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租金管理:构成、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

租金管理:构成、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一章租金管理租金是租赁业务的核心要素,它直接关系着承租人和出租人双方的利益,是租赁合同的基本内容。本章主要分析租金的构成及影响因素,并介绍租金计算的基本方法。因此,在租金中应包括租赁公司支付的利息费用。有的租赁公司将营业费用分成手续费和利润两部分,即将手续费列入成本,利润则从租金中直接收取。

租金管理:构成、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

第十一章 租金管理

租金是租赁业务的核心要素,它直接关系着承租人和出租人双方的利益,是租赁合同的基本内容。租金的计算方法很多,能否选择合适的方法缴纳租金,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本章主要分析租金的构成及影响因素,并介绍租金计算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租金的构成

在计算租金之前,首先必须了解租金的性质,知道租金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这样才能从基本要素出发,灵活设计租金。

一、租金的性质

租金是指出租人转让某项资产的使用权给承租人,并由承租人按约定条件定期分次向承租人支付的费用。

租金有两种性质:一种是租赁资产的风险在实质上发生转移,如融资租赁;第二种是资产所有权在实质上一直在出租人手中,只是使用权发生转移,如经营租赁。不论哪种形式的租赁,租赁都是按照等价原则进行的,体现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的一种商品交换关系,租金成为租赁交换关系中的交换价格。而租金的实质是承租人对租赁物件的使用而付出的代价。对于出租人来说,租金意味着其在让渡资产的使用价值后可以定期获得补偿和收益;而对于承租人来说,租金则是获得某种资产的使用权分次支付给出租人的费用。

由于租金直接关系到租赁业务双方的经济利益,因此租金的构成和计算是双方最为关心的问题,租金是租赁业务中敏感性最强的问题,也是签订租赁合同的一项重要内容。

传统租赁是以承租人对租赁物件的使用时间计算租金的;而融资租赁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融资,因此是以承租人占用出租人资金的时间来计算租金的。

二、租金的价值构成

租金的价值构成取决于租赁方式,不同种类的租赁,其租金构成要素也不尽相同。但总体上来说,租金应以耗费在租赁资产上的价值为基础,因此,租金的构成一般有三部分:一是租赁设备的购置成本;二是为购买租赁设备向银行贷款而支付的利息;三是为租赁业务而支付的营业费用

(一)租赁设备的购置成本

设备的购置成本(或概算成本)是计算租金的基础,也是构成租金的主要部分。出租人为开展租赁业务而购买设备所支付的资金,必然要在租赁业务成交后从租金中得到补偿。同时,在购置设备过程中,出租人所支付的运输费、保险费也要计入租赁设备总成本中,一起从租金中分次收回。因此,租赁设备的购置成本包括设备原价、设备运输费、保险费等,即:

租赁设备的购置成本=设备原价+运费+保险费

对于从国外进口的租赁设备,应考虑设备价款与设备进口价格之间的关系。如果设备进口价为到岸价(CIF),该价格即为设备价款;如果设备进口价为成本+运费价(C&F),则应加上途中的保险费作为设备价款;如果设备进口价为离岸价(FOB),则还要在FOB价之上加上运输费和途中保险费才构成设备价款。如果租赁项目的运输费是由承租人直接支付的,那么在租金计算时设备的购置成本就不应包括运输费。租赁设备的安装调试费、技术培训费等一般都包括在租赁设备的货价之中,就不需另行计算,但如果未纳入货价并且由出租人支付给供货人,则应将相关费用计算入设备概算成本。

在一些租赁物件所有权最终发生转移的租赁(主要是融资租赁)业务中,由于承租人最后要向出租人支付一定的“设备残值价款”[1],以留购设备,获得设备的所有权,因此,设备残值的名义价款不应成为构成租金的内容,应从租赁设备的总成本中扣除。

(二)利息

租赁公司为了购买租赁设备,可以从不同渠道筹措资金,但不论资金如何获得,都需支付利息,特别是出租人向银行贷款而购买设备时,出租人向银行支付的利息包括要从承租人处收回。因此,在租金中应包括租赁公司支付的利息费用

利率的高低取决于签订租赁合同时金融市场的行情、资金的来源、租赁公司筹措资金的能力和利差风险费等不确定因素,一般以复利率来计算。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利差风险费。这是由于实行期限差额利率和浮动利率所引起的利息加成。影响利差风险费的因素包括:贷款期限差额利率;浮动利率,即贷款利率按月、季、半年、一年档次浮动;如果客户需要一年以上的固定利率贷款,则需参照国际上商业银行采取的“加息”或“加利差风险”的办法办理。出租人收取利差风险费的目的是为了保值并赚取合理的盈利。

