呀!”故事中的季雅不惜多花费10倍于宅院的价钱来买邻居,可见好邻居家居养生中的重要性。这使我们不由想起“孟母三迁”的故事,蒙学《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的母亲正是意识到了生存环境与人生道路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才一而再、再而三地选择所处的生活环境。他们先是住在距离墓地不远的地方。既然是墓地,就少不了挖穴筑墓一类的事情。此时孟子还是一个顽童,见人挖穴筑墓,觉得很好玩,就很高兴地做起这样的游戏:“嬉戏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应该说,孟子这样做是少儿喜爱模仿的天性的表现,并不意味着他将来要成为一个帮人挖穴筑墓的人,可是,孟母却从中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认为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不利于孟子的成长,于是就离开这里,在靠近集市的地方住了下来,谁知孟子玩耍时,又模仿商贾,做一些买卖人的游戏。孟母一见,决定再次搬家,这次搬到离学校很近的地方住下来。这时,孟子又仿效学校教授礼仪的样子,摆设礼器,进退很合礼节。孟母这才放下心来,说:“真可以居吾子也。”于是就在学宫旁定居下来。孟母定居学宫附近,取决于她对这一生活环境的认同。她认为,学校是传授知识、教授礼仪的地方,孟子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可以知进退、识礼仪,对孟子日后的生活道路很有好处。后来,孟子果然不辜负母亲的厚望,刻苦读书,成为一代名儒。

惠民在《中国风水应用学》一书中谈到:当代的“环境心理学”,研究环境与人的关系,也就是从人文地理学、心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的立场研究环境对人的行为、性格、感觉、情绪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为了深入研究,将环境划分为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象征环境。物理环境即自然环境和构筑环境。对于自然环境,首先要考虑人和动物拥有怎样的行为空间,其次是有关气象、风土等自然环境条件与人的心理行为方面的关系问题,从而分析人的性格差异。构筑环境实际是人工环境,中心是与人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住房建筑问题。但建筑一般可用上百年,很难适应瞬息万变的生活方式,如何解决这一心理矛盾,使建筑学家颇为头疼。构筑环境,与包含它的城市和乡村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不可分离(颇似中国风水学的“环境气场”)。社会环境,人在社会中需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社会。象征环境,从美学立场出发,考察环境中所包含的一切自然事物和人为事物作为一种象征,如何对人类起作用以及人类如何对环境起作用的过程。

从上述国外类似风水学内容的学科和研究来看,他们的水平还仅处于初级阶段,处于理论探索阶段,远不及我国风水学已发展到了应用技术阶段。根据中国的阴阳学说,任何事物皆有阴阳两种属性或两种表现形式,影响家居养生的“邻居”也分为阴阳两个方面。阳的方面,就是我们通常称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包括“孟母三迁”讲述的诸多内容;阴的方面,就是我们通常称为“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包括地气、地名等等,而这些正是传统风水学侧重论述的内容,其对家居养生方面的影响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