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部人文论丛:揭秘学习大学背后的内涵

西部人文论丛:揭秘学习大学背后的内涵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学习大学”的提出徐光明田亮摘要:时代的发展要求大学必须提高对变化的适应能力,构建高适应性的“学习大学”是大学变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大学发展历史、社会转型、大学自身的价值、学习型社会的到来等多个角度来论证大学需要提高适应变化的能力,提出构建“学习大学”的新理念,并分析了构建“学习大学”的客观依据、现实依据及其构建的价值和意义。

西部人文论丛:揭秘学习大学背后的内涵

关于“学习大学”的提出

光明 田 亮

(西安工业学院 人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32)

摘 要:时代的发展要求大学必须提高对变化的适应能力,构建高适应性的“学习大学”是大学变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大学发展历史社会转型、大学自身的价值、学习型社会的到来等多个角度来论证大学需要提高适应变化的能力,提出构建“学习大学”的新理念,并分析了构建“学习大学”的客观依据、现实依据及其构建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学习大学 大学的适应能力 大学转型

一、大学需要提高适应变化的能力

(一)大学的发展历史证明大学需要具有适应变化的能力

回顾大学的发展史,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副千帆并举、百舸竞流的蔚为壮观的历史画卷。在千年历史长河的角逐中,大学通过不断地适应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环境而以迥异的面目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在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中世纪的古老大学已略显沧桑,然而其一部分历史底蕴深厚的大学经过千百年的锤炼铸就了今天大学之林的一流和强者,巴黎、牛津、剑桥等中古大学依然灼灼生光;机器大工业的兴起,新兴的大学在继承了古老大学的传统和精神以及独特的理念和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现代大学的使命,哈佛、耶鲁、加州大学、柏林工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东京大学等;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成就了斯坦福、伊利诺斯大学、印度理工等知名的信息产业大学,这些大学成为大学发展方向新的航标和指南。大学的兴衰和成败,固然受到传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外部因数的制约和影响,然而大学自身适应社会发展、时代变化的能力,才是大学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数。

(二)社会转型的“再现代化”要求大学自身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我们已经进入了快速变化的21世纪,在这个时代,科技日新月异,传统的思想、习惯,陈旧的知识、技能快速折旧,信息爆炸、知识倍增,已经把更多的人推向无知的边缘。社会正处在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变过程中:从农业和半工业化的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现代信息社会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的现代文明社会的转变。身处转型中的人们为了适宜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就必须进行“再社会化”的改造,以不断获得现代性,其主要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获得发展所需的技术、能力等由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变。“再现代化”的过程就是要实现对传统的扬弃、对现有技能的创新和对他人、对社会、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和思考,在这个“再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是要通过国民的自觉学习和社会的不断教化来逐步完成地。自然,大学在“再社会化”的过程中要具有高度的适应性,才能要肩负起满足现代化进程中人与社会、自然同步发展对教育要求的重要使命。

(三)大学的最终价值要求大学必须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变化

大学作为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专门机构,大学的最终价值体现在社会的实践中,即大学必须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变化。在经过苦苦的思索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日益深切地体会到,当前大学在解决社会、经济的人类生活中的挑战方面,一直存在着一个重大的漏洞,即抽象的强调人的共性和个性,忽略了二者之间联系的本质,进而忽视了科学首创性是人类自由的结果。结果是,对世界各国最迫切的挑战——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当前的大学一直没能够长期有效的肩负起相应的责任和使命,大学自身的发展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和危机。

(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要求大学减少对传统的路径依赖(www.xing528.com)

受到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自19世纪60年代末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先后把构建学习型社会作为国家发展的主要目标,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资助等手段大力发展终身教育、回流教育。改革和发展现有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上个半世纪至今以来国家教育的主题。通过近半个世纪的实践表明,大多数国家的教育改革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整体上来看,国家的教育改革仍是不尽人意:大学不能很好的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变化发展需要,效率低下、不公平,大学对传统的路径依赖仍然很强。培养的人才难以获得社会的认可,经受不起实践的检验,新时代的功能性文盲被批量的制造,科技的快速创造和知识的迅速折旧使得大学很难来量身定做人才,人才难以获得准确的预期,隐性知识的传递和创造日益重要使得大学不得不来检视自身的培养目标、教育手段、教学方式和组织结构……大学自身的价值被迫接受巨大变化的挑战和机遇。

二、提出构建“学习大学”的客观依据和现实依据

(一)生产力不断的发展是提出构建“学习大学”的客观依据

在我们看来,人类的自由导致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必然出现科学的革命,科学的革命导致技术的革命,技术的革命导致生产力革命,生产力的革命又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这就要求有一种灵活的大学制度来适应生产力的革命。但是,阻碍人类共享社会长期繁荣发展的根源又在于现有制度的本身,即现有的制度模式并不灵活,从大学教育的角度来讲,人类社会需要更加灵活的大学制度,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取决于大学自身制度的创新:大学自身建立起有适应性效率的制度体系,即我们所提出的“学习大学”或“学习型大学”——对变化具有高度适应性的大学或者说是具有学习能力的大学,所谓学习能力就是一种在急速变化、不确定性和风险增加的环境中开拓创新、不断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其本质就是创新。

(二)学习型社会的到来是提出构建“学习大学”的现实依据

构建学习型社会是人类应对21世纪的挑战及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处在今天逐渐复杂纷乱的世界,每个人及所有的社区,都必须能够持续发展与使用各种不同的知识构架、价值体系、智力结构和技能。对于终身学习需要透过较为广泛的观点,赋予新的意义。学习不再只是一种仪式,也不仅是关联于职业需要而已。”(UNESCO,1999)在这个新的学习时代,学习已经不局限于课堂教育,也不局限于文凭和学历,而更多的是形成独特的价值取向,成为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我们已经迎来了学习型社会:欧盟(1993)发表“终身学习白皮书”、德国发表“汉堡宣言”、加拿大开展“解放运动”……世界的许多国家都在为创建学习型社会而努力。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创建学习型社会热潮的大趋势、大背景下,大学自身如何转型,构建什么样的大学来适应学习型社会的挑战和机遇,是提出构建“学习大学”的现实要求。

三、构建“学习大学”的价值和意义

(一)理论价值

我们认为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推动生产关系持续的改变,进而影响人们对教育需求的不断变化,从而在外部上来要求大学持续的变革;教育技术的革新,特别是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在内部上也要求大学自身不断的改进。大学在持续变革与改进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学习”来调整自己适应不断的变化。这就要求大学自身要减弱对传统的路径依赖,提高对变化的适应能力。从观念、制度、物质多个层次,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个纬度入手,形成大学自身“高适应性”、“高学习能力”的独特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完善关于大学的改革与发展的理论。

(二)实践价值

目前,各国大学的发展都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在诸如大学的人才培养、大学的组织变革、大学的教学创新、大学的资源整合、大学的持续协调发展等问题上都面临艰难的处境。“学习大学”力求从大学变革的本质、观念、思想的层面提出一套新的模式,寻找大学变革的根本动力之所在,提高大学适应变化的能力,对现有大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