(三)营业费用

营业费用是指出租人在租赁业务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开支费用,一般包括办公费、租赁业务人员的工资、旅差费和必要的盈利。有的租赁公司将营业费用分成手续费和利润两部分,即将手续费列入成本,利润则从租金中直接收取。

第二节 租金的计算

不懂得租金计算,就不会分析与管理租赁项目。为了保证租赁公司的有效管理,需要认真对待租金的计算问题。

一、计算租金需用的几个概念

(一)利息的计算方式

利息的计算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单利与复利。

1.单利

按单利法计算利息时,不论借贷期限长短,仅按本金计算利息,上期本金新生利息不作为计算下期利息的依据。单利法的计算公式为:

I=P·r·n (11-1)

S=p·(1+n·r) (11-2)

式中:I为利息额;P为本金;r为利率;n为借贷期限;S为本金与利息之和(本利和)。

2.复利

按复利法计算利息时,要将上一期本金所生利息并入本金—起计算下一期利息,即按上年本利和来计算本年的利息。复利法的计算公式为:

S=P·(1+i)n (11-3)

I=S-P (11-4)

对于相同的本金、利率、借贷期限等借款条件,按复利计算出来的利息要大于按单利计算的利息。

(二)货币的时间价值

货币在周转使用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差额价值称为“货币的时间价值”,这是货币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

由于我们可以利用今天收到的货币来挣得利息,因此,早收到比晚收到更好,今天得到的一元钱比未来得到的一元钱更有价值。

货币时间价值对于资产评估、投资项目分析、资本成本、租赁分析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与货币的时间价值相关的基本概念是“终值”与“现值”。所谓“终值”(FV)是指现在拥有的一笔资金在未来的价值;而“现值”(PV)则是指未来一笔资金折合到现在所具有的价值。用于现值计算的利率称为折现率或所要求的收益率。

终值与现值的计算会因单利与复利而异。

1.单利的终值与现值

在单利这种计息方式下,由于不考虑利息所产生的利息,因此其终值是仅按最初本金计算的本利和。其公式为:

FV=V0·(1+i·n)(11-5)

式中,V0是最初的本金。

按单利计算的现值,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Vn是n年之后的价值。

2.复利的终值与现值

(1)复利终值。复利终值是指一定量的货币,按复利计算的若干期后的本利和。其计算公式为:

FV=V0·(1+i)n (11-7)

式中,(1+i)n称为复利终值系数,记作:FVIFi,n。因此,公式(11-7)又可写作:

FV=V0·FVIFi,n (11-8)

复利终值系数可以通过查复利终值系数表得出。

(2)复利现值。复利现值指未来某时的一定量的货币Vn,按复利计算折合成现在的价值。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1/(1+i)n称为复利现值系数,记作:PVIFi,n。因此,公式(11-9)又可写作:

FV=Vn·PVIFi,n (11-10)

复利现值系数可以通过查复利现值系数表得出。

[案例11-1] 复利的终值与现值的应用

某人现在投资一个项目10000元,预期每年投资报酬率为10%,按复利计算,他在5年后获得本利为多少?如果他拟在5年后获得本利和10000元,现在应投入多少元?

[案例分析]这是计算复利的终值与现值。

当本金V0=10000元、预期每年投资报酬率i=10%、期限n=5时,终值为:

FV=V·(1+i)n=10000×(1+10%)5

0

=10000×FVIF10%,5

查复利终值系数表横向为10%,纵向期数为5,得到系数为1.6105,终值为:

FV=10000×1.6105=16105(元)

当5年后的本利和Vn=10000元、投资报酬率i=10%、期限n=5时,现值为:

PV=Vn/(1+i)n=10000/(1+10%)5=10000×PVIF10%,5

=10000×0.6209=6209(元)

(3)计息频率。计息频率指一年内计息次数(m次)。考虑到计息频率,则复利的终值与现值公式为:

可见在复利条件下,对于相同的本金、利率与期限,计息频率越高,则本利和就越大。这是因为利息提前实现而且并入了本金后再计息。

(三)年金

年金是指间隔期相同的时间(如一年、半年等)连续支付(或收取)的一系列等额款项(每期收付的款项记作A)。年金的典型例子如利息、分期付款赊购、分期偿还贷款、养老金支付等,租金交纳往往也采用年金方式。年金按发生的时点不同可分为普通年金、预付年金、递延年金和永续年金,不同形式的年金具有不同的终值与现值计算公式。

1.普通年金

普通年金也称后付年金,是指每次等额收付都发生在期末的年金。

(1)普通年金的终值。普通年金的终值是指每期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其公式为:

式中:FVA为年金终值;A为等额收付款项;i为利率;n为期数;被称为普通年金终值系数或1元年金终值,它反映的是1元年金在利率为i时,经过n期的复利终值,用符号FVIFAi,n表示,可通过查年金终值系数表得到其数值。

(2)普通年金的现值。普通年金现值是指每期期末等额系列收付款项的现值之和。其公式为:

式中:PVA为年金现值;被称为年金现值系数或1元年金现值,它表示1元年金在利率为i时,经过n期复利的现值,记为PVIFAi,n,可通过查普通年金现值系数表得到其数值。

2.预付年金

预付年金也称先付年金或即付年金,是指每次等额收付款项都发生在期初的年金。

(1)预付年金的终值。预付年金终值是指每期期初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其公式为:

式中是预付年金终值系数,是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1+i)倍。

(2)预付年金现值。预付年金现值是指每期期初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是预付年金现值系数,是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的(1+i)倍。

3.递延年金

递延年金是最初若干期(称递延期)没有收付款项,之后各期发生等额收付。

(1)递延年金的终值。递延年金终值的计算与递延期无关,即递延年金终值的计算不考虑递延期。

递延期后的等额系列收付款项若发生在各期期末,则其终值计算与普通年金终值计算方法完全相同;递延期后的等额系列收付款项若发生在各期期初,则其终值计算与预付年金终值计算方法完全相同。

(2)递延年金的现值。假设递延期为m,递延期后发生n期年金,利率为i,则递延年金现值有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一:若递延期后年金为普通年金,则先求出递延期末n期普通年金的现值,即折算到第n期期初,第m期期末,再依据复利现值的计算方法将此数值折算到第一期期初。其公式为:

PVA=A·PVIFAi,n·PVIFi,m (11-17)

方法二:先假设递延期也发生年金,若递延期后年金为普通年金,则根据假设发生年金的总期数为(m+n),可依据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方法求出(m+n)期普通年金的现值,再扣除递延期(m)实际并未发生年金的现值。其公式为:

PVA =A·(PVIFAi,m+n-PVIFAi,m) (11-18)

4.永续年金

永续年金是指无限期定额支付的年金,如优先股股利。

永续年金没有期限,因而没有终值。

其现值可通过普通年金现值公式推导:

(四)资金回收额

资金回收额也称投资回收额或资本回收额,是指现在有一定量的投资PVA,按复利计算未来每期支付或者收取的等额货币。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称为资金回收系数或称为投资回收系数,是年金现值系数的倒数。

例如,某银行向某项目贷款1000万元,期限5年,年利率10%,每年等额还本付息,则银行每年至少应收回1000×(1/3.791)=263.8(万元),才能如期收回本息。

(五)资金存储公式

资金存储公式也称为偿债基金,是指为了得到一定量的货币终值FVA,按复利计息的每期支付或收取的等额货币的数量,即用年金终值来求普通年金。其公式为:

式中的可查年金终值表取倒数求得。与货币时间价值计算相关的公式汇总在表11-1中。

表11-1 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公式汇总

二、租金的计算方法

租金计算方法分为浮动利率法和固定利率法两大类。其中固定利率法一般使用长期利率,按固定利率计算,又分为附加率法、年金法、成本回收法和不规则租金计算法

(一)附加率法

附加率法是指每期租金在租赁资产的设备价款或者概算成本之上加上一个特定的比率来计算的方法。附加率是一固定利率,其率值租赁公司一般不事先公布,而是根据营业费用和预期利润等因素来确定,按单利计算。

尽管附加率法在表面看利率不高,但由于每期租金都直接附加了一部分费用,因此租金总额变得很高。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经营租赁或使用特殊的租赁物件,主要是经营租赁中,租赁公司要提供额外的服务,因此要发生额外的费用。

附加率法每期租金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R为每期租金;PV为租赁资产的货价或概算成本;n为还款次数(可按月、季、半年、年计算);i为利息率,与还款次数相对应;r为附加率。

从公式(11-22)中可以看出,在附加率法中,租赁设备的成本分期均匀收回,但每期均按货价或概算成本来收取利息PV·i与附加费PV·r,故这种计算租金的方法所收取的租金较高。

[案例11-2] 附加率法租金计算

租赁公司将某设备出租给Y企业使用,设备的概算成本为100万元,租期3年,双方约定每隔半年付一次租金,年利率10%,每次付租附加率4%。求按附加率法计算的每期应付租金及租金总额。

[案例分析]在租金计算中需注意的是要将利率与付租次数相匹配,由于半年付一次租金,共计付6次,半年的利率为r=10%/2=5%。

每期租金=1 000 000×(1+6×5%)/6 +1 000 000×4%=256 666.67(元)

租金总额=256 666.67×6=1 540 000(元)

在租金总额中,有1 000 000×4%×6=240 000(元)是由于附加率所增加的费用。

(二)年金法

年金法是以年金现值为基础计算租金,是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

年金法的核心思想是将一项租赁资产在未来各租赁期的租金按一定的折现率换算成现值,使其现值总和等于租赁资产的概算成本或货款。在计算租金时要根据双方约定的利率和期数,以复利计算利息,每个租金还款期先结利息后结本金。

年金法可分为等额年金法和变额年金法。

1.等额年金法

这是指运用年金法,使各期租金的金额都相等的计算方法。由于租金的支付可以在期初或期末进行,因此等额年金法又分为后付年金法与先付年金法两种。

(1)后付年金法。后付年金法是以普通年金法为基础计算的,先求得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再取倒数与概算成本相乘即可。其计算公式为:

(2)先付年金法。先付年金法是以预付年金为基础计算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案例11-3] 等额年金法租金计算

租赁公司将某设备出租给Y企业使用,设备的概算成本为100万元,租期3年,双方约定每隔半年付一次租金,年利率10%。求按后付年金与先付年金法计算每期应付租金及租金总额。

[案例分析]根据利率与付租次数相匹配的原则,3年付租金6次,半年的利率为r= 10%/2=5%。

(1)后付年金法

每期租金=1000000/PVIFA5%,6=1000000/5.0757=197017.16(元)

租金总额=197017.16×6=1182102.96(元)

(2)先付年金法

每期租金=1000000/[PVIFA5%,6(1+5%)]=1000000/5.3295=187634.86(元)

租金总额=187634.86×6=1125809.2(元)

2.变额年金法

变额年金法是运用年金的原理,但各期租金又按一定规律变化的方法。变额年金法按变化形式又分等差变额年金法和等比变额年金法。在租金计算时,只有先计算出首期租金,才能根据变化规律和期数的情况得到其他各期的租金。

为了方便说明,下面我们都假定租金的支付在期末进行,与中期初付租的原理是一样的,公式只要稍作变换即可。

(1)等差变额年金法。等差变额年金法是指运用年金法,并从第二期开始,使每期租金比前一期增加一个常数d的租金计算方法。d可以是正,表示各期递增;d也可以是负,表示各期递减。其计算公式为:

两边同除以(1+i),两式相减,并整理得到:

式中:d是每期租金比前期租金增加数,d>0时为等差递增变额年金法,d<0时为等差递减变额年金法;n为期数,

(2)等比变额年金法。等比变额年金法是指运用年金法,并从第二期开始,使每期租金与前一期的比值是同一个常数q(q≠1)的租金计算方法。其计算公式为:(www.xing528.com)

PV=R/(1+i)+(R·q)/(1+i)2+…+[R·qn-1]/(1+i)n-1  (11-28)

整理得到:

或:

式中,q为每期租金与前一期的比值,q>1时为等比递增法,q<1时为等比递减法。

[案例11-4] 变额年金法租金计算

租赁公司将某设备出租给Y企业使用,设备的概算成本为100万元,租期3年,双方约定每隔半年付一次租金,年利率10%。求下列情况下的第一期应付租金及租金总额。

(1)从第二期开始,使每期租金比前一期增加30000元;

(2)从第二期开始,使每期租金比前一期减少30000元;

(3)从第二期开始,使每期租金比前一期递增10%;

(4)从第二期开始,使每期租金比前一期递减10%。

[案例分析]3年付租金6次,半年的利率为5%,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得PVIFA5%,6= 5.0757。

(1)本例中使用的是等差递增法,d=30000元

R1=[1000000+(6-5.0757)×30000/5%]/5.0757-6×30000=126278.94(元)

TR=[2×126278.94+(6-1)×30000]×6/2=1207673.62(元)

(2)在本例中使用的是等差递减法,d=-30000元

R1=[1000000-(6-5.0757)×30000/5%]/5.0757+6×30000=267755.38(元)

TR=[2×267755.38-(6-1)×30000]×6/2=1156532.30(元)

(3)在本例中使用的是等比递增法,q=1+10%=1.1

R=1000000×(1+5%-1.1)/[1-(1.16/(1+5%)6]=155295.86(元)

1 TR=155295.86×(1-1.16)/(1-1.1)

=1198202.29(元)

(4)本例中使用的是等比递减法,q=1-10%=0.9

R=1000000×(1+5%-0.9)/[1-(0.96/(1+5%)6]=248578.73(元)

1

TR=248578.73×(1-0.96)/(1-0.9)=1164738.03(元)

(三)成本回收法

成本回收法指由租赁双方在签订租赁合同时商定,各期按照一定的规律收回本金,再加上按未收本金计算的应收利息作为各期租金的计算方法。各期成本的回收额由双方事先商定,可以是等额的,也可以是等差或等比变额,也可以是无规律的。

[案例11-5] 成本回收法租金计算

租赁公司将某设备出租给Y企业使用,设备的概算成本为100万元,租期3年,双方约定每隔半年付一次租金,年利率10%。求下列情况下的第一期应付租金及租金总额。

(1)每期等额还本一次;

(2)第一期租金中还本10万元,以后每期还本等额增加。

[案例分析]根据题意,分3年付租金6次,半年的利率为5%。

(1)成本回收等额时,各期收回本金1000000/6=166666.67(元),利息根据未收回的本

[案例分析]根据题意,分3年付租金6次,半年的利率为5%。

(1)成本回收等额时,各期收回本金1000000/6=166666.67(元),利息根据未收回的本 金计算。各期租金与租金总额计算如表11-2所示。

表11-2 成本回收等额的租金收回状况 单位:元

(2)第一期租金中还本10万元,以后每期还本等额增加,应先推出各期增加的本金大小。设每期本金增加额为X,则各期还本分别为10万元、(10+X)万元…(10+5X)万元。本金和=10+(10+X)+…+(10+5X)=100万元,故X=26 666.67万元。

利息根据未收回的本金计算。各期租金与租金总额计算如表11-3所示。

表11-3 成本回收等额的租金收回状况  单位:元

(四)不规则租金的计算方法

不规则租金的计算方法一般是指带有付租宽限期(或称免租期)的租金计算方法。由于承租人在引进设备后,从安装、调试到投产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承租人没有偿还租金的资金来源,因此,双方可以确定从起租日起的一个时间期限(如三个月或半年)作为付租宽限期,之后开始付租。在宽限期内承租人可以不付租金,但要计算利息,也就是说在计算租金时要将宽限期内的利息累计加入租赁设备的概算成本之中,然后用等额年金法计算每期租金。

[案例11-6] 不规则租金计算

租赁公司将某设备出租给Y企业使用,设备的概算成本为100万元,租期3年,双方约定半年的付租宽限期,在第一年末付第一笔租金,金额为成本的1/5加上当年利息,之后每隔半年在期末等额付一次租金,年利率10%。

[案例分析]第一年收回的本金=100/5=20(万元),利息=100×10%=10(万元),总计收租金30万元。

第二年至第三年每年收租金根据后付年金法计算可得:

R2-R5=(100-30)/PVIFA5%,4=70/3.5460=197405.53(元)

总共支付的租金为TR=300000+197405.53×4=1089622.1(元)

(五)浮动利率的租金计算

为了控制利率风险,租金的计算也可以采用浮动利率,也就是说,各期租金计算时的利率随市场利率而变化。在国际上,最常见的浮动利率是伦敦国际银行间拆放利率(LIBOR)。租金利率也可以此为基础加上一定的利差,比如以起租日的LIBOR利率加利差作为计算第一期租金的利率,第一期租金偿还日的LIBOR利率加利差则作为计算第两期租金的利率,以此类推,得到各期利率。租金是以上期末未回收的本金结算出的利息,加上应回收本金得出,然后再用上期末未回收的本金减去已回收的本金,作为下期租金计息基数。

浮动利率租金计算法的特点是:未回收本金占压时间越长,租金总额就越高;在整个租赁期内,利率随租期而改变,计算出的各期租金可能存在较大差额。

[案例11-7] 浮动利率租金计算

租赁公司将某设备出租给A企业使用,设备的概算成本为100万元,租期3年,双方约定半年付一次,各期利率根据期初的LIBOR+0.5%得到,成本根据未归还本金余额等额年金法计算。通过观察市场利率,得到各期期初的LIBOR分别为6.125%、6.5%、6.625%、6.5%、7.125%与7.375%,求各期应付的租金。

[案例分析]这是一个浮动利率租金的计算例子。各期利率根据期初的LIBOR+0.5%,分别为6.625%、7.0%、7.125%、7.0%、7.625%与7.875%。

各期支付的本金根据未归还本金余额采用等额年金法计算,但要注意未归还本金余额及租期数都在不断减少,因此各期算出的本金都不同。

在第一期末,未归还本金余额=1000000(元),支付的利息=1000000×6.625%/2=33 125.00(元),应归还本金=1000000/PVIFA6.625%/2,6=186513.99(元),租金=33125.00+ 186513.99=219638.99(元)。

在第二期末,未归还本金余额=1000000-186513.99=813486.01(元),支付的利息= 813486.01×7.0%/2=28472.01(元),应归还本金=813486.01/PVIFA7.0%/2,5=180 172.00(元),租金=28472.01+180172.00=208644.01(元)。

以此类推,最后一年的未回收本金=139587.30(元),利息=139587.30×7.875%/2= 117070.79(元),所以应交租金=139587.30+117070.79=145083.55(元)。

各期的租金交纳情况见表11-4。

表11-4 浮动利率法的租金收回状况 单位:元

(六)不同方法的比较

以上五种方法各有特点,表11-5对五种方法作了一个比较。

表11-5 各种租金计算方法的比较

注:表中除先付租金法外均为后付租金。

通过表11-5,我们可以看出:(1)附加率法对承租人而言,支付的租金最多;(2)先付租金比后付租金的租金总额要少;(3)变额年金法中,递减比递增租金总额少;(4)变额年金法,租金总额的多少要看具体的d或q的大小,d或q越大,租金总额就越多,反之结论则相反。

第三节 租金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介绍的租金计算方法主要是以租赁设备的概算成本为基础计算租金额,实际上除了概算成本外,还存在着许多影响租金的因素,包括利率、租赁期限、付租方式、相关费用、付租币种、起租日与计息日等。

一、利率

在租赁设备的概算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利率是影响租金总额的最重要因素。利率对租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因计算方式不同及利率水平的高低会产生不同的利息额。

(一)利率计算方式的影响

利率的计算方式涉及生息天数和基础天数,年利率按基础天数分割得到日利率,再乘以生息天数则得到实际利率。目前在国际上大体分为三种方式。

1.大陆法

生息天数与基础天数一致,把一年中各个月份的天数都视作30天,合计360天,以360/ 360表示生息天数与实际天数的关系。

2.英国法

基础天数为365天,生息天数则严格按照日历计算,以365/365表示生息天数和基础天数的关系,逢闰年改为366/365,即将异样年份的日历天数作为实际天数。

3.欧洲货币法

基础天数固定为360天,生息天数按实际日历天数计算,为365天(闰年366天),故以365/360表示生息天数和基础天数的关系,逢闰年改为366/360。

不同的计算方法对实际利率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租金总额。如以名义年利率为12%为例,则:

大陆法下的实际利率为:12%×360/360=12%

欧洲货币法下的实际利率为:12%×365/360=12.17%

欧洲货币法比大陆法的实际年利率提高了0.17%。

(二)利率水平的影响

一般而言,在固定利率条件下,若其他因素不变,利率越高,租金总额就越大;反之租金总额越低。在浮动利率条件下,浮动利率一般以LIBOR利率再加上一定的利差作为当期租金利率。因此,若其他因素不变,LIBOR利率加上利差之和越高,当期的租金越大;反之相反。

在租赁项目谈判中,承租人最关心的是租赁公司的利率报价,因为它直接影响承租人的利益分配,他们希望利率越低越好。对于出租人来说,在提供利率报价时除了要考虑融资成本、融资杂费外,还要考虑承租人的资信等级。一般地,租赁公司报出的利率都高于市场利率。

为了降低融资成本,承租人在利率水平较高且预期利率下降时应使用浮动利率签订租赁合同,在利率水平较低且存在上升预期时使用固定利率。出租人为了避免利率风险,使用的租赁利率种类应和融资利率相匹配。

二、租赁期限

租期长短直接影响租金总额的大小。租赁期限越长,承租企业占用租赁机构资金的时间就越长,租赁机构承受的融资利息负担也就越重,必然要通过租金的方式收回利息,因此,租金总额也就越大。可见,利率一定时,租期越长,租金总额越高;反之相反。

当然,租期在客观上受租赁物件的使用寿命、法定折旧年限规定以及项目可行性报告财务分析中投资回收期的限制。

租赁期限对租金的影响还表现在付租间隔期上。付租间隔期是指上期租金支付日与当 期租金支付日之间的时间间隔。承租人付租的时间一般有月付、季付、半年付、年付等。付租间隔期长,承租人占用出租人资金的时间将延长,这时,租金总额就大;反之,租金数额就小。

对于承租人来说,一般希望租期长,每年支付期数多,使每期租金相对少一些,以减少每期的还债压力,但实际利率会因此而增加,最后提高了租金总额。出租人则希望租期不要过长从而加大资金回收风险,但每期租赁金额的增加反而会提高租赁回收的难度,容易降低租赁资产的质量。

三、付租方式

不同的付租方式会影响各期租金及租金总额。

(一)期初付租与期末付租

付租方式有期初付租与期末付租两种。期初付租是指承租人在各个付租间隔期的期初支付租金;期末付租是指承租人在各个付租间隔期的期末支付租金。在期初付租情况下,承租人占用出租人资金的时间相对缩短,因此,租金要比期末付租少一些。

有时也涉及付租宽限期的情况,从起租日起,确定一个期限作为承租人付租宽限期,宽限期内,承租人可以不支付租金,但要计息,宽限期的利息可加入租赁物件总成本中,然后再计算租金。

(二)均等支付和不均等支付

均等支付是指每期支付的租金数量相等;不均等支付是根据双方商定的金额支付不同的各期租金。不均等支付的原因可能是承租人的收入有季节性的特点,不同时期得到的收入不同,因此,可确定不同的租金数额。不均等的情况可以是逐期递增或逐期递减的支付,即每期租金数额随实际付租日期的推移而逐期增加或递减。

(三)租金付款方式

租金付款可采用期票或银行汇款。凭期票付款,应在租赁期开始时发出注有每次付款约定日与付款次数的期票;利用银行汇款,则凭租赁公司每次发送的账单,在约定日通过银行向租赁公司指定户头汇入。

四、相关费用

(一)残值

残值即租赁设备的残余价值,是指在租赁期满时,按租赁设备的市场售价估算的租赁设备的残余价值。残值会因租赁设备的种类、性能和市场情况等条件而异,一般保持在设备原价的10%~20%,以区别租赁与买卖的性质。租期结束时,若租赁残值低于租赁物件的公允价值时,承租人可以优先按租赁残值购买,支付了残值费,承租人可以最终获得设备所有权。因此,计算租金时,残值应从货价中减掉。实际上,残值对租金的影响是很大的,它可以减轻承租人的经济负担。

(二)手续费

租赁公司在出租设备时常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作为租赁公司的一项收入,也是承租人的一项经济支出。租赁手续费计算方法不同,会对每期租金和租金总额产生影响。

手续费的计算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

(1)按租赁设备价款单独计算,并于租赁开始时一次性收取。此时,租赁手续费=租赁物件的成本×手续费率。一般来说,这种方式对承租人最优惠,平均年费率最低。

(2)按租金总额单独计算,并于租赁开始时一次性收取。此时,租赁手续费=租金总额×手续费率。

(3)将手续费率纳入利率,提高租赁利率水平,在租赁期内并入租金分次收取。在这种情况下,计算租金实际使用的利率会上升,租金总额会增加,对承租人最不利。实际利率=原定利率+租赁手续费率。

(4)把租赁手续费率换算成年费率,再纳入利率计算,调整为新利率,随每期租金等额收回。此时,实际利率=(原定利率+租赁手续费率)÷平均贷款期限。

(5)将租赁手续费计入设备概算成本,在租赁期内随每期租金逐步回收。此时,设备概算成本=原设备价款+租赁手续费。这种计算方法实际增加了租赁项目的概算成本,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承租人的租金负担水平。

(三)保证金

保证金是指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时向出租人缴纳的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履约保证资金。由于这部分资金在租赁期间归出租人使用,相当于租赁公司无偿占用了承租人一笔资金,实际上提高了利息率。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的保证金越多,租金总额越少。

保证金处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计算租金时,把承租人已付的保证金从概算成本中减去;另一种是概算成本不降低,只是在最后一期租金中抵免。对于承租人来说,第一种方式比较合理。而租赁公司当然希望采取第二种处理方式,因为这相当于租赁公司从承租人手中借得一部分钱(保证金),不付利息而在最后一期支付中偿还。

保证金是从概算成本中扣除,还是用作抵交最后一期租金的一部分,会对租金总额产生较大影响。当保证金冲减租赁设备概算成本时,租金总额就小;反之,租金总额就大。

五、付租币种

在国际租赁中应考虑租金的支付币种。由于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货币的利率和相互之间的汇率瞬息万变,汇率的波动影响本国货币与支付币种的兑换比率,进而影响租金总额。一般而言,利率高、汇率高的支付币种,租金就高些。

租金支付货币的使用原则是:以什么货币签订租赁合同,就以什么货币完成支付行为。承租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应选择软货币为合同订立的币种;而对于出租人而言,应尽量使用硬货币。当然,具体情况还要结合利率水平。

六、起租日与计息日

(一)起租日

起租日是指租赁合同法定正式生效日,也是租赁期的起算日。起租日在租赁合同中要作出明确规定,因为这是分清出租人与承租人经济责任的法定日期,是租赁合同中很重要的条款。确定起租日一般有下列几种形式:

1.提单日起租

这以设备制造商或供应商在租赁设备装载完毕后,承运人在提单上签字确认的日期为起租日。

2.到货日起租

这是以租赁设备运抵承租人所在国港口或指定的使用地点的时间为起租日。

3.投产日起租

这是以租赁设备的试生产日期或竣工交付正常生产日期为起租日。

4.开信用证日起租

这是以出租人开出进口信用证的日期为起租日。

(二)计息日

这是指出租人为租赁项目的各类开支开始计息之日。计息日的确定有以下几种方式:

1.开信用证日起息

在对外贸易中,供货商在交货前一般要求购买方委托银行开立信用证,而银行一般要购买方提供100%的现汇,因此,开证日可以作为此笔款项的计息日。如果20%定金由承租人支付,则以80%资金开证日开始计息。20%定金由出租人支付,则定金支付日为此20%资金的起息日,另80%同样按开证日起息。

2.对外支付货款日起息

计息日与起租日不同,起租日只是租赁合同上的名义计息日,实际上起租日并不一定是计息日,可先计息后起租,也可以相反,两者间隔有长有短。实际计息日与起租日之间的利息累计一般要摊入租赁设备的概算成本中,所以影响租金大小。

(三)租金的支付日期

国际上确定租金支付日期的一般做法是“算尾不算头”。例如,有一笔租赁交易,起租日期是2008年1月1日,租赁合同中所规定的租金支付期限是每半年支付一次,那么第一期支付租金的到期日就是2008年6月30日。在计算支付日期时,应包括6月30日(为下一期的“头”),但不包括1月1日这一天。以后各期租金支付的到期日以此类推。

本章小结

租金是指出租人转让某项资产的使用权给承租人,并由承租人按约定条件定期分次向出租人支付的费用。租金是租赁业务的核心要素,它直接关系到承租人和出租人双方的利益,是租赁合同的基本内容。

租金的构成一般包括租赁设备的购置成本、为购买租赁设备向银行贷款而支付的利息以及为租赁业务而支付的营业费用三部分。

计算租金需用到单利、复利与年金的相关概念。

租金计算方法分为浮动利率法和固定利率法两大类,其中固定利率法一般使用长期利率,按固定利率计算。固定利率法又分为附加率法、年金法、成本回收法和不规则租金计算法。附加率法是指每期租金在租赁资产的设备价款或者概算成本之上加上一个特定的比率来计算的方法;年金法是将一项租赁资产在未来各租赁期的租金按一定的折现率换算成现值,使其现值总和等于租赁资产的概算成本或货款;成本回收法指由租赁双方在签订租赁合同时商定,各期按照一定的规律收回本金,再加上按未收本金计算的应收利息作为各期租金的计算方法;不规则租金的计算方法一般是指带有付租宽限期的租金计算方法。浮动利率法是指各期租金计算时的利率随市场利率而变化,最常用的是以伦敦国际银行间拆放利率(LIBOR)为基础计算的浮动利率。

除了概算成本外,还存在着许多影响租金的因素,包括利率、租赁期限、付租方式、相关费用、付租币种、起租日与计息日等。

练习与思考

【名词解释】

租金 计息频率 浮动利率法 固定利率法 附加率法 年金法 成本回收法

不规则租金 起租日 计息日

【简答题】

1.简要说明租金的基本构成。

2.租金计算方法有哪几种?

3.除了概算成本外,还存在哪些影响租金的因素?

4.付租方式如何影响租金?

【思考题】

请通过例子比较各种租金计算方法,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差异。

【注释】

[1]所谓设备残值,是指租赁期满时,按租赁设备的市场售价估算的租赁设备的残余价值,其大小因租赁设备的种类、性质和市场情况等条件而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